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油田水平井捞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uba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油田的发展,吉林油田水平井日益增多,而对于日趋成熟的直井捞砂技术则面临新的挑战,如采用常规清砂手段,易发生卡管等问题,冲砂解卡难度较大。针对水平井特殊的井眼轨迹,选取扶余采油厂的某水平井,利用水平井捞砂技术,成功解决了水平井除砂问题。除砂彻底,成功率高,增油效果明显,并对捞砂管柱参数及实施步骤做了详尽的阐述。就目前来看,该项技术是解决水平井沉砂问题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水平井 沉砂 捞砂 捞砂管串
  1 问题的提出
  近两年,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日益增大,吉林油田用于勘探开发的水平井日益增多,至2012年底,扶余采油厂已有水平井150口,最近几年,还在呈增加趋势。生产井尤其是水平井长期生产后,水平段出现砂床,由于地层亏空,多数水平井冲砂不返液,给生产造成诸多危害。对于水平井来说,使用常规的清砂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水平井的特殊井眼轨迹,无论采取何种压裂方式,一旦发生卡管柱的问题,冲砂解卡难度大;另外,狗腿度达到10°/30m以上,而且斜率变化大。使起下管柱产生法向分力更大,增大作业机上提载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系统研究水平井捞砂技术,以此解决水平井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沉砂等瓶颈问题。
  2 出砂原因、沉砂特点及危害
  2.1 出砂的主要原因
  油井出砂原因归纳起来有两方面,一是地质因素,二是开发因素。
  2.1.1 地质因素
  (1)沉积相
  河流相砂岩一般以边滩、心滩及三角洲形式存在。较湖湘砂岩,水动力强,颗粒较粗且不规则,胶结较差,易出砂。湖湘沉积的砂岩,由于水动力能量弱,砂体颗粒较均匀,胶结较好,不易出砂。
  (2)砂岩胶结程度及类型
  一般来说,地层埋藏越深,压实作用越强,胶结程度越好,岩石压实紧密,地层不易出砂,反之,则易出砂。钙质胶结为主的的砂岩较致密,地层强度高,不易出砂;而以泥质胶结为主的砂岩较疏松,强度低,极易出砂。另外,砂岩颗粒以点接触为主,压实作用较弱,地层容易出砂。
  (3)地层压力
  地层内流体的压力支撑上覆岩层的压力。则上覆岩层的压力转嫁给地层。在胶结差的地层中,增长的压力会压碎胶结物甚至岩石颗粒,造成油井出砂。
  (4)流体性质
  高含水的流体,导致地层疏松,胶结强度降低,容易出砂。
  2.1.2 开发因素
  (1)油井产水。在以粘土为主要胶结物的地层中,当开始产水后,水溶解地层中的胶结物,降低了地层固结强度。
  (2)注水开发。大量注水,注水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大部分油层水洗程度高,导致地层结构破坏和松散迁移,降低胶结强度,胶结程度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很难容纳地层砂和压裂砂。
  (3)不合理的采油工作制度。油井投产放喷过猛,强烈降压,或油井生产压差过大,排液速度过快;油井开关频繁,造成油井激动等原因均会引起油井出砂。
  (4)压裂。地层压力下降严重时采取压裂措施会加剧出砂。
  2.2 水平井沉砂特点
  实验表明,井筒倾角60°时临界携砂速度最大,60°-90°逐渐减小。从现场经验判断,扶余油田浅层水平井的井筒内砂子主要分布在井筒倾角80°以上的水平段。即使是较小的砂粒,也很难在80度以上的井斜角流动。
  2.3 油井出砂的危害
  油井出砂会给采油生产带来很多难题。轻者造成卡泵,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增加采油、作业检泵和冲砂的工作量;严重的会造成砂埋油层和油管,使油井减产、停产,出砂过多会造成地层跨塌而套管损坏等。这些严重后果,不仅会直接影响油井的产能和油田的产量,而且由于地下注采的不平衡还会影响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3 水平井除砂实验及应用
  为了更好解决水平井出砂带来的生产上诸多不便,我们开展了水平井除砂实验。
  3.1 水平井捞砂管柱结构组成
  水平井捞砂管柱主要包括捞砂泵、水平井砂铲、沉砂筒组成。
  3.2 工作原理
  由地面动力及连接装置将捞砂泵管柱下人井内,在液柱压力的作用下,砂铲凡尔打开,液体灌满整个沉砂筒。上冲程时,游动凡尔关闭,泵腔容积增大,下凡尔打开,携砂液体进入沉砂管;下冲程时,下凡尔关闭,泵腔容积减小,压力增大,上凡尔打开,携砂液经过滤筛管沉降后液体被转移至柱塞上部,当液面达到排液短节的出水孔時,携砂液中的液体通过排液短节的出水孔返回到油套环形空间,而砂粒则聚集在沉砂尾管内。上下冲程的往复运动在砂铲处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从排液孔返出的液体,在油套环空液柱压力作用下,在砂铲底部形成一定的回压,推动残留的砂粒向一起聚集,对彻底清砂起到很大的作用。捞砂结束后,通过地面动力起出,排出沉砂。
