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语篇的时间指示及其教学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_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叙事语篇所叙述的是一种非现场的事件过程,这就需要时间指示把事件与叙述连接起来。时间指示通常由指示词、时间名词和时间短语、表时间的副词、序数词、关联词和语气词等充当。本文主要讨论时间指示在叙事语篇中的三个作用及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指示叙述的时间基点;指示事件或行为的发展顺序;指示多个事件或行为之间的时间关系。
  关键词:叙事语篇 时间指示 对外汉语教学
  
  笔者在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有些表示时间指示的词语如“后来”“以后”等,尽管教师多次提醒,学生还是会经常出错。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词语是具有语篇意义的词语,它们的作用是在叙述事件时指示时间的顺序,因此仅仅在句子层面纠正,效果必然不佳。叙事写作是一切写作中最基本的写作,因为向别人叙述事情是言语交流最常见的内容和最常见的形式。也正因为此,叙事语篇在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中占有较大篇幅,同时也是外国留学生写作练习的重要形式。所以,本文将从叙事语篇的层面,分析时间指示的作用和留学生常犯的错误。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黄国文,1988:7),叙事语篇的基本功能就是使人明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但是,叙事语篇所叙述的是一种非现场的事件过程,这就需要时间指示把事件与叙述连接起来。弗雷格(1994)指出,“如果应该以现在时说明一个问题,那么就必须知道这个句子是什么时候说的,才能正确理解这个思想。”因此,所谓时间指示,实质就是“人们通过话语传达信息或实施言语行为的时间关系”(冉永平,2006:34)。时间指示通常由指示词、时间名词和时间短语、表时间的副词、序数词、关联词和语气词等充当。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一般都是句本位的教学,只把这些时间指示看作一个句子成分,作为时间状语进行说明。这样的好处比较简单直接,有利于掌握句子结构。但从言语交际的视角看,语篇才是完成言语交际任务的最常见的形式。从语篇层面分析学习时间指示,能更好地对时间指示进行理解和使用,减少语篇连贯和衔接的错误,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汉语阅读、写作和成段说话的能力。本文主要讨论时间指示在叙事语篇中的三个作用及学生常出现的错误。
  
