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与5G协同互操作优化综述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e88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5G大规模建设,在NSA/SA双模方式和LTE频段共存的背景下,4G/5G的网络协同互操作优化是网络优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5G网络指标性能的重要保障。该文从LTE锚点规划原则出发,叙述影响5G NR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的NSA/SA双模方式问题,并综述了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LTE;NR;协同;互操作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7-0068-02
  1协同优化原则
  根据5G网络资源部署现状,结合5G终端NSA/SA支持情况,当前情况下4G/5G协同互操作优化总体原则为:有5G覆盖区域,在终端打开5G的开关前提下,优先占用5G;在5G无覆盖或覆盖差情况下,占用4G网络;在5G网络覆盖恢复后,及时返回5G。并且在SA/NSA双模下,支持SA的终端优先接入SA网络,SA网络下做好4G/5G端到端协同,确保EPS FB语音接通和挂机后快速返回SA网络。
  2 NSA网络优化策略
  2.1锚点优化原则
  NSA站点的锚点优化主要包括NSA锚点规划、锚点优先级驻留策略、接入性能指标优化、4G/5G协同互操作优化等内容,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
  2.2锚点规划原则
  (1)锚点选取策略
  锚点选取主要基于用户终端能力、候选锚点覆盖水平、基础性能等多维度考虑:
  ① 用户终端能力:选择NSA终端支持度最高的频点作为锚点。
  ② 锚点覆盖水平:NAS组网5G站点需同步或提前完成4G侧锚点设置。锚点选取总体策略:针对TDD/FDD同厂家区域,如FDD1800已形成连续覆盖,可优先采用FDD1800MHz作为锚点;TDD/FDD异厂家区域,4G的锚点原则上与5G同厂商,综合考虑厂家设备能力和现网覆盖情况,选择FDD1800M或者F频段其一作为锚点。
  ③ 锚点容量:考虑FDD锚点站容量需求以对未来提升的用户容量,锚点4G小区带宽、PCI、发射功率、X2、NSA配置、邻区等基线参数已配置正确。
  (2)锚点小区及邻区
  ① 针对5G不连续覆盖室外区域,建议将NR共站的LTE站点和第一圈邻区的站点作为锚点站点,NR站点第二圈邻区中与NR站点夹角在30度的小区也可以作为锚点小区。
  ② 针对5G室外连续覆盖区域,区域内4G锚点间邻区确保完整,至少添加2层邻区,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调优;NR小区间邻区确保完整,至少添加2层邻区,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调优;4G锚点与NR小区间邻区确保完成,至少添加2层邻区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调优;邻区关系定期核查,及时优化。同时确保4G锚点、NR小区间X2链路完整、正确。
  ③ 针对室内区域,若FDD1800和F频段在室内均能实现连续覆盖,建议仅开启单锚点,降低网络复杂度;否则才建议启用双锚点,同时将周边第一圈宏站同频站点作为锚点。如果室分无锚点,不建议用室外宏站做锚点,避免VoLTE从占用室内到占用室外,语音质量容易恶化,导致用户感知恶化。
  2.3锚点驻留优化
  (1)锚点优先方案
  5G建成区域内4G锚点小区和非锚点小区均应开启定向切换功能,实现在初始接入、切换入、RRC释放等场景触发NSA用户快速从非锚点网络迁移到锚点网络;锚点侧将依托4G/5G移动性参数解耦和RRC层释放消息携带专属优先级,使NSA用户终端稳定驻留锚点网络。
  (2)锚点驻留策略
  锚点专用优先级建议:
  ① FDD1800或F频段配置为NSA锚点,设置为高优先级;
  ② 其余频段配置为非NSA锚点,则设置NSA锚点优先级为0,表示不能作为NSA锚点。
  (3)容量分擔策略
  大多数情况下锚点FDD负荷较小,基于锚点优先功能将5G用户迁移到锚点小区后,锚点无容量压力。而部分场景下,锚点FDD承担了较多的容量压力,如果出现锚点容量受限场景,会影响NSA用户的感知。
  2.4接入性能优化
  锚点结构优化主要包括弱覆盖、过覆盖优化,确保锚点频段覆盖的连续性和良好质量。弱覆盖通常基于MR评估,识别锚点室内外弱覆盖区域,通过设置LTE网络F频段锚点及新建FDD1800站点解决问题;
  过覆盖基于MR评估结果,识别过覆盖问题严重小区,通过天馈调整解决问题;后续多维度锚点问题优化,需要重点从测试、MR、KPI等维度开展NSA网络性能优化。
  3 SA网络优化策略
  3.1移动性优化策略
  (1)空闲态优化策略
  4G网络的覆盖范围一般是好于5G的,普遍情况下要让用户终端在有5G信号覆盖的区域尽量驻留在5G网络;当5G的覆盖变差的情况时,才重定向到4G网络进行业务;当用户终端再次移动到有5G信号覆盖的区域时,能够快速重选回到5G网络来。
  (2)连接态优化策略
