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金矿带成矿模式研究新进展

来源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由我院朱自尊院长负责的“陕西洛南小秦岭南坡金矿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之中。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武警黄金十四支队有关同志的支持和协作下,通过认真学习消化前人资料,比较详细认真的野外与室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在全面系统调查研究区内23个矿床、矿脉、矿(化)点的基础上,解剖了研究区的含金石英脉Q502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Q8801,并对工作区周围的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影响实验了收音机灵敏度的原因,提出了计算机报表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分别以大麦花药、幼穗、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比较了它们的出愈率和愈伤组织经部分去壁PEG+电击法转化后的存活率、转化率。结果表明,以“舟麦2号”幼穗傅 组织作为遗传转化的
秦岭群形成于早元古宙华北南缘裂谷化环境中。其下部有一套岩浆岩建造,包括基性和酸性的火山岩或侵入岩。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基性岩具有OIB型和CNB型两种地球化学型式,酸性岩
首先对中国地震构造环境作了分析 ,并以 1 989年 1月至 1 998年 1 2月中国地震震中分布为例说明中国近期地震活动特征且对中国近期进行地震分区 .最后 ,试图通过对中国近 1 0 0年地震活动分期分析 ,作出相应的中长期预测
Heavy ion beams are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one of powerful mutagens in plant breeding to generate new mutantswith ideal or useful agronomic characters[1]. 12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