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如何体现故事味的教学,结合Story time,从一个故事教学中阐述对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思考,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发展,使学生在经典的故事中不断提升语言能力。
  关键词:故事教学;故事眼;故事内涵;语言能力
  故事教学就是以故事为载体,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故事、阅读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会话交际等能力。就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来说,大多数阅读文本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一些童话故事也逐渐迈进了教材,并成为学生的英语阅读文本。故事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地道的英语语言和隐含的人生哲理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然而,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将这些故事抹上过于浓重的教学味,使它们在学生眼中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因此,在故事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弱化教学的痕迹,凸显故事的滋味,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展英语语言能力。本文主要以The king’s new clothes(译林出版社)童话故事为例,结合这个故事教学活动中的几个主要环节来阐述对故事教学的初步思考,以及如何使学生在浓郁的故事味中追寻英语语言能力。
  一、寻“故事眼”,走进故事文本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就能看到人的内心。同理,学习一篇故事也要找准切入点,笔者把这个切入点称之为“故事眼”。在学习文本故事The King’s new clothes时,对于这个童话故事,有一部分学生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已经看过或听过中文版故事《皇帝的新装》,因此,当学生接触这个故事文本时,他们对故事中的主人公The king应该还会有一些印象。在教学中,笔者基于学生对这个故事的点滴印象开展交流,激起学生对这个童话故事的点滴记忆,在学生对这个故事回忆的基础上呈现故事的背景,从而引导他们带着对这个故事内容似曾相识的感觉走进这个英文版的故事,教学片段如下:
  T:Look at the pictures. Have you ever heard the story?
  (大部分学生举手表示看过这个故事的中文版本。)
  S1:Yes, I read the story, but in Chinese.
  S2:I read the story in Chinese.When I was little.(学生不会用young这个单词)
  T:Yes. Who is in the story?
  S3:The king and the two men.
  T:OK.Who liked the new clothes?
  S4:The old king.
  T:How do you know that?
  S5:My mother told me about the story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T:Who knows the story of the king?
  OK,Then let’s go into the English story together and try to get the answers about the questions.
  上课前笔者对故事话题的交流作为“故事眼”,通过交流唤醒了学生对这个故事的点滴记忆,虽然记忆很模糊,但是他们对这个英语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找回童年时代故事的好奇,学生自然跟着老师走进了这个童话故事。
  二、创设情境,理解故事内容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开展故事阅读活动,并在整体上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发展的思路,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故事内容的整体感知中初步理解故事涵盖的新的语言知识,问题如下:
  1.Who liked the new clothes?
  2.Why did the two men visit the king?
  3.What happened then?
  4.What did the little boy shout?
  带着问题,学生开始尝试自己阅读这个故事,并根据以上问题找出了如下的答案:
  S1:The king liked the new clothes.
  S2:Because the two men could make the new clothes for the king.
  S3:Then the two men showed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 and the king walked through the city.
  S4:The little boy shouted at the king,beacause the king wasn’t wearing any clothes.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整体阅读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全过程,即两个狡猾的骗子是如何欺骗愚蠢的国王和人们的,结果由天真的小男孩拆穿谎言。对故事整体上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节内容做好铺垫,为下个环节突破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语境,促使学生根据故事事态的发展对新的语言知识所涵盖的语言意义进行判断,并做出正确的理解。
  三、细读故事,突破语言知识
  一个新的故事总是包含着一些新的语言知识,从接触文本来看,这些新的语言知识是学生理解故事的绊脚石,教学首先要对这些新的语言知识的突破,学生才能更深入细致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并在深层次理解故事细节的过程中积累更为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例如,在教学The king’s new clothes时,笔者把教材故事文本本身作为学生学习突破这些语言知识的大语境,引导学生在对故事的深层解读中,引导学生理解并突破文本故事所涵盖的新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1)根据故事第一阶段,运用PPT呈现故事插图(如图1),并创设问题情境如下:
  T:Who liked the new clothes?
  S1:The king.
  T:What did the two men do?
  S2:The two men visited the king.
  教师呈现故事中的难句:One day,two men visited the king。教学visited。
  T:What did the two men say?
  S5:My king,we can make new clothes for you.
  T:How was the king? Can you find the sentence in the story?
  S5:The king was happy.
  T:Can you act as Alice and the white rabbit in pairs?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故事中骗子的形象表演故事片段。
  T:The king was happy. What happened?
  (2)根据故事第二阶段,教师运用PPT呈现故事插图(如图2)并创设问题情境如下。
  T:What did the two men do?
  S1:The two men showed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板书呈现语言点show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并朗读)
  T:Then what did the two men say?
  S2:Then said:“My king,please try on these magic clothes.” (板书呈现语言点magic clothes,并朗读)
  T:How magic?
  S3: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 (板书呈现语言点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
  T:It’s magic.
  (3)根据故事第三阶段,教师运用PPT呈现故事插图(如图3),并创设情境如下。
  T:The king walked through the city in his new clothes.
  T:What do the other people think about the clothes?
  S1:They think the clothes are beautiful.
  T:How do you know that?
  S2:They looked at the king and shouted,“What beautiful clothes!”
  T:Did people see the king’s new clothes?
  S3:No, they didn’t.
  T:Why did say“beautiful”?
  S4:The people wanted to be clever, so they pretended that they can see the clothes.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中国王穿着新衣服在街上走,人们的心情、神态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看国王新衣服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孩子们的童真。
  (4)根据故事第四阶段,教师运用PPT呈现故事插图(如图4),并创设问题情境如下。
  ①T:What happened last?
  S1:The boy pointed at the king and laughed, “Ha!Ha! 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
  ②T:Let’s talk about them. (如图5)
  S1:The king is foolish.