  当5G信号覆盖弱时及时回落到4G网络,终端不掉话;当用户终端移动到有5G信号覆盖好的区域时,能快速返回5G进行业务接续。
  3.2语音优化策略
  (1)EPS FB优化策略
  驻留在NR的终端有语音业务且NR不提供VoNR时,由网络侧发起EPS FB流程,回落到LTE,建立VoLTE业务提供语音服务。
  从EPS FB是否测量LTE来考虑,支持基于测量/盲(不测量)两种方式。从EPS FB回落执行方式来区分,可以分为基于重定向的EPS FB和基于PSHO的EPS FB。
  EPS FB回落LTE频段配置推荐策略:   ① 按如下原则匹配LTE现网结构,设计各频点的回落优先级锚点频点优先级最高。
  ② 无锚点则优先配置覆盖层/语音频点,提回落成功率,避免二次回落。
  ③ 特殊场景(室分、高铁)频点优先级差异化设置,确保业务连续性。
  ④ 语数分层场景优先回语音承载频点或语数业务分配配置回落优先级。
  (2)Fast Return策略
  Fast return特性主要目的是加快EPS FB用户语音业务结束后返回NR小区的速度,提升用户体验。FastReturn从FR是否测量NR来看,支持基于测量/盲(不测量)两种方式;从FR返回执行方式来区分,分为切换和重定向两种。
  Fast Return返回NR频段推荐策略:LTE小区,建议均配置L2NR邻区,当NR多频点时,覆盖层优先,提升FR成功率和5G占用率。
  3.3 SA与NSA边界协同
  SA与NSA边界协同原则:
  基于边界区域对用户体验的影响,SA与NSA边界的协同原则如下:避免SA Only与NSA&SA双模插花建设、避免NSA Only与NSA&SA双模插花建设。
  新建SA Only站点需连片,区域内现有零散NSA站点需升级到双模;利用地理环境进行制式间的覆盖区域隔离、避免业务量高的区域做隔离区
  4 4G/5G协同优化
  4.1数据业务优化策略
  建网初期,NSA辅载波激活/删除门限采用了较保守的策略,激活门限相对设置较高,以保证在信号较好时激活辅载波,提升感知。随着5G网络的规模部署和D频段退频进一步深入,可以适当地降低激活门限及SA对应的4G至5G切换/重定向入门限,使得更多的用户接入5G。
  4.2共址天馈优化方案
  (1)下倾角:机械+电子总倾角与4G现网D频段替换前后保持一致。
  (2)方位角:继承4G现网D频段方位角,优先保证4G现网性能稳定。同时5G基站不同扇区之间保持合理的夹角,原则上应大于90度,确保小区间完美镶嵌的覆盖效果,同时小区天线主瓣方向应尽量覆盖业务需求区域,无阻挡。
  (3)挂高:考虑5G站点的覆盖强度以及确保连续覆盖性,除特殊情况外,天线挂高要求超过10米,原则上不低于10米。城区室外宏基站挂高控制在20~40m,大于50m的站点原则上不得入网,郊区/农村场景站高可适当放宽至不大于60m。
  (4)天面安裝:5G天线与4G锚点天线尽量安装到同位置或较近位置,方位角偏差不超过10°,确保覆盖范围一致;机械下倾角不得大于15°,避免波瓣变形。
  4.3反开3D优化方案
  (1)覆盖方面
  下行3D MIMO广播信道相比8T8R-D具有1~2dB覆盖优势,但比8T8R-F平均覆盖弱4dB,上行覆盖3D MIMO比8TR强4~5dB,同时干扰噪声抬升比8TR高1~2dB。
  (2)容量方面
  利用反向开通3D MIMO对周围基站的流量吸附作用,部分D频段微站或杆站在业务被周边反向3D-MIMO站点吸收后,D1、D2退频后只保留D3频点。
  (3)频点使用原则
  完成D频段移频后,使用D3频点开启3D-MIMO基站,扩容频点采用D7、D8频点,避免和5G同频干扰。
  (4)功率配置策略
  对于4G/5G双模AAU额定功率为240W的,NR功率配置120W以上,3D-MIMO各载波功率最大继承原网D频段,3D-MIMO扇区总功率<120W,确保覆盖不下降。
  (5)参数设置策略
  对于能够继承原网D频段基站的参数进行完全继承;并识别3D-MIMO关键基线参数,在改造时同步调整。规划参数涉及PCI、根序列索引等;优化参数涉及移动性参数,包括各类优先级、重选/切换门限、频率偏置、功控参数以及优化类参数等。
  (6)天线权值优化
  由于3D-MIMO权值场景的覆盖类型与改造前普通8T8R天线的水平波宽、垂直波宽的增益相似,改造初期3D-MIMO基站权值基线设置;优化阶段建议按照扇区所覆盖场景的建筑物特征,以及各个波束上的用户话务分布等情况,进行权值的迭代寻优。
  参考文献:
  [1] 王强,刘海林,黄杰.5G无线网络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2] 张军民,金超,蒋伯章.5G网络优化与实践进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3] 任驰.4G与5G融合组网及互操作技术研究[J].移动通信,2018,42(1):87-90,96.
  [4] 魏芹,王兆辉,王宇航.SA组网下4G/5G协同优化策略研究[J].江苏通信,2021,37(2):4-7.