  一、指示叙述的时间基点
  
  叙事语篇的“特征就是要依据时间顺序来排列语句”(鲁忠义、彭聃龄,2003:25),但时间是个向两头无限延伸的一维性存在,被叙述的事件究竟处在哪一段时间,这就需要指示。“时间指示就是指以说话人的时刻为参照点来谈论时间的一种指示现象”(俞东明,2011:35)。这个作为基点的时刻可以是说话人说话的当时,也可以是说话人在事件叙述中所确定的某一个基点。这个基点是为了语篇叙述事件而确定的,因此它虽然是某一个句子的成分,但却是语篇叙述的基点。含有时间指示的句子独立存在是无意义的,必定要求有相应的后续的叙述。从这一层面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语篇观念,掌握汉语叙事语篇的时间框架。
  (一)指示整个事件或行为的时间起点
  在叙事语篇中,首先需要指示事件或行为发生的起点,引出后面的叙述,这在英汉语言中都是相同的。例如:
  (1)今天我在宿舍举行生日晚会。我们班的同学和几个中国朋友都来参加。(杨寄洲《汉语教程第一册[上]》)
  (2)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谈谈自己的爱好。(杨寄洲《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3)I had a letter from my sister yesterday.She lives in Nigeria.In her letter,she said that she would come to England next year.(亚历山大(L.G.ALEXANDER),何其萃《新概念英语[2]》)
  (4)Last Sunday,I got up very late.(亚历山大(L.G.ALEXANDER),何其萃《新概念英语[2]》)
  这些例句中的时间指示,为整个语篇的叙述提供了叙述事件的时间起点。后面的叙述都是在这个时间起点上展开的。初级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缺少具有时间指示的篇首句。例如:
  (5)张东踢足球了。他跟留学生队比赛了。他的队赢了。他的队二比一赢了。
  例(5)显然在意义连贯和语篇衔接上存在着问题,但这里主要讨论时间指示问题。由于没有时间指示,就使所叙述的事件缺乏时间性。而没有时间性,那就只是静态的、孤立的语句,不能成为叙事语篇,不能进入现实交流。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首句加上了时间指示,变为“今天下午张东踢足球了”,从而使后面的整个叙述有了时间基点。
  (二)指示事件或行为单元的相对时间基点
  除了句首的时间起点之外,在事件叙述的过程中,也还有相对的时间基点。因为在叙述比较长的事件时,或者在叙述事件的不同阶段的时候,需要有相应的时间指示作为不同事件行为单元的时间基点。这些相对的时间基点是以事件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点为基点,确定出该事件或行为单元的所处时间并指示出来。“这一天”“这时候”“过了几天”“以后”等常常被用来指示这样的时间基点。
  (6)我忘了婚礼是怎么结束的,因为那时候我喝醉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陈绥宁《基础汉语40课》)
  (7)第一天,差役正走着,忽然看见一个人骑在马上,……第二天,他们经过城门口时,……第三天,……(陈绥宁《基础汉语40课》)
  (8)过了两个月,我又替父亲去那家银行取钱。(彭志平《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
  例(6)的“那时候”是以语篇中婚礼进行的宴饮时间为基点的时间指示,离开语篇,“那时候”就没有意义了。例(7)和例(8)中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和“过了两个月”则是以语篇事件开始的时间为基准,确定出相对的事件单元的时间基点。
  这里特别要注意“以后”的指示用法,因为外国学生常常在使用“以后”时犯错误。“以后”也是以时间轴上某一点作为基准的时间指示,指示的是该基点之后的时间段。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相对的前后关系,即以特定时间的某一点作为定位点,指示该定位点之后的时间段。这种情况下,要在“以后”之前加上有限定意义的词或词组,以明确这一时间基点。第二种情况是绝对的前后关系,以说话人现在所处的时间为定位点,指向未来的时间段,前面不需要加限定词语。例如:
  (9)中午我去食堂吃饭。午饭以后,我常常去朋友那儿聊天。(杨寄洲《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10)麦克: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知道?不过,不知道也好。
  爱德华:什么话!
  麦克:以后你什么问题不知道就来问我好了。(杨寄洲《汉语教程第二册[下]》)
  (11)从医院回来以后,皮尔吃了一点儿药就睡觉了。(陈绥宁《基础汉语40课》)
  例(9)~(11)中的“以后”是第一种用法,所以前面有限定词语。例(10)中的“以后”则是第二种用法,表示从说话的此刻开始向未来延伸的时间。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误句:
  (12)每天早上我起床八点。以后去上课学习。在我们教室。以后下课我去食堂吃饭可能去图书馆看书。星期天有时候去超市买衣服。
  (13)上个月我跟我同学一起去过鲁迅故里那边一家饭馆。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点菜。所以我们请服务员介绍绍兴特色菜。梅干菜烧肉特别咸,我们都吃不了。以后我感觉绍兴特色菜太咸和太苦,所以在中国菜馆我不点绍兴特色菜,甚至请老板做菜清淡一点。
  (14)我们去食堂吃饭,以后我们去图书馆学习。
其他文献
书籍装帧艺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在它不断演化变革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书籍利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它叙述着人类文明进
介绍水煤浆技术和使用水煤浆燃料的优点,分析了在安徽应用水煤浆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展望.
摘 要:本文以“二拍”称谓语为研究对象,尝试探析汉语称谓语的产生方式及其在语义、功能上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二拍 称谓语 产生方式    关于词汇的产生方式(也叫造词法),目前学界研究成果颇多,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本文在借鉴前彦时贤成果的基础上,从语音造词法、语义造词法和语法造词法三方面考察了“二拍”称谓语的产生方式。  一、语音造词法  语音造词法是指以词素的语音为基础,具体分为两类:一是改变
在"知识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支撑点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生产方式正在从"物力资本积累"向"知识积累与创新"转变。本文从教育"经济性"的新视角切入,较为深入的将教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关于知识的全方位的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手段和学习环境,更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站在信息和信息技术对教育作用和影
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5版对惯用语的释义分析发现,目前《现汉》对惯用语的释义大概采用了三种方式:第一,描述式释义,对所释惯用语进行描写说明;第二,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较第一版有了诸多改进,但因为规模宏大,疏误在所难免,本文就其引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辨析与匡正。
2009年,由日本猛禽研究所(Japan Falconiformes Center)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猛禽保护研讨会”在日本名古屋城市大学举行.应大会主席日本猛禽研究所中岛京也博士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内涵丰富的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党进一步确立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了党的教育方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成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