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国家在规划和引导陆海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较大,其对地区经济产生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该研究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在分析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和建设的内容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浙江省经济增长、行业部门和三大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浙江省各部门经济总产出的影响较大,行业部门影响较集中,第二产业影响最明显,对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入;陆海统筹;区域经济影响;舟山群岛新区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5-277-04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Land and Sea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Taking Zhoushan Islands as Example
  MAO Bohua, LIU Xuebin, LI Yueq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 It must adhere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and sea to develop marine economy and construct marine power. The important means of planning and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and sea is to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Because of larg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the impact on the region’s economy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issues of concern. Taking Zhoushan Islands as example, based on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and content of infrastructure,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using input and output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all infrastructure built on land or sea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Infrastructure input; Land and sea overall plan; The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Zhoushan Islands
  201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原则上同意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并在批复中明确提出要把设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区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路径,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促进浙江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由1 390多个岛屿组成的舟山作为全国首个海岛城市,岛屿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有限,要实现新区的发展,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必须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因此,陆海统筹发展既是舟山群岛新区的发展目标也是手段之一,是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必然选择。政府规划和引导陆海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较大,研究项目投资对地区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设计
  1.1 模型设定
  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法是193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W. Leontief创立的,用来分析社会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经济技术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分析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或者其他部门对某一部门的影响;计算特定区域的资金投入对区域经济中各项经济指标的影响,如就业、产出和收入等[1]。
  投入产出模型中主要的几组基本平衡关系:行平衡、列平衡和总量平衡。
  行平衡是指表中行所在各部门中间使用加上最终使用与总产出平衡,即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公式表达为:
  矩阵表达为:
  式中,X为总产出向量;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Y为最终使用向量。
  列平衡是指表中列所在各部门中间投入加上增加值(最初投入)与总投入的平衡,即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公式表达为:
  总量平衡是指总投入与总产出的平衡,即总投入=总产出,公式表达为:
  根据投入产出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aij=xij/Xj和完全消耗系数bij=aij+∑nk=1bikakj,进一步可以得出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关系式,用矩阵表示为:
  式中,X为总产出向量;I为单位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Y为最终使用向量,(I-A)-1为列昂惕夫逆阵。
  如果将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看作最终使用的增加量,则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浙江省总产出的影响可以通过公式ΔX=(I-A)-1ΔY计算得到,其中ΔX为某地区总产出的增加量,ΔY为某地区建设的投资额。区域价值型投入产出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中,Xij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i部门向第j部门作
  为中间产品的投入量;Ci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i部门为该
  地提供的最终消费量;Gi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i部门在该地的最终资本形成总额;EXi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i部门为该地提供的最终出口量;Qi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i部门为该地提供的其他使用量;Yi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i部门提供的最终使用量;Xi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i部门的总产出;CEj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j部门的劳动者报酬量;NTPj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j部门的生产税净额;DFCj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j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额;OSj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j部门的营业盈余;TVAj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增加值的投入量;Xj表示某区域经济体中第j部门的总投入。
  1.2 样本来源与选择
  1.2.1
  样本来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中关于建设陆海联动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综合交通网、能源保障网、水资源利用网、海洋信息网和海洋防灾减灾网。该研究以2011年舟山海陆联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基础,选取该年份已完工和预计投资的部分项目,并选取了2009年完工的舟山跨海大桥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交通网包括连岛跨海大桥、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和舟山港域水运建设;环境保护网中选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利用网选取大陆饮水二期工程(2011年投资3.4亿元,预计工程总投资14.275亿元)和大陆饮水三期工程(预计投资32.47亿元)及2011年水利水务其他投资项目;能源保障网选取电网建设;信息网选取电子信息产业[2]。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建设投入见表1。
  1.2.2
  样本选择。采用区域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分析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投入产出表编制工程量大,我国每5年编制一次该表格,该研究选取《浙江统计年鉴2012》中最新的“浙江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浙江省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2007年)”和“浙江省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2007年)”中数据为基础数据,表中共划分42个部门,数据均按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3]。
  由于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项目基本属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较长,因此选择2007年作为基期,通过价格指数将2009年(舟山跨海大桥投资额按2009年价格)和2011年的投资额调整为2007年的价格水平。基础设施项目在2011年及其以前完工的项目,按完工时的投资额总额计算(调整时价格指数为当年的价格指数),未完工的项目按预计投资额计算(调整时价格指数为2011年价格指数),具体价格指数及调整后价格指数见表2[4]。
  根据舟山群岛新区海陆统筹发展规划,选取2009年建设完工的舟山跨海大桥和2011年完成及预投资的部分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2011年中国固定资产统计年鉴》中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的划分标准将该研究选取的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划分为建筑业(2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9)4项指标,4项指标原始投资金额总计554.015 0亿元,按价格指数调整后投资金额总计448.500 3亿元,具体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见表3[5]。
  2 实证分析
  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时期的拉动作用和建设完工后的促进作用。投资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投资扩大需求带动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通过完善舟山群岛新区基础设施,降低相关经济体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吸引企业资金进入等来促进舟山及浙江经济的发展[6]。由于数据有限,该研究分析仅限定于基础设施建设时期投资对浙江省经济的拉动作用。
