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卷首语
01.001 黄金十年梦 兴业无限情 / 康 宏
02.001 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 解国记
03.001 关于课本的联想 / 海 飞
04.001 编辑应有“金规则” / 任 火
05.001 惊心的发现 / 秦文君
06.001 召唤“会发光的书” / 秦文君
07.001 编辑苦乐 / 来新夏
08.001 传统与现代
——谈编辑的新媒体意识 / 周志懿
09.001 市场图书实战心法 / 张秋林
10.001 两位编辑 / 张泽青
11.001 为文化为读者为社会的职业精神 / 刘硕良
12.001 编辑的宽容 / 周百义
特稿
02.006 中国居民全天候媒介接触图景的三维透析
——基于天津居民的“时间-空间”多维研究范式的考察 / 喻国明
03.006 公司创造奇迹 转型成就未来 / 齐 峰
04.006 中国传媒业总体状况分析报告
——对于中国媒介经济的关键、结构与走势的实证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5.006 近年我国儿童文学原创与出版的演变趋势 / 王泉根
05.010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CMDI(2012)总报告
——对于中国媒介经济的关键,结构与走势的实证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6.006 跨界、整合与改制:社会视野下2011年中国传媒业发展关键词
——基于传媒业相关文本的词频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7.006 微博问政发展趋势分析 / 陈力丹 曹文星
08.006 传媒做强做大冲动呼唤体制创新 / 范以锦 张天赦
09.006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 / 陈培爱 闫 琰
11.011 数字化时代的书业状况
——访加拿大莫塞克出版社社长霍华德·阿斯特先生 / 本刊记者
沙龙
06.010 民国怀旧老课本 经典重温再思考 / 本刊记者 健 文
11.006 编辑规范与创新三人谈 / 任 火 姬建敏 蔡克难
12.006 学术期刊走出去路径新探 / 本刊记者
书业
01.006 屹然似五岳 河水正汤汤
——中国出版十年回顾 / 张志强
01.013 塞马一声嘶 蔽日大旗飘
——中国出版集团十年考 / 朱静雯 李 靓
01.019 风暖雁寻去 松高人独来
——中国图书“走出去”十年步伐 / 潘文年
01.025 轩昂阔步走 畅通四方流
——中国出版上市公司发展十年盘点 / 周正兵
01.031 秾丽新著雨 雏凤朗朗音
——童书阅读十年回顾 / 余皓明
01.037 晴空红日远 青竹翠然滴
——十年背景下看消费性阅读与出版的崛起 / 杨莹骅 崔久成
02.025 后转制时代,中小出版社如何演绎服务升级 / 皮 胜 柏子康
02.028 论科技类出版社的社会职能 / 李彦雪 曾庆宇
02.030 图书植入广告运作模式及策略探析 / 刘艺琴 刘 艺
02.034 精益成本管理在出版社的应用 / 马荣贵
02.037 数字化出版时代期刊社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 刘文华
02.040 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探讨 / 李东红
02.043 对融合时代我国出版业的媒介环境及其发展的思考 / 杨斌成 汤晓芳
02.046 信息资源共享下图书在版编目问题研究 / 纪洪权
02.050 刍议图书版印次“变更记录” / 吴 朋
03.010 2011年中国出版回顾 / 张志强
03.014 出版集团技术创新的必备条件及其对价值链建构的意义 / 陶喜红
03.017 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成因、影响与变革 / 王文锋
03.020 出版企业上市融资的若干思考 / 田 鑫
03.023 英语类图书出版盈利模式的对比分析 / 江红斌
03.026 体育类图书出版如何服务全民健身大计 / 陈艳艳
03.029 图书价格的竞争策略分析:价格歧视的理论视角 / 许加彪
04.020 内容管理系统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研究 / 刘 争
04.023 电子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的博弈与策略 / 张国强
04.026 基于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的出版作业链分析 / 史建农 顾金亮
04.029 破坏性创新理论对出版行业数字化的启示 / 程海燕 杨庆国 许运斐
04.033 电子时代纸质类图书的发展 / 杨文霞
04.035 试论中小出版社编辑室的设计 / 邹岚萍
04.037 数字出版环境中的受众阅读及其反思 / 崔 磊
05.036 数字化时代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论 / 郭旭东 阿布都哈德
05.039 双策划制:数字出版时代外语教材选题策划新思路 / 牟 丽 05.041 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特色探讨 / 高 岩
06.020 儿童出版领域的“民国潮”透视 / 戴元枝 张心科
06.023 我国出版集团上市模式博弈分析 / 许天骆
06.026 我国出版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研究 / 马 勇 赵文义 杨 琦
06.029 数字化时代我国出版企业盈利模式的若干思考 / 谢朝阳
06.032 数字资源“低碳”出版的策略研究 / 康存辉
07.027 出版的品质 / 贺圣遂 姜 华
07.030 双重视角下的图书感知价值差距分析 / 尹 杰
07.032 基于全媒体产业链的出版企业ERP系统使用研究 / 熊善丽
07.035 出版社与大学图书馆的新型关系研究 / 樊 普
07.038 外宣编译中的受众意识 / 胡兴文 张 健
07.04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传媒业的“文化自觉”浅析 / 盛 夏
08.021 中小出版社经营战略管理刍议 / 贾震奇
08.024 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你撑住了吗? / 刘 静
08.027 试论教育出版社的转型与回归 / 刘立平
08.030 关于医学图书出版政府采购招标的问题与思考 / 董采萱
08.032 转企改制与出版责任 / 杨晓洁
08.034 图书印装质量管理的若干浅见 / 陈荣杰
09.024 大学出版社数字化教材出版模式探索 / 成 华 卢章平
09.027 大学教材编写出版机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 韩 鹏
09.030 试论大学英语教材的质量评估体系养成 / 朱小丽 宋雯苑
09.033 研究生英语专业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尚 华
09.035 基于行业素质培养理念的行业英语教材建设 / 高小姣 董艳萍 冀玉然
09.038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出版刍议 / 王婉婉
09.040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夏建军 郭 飞 王学军
09.042 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设计与开发探讨 / 张 晓
09.045 中国音乐艺术教材编辑特点分析 / 叶文辉
09.048 音乐艺术类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朱叶莉 张译文
09.051 对《大学音乐》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 邬 江
09.053 助学读物编辑的提升方向
——培养创新能力 / 丁金芳
10.016 我国境内数字出版类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
——基于财务与长期股东权益的视角 / 李 康
10.020 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数字出版发展对策研究 / 阎立峰 张彦华
10.025 网络出版流程的构建与评价研究 / 孙艳华
10.028 出版集团多项目管理(MPM)初探 / 崔 平
10.030 项目进度技术在图书出版中实施流程再造 / 李睿 吕芳萍 陆小新
10.034 隔阂与交融:我国出版“走出去”中的翻译问题及对策 / 尚亚宁
10.037 论引进版儿童绘本的文字编辑质量 / 邹 琳
11.014 数字技术环境下出版产业组织建设初探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 / 陈邦武
11.017 出版企业声誉创建与提升的战略思考 / 和芸琴 郭志强
11.020 基于项目的矩阵式运营管理模式
——以兰州大学出版社为例 / 雷鸿昌 张 仁
11.022 工具类出版社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探析
——以上海辞书出版社为例 / 程海燕 张大力 聂 静
12.011 图书出版产业链演化下的中南传媒投资战略研究 / 王 冰 邓 超
12.017 社企合作出版模式与出版社的对策 / 周建华 徐诗荣
12.020 “出版平民化”的狂欢泡沫
——析自助出版在中国普及的可行性和面临的困境 / 王 武 彭巧灵
12.023 儿童文学翻译、出版的怪现状 / 孙世权 石春让
12.026 试析出版经营化趋势下的观念转变 / 孙旭秋
专题
02.014 2011年中国期刊新现象 / 张泽青
02.017 童书出版依然“黄金”
——2011年中国童书出版述评 / 海 飞
02.022 2011数字出版:纷乱中的格局调整 / 任殿顺
03.033 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李秀娟
03.036 现行主要几种大学英语精读教材比较分析 / 葛厚伟
03.039 传播学视域下的英语教辅图书出版“5w”探析 / 王 延
03.042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以《21世纪大学生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 朱 耕
03.045 联手行家,把握行业英语教材定位与选材 / 高永芹 高小姣
03.048 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 王开义
03.051 高职应用写作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 张 利
04.011 媒介意识:编辑出版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 王鹏飞
04.014 从招聘信息看数字媒体编辑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
——以“中华英才网”上海地区招聘信息为例 / 姜洪伟 纪元元 04.017 关于期刊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探讨 / 肇英杰
05.019 童书“大国”寻觅“强国”之梦
——少儿图书出版问题及对策探析 / 范 李茂兴
05.022 搭建童书出版传播公益普惠互动平台的思考 / 谭可可
05.025 我国儿童英汉词典编纂和出版现状探析 / 赵 丹
05.028 童媒品牌建设的缺失与策略 / 侯 岩
05.031 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的视角刍议漫画期刊对儿童的教育 / 余 鲲
05.033 少儿期刊细分化趋势之浅析 / 田 俊
07.010 中国政务微博运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 刘 锐 谢耘耕
07.015 政务微博热的冷思考 / 牛炳文 王春玲
07.018 政务微博的运行机制与创新策略 / 张沭宁
