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组诗)

来源 :五台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ean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一、奉命南下rn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这时,除大同以外的山西全境都解放了.这一年的6月中旬,晋绥六地委、专署机关动员干部到新解放区去工作,解放尚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大西北人民.地、专机关和代县、崞县大约有500多名地、县、区干部报名西进.我当时作为晋绥六地委干部学校的教导主任,也积极报名,被批准后,即奉命同地委机关西进的干部一起,编为一个中队.地委派丁耿林同志为政治指导员,我为中队长.6月27日,我们由崞县东关出发,经忻县、太原,然后乘闷罐车到灵石城.又步行数日,到临汾时已7月初,各地来的干部都集结
期刊
康所平《滹沱源头的另一道风景》即将付梓,发来电子稿,又快递来打印稿,嘱我作序.rn这是一本写繁峙人物的纪实文学集.如今纪实文学有些滥,这滥一是泛滥,无论什么杂志都要设一个纪实专栏;二是交差应付、粗制滥造,尤其是报刊发表的那些写企业家如何发财致富的有偿报告文学和为某种任务征文的纪实作品,可看者极其稀少.如果康所平这本集子也是这类文章,我真不知道这个序该如何下手.
期刊
近日,偶得马增祥先生的《梨花如约》诗词选,阅罢,感慨万千.脑际忽然闪出杜甫评价南北朝庾信文章的名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深觉用“老更成”、“意纵横”来概括老马的《梨花如约》很是恰当.rn何为“老成”?什么是“意纵横”?庾信原为南朝(宋、齐、梁、陈)梁的右卫将军.他从小聪敏绝伦,做过太子的陪读,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如果一直在梁,他的成就也就止于“歌功颂圣”的宫体作品了.可巧在他奉命出使西魏时,梁被西魏所灭.久负盛名的庾信被北朝君臣所倾慕,因而他既被逼迫,又是很被器重地
期刊
远古时代,山西是一个水多、林多、草多的生态伊甸园,尤以芦芽山为中心的晋西北地区,更是原始森林茂密、植被极其丰富、野生动物繁多、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绝佳.rn有数据显示:约在新石器末期,山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参考《中国农史》中《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换句话说,山西一半多土地覆盖有森林,而且是规模惊人的原始森林.
期刊
一rn初夏,大巴车风驰电掣地行进在神河高速公路上,平整宽阔的道路犹如缎带般飘在青山绿水间,粉墙黛瓦的村庄一闪而过,目之所及犹如一幅漂亮的乡村油画.一个年过七旬的老者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拿出数码相机,隔着车窗,朝道路两旁照个不停.他想也不敢想,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亲身体验这一刻的惬意,其思绪也不由得被拉回到了60多年前.
期刊
齐怀小是我的父亲,出生于1933年,1958年入党,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也是一位从事村委会主任18年的农村干部,现年89岁.父亲这位老共产党员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成长,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
期刊
期刊
一rn天保的胸膛起起伏伏,嘴唇呈现着可怕的黑色,口里的速效救心丸还没有完全融化进消化系统,院子里就响起了如同踩着惊雷的脚步声.rn伴随着脚步声,三儿子卫东的嗓音也像手榴弹一样,扔到了窑洞里:“凭什么只给我40来平方米,难道我不是你们的亲生儿子吗?难道我没有为家里出过力,没有为家里挣过钱吗?今天这事情不闹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利利落落,休怪我孙悟空大闹天宫,天王老子也不认.”
期刊
爷爷是老党员,爸爸也是党员.rn在老宅的厅堂中,正墙上挂着绘制有毛主席头像的大玻璃镜.每天梳头就站在镜子前,仰头看着毛主席和龙飞凤舞的“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这几个字是我学说话时爷爷告给的,是爷爷给我心中埋下的一粒种子,给予我一生坚守善良的勇气;是我认识世界的开端,指引着我面对得失能淡然处之;是我成年后听过最激情澎湃的宣誓,每一次总会热血沸腾.
期刊
终于登上了井冈山.rn第一次乘车路过黄洋界,天上正下着霏霏细雨.从车窗向外张望,只见雾雨绕山,满目迷茫一片,感觉就像神仙“驾舆乘辇”在九天云海里遨游一般.滴滴细雨溅落到车窗的玻璃上向下滚落,令人想起了白乐天“大珠小珠落玉盘”诗句的幽美意象,昔日只知有一个以红色人文景观著称的井冈山,今日才知道还有一个分外妖娆的绿色井冈山.井冈山展现这么一幅绝妙的“高山幽林雾雨图”,确是我始料不及的.此时,我不由得生出几分遗憾:若是晴朗天日多好,可以双脚踏在黄洋界上,饱览这里的神奇、博大、幽深、辽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