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而难与评说的子尤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im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孩子珍贵也尊贵,让我欲语踌躇,怕我的性格、气质、价值取向,伤害了我自己对他的喜爱甚至敬爱。
  “子尤的名字是我起的,取自由的谐音。”妈妈柳红在《谁的青春有我狂》一书的前言中说:“我亲爱的儿子子尤是世界上最美、最真、最善、最有智慧、最有涵养、最有境界、最有趣味、最明事理的好孩子。”在子尤“化作星星飞上天”的二十四小时后,柳红妈妈将这样的文字置于儿子文集的挡头。
  评说任何一个人都很难;评价一个孩子比评价一个成人更难。想想我们的老师们给孩子写评语那样的轻松,轻松到近乎可以由复印机代劳,我的感觉便近于恐怖。
  子尤说:“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有一个难得的生活环境,从小视野就是开阔的。”爸爸、妈妈并非天生的教育家,也干过“逼我弹钢琴”的勾当,好在他们有条件(经济收入当然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也有自觉,给予子尤及时而丰富的激发,使得子尤可以选择“无数条美妙的道路”。“为了培养我的幽默感和快乐的性格”,柳红给小子尤买来相声磁带,“刚听了一点儿,我就顿时像着了魔一般,开始跟着相声磁带学说、学演,连那些演员的说话腔调也学了下来。疯狂地学相声的劲儿,促使妈妈一连给我买了二十多盘磁带、几大本书”;子尤喜欢卓别林,家人就配合他搜集卓别林的相关资料,“从喜爱卓别林电影,我又喜欢上了电影艺术,接着马不停蹄地开始收集奥斯卡经典名片,至今已有二百多部。美国电影史我背得滚瓜烂熟”……“这就是我的创作经历:四岁听故事,五岁说相声,六岁看卓别林电影……”八岁开始写作的子尤,其实是把写作当作文字游戏来玩的。子尤很小的时候就跟妈妈学诗词,“看什么就学什么……读什么词牌就写什么词牌”,可见这一学习过程是相当游戏的,用子尤自己的话说:“我的古诗和儿歌差不多。”当然,所谓小说也必定与子尤耳熟能详的儿童故事差不多……小说、新诗、旧体诗、散文、随笔、杂文等等,大人们觉得难以摆弄的文体,在子尤不过都是文字游戏花样稍换而已。子尤的文学兴趣发端于一套《西游记》磁带,“我天天听,所有段落都能背下来。我还听姥姥念书,像《超人》、《三国演义》、《水浒》等等。这些书的章回当时我都能倒背如流,逢人便讲”。人们注意了:这里的“背”肯定不是子尤的妈妈、姥姥们的强制性要求,而主要是子尤用心专一、心思集中、热情投入的结果,妈妈、姥姥们顶多一起投入地参与子尤的学习游戏罢了。
  在这里,我关心的只是“早期优良教育”的实质。实质是什么呢?快乐教育?不是,因为快乐是无法“制造”、“制作”出来的。教育要让人快乐,但不可能有一个快乐教育,好像你只要把这种教育拿过来用上去,就既有快乐又有教育了。但快乐是可以触发、可以生发的!靠什么来触发、生发呢?没有别的途径和秘诀,只有一个,一个人人都熟悉的活动——游戏!也就是让孩子放开来玩,玩什么、为什么玩、怎么玩等等,都不要刻意谋设,只要从孩子自身的反应出发,尽量丰富、尽量有趣生动即可。父母、大人们也必须是游戏中的游戏人,而不可拿捏着教育的分寸出现在游戏中,也就是与孩子互动得越多、越界限不明,越好。
  还是要坚持这样的观念:游戏是孩子们的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游戏之外无教育。最好的早期教育只能是游戏教育。想想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们,拿着各种作业回家让父母“签字”,进入“重点幼儿园”要抽签摇号,中签了还要接受考试选拔,我就感到头痛欲裂。
  是不是富裕的家庭早期教育一定好呢?一般来说,富裕家庭的气氛、亲子(父母亲与子女)互动要好一些,至少父母亲不会为了基本温饱、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智慧、聪明、玩乐是需要空闲的,广大贫困家庭大人们都日出而作、累死累活,哪有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做游戏。子尤的父母显然是具有相当高文化水准的有闲人士,至少子尤说到的大多数文化活动,一般贫困家庭是望尘莫及的。那么,拿现今农村贫困家庭来说,穷孩子们面对子尤该做何想呢?不应当只剩下自卑的。须知,很多富裕、有闲、知识家庭的孩子,都没有子尤幸运。一个优秀的画家不一定比激发孩子视觉反应的大自然,更能把孩子送上美术之路;一个故事大王不一定比拙嘴笨舌却让孩子有充分表达机会的父母,更善于把孩子送上故事文学的道路……教授的孩子往往比朴实农民的孩子更害怕学习……这些都不奇怪。