  43卷15期 毛博华等 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2.1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2007年42部门生产者价格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通过上述区域型价值投入产出模型,对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见表4。如表4所示,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建设期的投资对浙江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值影响较大,各部门产出值均有较明显的增加,42部门总产出共计将增加1 748.748 8亿元(2007年价格)[7]。
  2.2 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从各部门总产出增加的绝对值来看,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浙江省影响较大的10个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共计1 347.489 2亿元(2007年价格),占浙江省总增加值比重的77.05%[8]。建筑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废品废料,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等11个行业部门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均超过2%,其中建筑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占比重高达22.96%和19.66%,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部门总产值所占比重均超过5%,分别为6.75%、5.47%和5.33%。由此可见,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浙江省产业部门的影响较为集中。
  2.3 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该研究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以《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国统字〔2003〕14号)为依据,将2007年价格水平的浙江省投入产出表中农林牧渔业(代码01)划分为第一产业,采矿业(代码02~05)、制造业(代码06~2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代码23~25)和建筑业(代码26)划分为第二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代码27~42)为第三产业[9]。   如表5所示,从三大产业增加值及其在总产出增加值中所占比重来看,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浙江省第二产业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第二产业产出增加值为1 470.501 5亿元,在总产出增加值中比重高达84.09%。由此可看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期间对第二产业拉动作用最明显,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不是非常明显,一般而言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可能更多地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 结论
  目前我国对陆海统筹、海陆联动和岛陆一体化建设等发展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还不能完全满足实践的需要,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创新。
  该研究从投入产出的角度,采用浙江省2007年42部门生产者价格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区域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期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项目建设期对浙江省各行业部门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较明显,尤其是建筑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所受影响最为明显。但是也要看到,第二产业总产出增加值所占比重过大,可能导致产业结构不平衡等。
  由于海洋数据收集不全,该研究没有进一步分析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浙江海洋经济的影响。数据通过价格指数调整,各行业部门产出增加值可能偏小,但不影响整体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孟陶.基于投入产出的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2] 李京文.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铁路, 1998 (10): 44-50.
  [3] 殷克东,李杰,张斌,等.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83-87.
  [4]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 田昉绪.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分析与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6] 徐淑晨.随机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7]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8] 中国共产党舟山市委员会,舟山市人民政府,舟山市史志办公室.舟山年鉴2012[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9] 谭运嘉,李平,王宏伟.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大型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以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1):23-3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考察大米陈化度对直接挤出制备直条米粉品质和质构特性方面的影响。[方法]研究了大米陈化度对使用双螺杆挤压机直接挤压制作米粉品质的黏着性、断条率、吐浆值、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等的影响,并对陈化度与质构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表明,陈化程度较低的大米粉在挤出时米粉条较黏,容易黏连,表面粗糙,随着陈化度升高米粉条黏度降低,表面光滑;随着陈化时间增加米粉咀嚼度和弹性呈上升趋势,断条率
期刊
摘要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边缘村被纳入城市范畴,导致一个特殊群体——城郊失地农民的出现。我国城镇化虽发展快速,但总体质量不高,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一是农民的市民化。该研究通过对民族地区——青海省的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在民族地区,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远远滞后于城镇化水平,城郊失地农民普遍存在被动市民化的感受。为探究其原因,运用方差分析法,从个体因素和制度因素2个层面对城
期刊
摘要  总结多年来对香茅草的种植加工经验,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香茅草的种植及加工进行了归纳性阐述,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概述,为香茅草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香茅草;精油;种植;加工  中图分类号 S60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5-254-02  Cymbopogon citratus Planting, Processing and App
期刊
摘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葡萄中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将供试葡萄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采用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负离子分段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试验得出,缩节胺、矮壮素、赤霉素在2.5 ~500 ng/ml,6苄氨基嘌呤、对氯苯氧乙酸、
期刊
摘要 乡村公共设施是乡村的公共中心,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目前自发形成的农村村庄绝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公共设施配置。基于公共设施布局的贫困地区乡村社区布点,就是从乡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出发,依托乡村公共设施吸引周边散户集中,促进公共设施效率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服务完善的现代乡村社区。  关键词 乡村社区;布点;公共设施;贫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利用1990、2000、2006和2011年遥感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近20年青岛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首先对1990和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斑块,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样本数据矩阵;然后提取变化图斑对应驱动因子的栅格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矩阵;在此基础上,采用典范對应分析(CCA)研
期刊
摘要 研究了0.15、0.30、0.75、1.50 g/L 4种不同硝酸钠营养浓度条件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状况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该试验条件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起始积累期和后期积累量的影响,以寻找既能使雨生红球藻在氮源用尽后细胞密度达到或接近最大,同时又能最快直接进入虾青素积累阶段的硝酸钠营养添加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硝酸钠浓度为0.15 g/L时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状况最好,细胞浓度最高可以达到5.19×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2011到2013年的数据,发现其中疾病构成的变化,为进一步改善新农合政策实效与医院临床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Excel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交叉表处理和频率统计。[结果]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构成了主要参与新农合的疾病。在2011到2013年期间,呼吸系统疾病与循环系统疾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期刊
摘要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内不同开采方式的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对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群落相似性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等指标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露采与井采群落内的第一优势种重要值由大到小为露采天然植被存留区>露采对照区>井采对照区>井采天然植被存留区;②露天开采对一、二年生草本的影响较大,井工开采对多年生草本的影响较大;③群落相似性:井工开采>露天开采;④露采煤矿共有植物 7科1
期刊
摘要  以江苏省,分析“一带一路”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推动作用。研究了“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示范区的现实条件与机遇,并提出了创建示范区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现代农业;新台阶;思考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5-329-02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on Mode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