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个人价值与集体意志相统一的路上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满足教师的内在需要,是学校和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满足教师的归属感、找到自重感、找到控制感探讨了实现教师内在需要的策略和途径,从而在学校形成激发深层次需要的机制。
  关键词:教师发展策略个人价值 集体意志
  中医学上说:任督二脉是人体经络主脉。若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任督二脉是人体循环之根本,那么,教师工作的“任督二脉”在哪里呢?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在小学阶段,教师能否主动工作,不仅事关工作效果与效率,而且通过情感及行为的示范迁移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被动学习,追根溯源是教师内驱动力没有形成。这就如同强身健体之人“任督二脉”没有打通。人们做事情都来源于一个概念——动机,动机的一小部分来源是兴趣,有了兴趣一切OK,无需扬鞭自奋蹄。另外绝大部分来自于需要,可以说需要是动机之本,撬动教师的内在需要才等于打通 “任督二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多个层次的需要,浅层的是生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较深层的是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小学教师当中绝大多数(除了真正因兴趣而从教的)当初是为了生存需要进入教育之门的,进门后就有了稳定的工作,浅层的需要就基本得到了永久的保障。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以后,着眼于心灵和精神层面的激励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前进动力(李希贵语)。形成激发深层次需要的机制,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应有选项。
  一、从民主管理、人文关怀入手,让教师找到归属感
  有些管理者经常抱怨,员工没有主人翁意识和大局观念,反求诸己,从来没有让人家做过主,也没让人家参与过大局,人家自然不敢越位了。魏书生认为,充分发扬民主,有助于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有助于提升师生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实行民主管理,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学校重大决策中来,凡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学校发展大计的事项广泛征求建议,集体作出决定,员工就会在集体中找到“家的感觉”。实质上,民主管理既符合人们的本性心理需求,也是能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我曾多次面向全体人员征求意见,虽然有价值的建议不多,但是对于新校区,无形中让多数人心向往之,尽管要搬入郊区,当我向他们征求分流意向时,有87%的一线教师表示愿意到新校区工作。
  管理就是服务,没有人文关怀的集体,同样也不能让员工个体找到归属感。学校班额大,一线教师大多都在超负荷工作,生病的不在少数,每次学校都要到家里或医院去看望,让员工找到“家人”的感觉。找到“家人”的感觉后,自然就衍生了“家”的责任感,多数人病情稍微好转后就马上上班了,因为他们知道学校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不来有的班级就揭不开锅。同样原因,学校员工中患有腰椎、颈椎疾病的老师也很多,但是能自由行动的几乎都坚持在岗,于是我们在拥挤的教师办公室添置了床位,这件事尽管有违背“四风”治理之嫌,但是从学校领导者的良知出发,即便被“批判”也值得。
  管理就是要倾听人性最细微的呼声,只要达到管理深入心灵的境界,发自内心的感恩必将呼之欲出。民主管理、人文关怀,为集体意志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着上了底色,奠定了基础。
  二、从尊重个体、彰扬尊严入手,让教师找到自重感
  玛丽·凯在《掌握人性的管理》一书中说,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重要。事实上,人都是有自重感的,现在流行语中的“刷存在感”,恐怕也是这个意思。那么,自重感于工作有何干系呢?李希贵校长告诉我们,一个人认为自己重要的背后,其实是他心灵深处沉甸甸的责任意识。
  而管理者往往从本位出发,恰恰容易忽略这一点。
  为了鼓励创新、鼓励创造业绩,我们学校有一个“积分制”,获得的积分可以用来购买书籍或获得外出培训的机会。两年下来,作用可谓不小。最近的一件事,却让我发现了一条比“积分制”更重要的王道。
  我对本校的音乐组存在过偏见,甚至在心里给他们打上“不思进取”的符号。前年,学校缺一语文老师,实在找不到人,我找到了一位据说能胜任的音乐老师,她给我的答复是:校长,我颈椎有病好眩晕,只给你教半年啊。这件事一直让我很不舒服。今年旗运会让学校出团体操表演,排练自然离不开音乐教师。当时我想这几个家伙会弄吗?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委任一位酷爱音乐的语文老师为总编导,音乐老师负责训练。方案发布了,结果第二天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还没有行动,我坐不住了,找他们过问,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老师编的我们不会练,练不了。我于是问他们,不会练,那你们自己编,会编吗?还是那位“只给我教半年”的老师轻声说:试试呗。没想到的是,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形成了方案。他们能主动加班,我简直不敢相信。后来我进行了反思:安排语文老师任编导,在他们看来简直是耻辱啊。排练第一天从五年级选队员,主任对他们说:好好挑挑,把那些“站着翻身”的都挑出来。让人更没想到的是,音乐组长竟然建议:主任,除了田径队员和特殊体质的,都让他们上吧,你说多数人练着,剩下的孩子看着,心里得多不舒服啊?一语点醒梦中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灵魂深处都有尊严感,尊严感需要保护和激发。
  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个体的尊严闪光,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必然带来集体意志的落实。
  三、从充分授权、权责统一出发,让教师找到控制感
  人都有自我实现和独立人格的需要。从这种需要出发,就有了自主管理的概念。自主管理是对基层充分授权,从而激励基层组织或个人工作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自主管理全过程注重人性要素,注重员工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统一,是集体意志与个人价值的最佳统一方式。
  在学校管理中,只有集体意志的范围足够宽泛,直至宽泛到只要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就好的程度,才会产生真正的自主管理。我一直主张淡化过程管理与控制,给予环节干部、教师更多的“做什么,怎么做”的自主权。李镇西老师最近在呼吁《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我感同身受,学生需要有个性,教师可以有风格,但学校如果过分强化“特色”恰恰与师生的需要背道而驰。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说:一个有利于个性的环境,才能指望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于很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方向对路的老师,不管才是最好的管理。
  对于规模稍大的学校,校长显然无法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于是就有了环节干部,有了条条分工,而分工的结果是:环节干部大多只是校长意志的传声筒;条条分工的模式通常还会带来不同工作部门之间的掣肘。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的表现形式,环节干部以及一线教师往往处在被动执行的角色,始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操控感。
