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为人类以及各种生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森林生态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生物物种多样,具备多种功能。森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林副产品,同时在保持生物圈物质能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直接决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遭受巨大破坏,导致生态环境出现明显恶化,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物种减少,还会频繁地出现自然灾害,已经严重阻碍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些对策,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作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3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1   问题的提出
  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进程中,人们不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对森林资源肆意破坏。青海地区是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森林覆盖率仅为0.35%,大量地砍伐森林资源,破坏天然植被,从而降低了森林涵养水源、蓄水保墒能力,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受害面积逐年扩大,还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2   破坏森林带来的危害
  2.1   生态环境恶化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不重视森林资源保护,肆意毁林开荒,随坡种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打乱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使生物矿物正常循环被打破,造成了环境气候不断恶化,还导致了生态系统失衡。由于对森林资源过度砍伐,森林面积迅速减少,人均森林面积占有率逐渐减少,同时引发了河流断流,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1]。
  2.2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下
  由于人类长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如青海地区是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当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对于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陡坡开垦,引发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一些山地由于土层较薄,在毁林开荒的过程中冲走了大量的地表土,造成土壤裸露,成为不毛之地。
  2.3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物种明显减少
  伴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农业的高速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的强度不断增大,大量的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存在于大气中,由于强烈的光照从而发生氧化,并结合水汽形成酸雨。酸雨会破坏湖泊、江河与森林等生态环境系统,而且大量的二氧化碳还会引发温室效应,高纬度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多,海平面上升較快,而低纬度地区降水量持续减少,蒸发量不断提高,从而引发严重的洪涝与干旱灾害。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有陡坡开荒造成了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与蓄水保墒能力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加剧干旱与荒漠化,影响物种的正常繁衍与生长,导致物种量逐年下降。特别是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很多都走向濒临灭绝的边缘[2]。
  3   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1   涵养水源,保土防灾
  森林资源有着很强的蓄水能力,森林的林冠非常茂密,通常能截留降水量的20%左右,而且在林地中覆盖着较厚的枯枝落叶,也能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在降雨后,雨水会进入土壤,同时可避免对土壤的侵蚀,还能有效地减少及控制地表径流。在林地中,枯枝落叶层的水分可达到240 t/hm2。同时森林土壤疏松、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丰富的有机质,相比非林地土壤蓄水能力更强,在控制与减少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具有非常高的自然化程度,保土作用非常突出,如果森林资源遭受破坏,那么就会造成河流泥沙量快速增长,不断提高河床,导致河流、湖泊蓄水量明显下降,在洪水来临时,很容易形成灾害。另外,森林在防御洪水方面起着良好的滞洪、消洪作用,成为众多动植物资源的“生命庇护神”,还能有效调节小气候,减少极端天气的发生。
  3.2   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由于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和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应用大量的石化燃料,导致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引发了温室效应,同时森林资源遭受破坏很严重,破坏面积增加,碳贮库作用不断下降,释放了大量的碳贮量。尤其是采伐后的森林资源被当作薪材,使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正因如此,人们要呼吁控制和减少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以免破坏森林资源的碳贮库作用。应加强植树造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森林资源防风作用也非常突出,可有效改变风向,降低风速,还能科学合理地搭配林带与林网,有效改变风向、降低风速,使大风变为小风,控制和减少大风天气造成的不良影响。
  3.3   吸毒滞尘,净化大气
  森林资源在净化空气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大量地应用石化燃料,再加上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通过调查了解到,森林资源在1 d中能吸收二氧化碳1 000 kg/hm2,同时能释放氧气730 kg/hm2。同时森林资源杀菌功能也非常突出,很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大量的杀菌素,有效杀灭细菌、真菌以及各种原生动物,因此森林资源也是人们休息疗养的最佳场所。另外,森林在防噪隔音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栽植在公园以及绿化街道旁的植被,可大幅减少噪声,美化环境。当有25%的绿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便会给人带来一种舒畅的感觉。一座城市如果大面积植树造林,到处充满绿色,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还能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有效满足,陶冶人们的情操[3]。   4   对策
  4.1   增加天然林保护工程
  森林企业要重视森林资源保护,提高造林水平,并扩大经营,应不断增加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任务充分明确了解。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将责任落到实处,加强分类经营,提高投入水平,通过大量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4.2   依靠科学进步
  为了进一步增强森林资源覆盖率,使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得到更好的治理,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引,还应增加资金投入,调动人们广泛参与。更重要的是可依靠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水平,增强治理效益与质量,对优质树种加强研究开发,并引进与推广,对优质树种加强培育,提高其发展水平,并努力发展长、中、短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功能防护林,使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通过科学技术,增强森林资源抗灾害能力[4]。
  4.3   提高营造林工程水平
  在规划建设防护林时,提高营造林工程建设力度,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加强治理,增强其森林覆盖率。而在生态环境薄弱的地区,可运用封山育林手段,加强人工造林、补植补造,建设水土保持林。
  4.4   开展小流域治理
  ①径流水保林。在之前的鱼鳞坑、隔坡水平沟前提下应加强试验,对径流水保林整地方法进行研究。②水保机修田。转变过去人工梯田,实施水保机修田。③根据建设程序严格施工,提高水力冲淤施工水平,提高质量,减少资源投资,将水保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与坡改梯的力度,扩大薪炭林种植。毁林开荒行为必须要绝对禁止,并合理开发 “四荒”地。
