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匈奴单于写给吕后的“求婚书”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汉王朝的建立者刘邦逝世之后,匈奴统治者冒顿单于立即向皇后吕雉写了一封“求婚书”。死者尸骨未寒,就向他的老婆求婚,这有悖于封建社会的伦理和汉人的传统观念。冒顿单于因此成了众矢之的,遭到后人无数的非议和指责。
  除了非议和指责外,很多人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这封“求婚书”所折射出的政治因素,是冒顿单于狼子野心的表现,更是匈奴对汉王朝权威的挑衅。
  上述观点其实是对这封“求婚书”的误解,风雨吹过了两千多年,事实的真相等待着正确的解读。

误 解


  刘邦去世后的第三年,冒顿单于给自己义兄刘邦的遗孀吕后写了一封书信。其内容被完整记载于《汉书·匈奴传》上:“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孤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通俗的意思是:我如今是单身,你吕后也是单身。不如我们在一起,就能一起拥有夫妻间的幸福。
  吕后收到求婚书后,瞬间大怒,并扬言要攻打匈奴,后被朝臣劝阻。待吕后冷静下来后,她给冒顿单于回复了一封书信:“单于不忘敝邑,赐之以书,敝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汙。敝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通俗的意思是:我是汉朝小国的女主人,收到单于的书信,诚惶诚恐。可是我如今已经年老体衰,头发和牙齿都脱落了,不适合做单于的妻子。希望单于能够体谅,我只能向单于献些车马当作赔罪。
  如果我们站在汉朝的传统角度来解读单于的“求婚书”和吕后的回信,就会有以下的解读:
  第一,冒顿单于羞辱汉朝。吕后是当时汉朝的掌权者,冒顿单于却要吕后做他的妻子,岂不是要堂堂汉朝成为他的附庸之国。匈奴是蛮夷之族,怎可凌驾于汉朝之上。这正也是吕后刚收到书信就准备兵发匈奴的原因。
  第二,冒頓单于故意挑起战争。汉朝立国不久,国力微弱,而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各部,正是实力强盛的时候。以强凌弱是自古不变的道理,而冒顿单于想通过这封“求婚书”试探汉朝的反应,找到两国开战的契机。
  第三,吕后在回信中,尽显谦卑的姿态,更是将汉朝比作“敝邑”。吕后十分清楚匈奴与汉朝的实力对比,故忍一时之辱,以保证汉朝的稳定发展。
  以上的三点解读放在当时汉朝的时局环境来看,显得很正确。那时的吕后已经人老珠黄,冒顿单于怎么可能找一个老太婆做妻子呢。所以这封“求婚书”与婚姻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政治上的博弈而已。
  可是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以上冠冕堂皇的解读都存在疏漏。这场求婚事件的起源是冒顿单于,他是匈奴人。匈奴与汉朝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我们不能只从汉人的角度来解读这场求婚事件。
  那么,我们站在匈奴人的角度,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呢?

