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附子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临床定位及作用机制分析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ence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附子汤的临床定位及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及TCMSP数据库获取附子汤中5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以OB≥30%、DL≥0.18作为筛选条件获得其活性成分.采用TargetNet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潜在靶点预测,以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靶点器官定位、靶点-疾病-疾病分类网络,同时运用STRING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附子汤中78个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31个靶点,这些靶点的作用部位主要分布于心、肝、肺、肾等器官,作用机制主要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甾体激素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甲状腺激素信号等通路有关.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附子汤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肝脏和心脏,从而为阐明附子汤保肝护肝、改善心功能等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在遗传背景为APP/PS1(APP/PS1+)的阿尔兹海默病模式基础上对SCN2B基因进行敲除(SCN2B-/-)、敲低(SCN2B+/-)或过表达(SCN2B+/+),构建APP/PS1+SCN2B-/-、APP/PS1+SCN2B+/-以及APP/PS1+SCN2B+/+三种品系转基因小鼠,探究SCN2B在APP加工处理及Aβ产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将阿尔兹海默病模式动物APP/PS1+小鼠分别与SCN2B-/-、SCN2B+/-及SCN2B+/+三种转基因小鼠杂交并获得稳定转基因品系.运用
目的 使用集成数据分析方法识别胰腺癌中的关键eRNA,并探讨其在胰腺癌预后及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首先使用PreSTIGE预测组织特异性增强子RNA的调控基因,构建eRNA-靶标对.用探索癌症lncRNA功能的交互式开放平台TANRIC研究来自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的胰腺癌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结果 确定了147个关键eRNA,其中与胰腺癌整体存活率最相关的eRNA是LINC00242(Kaplan-Meier对数秩检验,P0.4,P0.4,P<0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由“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感染所致.研究发现,SARS-CoV-2感染可以导致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也是导致COVID-19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SARS-CoV-2是一种带包膜的单链RNA病毒,感染该病毒后,导致内皮屏障破坏、肺泡毛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