  4.5   扭转“重采轻造”,加快生态建设
  在贯彻落实营林造林方针的前提下,应及时扭转“重采輕造”,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同时提高造林水平,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对采伐量严格控制,合理规划林区,调整布局,运用间伐与择伐方式促进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另外,要有效地解决地方人民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植树造林工作与地方经济振兴有效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并与农林牧业综合开发,共同提高生态建设整体水平,达到理想的效果[5]。
  4.6   加强引导,依法兴林
  加强引导保护,建设森林资源,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并运用最有力的组织、法律、经济措施依法制林,提高绿化的整体水平。应认真遵守《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并对有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增强执法水平,对违法案件严厉查处,提高普法学习水平,坚决维护林农与造林人的合法权益,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杜绝知法犯法[6]。
  5   结束语
  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对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生态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们应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 1 ] 靳德全.试论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J].农民致富之友,2019(24):186.
  [ 2 ] 赵秀军,吴松.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分析[J].农家参谋,2017(24):111.
  [ 3 ] 王玉星.浅谈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新农业,2019(23):85-86.
  [ 4 ] 王江.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9,39(2):81-82.
  [ 5 ] 候保旺.论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3):58,61.
  [ 6 ] 宋光禄.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J].现代园艺,2020,43(14):120-121.
其他文献
摘 要:农业是当前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逐渐加快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也开始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健康,这就给农业种植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业种植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于农作物的高质高产都有很积极的影响,而且当下人们都非常注重饮食健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追求。主要对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了
摘 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与国家经济發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变革,我国农业结构发生转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对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技术推广背景下,我国种植业也获得了良好发展,并逐渐彰显出现代化与区域化的特点。主要阐述了农业技术推广在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种植业;重要性;应用 
摘 要:根据在旱稻栽培过程中所发现的杂种后代分离现象和特点,总结了两个旱稻品种百灵谷3号和百灵谷18号的一些性状变异,主要包括颖壳变色、米色变异等,初步分析了旱稻后代发生杂种分离的原因及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關键词:旱稻;杂种变异;利用价值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0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和山
摘 要:在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及生产模式等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与改革,在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及质量的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产能提升及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积极作用。主要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业;作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16-02 中国图书
摘 要:我国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也遭遇了破坏,这不仅给人们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也有悖于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应管理得当,才能对林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造林方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0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
摘 要:通过分析森林病虫害成灾的原因,结合工作实际,从虫情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营林技术措施、人工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最终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成灾原因;防治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8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 文献标志码: B  近年来,全国森林病虫害持续大面积发生, 2005—2
摘 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而影响生产力的直接因素是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协调。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是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种子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对影响种子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种子管理;农业技术推广;问题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22-02
摘 要:在农作物市场中花椒的市场销量较大,尤其近些年伴随人们日益提高的饮食要求,花椒产量进一步提高。相比其他农作物,花椒栽培方式相对特殊,而且针对花椒树生长提出相对较高的培养要求,若是花椒树发生病虫害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花椒树的寿命,同时会降低花椒的产量与质量。为切实提高花椒产量,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花椒树寿命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和相关防治措施,旨在为有关种植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
摘 要:在林业工作中,应特别重视对林木种子的储藏,认真踏实做好储藏工作,保证林木种子在储藏期间保持生命力,进而才能保证种子在播种时顺利发芽、生长。在林木播种育苗过程中,应采取更科学、更适合的播种育苗方法来选育更加优良的幼苗。论述了林木种子储藏和播种育苗技术。  关键词:林木种子;种子储藏;播种育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0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2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针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的成因、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的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3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具体可行性方法,为后续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92-02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