  3.3 水平井捞砂实验
  3.3.1 捞砂管柱参数选取
  由于捞砂对液流速度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水平井的捞砂效率,我们选择了大泵径抽砂泵,增大排量来提高抽砂液流速度,提高携砂能力。 泵径类型:AT-CS-89抽砂泵;抽砂泵冲程3.8米;接头螺纹2 7/8〞TBG
  3.3.2 水平井捞砂实验
  (1)施工步骤。根据管串设计下入砂铲、沉砂油管、挡砂短接、抽砂泵、动力油管,确认每根油管紧扣到位,尤其保证沉砂油管密封;
  ①如抽砂泵未进入液面,利用罐车补液3方后进行捞砂;
  ②如提前遇阻判断遇阻原因,如砂阻进行捞砂抽吸,要求遇阻位置后50米反复抽吸30分钟;否则起出管柱,分析原因,针对具体情况重新设计管柱结构,再次捞砂;
  ③如井斜条件特殊,沉砂量少,上部位置无法有效捞砂,砂铲下放至抽砂泵可以有效工作位置开始捞砂,要求初始捞砂操作30分钟以上。
  在每一射孔段中途遇砂阻位置反复捞砂10分钟以上,确保清理干净后继续下放管柱。持续捞砂操作至全井射孔底界上。
  (2)实验效果。本次实验,一次捞砂成功,捞砂到油层底界为止,沉砂管中共计有5根油管充满压裂砂。
  3.4 水平井捞砂技术推广应用
  2011~2012年,利用水平井捞砂技术13井次,全部是水平井,成功13井次,成功率100%。累增油1049吨,平均单井增油80.7吨。
  4 结论
  水平井捞砂工艺有辅助增油作用,效果较好,增油原因是捞砂泵抽吸时在射孔段产生负压解堵效应,降低射孔段近井地带污染堵塞程度。
  水平井捞砂工艺,解决了地层亏空的水平井清砂难题,同时有效的保护了油层,是一项有推广价值的水平井清砂技术。
  推广地区及条件:可以在吉林油田水平井清砂作业进行推广,具体适用于出砂程度一般、套管无严重变形、无落物的水平井。
  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地层能量充足、出砂特别严重的水平井,由于砂量大,一次捞砂量有限,捞砂效率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 王治中,邓金根,孙福街,等.井筒砂粒运移规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石油学报,2006,27(4):130-132
  [2] 王镇全,赵大庆,曲洪昆.水平井捞砂泵的研制与应用.钻采工艺,2010,33(1):63-67
其他文献
【摘要】许多石油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倾角较大,受到多种自然灾害如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地表裂纹等的严重威胁。近时期,为了实现了复杂石油地质条件下的安全、高效开采,可以利用改造矿井生产系统、建立健全灾害预测与防治体系,来控制严重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复杂石油地质条件 系统改造 集中生产 灾害治理  许多石油地区的地区地质条件较复杂,煤层倾角大,受到多种自然灾害如水、火、瓦斯、煤尘、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卫生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日常管理的重点,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而其中思想文化工作
期刊
【摘要】扶余油田开发主要层系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为合层开采。由于扶杨油层储层、流体、能量差别均较大,导致扶杨油层共同开发层间干扰严重。2009年应用油藏精细描述研究成果,针对扶杨合采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构地下体系,在东16-2区块开展了扶杨两套井网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杨大城子油层砂岩钻遇率由调整前的40%提高到目前90%。平均单井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该项技術的成功,为扶余油田乃至国内类
杨昌济先生作为近代湖湘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是一位品格高尚、学识渊博,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影响了一大批湖南进步青年.历经10年的海外求学经历以及近20年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展,加之国内突发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依据有关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提出相应的财税对策要把促进经济平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