因为草根阶层与孩子的互动更多散漫、更无心机、更随意,因而更多游戏成分,或者更少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其实,大自然也跟人类做着丰富的游戏啊。当然,若是贫困加抑郁加暴戾加种种恶习,那是一定要把孩子弄糟糕的。而当下的“教育”,似乎是把家庭(无论穷富)“教育”较为糟糕的方面集中了起来,只是把这些糟糕非人格化、无形暴力化、模式化了。这种对孩子天性构成集团犯罪、集体谋杀的“教育”,竟能堂皇推行而毫无自省、忏悔、愧疚,让人不能不叹服恣意妄为的超生物麻木。这一点,子尤在文集中也做了沉痛、痛切的描述,这是子尤留给这个世界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在《因为那被埋没的声音》中,子尤写到:“前些天,在离我所在的北大校医院不远的地方,一个零三级的北大中文系女生跳楼身亡。她,身体肯定摔出了不少血吧!……没过几天,我的几个好朋友来医院看我,送给了我生日礼物。我常常从同学的电话里感受他们学习生活的压力与痛苦……他们告诉我,一个我们小学时的同学,现在在北大附中的女生小C自杀了。……刚刚开始生,怎么就死了?……我眼中最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小L休学了,最懂事稳重的小H开始看心理医生了。怎么会这样呢?……我哀叹,我惋惜。又没过几天,班里的一个女生小Z也休学了。我哀叹,我惋惜……”在《新狂人日记》这篇不无魔幻现实主义悲愤的寓言体文章中,子尤写的最后四个字是:“救救孩子!”在《生死间的随想》中子尤口述、柳红记录的一段“意识流”中,子尤说道:“我的害怕之处在于意识极其清楚什么都做不了。我的手还不能动,心里就想起小鸡鸡来着。……我跟王钊说了三年抽!抽!抽!……其实死在五四挺好的……五四归魂……”感谢小子尤!是的,子尤说“我的求生欲望多强呀!”谁不是这样呢?一个社会刚刚开始生命旅程的孩子,为了来自“教育”的压迫便要么不知生活滋味,要么干脆作别生命,尤其是发生了这些却还不能让“教育者”警醒起来,这不是超生物麻木又能是什么呢?
  子尤把生病视为上帝的礼物,联想到他反复表达的不再为上学烦恼的幸运感,这是一种怎样的幽默呢?呜呼!
  这里需要对生命长短说一点看法了。子尤的看法是只要生命是精彩的,长短并不重要。年龄记录不等于生命的价值,否则,最长寿老人就真的太重要、太值得吉尼斯不知疲倦地搜寻不止了。但是,没有吉尼斯,人类的意义不会减损丝毫,人均寿命的长短与一个社会的福祉、快乐、创造、平等、正义,没有因果联系。子尤的早逝本身当然是令人痛惜的。
  子尤走了,他的爱还在延续,在我的心中温暖着、勃发着。
  生命的质量最重要的莫过于爱了。爱的愿望、冲动、激情、能力,简直就是生命的全部。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子尤们相互之间的爱。子尤的率性、朴直,他对美的感受力,是我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曾经深深折磨过我,差一点将我的一生毁了。在这里,爱,曾经是羞耻、堕落、颓废、肮脏的共同所指。当少年的我对一位少女的吐露被她慌张地掷弃于路边,很快我就被耻笑、鄙夷的巨型漩涡淹没了。恐惧让我离开学校长达四十天之久,幸遇班主任陈义哲老师来到我家摩顶放踵,说我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只要回去上学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多么值得羡慕啊,子尤们终于有了爱的空间,虽说还有些窄。
  不过,面对子尤不无手忙脚乱却也并不抑郁地对少女同伴们爱的表达,我在为子尤们高兴之余,还是有不少的困惑。
  人们说,应当像欧美社会那样,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科学、理智的性爱教育。当孩子成人后应当充分尊重其爱与性的权利。但是,与一层薄薄的处女膜相关的问题还是太多太多。
  人们说,那种总是有意无意将快乐垄断起来的社会,有太多的老百姓对情感生活知之太少,比怎么当官、发财,或者怎么捞取财富、往上爬,懂得更少,得之尤少。
  人们说,良好的教育一定会使孩子们因为种种学习、种种活动的繁忙,而冲淡爱欲。不论这样说是否已经是一种消极防御,子尤的坦陈已经证明这种说法的不可靠。子尤生病了,子尤的兴趣太广泛了,子尤也够忙了,但子尤爱欲的炽烈却一直缠绕住发育后的子尤。友谊不算,至少有好几个美少女都是子尤愿望中的恋人。子尤常常深深陷入相思的疼痛。离开了学校的子尤已经没有了考试与自由之间的紧张与撕裂,但子尤热爱和热爱子尤的少女,有的却被撕扯得去从茫然、不胜彷徨。
  对着子尤沉思:少年如何与爱欲平和相处、相安无忧呢?
