《墨子》中的“汤武革命”叙事及其时代意义

来源 :学术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强调“兼爱”“非攻”,反对以扩张、聚敛为目的的战争,但同时他又对那些以“保民”“诛暴”为目的的“正义”战争持肯定态度。《墨子·非攻下》借助对“汤武革命”的叙事表明了墨子对待战争的鲜明态度。在对“汤武革命”的叙事中,墨子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手法,融入了“天志”“明鬼”思想,将“汤武革命”的过程描写成了一场由天帝主导、鬼神参与的传奇之战。战争爆发前灾异现象的频繁发生和战争中鬼神力量的参与,种种情节设置均与《墨子》的“非攻”思想直接关联。《墨子》是第一次对“汤武革命”进行浪漫主义
其他文献
按照文化哲学的观点,制度是文化的最小单位。从文化的功能、结构和价值上都可以证明这一立场。因此制度建设不仅是一种技术性行为,也是文化自身的生成和发展。制度建设的价值
巴西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大众化程度不够和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为此,巴西政府在私立和公立高校分别实行了一系列新政策,以期改变这种状况。但事实上,这些措施并不能有
宋丽荣、刘颖、王书武在《西伯利亚研究》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俄罗斯联邦政府不断总结师范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逐步引导师范教育进行改革和发展:扩大大学自主
也谈“继续教育”●李莹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激烈竞争,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日益现代化,各发达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全民性的继续教育,有关继续教育的理论也早已得到国际学术界
1940年代,中国文坛上先后出现了《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经常在两刊发表作品的作家有杭约赫、辛笛、陈敬容、郑敏、穆旦、袁可嘉、杜运燮、唐湜、唐祈,围绕两刊逐步形成了
王明国在《当代世界》2016年第7期撰文指出,除了要处理好与美国、欧盟的关系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还面临观念差异、地理遥远、语言障碍等不利因素。
布达佩斯学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匈牙利兴起的一支社会批判力量,主要由卢卡奇的学生赫勒、费赫尔、马尔库什、瓦伊达等人组成,他们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对东欧
向洁、何伦志、闫海龙在《商业研究》2016年第8期撰文指出,中俄双边关系长期“政热经冷”,经贸合作潜力释放不足,随着乌克兰危机爆发、西方对俄制裁、俄罗斯“东向”战略选择以
单行本《春水》诗集手稿完好保存在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日本学者中里见敬的考察报告在中国学界和出版界引起很大反响。笔者在考察报告发表前赴九州大学图书馆,观摩《春水》手
《女难》是沈从文自传体散文《从文自传》中的一个章节,讲述了他和一个马姓女子相恋的往事,比照沈从文的名著《边城》,可以发现翠翠和傩送的恋爱故事与沈从文和马泽惠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