  S2:The two men are cunning.
  S3:The boy is honest.
  ……
  在对故事文本的深层细读中,学生对故事中国王被两个骗子欺骗,最终男孩拆穿谎言,对整个过程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故事所涵盖的新的语言知识在故事的深层解读中也得到了突破。
  四、多元品读,挖掘故事内涵
  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朗读部分,学生对故事细节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故事中涵盖的新的语言知识也达到了充分的理解。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的多元品读等语言操练活动,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整体朗读故事。
  (2)引导学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在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深层次理解。
  (3)引导学生借助黑板上的关键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复述故事或表演故事片段,从而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和英语语言知识。
  五、文本再构,追寻语言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故事文本所获得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只有通过运用才能逐步转化成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教材文本故事的基础上,执教的老师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总会顺理成章地设计一个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开展适时、适度的语言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例如,在译林版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板块中,我们认识了愚蠢的国王、狡猾的骗子、虚伪的人们和天真的孩子。从而引导学生在重构文本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相结合,这不仅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而且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使对话内容变得丰富、生动,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学片段大致如下:
  Pic.1 Log long ago, there was … He liked … One day … visited … The king was …
  Pic.2 The two men showed … Clever people … Foolish people …
  Pic.3 The king walked through … There were … They looked at … shouted …
  Pic.4 A little boy pointed … laughed …
  The king was …
  学生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旧知将对话内容进行补充,并进行表演展示,既回顾、总结了全课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旧知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在故事重构的过程中,对话内容变得更充实、更生动、更生活化,从而体现出语言学习的价值。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童话故事,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就不妨在故事教学中尽量保持那一份令学生喜欢的故事味吧。
  【参考文献】
  [1]丰志祥.英语拓展课的若干准则[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3(12).
  [2]钱希洁.以故事的形式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4(02).
其他文献
近日,歐洲最大的几个汽车制造商正计划利用其工业实力,在欧洲建立一个超快速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他们期待以此刺激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并打破特斯拉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据报道,宝马、大众、福特和戴姆勒计划在欧洲建造约400个充电站,使电动汽车在几分钟内就可完成充电,而非现在所需要的几个小时的时间。新型350千瓦充电器将比特斯拉现有充电设备强大三倍。  报道说,与可在几秒钟内加满油箱的常规汽车相比,电动
期刊
申请公布号: CN104872989A  发明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拼装式办公桌及其拼装方法,包括桌面和用于支撑桌面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设有屏风,屏风的一侧设置在支撑结构上,其余侧边设有首尾拼接的拼装压板,其中一块拼装压板横向水平设置,另一块竖直设置,两块拼装压板之间设有L形加强架体。本发明设计更合理,使用寿命长;便于拆装且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背景技術  办公桌是指日常生活工作和社
期刊
日前,日本千叶市当天在位于美浜区的幕张新都心,向媒体展示了一款其自主研发的新型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机器人”。目前该机器人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此次展示是为了考察该机器人的实地使用情况。作为搭载游客的新型交通工具,千叶市希望在2020年将其正式投放使用。  千叶市政府介绍说,此次实地测试使用的是由千叶大学研发的小型测试用机器人。此款机器人虽不具备载人条件,但能夠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自动行驶,其设计的目的就
期刊
“绝对安全”的梦想与困境  在人类社会里,人们总是不断地相互交换信息。古代的烽火台告警、金鼓、旌旗和驿马传令,近现代的电话、电报、传真、电视、数据传输,甚至人工智能等,都是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  什么是通信?概括地说,就是用某种方法,通过某种媒质,将消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现在所指的通信,主要是指“电气通信”,即利用“电”来传送消息。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莫尔斯发明电报以来,“电”通信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发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要目中有人,只要尊重师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尊重学生,让他们学会自我尊重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没有了学生,教育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关注学生
期刊
近日,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简称“新船”)在江南造船厂切割车间完成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拉开了新船工程开工建造的序幕。  我国已有“雪龙”号破冰船,为何还要建新船?新船“牛”在哪?能为科考带来哪些改变?  可双向破冰:船艏和船艉均可破冰,既能往前开,也能往后开,同时还能原地打转  地球的两极终年被皑皑冰雪覆盖,科考船在极地冰海行驶时,如果破冰能力不足,即使不远处就是开阔水域,也只能
期刊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多种多样,幽默就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幽默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智慧和美感,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今英语教学都是重视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教师照本宣科地死授教材内容,就避免不了教学方法刻板单调、内容枯燥乏味。教学缺乏
期刊
投资18.5亿元,5年建起15510个台站,为全国提供分钟级的地震烈度速报和重点区域秒级的地震预警服务。记者18日从中国地震局获悉,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工程—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目前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上马”。  按计划,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完成,届时发生破坏性地震,我国将能提供秒级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数秒钟即发布地震预警可谓“生死时
期刊
日前,武漢烽火科技集团利用自主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560Tb/s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空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实验,传输容量是日常用标准单模光纤传输系统最大容量的5倍,可实现一根光纤上67.5亿对人(135亿人)同时通话,这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统研究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能够实现560Tb/s超大容量,源于本次实验采用的传输介质是单模七芯光纤。单模七芯光纤解决了多芯光纤间
期刊
在现代造船生产中,前期的船舶设计、板材号料和下料和后期的船体装配都已基本实现计算机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流水线,唯独复杂曲面的船板加工还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记者2月23日获悉,由山东硕力机械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江南造船集团三方,产、研、用通力合作的产品6000吨级“SKWB-2500船舶大型三维数控弯板机”在江南造船集团成功应用。据了解,这款被吴有生院士和段正澄院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