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Q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探究知识的极大动力,也是创造发明的精神源泉。学生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的,不同的教学途径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不同的效果。选择正确的途径是初中化学教师实现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学生负担重是现在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有关部门对教材进行内容删减,甚至下文要求进行学生减负,但因各学校都奢求过高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负担仍旧如故,为此,在不改变化学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学生的负担。
  兴趣是学习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也是创造发明的精神源泉。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化学教师要从初三年级一开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使学生享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进而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悦地学习,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但是初中化学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适应新课程标准并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弄清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联系,则对症下药,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与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给学习提供持久的动力,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从“老师要我学化学”转化为“我喜欢学化学”呢?经过教学实践和理念探究,我认为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 设置悬念,诱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面对事物容易混淆是非,但事物变化产生好奇心是本年龄阶段学生的天性。化学老师可顺其好奇心,诱导他们向着你预期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化学是初三年级才开设的学科,对于新的学科,任何一个学生都充满好奇心,加上在教学活动中,实验现象变戏法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往往产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强烈,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化学教师利用这点,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上课时设置一些与本节课或下一节课相关知识的悬念.如在绪言课可以这样设置:“在农村经常看到老中医用沾有烈酒的棉花或纸团点燃后放入瓶罐中,然后对准人体某部位扣压,最后能将人体内的毒液败血逼出体外,从而起到治疗化疗的作用;或从电视上看到“瓶子吞鸡蛋”的魔术,演员首先点燃瓶中的酒精,然后将一个直径稍微比瓶口大且剥了皮的熟鸡蛋盖住瓶口,过了一会儿,鸡蛋被吸入瓶中再也无法完好的从瓶中拿出。这两个现象是怎样引起呢?”学生通过课后思考,部分同学会想到这些现象是物质在瓶中燃烧后使瓶内压强变小而引起。从而为第一章第一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好铺垫。经演示实验后学生知道这个实验的原理跟上节课老师提到的例子相似,比较容易理解钟罩内水面上升的原因。上课时,只要我们作好悬念,学生就会由此萌生好奇心,产生求解答案的欲望,进而思考相关问题,同时体会到生活中一些现象或相关实验现象的乐趣,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好感,为学好化学做铺垫。
  2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在今天,现代化学正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社会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师要经常挖掘教材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给学生提供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知识.例如:蒸馒头时为什么用小苏打(碳酸氢钠);胃酸过多时应吃什么样的药物;胃镜透视时服用的钡餐(硫酸钡)能否用碳酸钡来代替;从安全角度出发能用什么气体代替氢气使气球飞上天;为什么装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部位生锈最厉害……总之,提出生活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离不开化学,必须掌握一定化学知识才能很好解决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较容易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情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自主地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
  3 以幽默语言,编顺口溜、口诀、谜语、笑话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初三学生每天学习任务比较艰重,心情难免有些紧张。在他们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如果强行让学生对呆板的概念及原理进行记忆或理解,效果十分不佳。这时,化学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消除紧张心态,以特殊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同时又可解决平时难于记忆或理解的问题。我们对知识点进行编口诀、顺口溜和谜语,可使学生对该知识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容易理解记忆,且记牢后较难忘掉,还有想起相关内容又觉得特好笑。课堂气氛沉闷时,以幽默的语言提起学生的精神,活跃课堂的气氛。例如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的知识学生比较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编这样一则小笑话帮助他们理解:“在生活中年轻人因漂亮或才华横溢,吸引异性的魅力比夫妻本身强,容易产生三角恋爱,导致他人家庭破裂,出现抢夫夺妻的后果。同样金属单质也类似,比较活泼的金属单质能把比本身不活泼的金属单质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将其变成光棍汉(单质)踢出原家门(原盐溶液),而自己却同人家旧搭档组建新的家庭(新溶液)。”此笑话让学生既印象深刻又觉得好笑,同时易于理解该方面内容。又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可以这样编顺口溜“制氧先看管,漏气不加药,定管后加热,气泡匀收集,撤管后熄灯,弄反一肚水”这样学生容易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为: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固定试管→预热加热→收集气体→移导管出水面→停止加热。如上课都能很好利用该法,上课时学生会很认真地跟随我们思路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 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结构,强化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很零碎,对于这些零碎的化学知识,必需理顺,但不应该由化学教师全部理顺归纳给学生,而是由教师提出理顺思路或框架结构,再由学生通过思考后总结归纳。这样总结归纳的结果融有学生本人的思路,更方便他们理解记忆。但比较难的知识点,教师首先进行小结归纳,然后对归纳得到的内容再详细分析给学生,最后对于联系密切,又相似的内容进行贯通,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后,引导他们归类练习,并总结归纳出相关公式、一般分析思路及其解题规律。这样不但简化难点,使学生感到轻松,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也更加旺盛。比如化学用语,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所以,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如元素符号、化学式,不能要求学生一天就把它记完记准,可采取分批分段记忆,日积月累的记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学生“四步走”:一写、正确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二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三注、注明反应条件及符号;四查、检查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最后画等号…… 知识结构理顺了,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同时学习兴趣也提高,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5 多做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实验现象及实验现象发生所涉及的原理,学生比较难于掌握和理解。