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精心设疑提升数学课堂实效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zi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释疑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探索了这一教学手段发挥最佳效益的途径,并展开了一些个人在此问题上的思考.
  【关键词】提问;兴趣;课堂实效;方法
  美国课程理论家R.泰勒曾说过,教育的职能在于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在于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调整研究,从中确定较重要的学习内容,提出教育目标;在于应该探究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领域的新发展及其对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或功能.这一切都少不了一个问.
  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宜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提高学生素质是目的,但没有具体的手段,目的也是个“0”.
  合理而巧妙的提问是一个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一、以问启疑,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论语·述而》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上课就要设法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愤悱境地”.如讲解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xm n-ym-n=32x2m-2n 6ym n=12的解为x=3y=-2,求m,n的值.
  乍一看题,学生感到茫然,如何帮助学生寻觅到解题思路呢?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如何求m,n的值?”
  答:“构造关于m,n的方程组.”
  2.“如何构造关于m,n的方程组?”
  答:“根据已知条件,把x=3,y=-2代入原方程组,即可得到关于m,n的方程组.”
  3.“这个方程组会解吗?仔细观察这个方程组有什么特点?”
  答:“分母都可以化为x n,x-n的形式.”
  4.“能否转化为我们学过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答:“可以设1m n=a,1m-n=a,通过换元的方法,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5.“解关于a,b组成的方程组只能求得a,b的值,如何求得m,n的值.”
  到此时基本上解决了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思起于疑,无疑即无学.为启发学生合理、巧妙地布阵设疑,促使学生因疑而思,要在学生似通非通、似懂非懂时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设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注意力集中.当问题得到解决寸,学生不约而同地会心一笑,以表示对这种巧妙方法的领悟,也加深了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的理解.
  二、以问开道,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性
  许多题目的解法往往可以有多种,甚至许多.若教师在教学中只用一解定音,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思路越来越窄,与教学要求和时代要求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二次函数”学习中的一题:
  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且经过点A(3,0)和B(1,2),求这个二次函数.
  在二次函数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即一般式、顶点式、分解式.
  方法— 用对称轴x=1,得A(3,0)的对称点C(-1,0).则条件变为:已知A,B,C三点可用一般式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用方法一,先求出点A的对称点是C(-1,0),再结合点B,用分解式求之.
  以上既巩固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又充分利用一题多解,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向多方面扩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以问堵漏,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定义、定理等先决条件,对数学中隐含条件不善深入挖掘.因此,在学生易产生错误处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认真分析、广泛争论,辨清问题的正确与谬误,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对于解题的失误过于简单化的指正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教师虽然不倦地讲解,但时隔不久,原来发生的问题又“死而复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学生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一次测试、一次作业完成以后安排正误“辨析”对于纠正错误是十分必要的.
  练习:已知d为任何实数,求|a|.
  大多数学生的解答为:|a|=a.
  上述解法忽略了a的取值范围.实际上,当a≥0时,上面答案是正确的,当a<0时,|a|=-a.
  为此,在数学过程中设计两道辨析题:
  (1)已知a≥0,求|a|;
  (2)已知a<0,求|a|.
  学生在两小题的具体探求过程中搞清了问题所在的真正原因.这比教师一味包办纠正错误得到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合理而巧妙的提问对提升课堂效益是极为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它符合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及全面发展原则.对于学生而言,有极强的接纳性、支持性和广泛性.
其他文献
介绍了尾矿型料的强度与配比的关系,定义了管道输送尾砂型料的概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尾砂与适量胶结剂混合压制的尾砂型料的强度可满足管道输送和矿山充填的要求,是矿山充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这个伟大理论为指导,系统地探讨我国警察建设的战略问题,无疑具有非常重大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非被动的接受. 是个体利用已有的认识结构,对外界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这表明学生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对学习内容的有效认同和学习过程的有效参与上. 事实也同时表明:学生在课内对学习的有效参与程度往往是造成个体间学习成绩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呢?现结合数学课堂教学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看法.
本文笔者将从“问题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对学生未来的数学课程学习有所帮助.
葡萄牙帕纳什凯拉黑钨矿为微倾斜极薄矿脉,开采难度大。为进一步改善采矿方法,提出了采用交错布置的永久矿柱代替目前的正交布置,使用低尺寸采矿设备及改变部分回采工艺方案,使生
介绍了一种回采矿柱的技术方法。通过盲竖井和充填采矿法的结合,解决了焦家金矿709采场矿柱的回采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同类矿山矿柱的回采具有参考价值。
DQ型谐合波式脱磁器采用微机智能控制,具有密封绝缘性能好、抗磨、防水、节能、脱磁效果好等优点,经2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可完全消除矿物的磁团聚或磁链,大幅度提高细筛分级
针对尾矿库进行包容式建坝扩容的特点,提出了新库启用时的调洪、老、新坝的排渗及稳定性问题的技术措施,解决了工程应用的实际问题,达到了节约耕地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从宏观角度出发,阐述了提高和优化铁精矿品位指标的必要性、技术途径及优化研究的思路.
【摘要】中职数学属于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其在专业课学习中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专业课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运用任务驱动法来开展中职数学教学,详细介绍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流程和关键点.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职数学;任务;小组合作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被传统数学教学理念所束缚,仍然采用应试教育法,只注重理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