  爱欲不可欺骗,不可忽视,不可敌视。可以因为忙碌而有所冲淡,但不可能用劳累躲避爱欲。可以戒烟、戒毒,但爱欲是种植在生命的根性处的,能够禁戒么?
  人怎样照看饥饿、食欲的呢?可以得到的启示是:要吃,但不止吃一样东西。爱欲也不能拘陷于一点、一面。与妈妈同枕共眠的子尤苛刻挑剔、数落妈妈的容貌,那是一种审美游戏,无性恋母;与男同学知根知底的无话不谈,那是一种心智游戏,无性友谊;与第一位美少女恋情款款,妈妈也平常面对,但空间时间的安置使恋情止于公共空间的拥抱。子尤的兴趣广泛,爱好多样,心思机敏,创造欲旺盛,这极利于造成注意的积极转移,任何人,若将心思置于一点、一面,都是容易出问题的,求知么,大可不必头悬梁锥刺股;探索么,大可不必弄到走路不避窨井的沉迷;偶像、美色、性、酒、权利、地位、名望、金钱等等,不说游戏规则、逐之有道,即便成本是零、得之无碍,也就适度。人类的大患在求“美”者如过江之鲫,求真求善者寥寥,气盛少年若病于相思万事无味,本身就是爱的资格的坍塌,就是占有欲畸旺、心思褊狭、神志蒙昧。爱需要落实却不限于落实,因为爱是有普泛性、灵动性的,滞碍之则死!这不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因为新旧不是爱的分别所在。
  爱是无法强求的,子尤一定深谙此理。爱是自然的一部分,本须循自然大道。率性不是蛮性。进出异性之爱都会有爱所特有的疼痛,譬如天地美景,别之无憾?有的!但哪有收天地美景于镜匣之中的?小云、泓姐、安宁……子尤喜欢的少女不下十位,若将天年还子尤,众佳丽寻他犹自由。若将不相干的杯水主义撇清,天涯何处无芳草,便是爱之灵动性、普泛性的形象诠释。
  我不想把子尤当作少年之爱的范本,但子尤情感的丰富、热烈、疼痛、舒展,应当是有相当的启示性的。健康美妙的少男少女呵,请从子尤共同思考,共同触摸爱的脉搏,安静些、灵动些、朴实些、敞开些。
  我喜欢子尤,但也有或许不同于柳红女士、子尤朋友们的异想。例如面对人们对《英雄》、《十面埋伏》的批评,对胡兰成、张爱玲、李敖的偏爱,对周国平夫妇的批评,子尤固然是真实的子尤,也是难得的子尤,更是不无独特气息的子尤,但我注意到子尤既然多少有了些信仰襟怀,本可以多一些平和、沉静的。子尤还小,毕竟来不及知道得更多。子尤是一个“这孩子”,有他自己的来路、历程,而任何既成路径都只是“这条路”。少年才俊我还喜欢韩寒,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到了面对少年才子,做无愧于二十一世纪的人生思考的时刻了。我心中也有青少年才俊的模糊的范型,能否将“安静”加入其中,一直对我有着诱惑。但在直觉上,将少年与安静联结起来是有危险的,尽管例如韩寒、子尤比太多的成年人还安静。我固无才华,但我坚持认为:孩子们应当尽可能知道得多些,要说、也要做,但不在意早晚、快慢、公私、隐明,且尽可能说得、做得审慎从容些。
  (子尤:《谁的青春有我狂》,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版)
其他文献
于丹所谓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完全出自胡编乱造。为维护《论语》文本中孔子思想的真实面貌和提请广大读者注意,不得不辩。    于丹如是说    《天地人之道》是《于丹〈论语〉心得》中的第一篇文章。按理说,于丹应以《论语》文本为依据,阐释孔子的“天地人之道”。但令人诧异的是,她竟然在没有引用《论语》一句话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个任务。那一长段文字特别值得我们细看!  她从《三五历纪》中盘古创世神话谈起,先
《记钱钟书先生》一书中有一封信很有意思,收录在刘世南《记默存先生与我的书信交往》一文中。刘世南对钱钟书的学术造诣甚为钦佩,遂在1977年向钱钟书寄出了第一封信。刘世南在信中谈到现今真正的读书种子太少,名家也不免出错,于是列举了周振甫和侯外庐的例子。  其一为“周振甫先生的《严复诗文选》第二百五十八页选《说诗用琥韵》,末二句为‘举俗爱许浑,吾已思熟烂’,周先生注释说:‘爱许浑,爱如许浑。陈师道《次韵
“自由”的定义,据阿克顿在十九世纪末所说,就已有两百种之多。至于它繁衍扩展的含义,究竟是指法国的民主平等,还是指美国的联邦共和,是指意大利人关注的民族独立,还是德国人理想的精英统治,实在是众说纷纭。还有将宗教自由归功于荷兰革命、将立宪政体归功于英国革命等等,不一而足。而对“自由”观念的这一大堆不同解释引起的流血冲突,在阿克顿看来仅次于宗教神学。  阿克顿强调自由或争取自由是人类历史的主线。他试图写
