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害怕选择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3372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遭受着“选择困难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承受着选择困扰的人,做选择时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一机制到底有多困难?面对选择,我们害怕的又是什么?
  选择之难:决定的对错,永远属于未知
  我们面对任何问题,其实都在选择。选择有开放式的,也有闭合式的。开放式选择是“明天你想要做什么”,闭合式选择是“明天你想看电影还是听音乐会”。
  开放式选择带来的恐惧比闭合式选择要小,因为我们可以完全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解决这个问题,在自己能够清楚判断的领域选择,思考想要什么,而不是在有限的选项里比较何者更优,也不必考虑“不选择”的负罪感。
  当回答“明天你想要做什么”时:“明天我什么也不做”是一个肯定答案;但如果面对“明天你想看电影还是听音乐会”时:“都不想”就是一个否定答案。而且一个回答就否定了设问者两次,难免怀有抱歉的负担感。
  现今,面对诸多选择,无論是时间、精力乃至个人能力上,都很难将所有选项变成已知后再做选择。黑格尔就认为,人们为了明知选项而探寻选择的根据,但寻找最终根据的过程只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无限迂回”。举个简单的例子,旧时的小孩出生,基本是母乳喂养,没有母乳又请不起奶妈,就用牛奶、羊奶、米汤来喂,现在的小孩出生,喝母乳还是喝奶粉已经是一场打不清的口水战,国产奶粉和洋奶粉的适应性、功能性、安全性更是众说纷纭,哪怕有心的父母把超市货架上所有奶粉的说明书都研究透彻了,生产流程的不透明又是不可知的变数。
  在未知中选择未知,这样的选择,自然是难的。
  选择之舍:选择的同时,意味着放弃
  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提出了一个悖论,“面对两块相同诱人的肉,狗该如何作出理性的选择。”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将这一悖论表述为著名的“布里丹之驴”,即“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的中间,将会饿死,因为它不能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作出任何理性的决定。”
  无论是哲学譬喻里的狗和驴,都有着优质的备选项,选择者也对选项优质属性有了解、有判断,但仍旧在选择面前徘徊,最后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当我们站在超市货架前面对很多零食无法下手,打开外卖APP翻来覆去点不出一餐食物,陷入类似的哲学困境,真的是想获得最想吃的那“一种”吗?还是都有点想要,却不能都要呢。
  基于对选项全面了解的选择,难在舍弃。
  好的选项越多,选择的终结性越强,意味着做出选择时舍弃的越多。人们会不自觉站在“放弃了多少”的角度考虑选择行为,会忍不住去想,被自己放弃的选项是否会更好,会忍不住把当下选择投射到未来,追问在未来的发展变化中,被放弃的选项是否会更加符合自己的需求。
  选择之责:许多人习惯将选择的责任,推给他者
  心理学上对选择恐惧的描述,根源是缺乏自信与害怕担责。若将选择之难的发端理解为选项的未知性,那选择之难的终点就在于我们终要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
  早晨出门衣服选错了,可能会太冷、太热、太丑;吃饭时点餐失误,味蕾和胃都要经受灾难;考试时选错了会因为成绩不好遭到责备,甚至失掉重要机遇,职业选错了会失去生活,伴侣选错了会失去人生……选错,尽管发生概率没有那么高,却是每一次选择都让人不由自主置身去想的迷障。凡人都害怕被埋怨,不想自责,是以令选择更添艰巨。
  当选择面临困难,我们总要想些办法度过难关,除却放弃选择与胡乱选择的彻底消极,请“他者”来选,仿佛是稍微积极的措施。
  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被请出来帮助选择的他者,是天、神以及各种神秘力量。求神问卜,问梦问徵,是科学进步也无法阻止人们的一种习惯。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并非全意相信这一他者或力量的存在,只是在自己不知还能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搭配一点心理安慰剂。
  另一类可以帮助我们做出选择的他者比较实在,亲朋好友,或者专家权威,那些我们信任且认为对选项有更高知晓度的人。
  但需要正视的问题是,在我们将选择权交付他人的同时,内心未必没有自我选择的愿望。事实上,求神问卜也好,问计于人也罢,内心多半已有所执,却不敢以自我的名义贸然而定。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抛硬币决定出不出门从抛一次变成抛三次再变成抛五次,问朋友一件衣服买还是不买从颜色说到花色说到大小再说到价格。
  终归,我们都在做着“期待他者给出肯定自己内心的答案,以他者的名义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并在内心深处做出责任转嫁”的小游戏。
  生活之事有大小,在小事上,我们完全可以坦然享受选择的幸福。在大事上,选择之难增添了大事的些许仪式感,让我们能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即便不可回头,选择也不是唯等结果的终章,选过之后的认真经营,是另一个开始。何况,也是因为不可重选,才让我们珍惜自己的选择,这或许是选择之难的另一重真意。
  (《新京报》2018.3.19 苏敦复/文)
其他文献