07.021 浅析政务微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何 芳
07.023 “政治博客”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 / 黄 伟
07.025 探索博客传播方式的困境 / 娄文龙
08.009 融合与分化的博弈
——云信息超市中的自媒体传授 / 蒋晓丽 杨 珊 曹漪那
08.013 媒介融合本土化反思与评骘 / 南长森
08.017 不可忽略的文化维度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反思 / 秦红雨
09.011 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分析 / 魏巧俐
09.014 影视广告利用非言语符号塑造真实感的方式与意图分析 / 王亿本 杨涵雯
09.016 高效运作我国植入式广告的策略分析 / 王 雪
09.018 植入式广告对当代影视创作的影响 / 王文权
09.020 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广告编辑环境 / 戴海波 杨 惠
10.006 二重性的数字阅读及其产业影响 / 林 玮
10.011 从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谈起 / 王晓丽
10.014 出版的大阅读时代:当纸媒遭遇网络 / 李秋芳
营销
01.040 艰难奋长戟 阅历几番尘
——中国图书发行十年变迁录 / 汪耀华
01.044 长风三万里 吹度玉门关
——中国报刊发行营销十年回顾 / 吴 锋
02.066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的困局解析与出路探讨 / 厉春雷 孙博文
02.069 试析专业实体书店经营网上书店的营销之道 / 李夏凌 蔡雨坤
04.040 整合营销4C理论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运用 / 王 佳 杨 琦 赵文义
04.043 产业化导向下音乐期刊的经营策略探寻 / 陈刚毅
04.045 音乐期刊的营销策略探究 / 詹艺虹
05.044 我国中小型期刊社的经营策略分析 / 曹晓莉
05.046 浅谈期刊转企改制后的经营之路 / 宋彦霞
06.060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旧书业营销模式探析 / 林志标
06.063 中国互联网旧书经营模式初探 / 赵玉琦
07.044 国有发行集团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以新华文轩为例 / 曹 磊
07.046 中美体育图书营销策略分析 / 穆瑞杰 王清川
08.047 三网融合下及“云计算”生态下期刊业经营战略“三问” / 程忠良
08.051 基于品牌管理的英文期刊差异化经营之路 / 谷 峰
09.072 书媒:图书营销新模式探究 / 周 凯
09.075 哲学书籍营销策略的几点思考 / 李 悦
09.077 数字环境下英文原版书营销策略研究 / 朱 洁 张从益
10.050 家教类图书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 刘 燕
10.053 浅谈专业高等教育教材的人员推广与服务 / 张晓芳
11.032 我国实体书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吴周吉
11.035 书店商业模式再造带来的启示意义 / 张慧芬 吴 非
12.043 基于4C营销的学术期刊经营策略 / 周华清 张艳萍
12.045 晕轮效应对电子图书营销的启迪 / 张天竹
传媒
01.053 春风拂大地 兰芷芬芳长
——党报改革十年回眸 / 丁柏铨
01.059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都市报十年改革与发展 / 郑保卫 宫兆轩
01.064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新媒体十年发展评述 / 陈力丹 曹文星
01.069 戏演荧屏里 心曲知万端
——中国电视业十年发展评述 / 石长顺 柴巧霞
01.077 雨歇春乍寒 月上桃花枝
——情感类电视节目十年回眸 / 刘 辉
01.080 最是台城柳 烟笼十里堤
——中国广告十年回眸 / 姜智彬
02.072 探析新媒体语境下娱乐节目的发展 / 郑亚鹏
02.074 数字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探析 / 郭 青 王晓红
02.077 论网络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 向延桃
02.07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分期综述及批评 / 张 王立新
02.084 粉丝电影热映的传播学解读 / 田 华 03.054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探讨 / 李建新
03.057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过程中对话机制的建构 / 牛炳文 王春玲
03.060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成因的分析及战略抉择 / 马志勇 云 鑫
03.063 体育新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分析 / 张 涛
03.065 报纸纪念性特刊的编辑原则刍议
——以重庆主要报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征为例 / 邓海荣
03.068 让时政新闻成为党报的“当家版”/ 吴 宁
04. 048 在泛化与控制之间
——从“限娱令”看中国电视调控体系的不足 / 张冠文
04.052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负面影响探析 / 许 丹
04.055 论帮忙类节目的媒介越位 / 牛炳文 王春玲
04.058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网络字幕组文化 / 孙 黎
04.061 网络政治信息处理与转化方式分析 / 周 薇
04.064 网络议程设置与公众导向需求的融合框架分析 / 李安定 李巨尧
04.067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伦理冲突与重构 / 吕慧琴
05.048 关于中国传媒集团产权问题的思考 / 郝彬彬 张世海
05.051 报业集团在制度创新中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多元模式 / 包东喜
05.054 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的编辑策略研究 / 谢太平
05.057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 / 陈红梅
05.060 新闻文本攫取注意力的三法宝 / 陈瑞群
05.062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 冯俏俏 赵 明
05. 065 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模式分析
——基于动漫产业的经济力理论视角 / 韦文杰
05.067 虚拟社会管理视阈下的执网平台优化路径探析 / 董子铭 蒋晓丽
06.034 关于我国出版集团所办日报的“SWOT”分析 / 张振亭 陈 玮
06.037 论速读时代的报纸标题编排理念的转变 / 王春玲 牛炳文
06.040 中美报纸微博出版比较分析 / 罗 昕 邱 妍
06.043 再谈教辅类报纸的社会功能 / 李 勇
06.045 新媒体条件下的社会公共危机信息传播 / 程肖芬
06.047 传播中的仪式对于群体归属感建立的作用分析 / 刘 慧
06.049 传播学视域中的数字电视广告分析 / 张曼缔
06.052 青年族群网络使用及网络娱乐活动状态写真
——粤港两地在校本科生网络化生存调查 / 李 辉 戴剑平
07.048 双向互动: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媒介融合 / 秦红雨 董小玉
07.051 网络视频的生存分析 / 刘雪梅
07.054 门户网站品牌构建与传播研究 / 高 辉
07.057 网络新闻的道德缺失与对策研究 / 许 丹
08.054 自媒体化生存对网络新闻编辑的重构 / 王志华 刘弋枫
08.057 自媒体崛起背景下传统新闻生产的转型及行动者策略
——基于传统媒体应对微博挑战视角 / 陈荣美 黄和节
08.060 自媒体传播中把关特征分析 / 邓若伊
08.062 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网络依赖症 / 王春玲 牛炳文
08.065 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多元解读 / 陈洪友
08.068 新媒体时代融媒生态下的新闻编辑意识 / 姜 鹏
08.070 全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发展的四个维度 / 余秀才 黄鹏程
08.074 微博时代的电视媒体应对 / 王毅栋
09.079 对外出版与国家形象传播 / 陈世华 韩翠丽
09.082 国家形象片的文化超越策略和效果研究 / 沈 捷
09.086 非官方形式国家软实力传播的理想及其局限 / 范定希
09.089 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美新闻价值观差异 / 许梦婷 巩 雪
10.055 产业价值链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 杨旦修
10.059 屏幕文字在电视画面编辑中的规范性运用 / 范
10.062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力分析 / 吴 胜
10.064 电视体育传播中的媒介话语权分析 / 廖 军
10.067 中国动漫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 彭 地 徐立人
10.069 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 赵文晶 贺 婧
10.072 数字时代下的社会舆论导向控制研究 / 程利娜
10.075 党报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发展战略探讨 / 梁贵红 罗一斌 李娉婷
10.077 新媒体时代对科普传播的新思考 / 罗子欣
11.038 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路径 / 许 静
11.041 困境与突围:省级卫视合作模式探析 / 孟志军
11.044 香港TVB电视剧文本生产模式述要与启示 / 戴剑平 李 辉
11.047 电视娱乐的“异化”表征 / 李林容
11.050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赵 鑫 党传艳
11.052 手机摄影为报纸提供新闻照片的可行性研究 / 陈 勇 11.055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 / 李西莉
11.057 从角色理论看记者微博的身份定位 / 廖建国 李晓蔚
12.048 媒介环境学视域中的“走转改”活动 / 赵鹏升 黄旭辉
12.051 海外华文媒体现状、问题与对策 / 郑文标
12.054 论网络文化生产力 / 江 凌 李 丹
12.057 用信息限制引导网络舆论 / 林 凌
12.060 基于5T分析模型的网络口碑传播 / 段淳林 潘百安
12.063 基于公共外交视野刍议网媒突发性新闻报道 / 操林英 武欣博
12.065 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页英文翻译 / 邱春安
12.068 人肉搜索的体验经济价值分析 / 韦文杰
12.070 新闻评论的四个原则 / 冯 海
刊界
01.047 破浪会有时 容止在汪洋
——中国期刊业十年发展回顾 / 张泽青
01.050 娇红春慵懒 灯下云鬓低