主要原因是这些内容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和没有鲜明对比性在头脑中也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记牢实验现象,掌握好实验原理,化学教师除了做完教材所规定的实验外,还要补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验,可将教材内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换一下实验仪器,调一下操作顺序,甚至控制不同份量的药品的实验,这样的效果是不同的,它可使学生有很深刻的印象和鲜明对比,便于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如让学生做对比实验,他们会发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稀盐酸而不是稀硫酸,用的是大理石而不是纯碱的原因。又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如何知道它们已经反应了呢?可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喷泉水实验、仪器倒吸水实验、塑料瓶变扁实验、气球变大或变小实验、加试剂鉴别实验等开放性实验学生就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这样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又促使学生领略学习化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探究知识的动力,是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因此,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科学地、系统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动脑能力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淑云,女,中教高级,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唐山市优秀教师。唐山市骨干教师。所做国家、省、市、县级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累计达60余节,还多次在省、市、县级教研会、教材培训会上做经验介绍或教材分析。多篇论文公开发表,获各级奖励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达30余篇。亲自主持一项“十一 五”科研规划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已结题并获国家级一等奖,阶段性研究成果10余项获奖。  【摘要
期刊
【摘要】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是一大难题,而留守儿童比例大的学校管理更是一大难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留守儿童;任重道远  我是一名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分管学校教务工作。近期,从班主任那儿我得到这样一个数据,我校留守学生的比例从上年的78%上升到81.7%,随即我就留守儿童的问题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各班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相关问题: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话来进行教学的常用方法,它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话来进行教学的常用方法,它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手段。在一堂课的新旧知识过渡、分析讨论、练习释疑、课堂小结等活动中,都
期刊
【摘要】禅的最高境界,是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也是王维在山水诗创作中所追求的艺术极境。在他创造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澹精致的宁静画面,又有绵邈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深幽。倡导神韵说的王士祯说,王维的诗多入禅之作,并认为其“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  【关键词】拈花微笑;空灵境界  王维抒写隐逸情怀,描写自然山水的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意
期刊
【摘要】语文科的教学面广内容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的知识多。每个期末检测不仅是检测学生,更是检测老师的上课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认为从事语文科的教学从来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容量大、密度高的语文科复习好,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必须理清思路,讲究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复习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复习;方法  临近期
期刊
【摘要】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如德、智、体、美、劳或品质、技能、智慧等)施加影响的人。  【关键词】做师德的楷模;育人的专家;教育的行家里手  一声老师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答应一声容易,履行好职责极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师是做什么的?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人,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
期刊
【摘要】当发现孩子不肯上学的现象时,家长应该与孩子谈心,尽量可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有关情况。家长与班主任老师联系,要注意耐心开导,决不能用简单的恐吓的办法,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创伤。要正面引导,给孩子讲些故事,说明现在上学和将来在社会上工作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认识到只有学习才能使自己变成有知识的人,切忌各种强迫性、惩罚性的言行。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上学  开学五周来,一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能适应学校
期刊
【摘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为高年级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为高年级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奠定基础。我作为一名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30多年了,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识字教学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平时看报、看书、课外杂志等都需要通过阅读来理解、明确所表达的意思;又特别是当今信息发展的高速时代,搜集、整理信息都需要较强的阅读欣赏能力,而作为语文教学的阅读不是只看看明别而已,而要深入的研究文章的表达的主题,文章的写作顺序,文章的结构,文章的文彩等一系列问题,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体验;探究  阅读是
期刊
【摘要】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大难题。农村语文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相当突出。作文是语文的一大板块,是语文科的关键所在。如何让作文绽放它独特的乐趣,这是今后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如何让学生在开心欢乐中写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写作兴趣,养成勤奋练笔的好习惯,这是迈向作文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本人根据新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针对现行中学生的写作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