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开发价值的能源植物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as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能源危机的加剧,开发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战略举措。能源植物是未来最有希望的生物能源之一。
  开发能源植物,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缓解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值得开发的能源植物有:
  麻疯树
  麻疯树,又名小桐子、柴油树,为大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为喜光阳性植物,因其根系粗壮发达,是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的油料作物,又因枝、干、根近肉质,组织松软,含水分、浆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烧和抗病虫害。
  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栽培的麻疯树每年初花期4月,果熟期10月。3公斤麻疯树种子可提炼1公斤生物柴油,合油率高的品种每2公斤多种子就可提炼1公斤生物柴油。丰产期一亩可年产种子1000公斤以上,每亩可生产提取出0.3~0.5吨左右的生物柴油。
  与化石柴油相比,麻疯树油是一种绿色柴油,它对环境友好——麻疯树油硫含量低,SO2和硫化物排放量比0#柴油低10倍;
  低温启动性能好——无添加剂冷凝达-20℃;
  润滑功能强——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
  安全性能高——闪点高,不属于危险品,运输、储存方便;
  燃料性能佳——十六烷值高,燃烧性能好于柴油,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具有可再生性。
  由于麻疯树的果实可以榨出很多油来,麻疯树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
  而麻疯树对于生长条件要求也不高,因此非常容易存活,完全可以在荒地种植,避免了“与民争粮”的嫌疑。
  麻疯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榨出的油即使在燃烧中也不会污染环境。大力开发麻疯树资源,不但可以形成生物能源产业,而且可以给农民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
  在亚热带以南地区,麻疯树可全年播种,不受季节影响。在亚热带以北地区,通常可于每年的阳历九月份以前播种育苗,当年生的幼苗株高可达100厘米左右。播种每亩苗床用种子20公斤左右。
  为提高麻疯树种子的出芽率,可在播种前一小时对备好的种子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浸泡消毒处理,经浸泡消毒后的种子,可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也能明显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对后期的幼苗生长极为有利。
  在亚热带以南地区,麻疯树幼苗移植造林可全年进行,不受季节影响。在亚热带以北地区,于落叶后的第二年春季开始进行分栽。亩均用苗量200株左右,株行距可采用200×150厘米左右。
  黄连木
   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因其木材色黄而味苦,故名“黄连木”或“黄连树”,分布很广,北自黄河流域,南至两广及西南各省均有;常散生于低山丘陵及平原,其中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最多。
  黄连木在湖南、山东被称为“惜木”、“孔木”,清代《广群芳谱》栽:“孔木生孔子啄上,其干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故也”;因其果红如鸡冠,又名“鸡冠果”;因其幼叶可作菜蔬或茶,根皮入药可治痢疾、霍乱,故又名“黄连茶”、“茶树”、“药树”。
  《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其腌食,曝以为饮,昧苦回甘如橄榄,暑天可清热生津。”雌雄异株,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2m,树冠近圆球形;树皮薄片状剥落。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14,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圆锥花序,雄花序淡绿色,雌花序紫红色。核果径约6mm,初为黄白色,后变红色至蓝紫色,若红而不紫多为空粒。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9~11月成熟。黄连木种子舍油率为35%~42.46%,出油率为22%~30%;果壳含油率3.28%,种仁舍油率56.5%。
  油料含碘值95.8,皂化值192酸值4,黄连木油脂肪酸碳链长度集中在C16~C18之间,由黄连木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碳链长度集中在C17~C20之间。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C15~C19极为接近。因此,黄连木油脂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
  黄连木一般以种子直播为主,2月下种,约1个月可以出苗,当年苗高可达1m。在云南、广西雨量较多地区,可以嫩枝扦插,特别是屋前后种植,常以扦插繁殖。
  油莎豆
  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是利用价值很高的草本粮、油兼用作物。其干果出油率为20%~25%,可用作生物柴油。
  油莎豆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生长快,分孽力强,根系发达,全国各地均可栽植,一般亩产300至500公斤,丰产地一般600公斤,产油100公斤。油莎豆不耐肥水,地力太肥时易徒长,适宜在中等肥力的沙壤地上种植,也可在新开荒地、高岗地、中等盐碱地种植,或者种植在河边、路旁和房前房后,纯作、间套种均可。
  油莎豆是喜温作物,当土深5cm时地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为争取旱出苗、出齐苗,须进行催芽,当30%左右种子出芽后即可大田播种。整地后做宽200cm的大畦,刨穴点播。行距4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点播5000~8000穴,每穴2株。也可大垄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12~15厘米,每亩8000穴左右。