2017年,二线城市密集推出各种抢人政策,优惠落户、现金补贴……南京甚至推出了“面试补贴”,标准为人均1000元。今年3月23日,还有媒体报道,即日起,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身份证即可在线落户西安,而且面向全国。  据招聘网站BOSS直聘3月6日发布的《2018 旺季人才趋势报告》显示,随着本科落户、创业支持、购房优惠、所得税减免等“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政策的集中出台,城市间“抢人集团”的排位
期刊
眼下很多商场都在换季打折,到店购物的市民多了,商场内相应的盗窃事件也有所增多。近日有网友分享经历称,她正试鞋时,商场广播“曲风突变”,从轻音乐一下切换成了劲歌,售货员提示说,这是商场在提醒顾客防盗。这条略帶“谍战风”的微博很快引发热议。博主是在“讲段子”还是在分享“生活经验”?  这条微博是网友“俄勒冈七姐”所发。她写道:“我在商场试鞋子,销售员站一边等我。商场广播里放着的轻音乐,忽然曲风突变开始
期刊
扒窃只是“小偷小摸”?公交车上被偷只是偶然?昆明警方最近摧毁的一个全国罕见的特大盗窃恶势力团伙,颠覆了一般人的认知:成员60多人,常常十几个人对一个目标下手。该团伙形成了严密的盗、抢、改、销“一条龙”产业链。  一辆公交车上竟有十五名嫌疑人  你觉得一辆公交车上最多有几个小偷?最多四五个?不,在昆明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分局,案件视频里出现了这样一幕:共十五名嫌疑人陆续从一辆公交车上下来,然后很
期刊
面对俄罗斯这一共同的“对手”或“敌人”,美欧借“中毒”事件找到了展示团结的好机会。然而,这更多是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外交姿态,难以改变美欧多个领域存在分歧的现实。事实上,即便在俄罗斯问题上,美欧步调往往并不一致。  不久前发生在英国的“俄罗斯前间谍中毒案”继续发酵,正从单独的一个案件,发展到凝聚起一股西方反俄的力量,可以说,近半个月西方反俄浪潮从形式到内容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和多个欧洲国家3月26日联
期刊
回顾初心,减负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削弱教育,而恰恰是为了给予家庭更多的个性选择空间,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解决高分低能。然而,在很多家长看来,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学几项技能。  最近,各地教育部门减负新规频频出台:江苏省发布最严“减负令”,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浙江省“减负令”除延迟到校时间外,部分地区还试行“中学生做功课至晚上10点可以选择不做”“小学生晚上9点可以不做”。  然
期刊
单位每次开会,很多人每次都是早早地来到会场,为了能提前在后面占个座位,所以会呈现从最后一排到第二排的顺序逐渐坐过去的“怪象”。那么,为什么大家开会都不愿坐第一排呢?  从最后一排往前逐渐坐过去的“怪象”  曾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成功人士的25个习惯”,其中第一条就是“开会坐第一排”。很多人会不解,这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为何与“成功人士”联系在一起,还列在了第一条?  然而,在单位里,“开会坐第一排
期刊
在川流不息的手术区走廊里,一个白色箱状机器正来回穿梭,它熟练地拐弯,侧身避开障碍物,向着发出配送申请的手术室前进。这台物流机器人是手术区医护人员的新同事,它已上岗一年多,身边人讲述了与它共事的经历。  大白的初生,只花了几个月  同中国绝大多数繁忙的三甲医院一样,武汉协和医院有着长长的手术患者等待名单。这里有两层手术区、45间手术室,一年超过10万台手术依次在此进行。在手术室外淡绿色墙壁的走廊上,
期刊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李一氓奇迹般地全身逃脱辗转至香港,并向延安连发7份电报,详细报告事变的全过程,以及他本人对造成皖南事变主客观原因等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此后,他的报告成为后人研究皖南事变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  李一氓是中共党内富有传奇色彩的文人。抗战爆发后,从延安奉派到由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组成的新四军,担任新四军秘书长兼军法处处长,掌管军部机要文电及保卫工作。皖南3年期间,他见证并参与了
期刊
你心中想象的核辐射禁区是什么样的?方圆20或30公里的铁丝网?荷枪实弹的军警巡逻?辐射仪震得手发麻?遍布着变异的动植物?至今,仍有不少人生活在隔离区,他们的生活或许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在輻射污染的土地上耕耘与收获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大量高能辐射物质扩散到了周围,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这就是震惊世
期刊
两个人,一条小船,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与变化多端、危机四伏的大洋腹地对抗的438天,长达9000多公里的距离,迄今已知时间最长的海难漂流……设想将这些碎片拼接成一个真实的故事,会让人不禁打一个冷战。  2012年在中国上映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一个少年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并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的故事。而在现实中,一位墨西哥的渔夫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