正 解


  汉高祖刘邦在世时,曾与冒顿单于签订了“和亲之约”。一是“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二是“约为昆弟”。所以刘邦与冒顿单于是兄弟关系。
  匈奴有一条习俗是:要依照“约为昆弟”者的年龄大小,称为兄者的妻子为嫂子或者嫂夫人,称为弟者的妻子为弟媳或者弟妹。所以,吕后是冒顿单于的嫂子。
  匈奴另一条习俗是:父死,妻其后母;兄死,弟尽娶寡妇为妻。当年王昭君出塞,她的丈夫去世后,她的儿子雕陶莫皋继位,便娶王昭君为妻,这是“父死,妻其后母”的例证。而“兄死,弟尽娶寡妇为妻”的例子在匈奴比比皆是。但有的单于不遵守这种习俗,娶已故单于的妻子,这是导致之后匈奴分崩离析、衰弱不振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兄死,弟尽娶寡妇为妻”是匈奴传统的婚姻习俗。那么冒顿单于在大哥刘邦去世之后,给嫂子写的“求婚书”就容易理解了。单于只是按照匈奴的习俗,履行他作为义弟的责任而已。
  分析来看,吕后对于匈奴的习俗也是了解的,这才是她在盛怒之后快速恢复冷静的原因。从吕后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吕后对冒顿单于表现出来的谢意。
  而收到吕后回信的冒顿单于,不久就派遣使者向吕后表示道歉,并在书信中写道:“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可见,冒顿单于收到吕后的回信后,立刻研究了汉朝的礼俗,认识到了自己求婚书对于汉朝而言的错误性。
  冒顿单于还在书信中写道:“匈奴之结解,中国之忧平。”而“中国之忧”“匈奴之解”指的便是冒顿单于怕处理不好自身作为义弟的责任,最终导致匈汉之间重燃战火,故才给吕后写“求婚书”。
  对于匈奴而言,如果长兄去世,作为弟弟不娶嫂子为妻的话,是会导致矛盾的产生,最终引发战乱的。历史上,匈奴的几个部落间就是因此冲突不断,从而引发战争。冒顿单于基于匈奴的历史,不得不向吕后求婚,他怕匈汉爆发战争。因为当时的匈奴虽然强盛,但是树敌众多,如果匈汉爆发战争,匈奴极有可能遭到多方势力的共同打击,而后果是匈奴承担不起的。
  综上所述,冒顿单于写“求婚书”的真正原因是十分简单明了的。而我们只站在汉朝的角度看待此次事件,是无法看到背后的真相的。
  (摘自《中国国家历史》)
其他文献
站在富士康招工处旁边的楼上往下望,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上千名少男少女挤满了几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他们大多手里拖着一个拉杆箱或蛇皮袋,鼓鼓囊囊的。看得出很多人是直接下了火车或者长途汽车,就直奔而来,有的人不停地打着哈欠。  他们都渴望去富士康做“普工”。这应该是中国招工人数最多的企业,也是台湾首富郭台铭先生的IT代工帝国。  问了几个年轻人,大多是中专或者技校毕业。“85后”不再稀奇,“90后”
陈维亚出现在国家大剧院。他要为这座酷似“鸟蛋”的恢宏建筑落成三周年排一部舞剧。  原创舞剧的上演,不光是国家大剧院的第一次,也是东方歌舞团成立五十多年的第一次。后者被圈内视作舞蹈演出国家队,陈维亚出任艺术总监。这次演出对陈维亚的意义,不亚于令他扬名的奥运会、亚运会开闭幕式。他始终承认自己的终极意义仍是一位舞者。11月28日,广州亚运会闭幕式结束的第二天,陈维亚就赶回了北京。  见面的时候,他穿一件
有天醒来发现胳膊上多了几个红疹,去看医生,被诊断为皮肤过敏。于是一边吃抗过敏药,一边抛弃了(无辜的)润肤乳、沐浴露,直到某天发现脖子上出现了几个新包。新医生透过放大镜观摩良久,又请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共同研究了一番,英明神武地总结道:“看来像是有东西在咬你呢,今天这儿明天那儿。”  噩梦就此开始。回家翻起床垫,证实了传说中的吸血床虱已入侵。打电话给房东,她当即支了虫害控制公司的人上门。她前所未有
采访张维迎是个很难避免引发争议的事。  五六年间,他那些维护民营经济和为改革过程合理性辩护的言论,一次又一次地点燃民众情绪的火药桶;在推动北大改革所卷入的是是非非,也让他在学术圈子里四处树敌。  2007年,本刊曾作过封面报道《人民公敌——张维迎》,在报道中力求多角度的平衡和立场中立。随即收到“光华开除事件”的当事人——知名经济学家邹恒甫先生致本刊的公开批评信。  观点的分歧,一旦上升到道德的攻击
有一家是一开始就注定输了的:那便是社会和公众。整个社会都是这些低等粗劣的流氓斗争的受害者    最近,在蒙牛和伊利之间、360和腾讯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令人沮丧。我们不能知道它们发生了什么!我们只知道它们在网络上投诉,在向公众喊冤。根据大量社会现实获得的经验,越是当事人有头有脸的,越是关系重大、具有公共性的事件,越是政府无能,司法无能,媒体无能。  司法要么不出场,要么令人生疑。管理部门
“如果我和兄弟们喝酒,突然想起少了一个人,他要是有墓碑的话,我会想,他就在那里,我应该去和他说说话,那么这就会成为我一生的阴影。我们藏族没有墓碑,天葬或者火葬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也许这样最好”    如果在西宁、拉萨和康定之间画一个三角形,你会发现玉树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处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历史上,结古镇就是唐蕃古道上的交通、军事和贸易重镇,“结古”在藏语里就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  这是卧
从赵佗建城到“番鬼望波罗”  一座建城两千余年的南中国大都会,既古老又时尚。她的肩上,曾经背负着历史的光荣与沉重,又不时装载进新的时尚和活力;很老,又很年轻;很传统,又很新潮;很驳杂,又很纯真,这就是广州。  两千二百年前,一个名叫赵佗的龙川县令的营造,令这座城市有了雏形。之后的一千年,在以北方为政治中心的好几个朝代,广州一直是一个不太显眼的角色,直到唐朝,广州才迎来她最初的辉煌:因为这座城市建在
印度会超越中国吗?    2005年,我在韩国参加一个国际编辑会议,期间撞见一位印度记者。我们成了好朋友。他幽默、博学、见解独特。我尤其羡慕他一口流利堪比任何土生美国人的英语,用词考究、旁征博引……只有一个问题:我听不懂!  印度人的英语水平之高,整个英语世界都是承认的;不过,印度人英语口音之重,有时候连美国人也吃不消,只好又尴尬又不好意思地请求:would you please slow dow
这是一个央企资产扩大的主导者,这是一个坚信国企通过技术改革可以走上市场化之路的人,这是一个坚定为央企垄断辩护的人,这是一个致仕后表示与不少知名民企老总关系不错、想当民企老板的人,这是功过毁誉集于一身的人物,这是李荣融    计划经济时代成长的一代人  中国的国企改革留下了浓厚的李荣融烙印。  2003年3月24日,李荣融被任命为国务院国资委主任,2010年8月24日,李荣融在“千万别掉眼泪”的自我
对于紧盯伊朗的奥巴马和中情局高管来说,里森这样偏执于真相的新闻从业者是不合作分子    尽管是在美国,尽管有铺天盖地的媒体调查追踪,尽管有国会和独立调查机构的监督,可新闻背后的不可见的政治故事依然扑朔迷离。2006年,这不可见的事实成为《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里森所写的《战争状态》一书的内容,为他获得了普利策奖;在4年后,这不可见的事实则是“国家机密”,只为里森带来了一张以“涉嫌泄露国家机密”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