——中国女性期刊十年回眸 / 王 蕾
02.052 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和成因研究 / 赵枫岳
02.056 媒介融合中学术期刊的功能缺失及应对 / 梁小建
02.060 学术期刊的品牌与盈利模式分析 / 王 磊 赵文义
02.063 文化周刊的生存境遇及运营策略探析 / 李 骏
03.071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再思考 / 彭桃英 陈玉国
03.074 浅议科技期刊出版梯级结构发展模式 / 杨立涛
03.076 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及自身不断优化的探讨 / 聂兰英
03.078 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三点建议 / 辛督强
03.080 浅谈医学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控制 / 孙敬诚
03.082 教育类学术期刊的整体布局及其影响力分析 / 朱漪云 陈 燕
03.085 教育期刊网络化发展策略研究 / 程新峰
04.069 高校学报的传播理念之误与功能再定位的改革思路 / 崔 宁
04.073 浅谈高校学报档案的活化 / 褚金红
04.075 塑造领导力:高校学报走出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
——出版体制改革下高校学报发展的思考 / 林丽芳
04.078 教育培养科研人才是师范院校学报的基本功能 / 王映苗
05.070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 段春波
05.073 从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差距看国内外办刊理念的差异 / 杨 雷
05.075 电影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探析 / 张金华
05.078 期刊编辑应加强的五个职业素养 / 徐明霞
06.065 学术期刊的公共品性分析 / 刘 辉
06.067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探讨 / 李 华
06.069 用数字化实现高校学报的专业化 / 周小华
06.071 英文报刊品牌化发展战略刍议 / 全 红
07.060 78种邮发医学科普期刊定价分析 / 陈 钢
07.062 期刊编辑修改文稿应重视的5种表述
——以医学期刊为例 / 贾 明 王 虹 白永利
07.064 科技期刊开放存取资源整合模式发展思路探讨
/ 钟 琳 梁光铁 陆 娜 凌慧春
07.067 基于开放存取的体育期刊出版模式探讨 / 刘 可
08.037 青春文学杂志书的前世今生 / 胡 博 彭贵昌
08.040 国内时尚期刊市场化运作研究 / 雷 鸣 刘慈音 杨文清
08.042 当前科技期刊失泄密风险及对策探讨 / 马 龙
08.044 转企?还是改制?高校学报改革之路的再思考 / 王兴全
09.055 传媒经济研究的理论、方法和问题
——对2006年至2011年四家刊物的分析 / 王 亮
09.059 8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 许花桃
09.063 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 朱艳华
09.066 论高校社科学报品牌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 武文茹
09.069 透视中国男性时尚刊物的特征 / 皮永生 红 尘
10.041 关于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思考 / 肖 宏
10.045 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策略 / 赵 俊 余 琨 陈灿华
10.048 科技期刊与新闻传媒的融合发展 / 刘雪松 赵景辉 朱 瑶
11.025 我国报刊业集团上市现状及趋势分析 / 赵国强
11.028 管理者视角下的科技期刊质量管理重点 / 许升阳
11.030 中国DM广告杂志的运营特征和市场困境 / 潘湖波 傅 海
12.029 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话语权流变及分析 / 张 楠
12.032 现行学术期刊评价模式的利弊分析及新评价指标的介入 / 史庆华
12.035 政策视域下的高校学报版面费难题的破解路径 / 杨荣星
12.037 移动终端上的杂志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思路 / 谢 征
12.040 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后的做大做强 / 韩晋生 数字
01.085 月下沉吟久 几时锦字裁
——中国数字出版十年发展历程及趋势预测 / 张 立 汤雪梅
02.087 数字出版“热”背景下的冷思考 / 郭常斐
02.090 论数字出版时代的“传受关系”与媒体责任 / 曹海涛
02.094 数字期刊发展的SWOT分析 / 刘依卿
03.087 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再思考 / 夏海清
04.081 我国数字出版:形势、发展走势及建议 / 沈 群
05.080 新媒体2.0的发展特征诠释及运营策略探讨 / 浦贵阳
05.084 我国电子书产业盈利模式的几点建议 / 邱细平
06.074 2011-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发展述评 / 汤雪梅
06.078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出版物营销策略分析 / 余 庆
06.081 微博文学——网络微博时代的新文体 / 丁 文
07.070 “新媒体”的再认识 / 吕宇翔 张 铮
07.073 论手机出版的内容创新与应对策略 / 曹海峰
08.076 融合与互动:数字化浪潮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路径选择 / 郭赫男
08.079 手机报发展困境的波特竞争力分析 / 徐 栋 王唯薇
08.081 校园手机报的可行性分析 / 陈 燕
10.080 入世十年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现状及问题研究 / 肖 洋 谢红焰
10.083 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 / 余 庆
11.060 中日电子书生存与发展比较研究 / 庄 溢
11.063 试论“iPad是国内纸媒救星”的伪命题性 / 汪宴卿 刘文敏
12.072 基于6R理论手机广告传播策略研究 / 陈 熙
12.075 浅析数字出版产业化的人才培养策略 / 李 敏
个案
04.084 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探讨
——以凤凰卫视资讯台节目为例 / 罗卫光
11.094 从希望童书到童书希望 / 本刊记者
12.109 创新发展:行业期刊自我超越的必然选择 / 张俊平
实务
02.097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科技核心期刊论文复合式标题的结构特点 / 刘永芳
03.089 如何快速提高教辅期刊新编辑的审稿能力 / 黄桂坚
03.091 科技论文应规范使用统计学符号 / 张亘稼
03.094 论科技期刊论文编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崔云莉 宋素梅 马少怡 李迎新
03.097 英文报刊标题的修辞特色 / 任季萍
04.095 编辑选题策划如何也能“点石成金”
——以高职艺术类《大学语文》教材策划为例 / 张丽萍
04.097 关于出版规范的几个问题刍议 / 王亚丽
04.099 编校工作中应该避免的若干问题 / 檀彩莲
05.086 新媒体语境下对科技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 李亚青 柴 智
05.088 跟周振甫先生学写《审读报告》 / 王书华
05.090 信息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信息资源的开发 / 许海丽
05.092 三线表中百分号“%”使用探讨 / 张亘稼
05.094 科技期刊图形处理方法 / 师宝萍 高 林
06.084 论多模态外语教材的特征及编写理据 / 李 枫 李 娜
06.087 法学论文的语言特点及编校策略 / 陈红娟
06.089 在英文编辑视角下对论文稿件英文题名、署名、摘要撰写问题的剖析
/ 郭书法 章新生 吴守伟 明 泽
06.092 移动互联新媒体的阅读与编辑刍议 / 肖 健
07.079 以裘法祖院士医书编辑观为视角浅议医书的编辑 / 赵 骞
07.081 论党史编辑的基本素质 / 周家华
07.083 新时期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 / 范 恪
07.085 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能力分析 / 段 靖 孔红梅 刘天星
07.087 当代高校学报编辑的多重角色论 / 丁茂平
07.089 英语话语适切性培养途径探析 / 刘 美 牟爱鹏
07.092 英语素质: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 赵 丹
07.095 外国人名的类别与编辑策略 / 石春让 涂永前
08.086 为书刊编辑进言:勿以细小而不为 / 夏登武
08.088 期刊编辑与作者间的矛盾及解决途径 / 高长明
08.090 怎样做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 / 赵玉琦
08.092 科技期刊常见翻译错误探究 / 姚志英
08.094 副刊编辑应“眼力”“手力”兼备 / 邢晓梅
08.095 先秦文献词典注音探讨 / 陈长书
08.098 2010—2011年网络流行语研究 / 王 娟
09.092 文学网络编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 徐 伟 徐冠楠 杨 卓
09.094 第三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答卷情况分析 / 李 俏 曾红梅
09.096 几个常用字词规范分析 / 吕 佳
09.098 试论高校学报档案资料的价值功能 / 许海丽 09.100 信息时代编码多元化与编辑模式的缔构 / 张玉梅 王美兰
10.096 略论法制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 / 蔡 斐
10.098 小议新闻报道中流行的“XX门”类词语 / 聂桂兰
10.100 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的规范和编辑问题研究 / 魏艳伶
11.076 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讨 / 宋艳丽
11.078 译著翻译编辑需注意的问题 / 王 卉
11.080 司法先进人物报道编辑特点之研究 / 张大海
11.082 论文学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陈世华 山 榭
11.084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辑工作问题分析 / 徐艳甲
12.081 学术期刊历史栏目编辑工作的若干问题思考 / 岳 岭
12.083 高校续编校史过程的编纂原则 / 白 薇 吕 明 吕兴宇 李树伟
12.085 转企改制时期编辑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析及调整策略
/ 闫玉玲 仲崇民 王亚新 宋官龙
12.087 编辑劳动价值的时间律解析 / 徐祝林 徐春霞
12.089 社科类学报在编排规范化要求下的“失范”表现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被忽视的几个项目 / 杨 氡
12.091 科技论文中表格加工的几个问题 / 柏晶瑜