音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在人类文明中占據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现阶段在各个阶段的教育课堂中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已得到了充分发挥,小学音乐课堂同样如此。小学教师在课堂中怎样将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使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是所有音乐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应用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所取得的成效极为显著。音乐从生活中而来,音乐教学更要和生活相贴近,这也是现阶段整个音乐教育
国家政权向乡村的渗透是二十世纪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现象,其缘起是1903年的清末新政,到1950年代的集体化运动之后告一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逐渐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利维坦,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对之进行制约,乡村和农民被紧紧地捆绑在国家前进的战车上。  对于这个历史现象的成因及其合理性,邹谠先生在《中国革命再阐释》一书中给出过一种理论解释,他认为近代以来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使中国处于一种全面的危机之中:
2008年6月上旬,到上海参加《东方早报》的一个上年度好评论颁奖典礼,我抽空去徐汇区天钥桥看望何满子老师。那时他从医院出来不久,因老年性气喘不能多讲话,他的老伴吴仲华老师说他在家一天要吸几次氧。就是这样,何老还好像心怀歉疚地说,这一年写得少了,等身体好些我再写。一个九十高龄的人,如此勤勉,是心有不甘,还是习惯了写作的生活方式,我没有深究;只是对他的这种精神状态感到欣慰,并钦佩也羡慕老人有这般顽强的
与一次战争、一场疾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甚至一次骚乱相比,书籍一般都难以产生那么大的作用。但是有时候,一本书的确能掀起一场运动,引起社会的改革,甚至重大的改革。就在美国的历史上,出生在英国的美国政论家托马斯·潘恩的一本只有五十页的小册子《常识》,于1776年1月出版后,几个月里即销售五十万册,在独立战争初期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情绪,为半年之后通过的《独立宣言》铺平了道路。美国女作家哈里亚特·伊丽莎白·比
高宗武 著 夏侯叙五 整理 注释    我记得我第一次所办的对日具体交涉,比较重要的是对满洲伪国通邮交涉。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封锁对“满洲国”的通信事务,塘沽协定后,中日双方谅解在停战相当期间内,中日两国应开始商谈关于对“满洲国”的交通通信事件。当时黄郛任华北五省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这个委员会的成立,可以说是完全对付日本人的。日本在那时候虽然刚拿到东北四省,但第二步就要圈定他在华北的势力
中国西藏地区是郁金香的原产地,此花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久负盛名的花卉之一。远在七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已繁茂生长,其原始化石形态和今日的郁金香极为相似。它属于鳞球茎花科,花姿高雅,叶态优美,色泽艳丽,清香袭人。最初称其作“马逑花”(因其有鳞球状根茎,状若唐代的马逑而得名)。后传入西亚,又被命名为“头巾花”——因其花序由六瓣组成,酷似穆斯林男子钟爱的头巾状。  郁金香花脱胎于野郁金香,至今青藏高原的温带草地还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学生既能够积累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能够开拓视野,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今天我们所做的教育是服务于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本书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