  【通联编辑:闻翔军】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每个领域的发展都积极渗透了信息技术,为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和支持,也为我国各个领域的转型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大数据信息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机密以及文件资源管理,这就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强化,推动大数据信息安全管理进程。所以,该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大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框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并且依照大数
摘要:在某炼化生产企业中,产品、原材料、包装以及包装容器等的质量检验单是进出厂、出入库、销售、结算等的重要凭证,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模块(LIMS),通过数据集成实现了产品、原材料、包装以及包装容器等质量检验单PDF格式生成及WEB查询,满足了销售公司对生产企业炼油及化工产品质检单的查询需求,又满足了公司内部各部门、各业务环节对多种类型质检单信息共享的需求。  关键词:质量信息;数据集成;WEB查询
摘要:“择业难”“就业难”已是大学生面临的两难问题。该文基于网络校园招聘,利用Python和SPSS工具需求视角分析就业现状。研究表明,热门职位集中在计算机、互联网,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城市,但“新一线”需求比例在上升,并且私营企业占比最大。另外,企业更看重大学生的基础能力、工作态度和品质。该研究为大学生就业、择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招聘;数据挖掘;Python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现如今,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推动计算机的发展。该文从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分析、特征和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和探讨了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专用网络;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越来越智能化.万物互联,不同的传感器随时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广泛地应用于后续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领域.然而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无法避免数据的缺失.文中介绍了当前缺失数据恢复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阐述了缺失数据定义及缺失数据分类机制,针对上述两类缺失值处理方法进行传统方法的总结,最后探究深度学习如DBN(深度置信网络)、GAN(生成式对抗网络)在缺失数据恢复领域的新进展.
摘要:针对传统的集中式网络数据存储方式存储数据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Kubernetes的海量网络数据存储方法。对海量网络数据动态合并处理后,设计Kubernetes集群并部署外部上传端与Kubernetes服务的访问过程,从而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存储方法相比能够减少约62%的运算内存占用,并且存储操作速度快,更能满足实际需求。  关键词:Kubernetes;海量数据;网
摘要:高校校园网络运行中,计算机网络运维与实际工作质量、效果密切相关。新时期,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而校园网络运行则直接关系到学校日常教学工作质量与效率,对教学服务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针对高校计算机网络运维及发展趋势相关知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网络运维;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近年来无人车发展迅猛,国家对公共道路上测试的无人车又做了法律法规的限制,因此提高并扩建各地方级测试场的测试场地、设备和测试水平,对于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迭代速度,产业的高速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保障试验场内车辆安全地进行测试,该文从场地的软硬件设备保障、突发事件的预案措施和数据安全性三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网联技术;车辆测试场;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