12.093 汉语俗语词典编纂工作的现代化转向 / 马启俊
12.095 对日语图书中叠词的探讨 / 张 欣
学研
01.089 绿杨曾折处 踏遍早春路
——编辑学研究十年回首 / 姬建敏
02.100 编辑客体论要 / 周国清
02.104 文化传播中编辑的角色修养与角色定位 / 乔瑞雪
03.100 编辑场域刍议 / 王 军
03.103 数字化时代编辑新论 / 朱海龙
03.105 学习型编辑培养体系构建 / 王劲松
04.087 媒介融合加剧编辑解释上的偏差风险分析 / 汤晓芳
04.090 利益平衡视域中的编辑主体权益 / 陶舒亚
04.093 编辑“逸位”对出版的意义 / 刘庆楚
06.094 建构危机传播的批判取向、主体意识与话语理性 / 苏 蕾
06.096 略论翻译出版中编辑人员的身份定位与权力责任
/ 莫兴伟 蒋晓丽 余清秀
07.076 数字化变革与中观层面新闻编辑理论的创新 / 来向武 赵战花
08.084 论编辑整合思维的批判与创造性 / 佟群英
10.086 云编辑:概念与实践 / 唐 真 吴化碧 林义华
10.089 学术期刊编辑应坚持与学术研究融合发展 / 马宇红
10.092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 卢 政 唐雪莲
11.066 中国新闻话语:现状与趋势 / 孙静怡 王和平
11.070 主体性与主题性:编辑价值考量的二重维度 / 龚曙光
11.073 信息网络环境下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 / 马殷华 黄 勇
12.077 2002-2012年我国网民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基于CNKI的数据 / 罗坤瑾 龙 潜
人物
01.094 风骚数年领 地灵人才杰
——出版传媒界十年十人感悟 / 陈 梁等
06.056 中国出版业发展历程的镜鉴
——基于韬奋出版奖获奖人物的分析 / 甘险峰 董 骁
10.094 譬如春风之于后来人
——刘杲先生访谈手记 / 仇倩倩
荐书
10.102 区域性期刊史研究的拓荒之作
——读《山西期刊史(1900—2008)》随感 / 范 军
10.104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
——评章宏伟《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 / 余同元
12.098 《书业问道》序 / 周百义
12.100 精思深悟 自成一体
——《民国出版史》的意义及其启示 / 周国清
释疑
04.101 从“阎”姓和“闫”姓看姓氏的规范用字 / 韩 爽
04.103 报纸中结构助词“的”的误用问题 / 沈基松
05.096 “大滑答子货” 释义商榷 / 相宇剑
05.098 《HSK应试速练(初、中等)全真模拟自测》指瑕 / 赵金色
06.105 “粘度”应为“黏度” / 林章碧
11.098 浅析我国出版企业的标志设计 / 刘艺琴 刘 艺
11.103 设计之“私”:饱餐图像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 赵 帅
版权
01.103 一枝一叶间 雀鸣争执何
——中国版权制度十年发展综述 / 王 清
01.109 燕宿雕梁处 花丛辨一香
——TRIPs协议十年回顾与反思 / 许 超
02.106 我国著作权出资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 汪玮敏 洪来兵
03.106 刊名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策略分析
──对一起刊名商标专用权典型纠纷案件的简评与思考 / 李 云
03.111 数字化作品版权保护技术措施与法律规制 / 蔡晓东 04.105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 / 阎冰清
04.109 医学期刊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 / 龙 玲 杨光业 黄玉妹
05.100 数字时代的版权新问题:私人复制与版权补偿金 / 范
05.103 论版权制度对版权产业发展的经济影响 / 曾绚琦 汪曙华
06.099 西方文论著作版本“十三页”的价值 / 曾洪军 曾洪伟
06.103 网络原创文章版权法律保护若干问题探究 / 徐双军
07.097 论版权的经济性质与价值实现 / 王智源
07.101 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的法律规制思考 / 裴永刚
07.105 任重而道远
——如何保护中国数字音乐的版权 / 胡 亮
08.100 新媒体时代下UGC带来的隐私权问题探析 / 张君浩 师栩栩
08.103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与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 阎桂芳
09.102 试析影视作品中字体使用的著作权问题 / 吴晓波
10.107 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应当取消
——音乐人对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 / 张维胜
11.087 我国英语语料库的版权保护研究 / 程亚丽 王海萍
11.091 论我国数字版权的困境、根源及出路
——基于知识产权文化视角的分析 / 王喜军
12.103 论作品转载法定许可的适用 / 刘明江
12.106 论媒体侵权的法律规制 / 饶冠俊
装帧
02.109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色彩语言 / 刘 瑞
02.112 书籍设计中的材料运用 / 徐胤嫣
03.114 信息时代期刊装帧的设计策略 / 刘海飒
03.116 词典类图书装帧设计刍议 / 丁志军
04.112 从本体论角度看书籍装帧的审美追求与符号价值 / 谭小荷 赵唯阳
04.115 初探科技类图书装帧设计的笔墨意韵 / 莫 克
05.106 儿童故事性绘本的版面节奏探析 / 夏 平
05.109 浅谈动漫出版物装帧设计的新思路 / 刘 博
06.106 医学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实践与创新 / 孙昌朋 陈望忠
06.109 医药卫生期刊封面设计的探讨 / 张富庭
07.108 本源哲学美学文化意识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 李 涛 王晓华 林崇华
07.110 论美编与文编的深度合作 / 王宜青
08.106 论书籍生态系统的“体”与“魂” / 姚光明
08.108 论报纸版面的和谐美 / 黄 彦
09.104 从吕敬人的作品看书籍设计的理性内涵和感性外延 / 王 刚
09.106 纸质图书的独立审美价值
——对书籍审美价值纯粹性的思考 / 董晓丽
09.108 试论书籍装帧设计中汉字符号的运用 / 刘 卷
史料
01.113 风移斑驳墙 珊珊可爱影
——2011年出版大事记 / 章宏伟
02.114 留日学生创办期刊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 魏善玲
02.117 《礼拜六》成功之道探析 / 贾金利
02.121 士与中国现代新闻业
——以《申报》为例 / 李 霞 张世海
03.120 近代报刊对中国媒介素养的启迪 / 谢慧铃 赵立新
03.122 李叔同与报刊编辑 / 郭常英
03.126 论党报在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作用
——基于《晋察冀日报》冬学运动报道的内容分析 / 张 蓓
04.117 《三朝北盟会编》异文类型研究 / 罗 舒
04.120 冯梦龙《山歌》与《挂枝儿》的编辑思想及其特色
/ 冯文开 王 娟 张 保
04.123 关于编辑出版《一法通》的思考 / 安志伟
04.125 文人政论的唯物辩证法 / 谢太平
05.112 新中国成立前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的成功之道 / 金源云 李国强 程 慧
05.114 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期间的绘者考辨 / 张 梅
05.118 我国古代图书编辑理念探微 / 张申平 李荣菊
05.120 民国三大丛书编印过程再思考 / 刘坤伦
05.122 辛亥革命前《图画日报》的社会图景 / 刘家林 熊 丽
06.111 古籍编排模式的选择及其在文化传承、传播中的意义 / 李 旭
06.114 《文心雕龙》对编辑工作的启示 / 胡海迪
06.117 传承与建设:《学灯》编辑群与五四新文学 / 吴 静
06.121 抗战胜利后《观察》对经济形势与前途的分析 / 沈 毅
06.124 浅谈都市报纸的历史起源与传承 / 郑 敏
07.112 《良友》画报与都市现代性的文化记忆 / 刘 敏
07.115 《陈修园医书全集》版本鉴别及真伪考证 / 张忠礼
07.117 论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的报刊观 / 杨彩娟
07.120 “民族镜像”的认同之舞:试论《新青年》的出版史意义 / 代晓冬
08.111 论袁枚《随园诗话》的编辑特色 / 胡贤林
08.114 袁枚《随园食单》编纂特色试探 / 王彩红 08.117 西方新闻纸在华本土化的早期尝试
——以初创时期的《申报》为例 / 卢 宁
08.121 《申报》明星报道研究的现实意义 / 余庆华
09.110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最早刻本 / 唐晓云
09.112 浅析中国清末报纸副刊的消闲性 / 王 欣
09.114 民国时期的校勘学研究 / 邓怡舟
09.117 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刊物——《中国妇女》 / 刘人锋
10.109 变革突破与回归传统
——试论近代扫叶山房的笔记小说出版 / 文 娟
10.114 我国近代知识女性的报刊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 姜卫玲
10.117 《论语》的创办与归属之争
——从林语堂的记述谈起 / 安拴虎
11.106 魏晋别传体例考论 / 裴媛媛
11.109 《庸言》编辑思想的变与不变 / 郭讲用
11.112 对工农通讯员制度的传播学解读
——以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视界 / 刘慧珍
11.115 论新闻经典的建构
——以《西行漫记》为例 / 高宪春
11.119 范长江新闻思想的贡献及当代启示 / 李 华
12.112 唐代编辑思想的总体特点研究 / 芦珊珊
12.115 《两汉三国学案》编辑特色刍议 / 程得中
12.117 论清代畅销书产生的历史条件 / 孙文杰
12.121 论陈独秀在《国民日日报》的地位及贡献 / 陈长松
12.124 “意见领袖”引领中国青年成长的若干要素探析
——对早期《中国青年》兼与《向导》的考察(1923-1927) / 周树立
域外
02.124 BBC和VOA停播中文广播原因浅析 / 甘险峰 杨博雅
05.125 英美学术著作匿名评审出版制度规范探析 / 王立平
06.127 英国旧书业的历史剪影——查令十字街 / 郭瑞佳
07.123 美国图书出版业“自出版”现象初探 / 刘蒙之
07.126 浅析美国亚马逊公司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 饶 毅
08.123 方兴未艾的英国数字出版业 / 吴 琦 苏 蕾
08.126 美国出版业的发展特征与历史启示 / 王金龙
09.120 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启示 / 郑素侠
09.124 美国高等教育类教材的出版和服务借鉴 / 熊 艳 郭 平
09.126 浅析融媒体时代美国大学广告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以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实地调研为参照 / 张幼斌
10.121 当代英美大众出版业的社会学想象 / 刘 琼 刘 兢
10.125 美国书评媒体的类型与定位 / 刘蒙之
11.122 美国数字新闻业的四大困惑 / 马 可
11.126 美国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 / 陈净卉 肖叶飞
