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电动压裂辅助装备的集成配套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进军,对压裂装备的性能和成本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动压裂装备在西南地区的规模应用和推广,证实了电动压裂的可行性,也形成了一套适合国内页岩气开发的电动压裂辅助装备的配套方案,主要包括配液及配酸装备、储液系统、储砂和供砂装备、供液装备及地面管汇.进一步提升辅助装备的技术性和适应性,将缩短大型施工作业的准备时间,降低作业成本.在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进行辅助装备的电动化和集成化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压裂设备制造及压裂工艺的创新力,促进页岩气低成本高效开发.
其他文献
LNG是一种清洁能源,有关机构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LNG接收站是保障LNG进口的关键.合理、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对于接收站各项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LNG接收站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管材选择进行了总结介绍,同时也提出了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以期对今后的LNG接收站给排水设计提供借鉴.
由于西北油田采油三厂信息化、自动化基础较好,又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田,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整体设计,将其设定为智能油气田试点建设单位之一.通过探索数据湖建设、丰富完善石化智云、沉淀一批可复用的业务组件,建设支撑业务的智能化应用,形成了“数据+平台+应用”的应用建设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开发生产、安全环保、综合研究等智能化水平,并助力整个油田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介绍LNG供应链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修性(RAM)分析技术,从RAM分析技术基本计算理论、建模方法、分析流程(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建模、分析计算和结果反馈)和计算结果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最后通过应用案例说明了RAM分析技术可以审核整个供应链的生产效率,提前识别供应链的瓶颈位置及薄弱环节,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维护策略,并通过优化供应链设计方案,提高供应链生产效率.
简述某百万机组全自动制样机存查煤样发热量超差的概况,从制样环节、化验两个环节,从人员、设备、材料与样品、方法、设施与环境等方面分析存查煤样发热量超差的原因.
页岩气初期产量高递减率的特点要求每年需投产大量新井以维持产量的稳步增长,但传统单井平台的部署方式不仅无法适应川南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和密集的人口分布的外部环境,也不能高效动用地下储层资源.因此,需采用大井丛平台化布井方式有效克服了土地资源紧缺的困难,有力提升了单井产量和EUR.以川南页岩气为例,总结了西南油气田公司大井丛的五大实施效果和七类管理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平台选址难、深层施工难和建产周期长的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和下步工作部署进行展望.
2021年6月25日,由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 m超深水大气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脚步已迈向超深水时代,尤其是随着海洋工作平台由近海发展到远海,极端恶劣的海洋天气情况下,短期内补给船或直升机可能无法到达平台.海水系统承担着为平台制造淡水提供源泉,为半潜平台的关键系统为工艺冷却、公用系统及生活楼等使用,而作为海水系统核心设备的海水提升泵,因其在海洋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海洋平台的“血液”.本文主要对中国首个自营超深水气田“深海一号”上一种新型海水提生泵检修舱的研究与实际应用的一些
我国首个自营整装深水开发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表层钻井作业中,成功组合应用GPS水面高精度定位技术及长基线水声定位技术完成水下井口高精度精确定位.在现有水下定位技术基础上通过对作业流程进行一系列优化,探索出了一套适用性强、易操作的深水油田开发井表层精确定位技术.针对深水海底表层地质疏松且海底流难以掌握规律等特点,为避免表层钻进过程形成大井眼影响定位精度及导管串水平度,通过对钻井参数精细化控制,保证了表层井眼规整及“防斜打直”效果.流花16-2深水油田群水下井口精确定位技术为后续的深水油田开发提供了良好
燃气购销差是衡量燃气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最直接的综合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燃气企业的经济效益,购销差管控是燃气企业的重点和难点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网拓扑分析的购销差系统设计方法.系统梳理并建立了管网从气源到用户的拓扑关系,明确燃气进出端及燃气流向,实时监控管网各计量点流量情况,并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实现对购销差指标的监测和预警,帮助企业提高购销差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安全性,讨论风险量化技术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阐述风险量化作用,肯定其在钻井施工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规避钻井施工风险隐患.其次介绍钻井工程风险特征,从风险量化基本原则、风险分级与参考标准、风险量化评估体系、风险量化有效方法四个方面,分析风险量化技术的应用,加强钻井工程风险量化处理效果,规避风险对钻井工程带来的影响.
指出了有关热重-微商热重的标准中存在着没有注明测定时要不要加盖的问题,以实例的形式对比了热重分析时在放试样的容器上加盖与否造成的测定结果的巨大差别,结果表明:要将热重分析曲线用于估算试样的沸点时,要在容器上加盖扎有微孔的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