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遗憾地发现,有的语文老师光注重自己口若悬河,却恰恰忽视了学生应该在学习上体现出主体作用,这一现象暴露了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语文教师就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小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契机,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泼起来。本文就将从如何调动学生活跃性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活跃;创设情境;激发动力;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我们会发现暴露出不少弊端,有的老师只注重自己在台上演讲,可谓口若悬河,意犹未尽,大搞“一言堂”,台下的学生却兴趣索然,对课堂丝毫提不起热情来。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起来,积极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的主旨是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要想发展学生素质,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是必需的。所谓“活”,即不死板,不呆滞,活泼生动,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摆出主人公的样子,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堂上来。
语文老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创设和谐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要极力给小学生打造一种让他们能够民主参与课堂的情境,创设一个让学生和谐、宽松投入语文学习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会有参与课堂的热情。在课堂伊始,语文老师就应该以一种温和、亲切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态度和蔼友善,迅速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无障碍沟通。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用激励性话语,根据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尽量分阶梯性给他们提出问题。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之后,语文老师应该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多给他们肯定的评价,即使学生偶尔犯错,也不要声色俱厉地批评,而应该以大朋友的身份,给以及时的提醒和督促。在课堂上,我经常会告诉学生:“你这个想法棒极了!”“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的创意真是出人意料,真是了不起哦!”并且配合一些肢体语言,把对学生的鼓励、表扬,还有期许通过激励性的话语,坚定的目光暗示,夸张的肢体语言,都通通传达给学生,这样,小学生会對语文课堂充满乐趣,积极投身课堂,在课堂上会充分地活跃起来。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启动学习超强动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如果是强加给他们的硬性任务,定会引发抵触情绪,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换言之,如果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特别感兴趣,他们就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自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具备超强的学习动力,变原来的“要我学”成为现在的“我要学”,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引起有意注意,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做了有效的学习准备。
语文老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后,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想一想教学重难点应该如何突破,选取科学有效的办法,运用于语文课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生龙活虎地参与进来,便不会是一件难事。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田园诗情》这篇文章时,就注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不要求他们全文会背诵,而是选取全文中自己喜爱的一个或者几个自然段来练习背诵,以达到积累词汇和语言的目的。文中给读者展示了在花之国、水之国之外,呈现出来的牧场田园风光,抒发了对这种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文中以描摹图画的形式,依次给读者展示了牧场奶牛图、骏马飞奔图、鸡鸭猪狗图、傍晚挤奶图,学生因为性别差异,或者生活经历不同,选取的自然段各不一样,由于是自己喜爱的段落,在背诵时倾注了强烈的个人情感,所以在展示背诵的时候,学生一个个都背得不仅流利,而且饱含深情。
三、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提升全体参与意识
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语文老师就应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一些优秀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整个群体学习语文的热情。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汇报中来,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真正民主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语文老师在每一个关键环节,应该想到怎么样让全体学生都能活动起来,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我在课堂上,经常会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需要学生经过研究和讨论才能得出结论的,所以在刚开始就给全班划分为四人一个学习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有组长领导,有语文层次不同的同学,基本能做到能力互补,互相提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提出来后,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来参与课堂讨论,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开动小脑筋,然后在汇报阶段,每一个小组都把自己的答案汇报出来,既锻炼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又提升了参与课堂的热情,可谓一举两得。
结语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就应该着力给学生营造一种让他们民主、宽松地参与课堂的气氛,同时能够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还应该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这样几个举措一起实施,就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做到“不死板,不被动”,真正地活泼生动起来,使语文课堂进入“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的最佳境地。
参考文献
[1]张芬.我的小学语文生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吴建豪.当今语文课程的理念是什么[J].小学语文教学,2005(3).
[3]肖耐.语文课堂应该怎么呈现[J].小学语文研究,2009(8).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活跃;创设情境;激发动力;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我们会发现暴露出不少弊端,有的老师只注重自己在台上演讲,可谓口若悬河,意犹未尽,大搞“一言堂”,台下的学生却兴趣索然,对课堂丝毫提不起热情来。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起来,积极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的主旨是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要想发展学生素质,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是必需的。所谓“活”,即不死板,不呆滞,活泼生动,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摆出主人公的样子,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堂上来。
语文老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创设和谐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要极力给小学生打造一种让他们能够民主参与课堂的情境,创设一个让学生和谐、宽松投入语文学习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会有参与课堂的热情。在课堂伊始,语文老师就应该以一种温和、亲切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态度和蔼友善,迅速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无障碍沟通。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用激励性话语,根据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尽量分阶梯性给他们提出问题。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之后,语文老师应该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多给他们肯定的评价,即使学生偶尔犯错,也不要声色俱厉地批评,而应该以大朋友的身份,给以及时的提醒和督促。在课堂上,我经常会告诉学生:“你这个想法棒极了!”“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的创意真是出人意料,真是了不起哦!”并且配合一些肢体语言,把对学生的鼓励、表扬,还有期许通过激励性的话语,坚定的目光暗示,夸张的肢体语言,都通通传达给学生,这样,小学生会對语文课堂充满乐趣,积极投身课堂,在课堂上会充分地活跃起来。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启动学习超强动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如果是强加给他们的硬性任务,定会引发抵触情绪,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换言之,如果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特别感兴趣,他们就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自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具备超强的学习动力,变原来的“要我学”成为现在的“我要学”,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引起有意注意,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做了有效的学习准备。
语文老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后,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想一想教学重难点应该如何突破,选取科学有效的办法,运用于语文课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生龙活虎地参与进来,便不会是一件难事。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田园诗情》这篇文章时,就注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不要求他们全文会背诵,而是选取全文中自己喜爱的一个或者几个自然段来练习背诵,以达到积累词汇和语言的目的。文中给读者展示了在花之国、水之国之外,呈现出来的牧场田园风光,抒发了对这种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文中以描摹图画的形式,依次给读者展示了牧场奶牛图、骏马飞奔图、鸡鸭猪狗图、傍晚挤奶图,学生因为性别差异,或者生活经历不同,选取的自然段各不一样,由于是自己喜爱的段落,在背诵时倾注了强烈的个人情感,所以在展示背诵的时候,学生一个个都背得不仅流利,而且饱含深情。
三、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提升全体参与意识
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语文老师就应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一些优秀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整个群体学习语文的热情。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汇报中来,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真正民主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语文老师在每一个关键环节,应该想到怎么样让全体学生都能活动起来,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我在课堂上,经常会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需要学生经过研究和讨论才能得出结论的,所以在刚开始就给全班划分为四人一个学习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有组长领导,有语文层次不同的同学,基本能做到能力互补,互相提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提出来后,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来参与课堂讨论,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开动小脑筋,然后在汇报阶段,每一个小组都把自己的答案汇报出来,既锻炼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又提升了参与课堂的热情,可谓一举两得。
结语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就应该着力给学生营造一种让他们民主、宽松地参与课堂的气氛,同时能够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还应该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这样几个举措一起实施,就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做到“不死板,不被动”,真正地活泼生动起来,使语文课堂进入“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的最佳境地。
参考文献
[1]张芬.我的小学语文生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吴建豪.当今语文课程的理念是什么[J].小学语文教学,2005(3).
[3]肖耐.语文课堂应该怎么呈现[J].小学语文研究,2009(8).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