01.001 黄金十年梦 兴业无限情 / 康 宏
02.001 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 解国记
03.001 关于课本的联想 / 海 飞
04.001 编辑应有“金规则” / 任 火
05.001 惊心的发现 / 秦文君
06.001 召唤“会发光的书” / 秦文君
07.001 编辑苦乐 / 来新夏
08.001 传统与现代
——谈编辑的新媒体意识 / 周志懿
09.001 市场图书实战心法 / 张秋林
10.001 两位编辑 / 张泽青
11.001 为文化为读者为社会的职业精神 / 刘硕良
12.001 编辑的宽容 / 周百义
特稿
02.006 中国居民全天候媒介接触图景的三维透析
——基于天津居民的“时间-空间”多维研究范式的考察 / 喻国明
03.006 公司创造奇迹 转型成就未来 / 齐 峰
04.006 中国传媒业总体状况分析报告
——对于中国媒介经济的关键、结构与走势的实证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5.006 近年我国儿童文学原创与出版的演变趋势 / 王泉根
05.010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CMDI(2012)总报告
——对于中国媒介经济的关键,结构与走势的实证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6.006 跨界、整合与改制:社会视野下2011年中国传媒业发展关键词
——基于传媒业相关文本的词频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7.006 微博问政发展趋势分析 / 陈力丹 曹文星
08.006 传媒做强做大冲动呼唤体制创新 / 范以锦 张天赦
09.006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 / 陈培爱 闫 琰
11.011 数字化时代的书业状况
——访加拿大莫塞克出版社社长霍华德·阿斯特先生 / 本刊记者
沙龙
06.010 民国怀旧老课本 经典重温再思考 / 本刊记者 健 文
11.006 编辑规范与创新三人谈 / 任 火 姬建敏 蔡克难
12.006 学术期刊走出去路径新探 / 本刊记者
书业
01.006 屹然似五岳 河水正汤汤
——中国出版十年回顾 / 张志强
01.013 塞马一声嘶 蔽日大旗飘
——中国出版集团十年考 / 朱静雯 李 靓
01.019 风暖雁寻去 松高人独来
——中国图书“走出去”十年步伐 / 潘文年
01.025 轩昂阔步走 畅通四方流
——中国出版上市公司发展十年盘点 / 周正兵
01.031 秾丽新著雨 雏凤朗朗音
——童书阅读十年回顾 / 余皓明
01.037 晴空红日远 青竹翠然滴
——十年背景下看消费性阅读与出版的崛起 / 杨莹骅 崔久成
02.025 后转制时代,中小出版社如何演绎服务升级 / 皮 胜 柏子康
02.028 论科技类出版社的社会职能 / 李彦雪 曾庆宇
02.030 图书植入广告运作模式及策略探析 / 刘艺琴 刘 艺
02.034 精益成本管理在出版社的应用 / 马荣贵
02.037 数字化出版时代期刊社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 刘文华
02.040 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探讨 / 李东红
02.043 对融合时代我国出版业的媒介环境及其发展的思考 / 杨斌成 汤晓芳
02.046 信息资源共享下图书在版编目问题研究 / 纪洪权
02.050 刍议图书版印次“变更记录” / 吴 朋
03.010 2011年中国出版回顾 / 张志强
03.014 出版集团技术创新的必备条件及其对价值链建构的意义 / 陶喜红
03.017 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成因、影响与变革 / 王文锋
03.020 出版企业上市融资的若干思考 / 田 鑫
03.023 英语类图书出版盈利模式的对比分析 / 江红斌
03.026 体育类图书出版如何服务全民健身大计 / 陈艳艳
03.029 图书价格的竞争策略分析:价格歧视的理论视角 / 许加彪
04.020 内容管理系统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研究 / 刘 争
04.023 电子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的博弈与策略 / 张国强
04.026 基于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的出版作业链分析 / 史建农 顾金亮
04.029 破坏性创新理论对出版行业数字化的启示 / 程海燕 杨庆国 许运斐
04.033 电子时代纸质类图书的发展 / 杨文霞
04.035 试论中小出版社编辑室的设计 / 邹岚萍
04.037 数字出版环境中的受众阅读及其反思 / 崔 磊
05.036 数字化时代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论 / 郭旭东 阿布都哈德
05.039 双策划制:数字出版时代外语教材选题策划新思路 / 牟 丽 05.041 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特色探讨 / 高 岩
06.020 儿童出版领域的“民国潮”透视 / 戴元枝 张心科
06.023 我国出版集团上市模式博弈分析 / 许天骆
06.026 我国出版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研究 / 马 勇 赵文义 杨 琦
06.029 数字化时代我国出版企业盈利模式的若干思考 / 谢朝阳
06.032 数字资源“低碳”出版的策略研究 / 康存辉
07.027 出版的品质 / 贺圣遂 姜 华
07.030 双重视角下的图书感知价值差距分析 / 尹 杰
07.032 基于全媒体产业链的出版企业ERP系统使用研究 / 熊善丽
07.035 出版社与大学图书馆的新型关系研究 / 樊 普
07.038 外宣编译中的受众意识 / 胡兴文 张 健
07.04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传媒业的“文化自觉”浅析 / 盛 夏
08.021 中小出版社经营战略管理刍议 / 贾震奇
08.024 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你撑住了吗? / 刘 静
08.027 试论教育出版社的转型与回归 / 刘立平
08.030 关于医学图书出版政府采购招标的问题与思考 / 董采萱
08.032 转企改制与出版责任 / 杨晓洁
08.034 图书印装质量管理的若干浅见 / 陈荣杰
09.024 大学出版社数字化教材出版模式探索 / 成 华 卢章平
09.027 大学教材编写出版机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 韩 鹏
09.030 试论大学英语教材的质量评估体系养成 / 朱小丽 宋雯苑
09.033 研究生英语专业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尚 华
09.035 基于行业素质培养理念的行业英语教材建设 / 高小姣 董艳萍 冀玉然
09.038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出版刍议 / 王婉婉
09.040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夏建军 郭 飞 王学军
09.042 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设计与开发探讨 / 张 晓
09.045 中国音乐艺术教材编辑特点分析 / 叶文辉
09.048 音乐艺术类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朱叶莉 张译文
09.051 对《大学音乐》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 邬 江
09.053 助学读物编辑的提升方向
——培养创新能力 / 丁金芳
10.016 我国境内数字出版类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
——基于财务与长期股东权益的视角 / 李 康
10.020 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数字出版发展对策研究 / 阎立峰 张彦华
10.025 网络出版流程的构建与评价研究 / 孙艳华
10.028 出版集团多项目管理(MPM)初探 / 崔 平
10.030 项目进度技术在图书出版中实施流程再造 / 李睿 吕芳萍 陆小新
10.034 隔阂与交融:我国出版“走出去”中的翻译问题及对策 / 尚亚宁
10.037 论引进版儿童绘本的文字编辑质量 / 邹 琳
11.014 数字技术环境下出版产业组织建设初探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 / 陈邦武
11.017 出版企业声誉创建与提升的战略思考 / 和芸琴 郭志强
11.020 基于项目的矩阵式运营管理模式
——以兰州大学出版社为例 / 雷鸿昌 张 仁
11.022 工具类出版社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探析
——以上海辞书出版社为例 / 程海燕 张大力 聂 静
12.011 图书出版产业链演化下的中南传媒投资战略研究 / 王 冰 邓 超
12.017 社企合作出版模式与出版社的对策 / 周建华 徐诗荣
12.020 “出版平民化”的狂欢泡沫
——析自助出版在中国普及的可行性和面临的困境 / 王 武 彭巧灵
12.023 儿童文学翻译、出版的怪现状 / 孙世权 石春让
12.026 试析出版经营化趋势下的观念转变 / 孙旭秋
专题
02.014 2011年中国期刊新现象 / 张泽青
02.017 童书出版依然“黄金”
——2011年中国童书出版述评 / 海 飞
02.022 2011数字出版:纷乱中的格局调整 / 任殿顺
03.033 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李秀娟
03.036 现行主要几种大学英语精读教材比较分析 / 葛厚伟
03.039 传播学视域下的英语教辅图书出版“5w”探析 / 王 延
03.042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以《21世纪大学生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 朱 耕
03.045 联手行家,把握行业英语教材定位与选材 / 高永芹 高小姣
03.048 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 王开义
03.051 高职应用写作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 张 利
04.011 媒介意识:编辑出版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 王鹏飞
04.014 从招聘信息看数字媒体编辑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
——以“中华英才网”上海地区招聘信息为例 / 姜洪伟 纪元元 04.017 关于期刊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探讨 / 肇英杰
05.019 童书“大国”寻觅“强国”之梦
——少儿图书出版问题及对策探析 / 范 李茂兴
05.022 搭建童书出版传播公益普惠互动平台的思考 / 谭可可
05.025 我国儿童英汉词典编纂和出版现状探析 / 赵 丹
05.028 童媒品牌建设的缺失与策略 / 侯 岩
05.031 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的视角刍议漫画期刊对儿童的教育 / 余 鲲
05.033 少儿期刊细分化趋势之浅析 / 田 俊
07.010 中国政务微博运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 刘 锐 谢耘耕
07.015 政务微博热的冷思考 / 牛炳文 王春玲
07.018 政务微博的运行机制与创新策略 / 张沭宁
07.021 浅析政务微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何 芳
