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之浅议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08eb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文从它的基本理念方面简述了在体育课程中要怎样去做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关键字 健康第一 终生体育 主体地位 个别差异
  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适应素质教育,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体育工作者的一种现代体育思想,是体育教师在课程准备与教学实践的要点和难点。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体育教学中要以“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指导,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依据。体育与艰苦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操作、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球类运动项目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不同,达到的学习目标就可能不同。学习球类运动技能后,学生都有比赛的欲望。组织学生教学比赛,在比赛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极点,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体现和加强,身体健康得到发展。老师还通过要求及赛后总结,使学生体会同伴之间合作的重要。同时,让学生们明白一场比赛的胜负不重要,关键是要体验过程中的乐趣,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和适应能力得到发展。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生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师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三级蛙跳项目为例,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达成的目标。以小青蛙学本领为线索,用活泼生动的形象来比喻,三级蛙跳就像青蛙的跳,跳得越远,吃的“虫”就越多,并做好示范,讲解动作要领,让同学们自己想象是如何跳跃的,让学生模仿动作。通过学生对角色的扮演,鼓励学生多跳多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通过这一练习使得学生受益匪浅,不但达到练习效果,而且还让学生认识到观察大自然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也就是说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没消弱,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水平,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能力,这样的体育课不是以前所了解的“放羊”教学。新体育课程的“放羊”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把“羊”带好,把“羊”带到有草的地方,让“羊”吃饱,吃好。这种“放羊”,要求老师掌握现代的“放羊”技术,知道那里有好的牧场能把“羊”放出去,又收得回来。
  以激引学生归属内驱力情境为例:如在竞赛中(接力跑或者球类比赛),学生互相切磋,共同为取胜而通力合作。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对困难生的指导,更需要教师的关怀。教师应耐心指导,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因此,在新的体育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切实的增强,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关注个别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各个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是一个教材全体学生一起学,一起掌握运动技能,而现在的体育课中,运动技能领域拓宽了。以前上跨栏课,老师只要讲跨栏就行,而现在是发展学生的跨栏能力,跃起能力的技能有很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水平上掌握运动技能和基本知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练习对学生进行不同运动技能的指导,从健康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教师要对学生备课,去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都受益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综上所述,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提出问题,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课程中,应体现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个别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卢元镇.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向深层发展[M].中国学校体育.1989.
  [5] 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室编.体育与健康(二).20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学生是体育锻炼的主人,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活动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关键词 参与 兴趣 诱惑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育课程必须根据体育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探讨游戏教学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目前,篮球教育基本上还局限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枯燥单调的技能训练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迫在眉睫。具有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针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大力提倡创新体育课,对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就中小学创新体育课的意义,设计原则,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育 创新体育课 原则 评价  一、前言  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国家明确提出以“健康第一”为目标开展学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随着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发展速度加快,健美操教学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方向,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其中主要以信息化、多样化、可重复等特点为主,保证了学生学习健美操时的可持续动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多媒体运用还需要在未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探讨比赛教学法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运用,目前在中学的排球教学方面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最普遍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单调又枯燥,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容易产生疲倦心理,亦不能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学生的能力,影响教学质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