  另外,甘薯(红薯)、木薯、甜高粱等都可以作为能源植物开发。
其他文献
1811年法国化学家库图瓦从海藻中制取了碘,从而为化学元素家族中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15年以后,即1826年,在法国的蒙彼利埃有一位名叫巴拉德的青年,大学毕业后便在药学专科学校化学系实验室里当一名助手。他是一位好学上进的青年,在工作之余还兴致勃勃地进行着从海藻中提取碘的试验。这位年仅23岁的巴拉德,小心翼翼地把海藻先烧成灰粉,然后用热水浸取,再通入氯气,不久便得到了紫黑色的碘的结晶体。可是,仔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是物理的灵丹妙药。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有限,物理实验器材更是残缺不全,就是有也是陈的、旧的,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古董。想让学生完成一次分组实验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实验只能靠自己唱独角戏,“盆盆罐罐做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这样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今,教育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四配套”工程给学校配
经过数月努力后,美国航空航天局不久前宣布放弃修复“外星猎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开普勒”由此结束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主要任务。在过去4年多时间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一共找到了3277颗太阳系外行星候选体,成为当之无愧的追“星”一族。  然而,在人类探索太空的漫长之旅中,开普勒的“退休”只是途中的小插曲,更多的发现、更多的追“星”族正不断涌现……  埃姆斯研究中心将新发现的行星命名为开普勒-37b,
1947年的一天,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检查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个黑人小伙子跪在地上擦水渍,擦一下就磕一个头。贝里奇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个小伙子说他在感谢上帝,因为是上帝帮他找到了这份工作。贝里奇听后笑了笑说道:“南非的大温特胡克山上住着上帝,能为人指点迷津。如果你想见他的话,我可以给你说情,让你们经理给你一个月的假。”  小伙子很痛快地答应了,然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吃了很多苦,终
一般所说的“光”是指肉眼可见的“可见光”,可是平时也常看到“紫外光(线)”和“红外光(线)”这样的名词,现在的气象预报也都有“紫外线指数”这样的项目。这些“……外线”是什么光线?有没有办法看到它们呢?  顾名思义,“红外线”就是在光谱上位于红光外面的光线,而“紫外线”当然就是在光谱上位于紫光外面的光线了。人类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可见光,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彩”色光,这样的顺序代表的是这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家已经发明出一种比蜘蛛网更薄的太阳能电池,它非常柔软,甚至可以缠绕在一根头发上。  这种超薄太阳能电池由镶嵌在塑料薄片上的电极组成,厚仅1.9微米,相当于现在最薄太阳能电池的1/10。这种超薄、超轻、超柔韧的太阳能电池将来用途很广,包括可以用于便携式电子充电装置或用于制造电子纺织品。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西岗关谷称:“这种装置的厚度要小于一张蜘蛛网。因此,
草的味道  两头牛在一起吃草。  青牛问黑牛:“喂!你的草是什么味道?”  黑牛道:“草莓味!”  青牛赶紧凑过来吃了一口,愤怒地喊道:“你骗我!”  黑牛轻蔑地看他一眼,回道:“笨蛋,我说了草没味。”  职 称  一家电脑公司最近下发了一个新通知:为规范公司形象,所有人员必须戴工作牌上班。  清洁工大姐找到经理说:“经理,你看我上班不戴工作牌行吗?你们的头衔不是经理就是工程师,而我只是一个打扫
2.5亿年后,如果我们再拜访地球,将会发现它陌生得难以辨认,因为届时七大洲可能已经合并为一个巨大的整块,超级大陆的周围被海洋环绕。  超级大陆在地球上并非第一次出现。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地质学家预测,地球大陆板块的运动是周期性运动,大陆板块每5亿至7亿年将重新合并。这个周期比太阳系绕银河系核心旋转的周期还要长,是大自然最神奇的运动模式之一。  现在我们正处于板块运动周期中。随着太平洋北部隐没带海床的
灰尘滤过霜  易青    现在,街道上跑满了汽车。当你上街去购物时,漫天灰尘朝你扑来,美好的心情随即被破坏。而且,灰尘会通过呼吸道进人人的身体,你不仅感觉到鼻子不舒服,严重时还会引起肺部感染。  我发明的灰尘滤过霜,男女老少皆宜,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使用。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涂抹在鼻子周围,便可防止灰尘进入你的呼吸道,不怕再有灰尘进入身体里了。    “即时通”病患报警系统  黄雪晴    随着
花生衣在民间被当作止血药应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疗效较好。然而迄今为止,花生衣止血的活性物质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项目以药理活性试验为指导,对花生衣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利用化学和谱学等手段,对分离获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一、研究内容  1、花生衣原料及预处理。  花生衣原材料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皮,将其在60℃下烘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