07.023 “政治博客”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 / 黄 伟
07.025 探索博客传播方式的困境 / 娄文龙
08.009 融合与分化的博弈
——云信息超市中的自媒体传授 / 蒋晓丽 杨 珊 曹漪那
08.013 媒介融合本土化反思与评骘 / 南长森
08.017 不可忽略的文化维度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反思 / 秦红雨
09.011 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分析 / 魏巧俐
09.014 影视广告利用非言语符号塑造真实感的方式与意图分析 / 王亿本 杨涵雯
09.016 高效运作我国植入式广告的策略分析 / 王 雪
09.018 植入式广告对当代影视创作的影响 / 王文权
09.020 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广告编辑环境 / 戴海波 杨 惠
10.006 二重性的数字阅读及其产业影响 / 林 玮
10.011 从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谈起 / 王晓丽
10.014 出版的大阅读时代:当纸媒遭遇网络 / 李秋芳
营销
01.040 艰难奋长戟 阅历几番尘
——中国图书发行十年变迁录 / 汪耀华
01.044 长风三万里 吹度玉门关
——中国报刊发行营销十年回顾 / 吴 锋
02.066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的困局解析与出路探讨 / 厉春雷 孙博文
02.069 试析专业实体书店经营网上书店的营销之道 / 李夏凌 蔡雨坤
04.040 整合营销4C理论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运用 / 王 佳 杨 琦 赵文义
04.043 产业化导向下音乐期刊的经营策略探寻 / 陈刚毅
04.045 音乐期刊的营销策略探究 / 詹艺虹
05.044 我国中小型期刊社的经营策略分析 / 曹晓莉
05.046 浅谈期刊转企改制后的经营之路 / 宋彦霞
06.060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旧书业营销模式探析 / 林志标
06.063 中国互联网旧书经营模式初探 / 赵玉琦
07.044 国有发行集团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以新华文轩为例 / 曹 磊
07.046 中美体育图书营销策略分析 / 穆瑞杰 王清川
08.047 三网融合下及“云计算”生态下期刊业经营战略“三问” / 程忠良
08.051 基于品牌管理的英文期刊差异化经营之路 / 谷 峰
09.072 书媒:图书营销新模式探究 / 周 凯
09.075 哲学书籍营销策略的几点思考 / 李 悦
09.077 数字环境下英文原版书营销策略研究 / 朱 洁 张从益
10.050 家教类图书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 刘 燕
10.053 浅谈专业高等教育教材的人员推广与服务 / 张晓芳
11.032 我国实体书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吴周吉
11.035 书店商业模式再造带来的启示意义 / 张慧芬 吴 非
12.043 基于4C营销的学术期刊经营策略 / 周华清 张艳萍
12.045 晕轮效应对电子图书营销的启迪 / 张天竹
传媒
01.053 春风拂大地 兰芷芬芳长
——党报改革十年回眸 / 丁柏铨
01.059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都市报十年改革与发展 / 郑保卫 宫兆轩
01.064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新媒体十年发展评述 / 陈力丹 曹文星
01.069 戏演荧屏里 心曲知万端
——中国电视业十年发展评述 / 石长顺 柴巧霞
01.077 雨歇春乍寒 月上桃花枝
——情感类电视节目十年回眸 / 刘 辉
01.080 最是台城柳 烟笼十里堤
——中国广告十年回眸 / 姜智彬
02.072 探析新媒体语境下娱乐节目的发展 / 郑亚鹏
02.074 数字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探析 / 郭 青 王晓红
02.077 论网络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 向延桃
02.07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分期综述及批评 / 张 王立新
02.084 粉丝电影热映的传播学解读 / 田 华 03.054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探讨 / 李建新
03.057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过程中对话机制的建构 / 牛炳文 王春玲
03.060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成因的分析及战略抉择 / 马志勇 云 鑫
03.063 体育新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分析 / 张 涛
03.065 报纸纪念性特刊的编辑原则刍议
——以重庆主要报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征为例 / 邓海荣
03.068 让时政新闻成为党报的“当家版”/ 吴 宁
04. 048 在泛化与控制之间
——从“限娱令”看中国电视调控体系的不足 / 张冠文
04.052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负面影响探析 / 许 丹
04.055 论帮忙类节目的媒介越位 / 牛炳文 王春玲
04.058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网络字幕组文化 / 孙 黎
04.061 网络政治信息处理与转化方式分析 / 周 薇
04.064 网络议程设置与公众导向需求的融合框架分析 / 李安定 李巨尧
04.067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伦理冲突与重构 / 吕慧琴
05.048 关于中国传媒集团产权问题的思考 / 郝彬彬 张世海
05.051 报业集团在制度创新中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多元模式 / 包东喜
05.054 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的编辑策略研究 / 谢太平
05.057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 / 陈红梅
05.060 新闻文本攫取注意力的三法宝 / 陈瑞群
05.062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 冯俏俏 赵 明
05. 065 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模式分析
——基于动漫产业的经济力理论视角 / 韦文杰
05.067 虚拟社会管理视阈下的执网平台优化路径探析 / 董子铭 蒋晓丽
06.034 关于我国出版集团所办日报的“SWOT”分析 / 张振亭 陈 玮
06.037 论速读时代的报纸标题编排理念的转变 / 王春玲 牛炳文
06.040 中美报纸微博出版比较分析 / 罗 昕 邱 妍
06.043 再谈教辅类报纸的社会功能 / 李 勇
06.045 新媒体条件下的社会公共危机信息传播 / 程肖芬
06.047 传播中的仪式对于群体归属感建立的作用分析 / 刘 慧
06.049 传播学视域中的数字电视广告分析 / 张曼缔
06.052 青年族群网络使用及网络娱乐活动状态写真
——粤港两地在校本科生网络化生存调查 / 李 辉 戴剑平
07.048 双向互动: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媒介融合 / 秦红雨 董小玉
07.051 网络视频的生存分析 / 刘雪梅
07.054 门户网站品牌构建与传播研究 / 高 辉
07.057 网络新闻的道德缺失与对策研究 / 许 丹
08.054 自媒体化生存对网络新闻编辑的重构 / 王志华 刘弋枫
08.057 自媒体崛起背景下传统新闻生产的转型及行动者策略
——基于传统媒体应对微博挑战视角 / 陈荣美 黄和节
08.060 自媒体传播中把关特征分析 / 邓若伊
08.062 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网络依赖症 / 王春玲 牛炳文
08.065 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多元解读 / 陈洪友
08.068 新媒体时代融媒生态下的新闻编辑意识 / 姜 鹏
08.070 全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发展的四个维度 / 余秀才 黄鹏程
08.074 微博时代的电视媒体应对 / 王毅栋
09.079 对外出版与国家形象传播 / 陈世华 韩翠丽
09.082 国家形象片的文化超越策略和效果研究 / 沈 捷
09.086 非官方形式国家软实力传播的理想及其局限 / 范定希
09.089 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美新闻价值观差异 / 许梦婷 巩 雪
10.055 产业价值链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 杨旦修
10.059 屏幕文字在电视画面编辑中的规范性运用 / 范
10.062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力分析 / 吴 胜
10.064 电视体育传播中的媒介话语权分析 / 廖 军
10.067 中国动漫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 彭 地 徐立人
10.069 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 赵文晶 贺 婧
10.072 数字时代下的社会舆论导向控制研究 / 程利娜
10.075 党报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发展战略探讨 / 梁贵红 罗一斌 李娉婷
10.077 新媒体时代对科普传播的新思考 / 罗子欣
11.038 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路径 / 许 静
11.041 困境与突围:省级卫视合作模式探析 / 孟志军
11.044 香港TVB电视剧文本生产模式述要与启示 / 戴剑平 李 辉
11.047 电视娱乐的“异化”表征 / 李林容
11.050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赵 鑫 党传艳
11.052 手机摄影为报纸提供新闻照片的可行性研究 / 陈 勇 11.055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 / 李西莉
11.057 从角色理论看记者微博的身份定位 / 廖建国 李晓蔚
12.048 媒介环境学视域中的“走转改”活动 / 赵鹏升 黄旭辉
12.051 海外华文媒体现状、问题与对策 / 郑文标
12.054 论网络文化生产力 / 江 凌 李 丹
12.057 用信息限制引导网络舆论 / 林 凌
12.060 基于5T分析模型的网络口碑传播 / 段淳林 潘百安
12.063 基于公共外交视野刍议网媒突发性新闻报道 / 操林英 武欣博
12.065 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页英文翻译 / 邱春安
12.068 人肉搜索的体验经济价值分析 / 韦文杰
12.070 新闻评论的四个原则 / 冯 海
刊界
01.047 破浪会有时 容止在汪洋
——中国期刊业十年发展回顾 / 张泽青
01.050 娇红春慵懒 灯下云鬓低
——中国女性期刊十年回眸 / 王 蕾