  管理者要有分工即分权的意愿,责权统一才能让每个人成为一定范围的管理者,才能真正负责。建立起扁平化的管理架构,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年部是你的年部,你对年部的管理及资源有统筹安排的权力,你就要对年部的整体效能负责;班级是你的班级,你对班级的管理及资源有统筹安排的权力,你就要对班级的整体效能负责;教学是你的教学,你对课程的管理及资源有统筹安排的权力,你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效能负责。唯有如此,才有利于更大程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才能形成更大的内驱动力。
  充分授权,达到权责统一,有了控制感的教师必能创造更高的个人价值,最终汇聚成更高的集体价值。
其他文献
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于感性知识少,对直接经验缺乏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过程意识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重视过程意识,回归经验,回到生活,回到活动。  幼儿活动过程意识直接经验虞永平教授在《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讲座中提到,过程意识更加注重孩子获得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孩子实际上的学习过程,孩子跟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阐释“过程意识”,重视直接经
期刊
(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明珠路小学)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德育教育体系建设路径探索一、影响小学生道德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浸染,“道德失范”现象的影响  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引发了一系列
期刊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建设小学)  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办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所持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  特色办学全面发展个性培养2010年7月29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工作方针中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
期刊
(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社团逐渐发展成为校园的第二班级、第二课堂。学生社团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宝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田园。首先,要确立科学全面的育人目标;其次,要抓好社团管理队伍、社团辅导团队和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做好活动组织实施、过程管理评价、活动总结反思、社团发展规模控制、文化引领和社团活动体系、约束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社团三部
期刊
(唐山市丰润区公园道小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所谓梅花朵朵开,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以优生帮中等生,中等生带动问题生为中心的发散学习法。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绽放不同浓度的芬芳。总地来说,我们的课堂要还给学生一片蔚蓝,让学生在晴空中享受学习的幸福!  学习小组合理划分奖励机制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
期刊
(桂林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以“短、小、精悍”为特征的“微课”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成为当今流行、时尚的学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应用和体会,探讨“微课”融入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微课课堂教学融合应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短、小、精悍”为特征的“微课”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成为当今流行、时尚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微
期刊
摘要:针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当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内容有学生以及学生管理者的创新行为受到抑制,学生全面发展受到阻碍,管理者自身素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结合这些问题,阐述了如何开展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树立人本思想,尊重差异性,管理者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全员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并总结了在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各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的语文教学也需要面临改革,尤其是阅读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效果却不是非常好,而合作学习则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被很多教师应用。本文分析了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其在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用 策略  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除了学
期刊
(中国儿童中心)  在中国儿童中心的组织下,2012年在山西、山東、江苏、河南、广西和重庆六个省级行政区的15个地市、51个区县,对未成年人的家长、家庭教育指导者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者共2万余人,进行了对象基本情况、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四方面内容进行了抽样调查。在统计分析全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对“指导对象与指导队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
期刊
(镇江实验学校)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与沉淀,亦是学生思想的凝聚与呈现。然而,作文似乎成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瓶颈。追究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主要在于思维的闭塞,导致其在审题、选材、立意等方面都难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范文提供、时空保障以及科学评价等方面,对如何打破学生思维的僵局,提高写作水平做了一定的思考和整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