02.052 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和成因研究 / 赵枫岳
02.056 媒介融合中学术期刊的功能缺失及应对 / 梁小建
02.060 学术期刊的品牌与盈利模式分析 / 王 磊 赵文义
02.063 文化周刊的生存境遇及运营策略探析 / 李 骏
03.071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再思考 / 彭桃英 陈玉国
03.074 浅议科技期刊出版梯级结构发展模式 / 杨立涛
03.076 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及自身不断优化的探讨 / 聂兰英
03.078 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三点建议 / 辛督强
03.080 浅谈医学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控制 / 孙敬诚
03.082 教育类学术期刊的整体布局及其影响力分析 / 朱漪云 陈 燕
03.085 教育期刊网络化发展策略研究 / 程新峰
04.069 高校学报的传播理念之误与功能再定位的改革思路 / 崔 宁
04.073 浅谈高校学报档案的活化 / 褚金红
04.075 塑造领导力:高校学报走出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
——出版体制改革下高校学报发展的思考 / 林丽芳
04.078 教育培养科研人才是师范院校学报的基本功能 / 王映苗
05.070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 段春波
05.073 从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差距看国内外办刊理念的差异 / 杨 雷
05.075 电影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探析 / 张金华
05.078 期刊编辑应加强的五个职业素养 / 徐明霞
06.065 学术期刊的公共品性分析 / 刘 辉
06.067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探讨 / 李 华
06.069 用数字化实现高校学报的专业化 / 周小华
06.071 英文报刊品牌化发展战略刍议 / 全 红
07.060 78种邮发医学科普期刊定价分析 / 陈 钢
07.062 期刊编辑修改文稿应重视的5种表述
——以医学期刊为例 / 贾 明 王 虹 白永利
07.064 科技期刊开放存取资源整合模式发展思路探讨
/ 钟 琳 梁光铁 陆 娜 凌慧春
07.067 基于开放存取的体育期刊出版模式探讨 / 刘 可
08.037 青春文学杂志书的前世今生 / 胡 博 彭贵昌
08.040 国内时尚期刊市场化运作研究 / 雷 鸣 刘慈音 杨文清
08.042 当前科技期刊失泄密风险及对策探讨 / 马 龙
08.044 转企?还是改制?高校学报改革之路的再思考 / 王兴全
09.055 传媒经济研究的理论、方法和问题
——对2006年至2011年四家刊物的分析 / 王 亮
09.059 8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 许花桃
09.063 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 朱艳华
09.066 论高校社科学报品牌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 武文茹
09.069 透视中国男性时尚刊物的特征 / 皮永生 红 尘
10.041 关于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思考 / 肖 宏
10.045 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策略 / 赵 俊 余 琨 陈灿华
10.048 科技期刊与新闻传媒的融合发展 / 刘雪松 赵景辉 朱 瑶
11.025 我国报刊业集团上市现状及趋势分析 / 赵国强
11.028 管理者视角下的科技期刊质量管理重点 / 许升阳
11.030 中国DM广告杂志的运营特征和市场困境 / 潘湖波 傅 海
12.029 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话语权流变及分析 / 张 楠
12.032 现行学术期刊评价模式的利弊分析及新评价指标的介入 / 史庆华
12.035 政策视域下的高校学报版面费难题的破解路径 / 杨荣星
12.037 移动终端上的杂志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思路 / 谢 征
12.040 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后的做大做强 / 韩晋生 数字
01.085 月下沉吟久 几时锦字裁
——中国数字出版十年发展历程及趋势预测 / 张 立 汤雪梅
02.087 数字出版“热”背景下的冷思考 / 郭常斐
02.090 论数字出版时代的“传受关系”与媒体责任 / 曹海涛
02.094 数字期刊发展的SWOT分析 / 刘依卿
03.087 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再思考 / 夏海清
04.081 我国数字出版:形势、发展走势及建议 / 沈 群
05.080 新媒体2.0的发展特征诠释及运营策略探讨 / 浦贵阳
05.084 我国电子书产业盈利模式的几点建议 / 邱细平
06.074 2011-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发展述评 / 汤雪梅
06.078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出版物营销策略分析 / 余 庆
06.081 微博文学——网络微博时代的新文体 / 丁 文
07.070 “新媒体”的再认识 / 吕宇翔 张 铮
07.073 论手机出版的内容创新与应对策略 / 曹海峰
08.076 融合与互动:数字化浪潮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路径选择 / 郭赫男
08.079 手机报发展困境的波特竞争力分析 / 徐 栋 王唯薇
08.081 校园手机报的可行性分析 / 陈 燕
10.080 入世十年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现状及问题研究 / 肖 洋 谢红焰
10.083 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 / 余 庆
11.060 中日电子书生存与发展比较研究 / 庄 溢
11.063 试论“iPad是国内纸媒救星”的伪命题性 / 汪宴卿 刘文敏
12.072 基于6R理论手机广告传播策略研究 / 陈 熙
12.075 浅析数字出版产业化的人才培养策略 / 李 敏
个案
04.084 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探讨
——以凤凰卫视资讯台节目为例 / 罗卫光
11.094 从希望童书到童书希望 / 本刊记者
12.109 创新发展:行业期刊自我超越的必然选择 / 张俊平
实务
02.097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科技核心期刊论文复合式标题的结构特点 / 刘永芳
03.089 如何快速提高教辅期刊新编辑的审稿能力 / 黄桂坚
03.091 科技论文应规范使用统计学符号 / 张亘稼
03.094 论科技期刊论文编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崔云莉 宋素梅 马少怡 李迎新
03.097 英文报刊标题的修辞特色 / 任季萍
04.095 编辑选题策划如何也能“点石成金”
——以高职艺术类《大学语文》教材策划为例 / 张丽萍
04.097 关于出版规范的几个问题刍议 / 王亚丽
04.099 编校工作中应该避免的若干问题 / 檀彩莲
05.086 新媒体语境下对科技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 李亚青 柴 智
05.088 跟周振甫先生学写《审读报告》 / 王书华
05.090 信息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信息资源的开发 / 许海丽
05.092 三线表中百分号“%”使用探讨 / 张亘稼
05.094 科技期刊图形处理方法 / 师宝萍 高 林
06.084 论多模态外语教材的特征及编写理据 / 李 枫 李 娜
06.087 法学论文的语言特点及编校策略 / 陈红娟
06.089 在英文编辑视角下对论文稿件英文题名、署名、摘要撰写问题的剖析
/ 郭书法 章新生 吴守伟 明 泽
06.092 移动互联新媒体的阅读与编辑刍议 / 肖 健
07.079 以裘法祖院士医书编辑观为视角浅议医书的编辑 / 赵 骞
07.081 论党史编辑的基本素质 / 周家华
07.083 新时期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 / 范 恪
07.085 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能力分析 / 段 靖 孔红梅 刘天星
07.087 当代高校学报编辑的多重角色论 / 丁茂平
07.089 英语话语适切性培养途径探析 / 刘 美 牟爱鹏
07.092 英语素质: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 赵 丹
07.095 外国人名的类别与编辑策略 / 石春让 涂永前
08.086 为书刊编辑进言:勿以细小而不为 / 夏登武
08.088 期刊编辑与作者间的矛盾及解决途径 / 高长明
08.090 怎样做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 / 赵玉琦
08.092 科技期刊常见翻译错误探究 / 姚志英
08.094 副刊编辑应“眼力”“手力”兼备 / 邢晓梅
08.095 先秦文献词典注音探讨 / 陈长书
08.098 2010—2011年网络流行语研究 / 王 娟
09.092 文学网络编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 徐 伟 徐冠楠 杨 卓
09.094 第三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答卷情况分析 / 李 俏 曾红梅
09.096 几个常用字词规范分析 / 吕 佳
09.098 试论高校学报档案资料的价值功能 / 许海丽 09.100 信息时代编码多元化与编辑模式的缔构 / 张玉梅 王美兰
10.096 略论法制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 / 蔡 斐
10.098 小议新闻报道中流行的“XX门”类词语 / 聂桂兰
10.100 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的规范和编辑问题研究 / 魏艳伶
11.076 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讨 / 宋艳丽
11.078 译著翻译编辑需注意的问题 / 王 卉
11.080 司法先进人物报道编辑特点之研究 / 张大海
11.082 论文学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陈世华 山 榭
11.084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辑工作问题分析 / 徐艳甲
12.081 学术期刊历史栏目编辑工作的若干问题思考 / 岳 岭
12.083 高校续编校史过程的编纂原则 / 白 薇 吕 明 吕兴宇 李树伟
12.085 转企改制时期编辑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析及调整策略
/ 闫玉玲 仲崇民 王亚新 宋官龙
12.087 编辑劳动价值的时间律解析 / 徐祝林 徐春霞
12.089 社科类学报在编排规范化要求下的“失范”表现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被忽视的几个项目 / 杨 氡
12.091 科技论文中表格加工的几个问题 / 柏晶瑜
12.093 汉语俗语词典编纂工作的现代化转向 / 马启俊
12.095 对日语图书中叠词的探讨 / 张 欣
学研
01.089 绿杨曾折处 踏遍早春路
——编辑学研究十年回首 / 姬建敏
02.100 编辑客体论要 / 周国清
02.104 文化传播中编辑的角色修养与角色定位 / 乔瑞雪
03.100 编辑场域刍议 / 王 军
03.103 数字化时代编辑新论 / 朱海龙
03.105 学习型编辑培养体系构建 / 王劲松
04.087 媒介融合加剧编辑解释上的偏差风险分析 / 汤晓芳
04.090 利益平衡视域中的编辑主体权益 / 陶舒亚
04.093 编辑“逸位”对出版的意义 / 刘庆楚
06.094 建构危机传播的批判取向、主体意识与话语理性 / 苏 蕾
06.096 略论翻译出版中编辑人员的身份定位与权力责任
/ 莫兴伟 蒋晓丽 余清秀
07.076 数字化变革与中观层面新闻编辑理论的创新 / 来向武 赵战花
08.084 论编辑整合思维的批判与创造性 / 佟群英
10.086 云编辑:概念与实践 / 唐 真 吴化碧 林义华
10.089 学术期刊编辑应坚持与学术研究融合发展 / 马宇红
10.092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 卢 政 唐雪莲
11.066 中国新闻话语:现状与趋势 / 孙静怡 王和平
11.070 主体性与主题性:编辑价值考量的二重维度 / 龚曙光
11.073 信息网络环境下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 / 马殷华 黄 勇
12.077 2002-2012年我国网民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基于CNKI的数据 / 罗坤瑾 龙 潜
人物
01.094 风骚数年领 地灵人才杰
——出版传媒界十年十人感悟 / 陈 梁等
06.056 中国出版业发展历程的镜鉴
——基于韬奋出版奖获奖人物的分析 / 甘险峰 董 骁
10.094 譬如春风之于后来人
——刘杲先生访谈手记 / 仇倩倩
荐书
10.102 区域性期刊史研究的拓荒之作
——读《山西期刊史(1900—2008)》随感 / 范 军
10.104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
——评章宏伟《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 / 余同元
12.098 《书业问道》序 / 周百义
12.100 精思深悟 自成一体
——《民国出版史》的意义及其启示 / 周国清
释疑
04.101 从“阎”姓和“闫”姓看姓氏的规范用字 / 韩 爽
04.103 报纸中结构助词“的”的误用问题 / 沈基松
05.096 “大滑答子货” 释义商榷 / 相宇剑
05.098 《HSK应试速练(初、中等)全真模拟自测》指瑕 / 赵金色
06.105 “粘度”应为“黏度” / 林章碧
11.098 浅析我国出版企业的标志设计 / 刘艺琴 刘 艺
11.103 设计之“私”:饱餐图像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 赵 帅
版权
01.103 一枝一叶间 雀鸣争执何
——中国版权制度十年发展综述 / 王 清
01.109 燕宿雕梁处 花丛辨一香
——TRIPs协议十年回顾与反思 / 许 超
02.106 我国著作权出资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 汪玮敏 洪来兵
03.106 刊名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策略分析
──对一起刊名商标专用权典型纠纷案件的简评与思考 / 李 云
03.111 数字化作品版权保护技术措施与法律规制 / 蔡晓东 04.105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 / 阎冰清
04.109 医学期刊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 / 龙 玲 杨光业 黄玉妹
05.100 数字时代的版权新问题:私人复制与版权补偿金 / 范
05.103 论版权制度对版权产业发展的经济影响 / 曾绚琦 汪曙华
06.099 西方文论著作版本“十三页”的价值 / 曾洪军 曾洪伟
06.103 网络原创文章版权法律保护若干问题探究 / 徐双军
07.097 论版权的经济性质与价值实现 / 王智源
07.101 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的法律规制思考 / 裴永刚
07.105 任重而道远
——如何保护中国数字音乐的版权 / 胡 亮
08.100 新媒体时代下UGC带来的隐私权问题探析 / 张君浩 师栩栩
08.103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与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 阎桂芳
09.102 试析影视作品中字体使用的著作权问题 / 吴晓波
10.107 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应当取消
——音乐人对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 / 张维胜
11.087 我国英语语料库的版权保护研究 / 程亚丽 王海萍
11.091 论我国数字版权的困境、根源及出路
——基于知识产权文化视角的分析 / 王喜军
12.103 论作品转载法定许可的适用 / 刘明江
12.106 论媒体侵权的法律规制 / 饶冠俊
装帧
02.109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色彩语言 / 刘 瑞
02.112 书籍设计中的材料运用 / 徐胤嫣
03.114 信息时代期刊装帧的设计策略 / 刘海飒
03.116 词典类图书装帧设计刍议 / 丁志军
04.112 从本体论角度看书籍装帧的审美追求与符号价值 / 谭小荷 赵唯阳
04.115 初探科技类图书装帧设计的笔墨意韵 / 莫 克
05.106 儿童故事性绘本的版面节奏探析 / 夏 平
05.109 浅谈动漫出版物装帧设计的新思路 / 刘 博
06.106 医学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实践与创新 / 孙昌朋 陈望忠
06.109 医药卫生期刊封面设计的探讨 / 张富庭
07.108 本源哲学美学文化意识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 李 涛 王晓华 林崇华
07.110 论美编与文编的深度合作 / 王宜青
08.106 论书籍生态系统的“体”与“魂” / 姚光明
08.108 论报纸版面的和谐美 / 黄 彦
09.104 从吕敬人的作品看书籍设计的理性内涵和感性外延 / 王 刚
09.106 纸质图书的独立审美价值
——对书籍审美价值纯粹性的思考 / 董晓丽
09.108 试论书籍装帧设计中汉字符号的运用 / 刘 卷
史料
01.113 风移斑驳墙 珊珊可爱影
——2011年出版大事记 / 章宏伟
02.114 留日学生创办期刊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 魏善玲
02.117 《礼拜六》成功之道探析 / 贾金利
02.121 士与中国现代新闻业
——以《申报》为例 / 李 霞 张世海
03.120 近代报刊对中国媒介素养的启迪 / 谢慧铃 赵立新
03.122 李叔同与报刊编辑 / 郭常英
03.126 论党报在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作用
——基于《晋察冀日报》冬学运动报道的内容分析 / 张 蓓
04.117 《三朝北盟会编》异文类型研究 / 罗 舒
04.120 冯梦龙《山歌》与《挂枝儿》的编辑思想及其特色
/ 冯文开 王 娟 张 保
04.123 关于编辑出版《一法通》的思考 / 安志伟
04.125 文人政论的唯物辩证法 / 谢太平
05.112 新中国成立前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的成功之道 / 金源云 李国强 程 慧
05.114 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期间的绘者考辨 / 张 梅
05.118 我国古代图书编辑理念探微 / 张申平 李荣菊
05.120 民国三大丛书编印过程再思考 / 刘坤伦
05.122 辛亥革命前《图画日报》的社会图景 / 刘家林 熊 丽
06.111 古籍编排模式的选择及其在文化传承、传播中的意义 / 李 旭
06.114 《文心雕龙》对编辑工作的启示 / 胡海迪
06.117 传承与建设:《学灯》编辑群与五四新文学 / 吴 静
06.121 抗战胜利后《观察》对经济形势与前途的分析 / 沈 毅
06.124 浅谈都市报纸的历史起源与传承 / 郑 敏
07.112 《良友》画报与都市现代性的文化记忆 / 刘 敏
07.115 《陈修园医书全集》版本鉴别及真伪考证 / 张忠礼
07.117 论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的报刊观 / 杨彩娟
07.120 “民族镜像”的认同之舞:试论《新青年》的出版史意义 / 代晓冬
08.111 论袁枚《随园诗话》的编辑特色 / 胡贤林
08.114 袁枚《随园食单》编纂特色试探 / 王彩红 08.117 西方新闻纸在华本土化的早期尝试
——以初创时期的《申报》为例 / 卢 宁
08.121 《申报》明星报道研究的现实意义 / 余庆华
09.110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最早刻本 / 唐晓云
09.112 浅析中国清末报纸副刊的消闲性 / 王 欣
09.114 民国时期的校勘学研究 / 邓怡舟
09.117 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刊物——《中国妇女》 / 刘人锋
10.109 变革突破与回归传统
——试论近代扫叶山房的笔记小说出版 / 文 娟
10.114 我国近代知识女性的报刊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 姜卫玲
10.117 《论语》的创办与归属之争
——从林语堂的记述谈起 / 安拴虎
11.106 魏晋别传体例考论 / 裴媛媛
11.109 《庸言》编辑思想的变与不变 / 郭讲用
11.112 对工农通讯员制度的传播学解读
——以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视界 / 刘慧珍
11.115 论新闻经典的建构
——以《西行漫记》为例 / 高宪春
11.119 范长江新闻思想的贡献及当代启示 / 李 华
12.112 唐代编辑思想的总体特点研究 / 芦珊珊
12.115 《两汉三国学案》编辑特色刍议 / 程得中
12.117 论清代畅销书产生的历史条件 / 孙文杰
12.121 论陈独秀在《国民日日报》的地位及贡献 / 陈长松
12.124 “意见领袖”引领中国青年成长的若干要素探析
——对早期《中国青年》兼与《向导》的考察(1923-1927) / 周树立
域外
02.124 BBC和VOA停播中文广播原因浅析 / 甘险峰 杨博雅
05.125 英美学术著作匿名评审出版制度规范探析 / 王立平
06.127 英国旧书业的历史剪影——查令十字街 / 郭瑞佳
07.123 美国图书出版业“自出版”现象初探 / 刘蒙之
07.126 浅析美国亚马逊公司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 饶 毅
08.123 方兴未艾的英国数字出版业 / 吴 琦 苏 蕾
08.126 美国出版业的发展特征与历史启示 / 王金龙
09.120 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启示 / 郑素侠
09.124 美国高等教育类教材的出版和服务借鉴 / 熊 艳 郭 平
09.126 浅析融媒体时代美国大学广告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以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实地调研为参照 / 张幼斌
10.121 当代英美大众出版业的社会学想象 / 刘 琼 刘 兢
10.125 美国书评媒体的类型与定位 / 刘蒙之
11.122 美国数字新闻业的四大困惑 / 马 可
11.126 美国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 / 陈净卉 肖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