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STM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湿度廓线反演

来源 :气象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湿度廓线对于研究大气系统的复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基微波辐射计有着连续观测的特性,能够以高时间分辨率反演出高度至10 km的大气湿度廓线,廓线数据对于气象预报和研究气候系统的变化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反演大气湿度廓线的精准度,本文使用时间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微波辐射计连续探测的信号并使用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数据提高有云时的反演精度,采用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反演计算大气湿度廓线,用探空仪实测相对湿度验证并分析反演效果.该模型反演的湿度廓线与探空廓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9.80%,均方根误差为13.85%,优于经典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平均绝对误差11.52%,均方根误差15.66%.通过比较,证明了本文的反演模型利用连续观测的亮温数据能够有效地提高反演精度,特别是对于3~7 km范围内大气湿度廓线分布较为复杂的相对湿度的反演.并验证了该模型加入云观测数据提高了有云时的反演精度.
其他文献
移动通信的发展经历了从1G到5G的转变.在每一代通信技术的革新中,信息量处理都是成倍增长,而天线是解决信息处理问题以实现跨越式转变不可或缺的组件.为研究5G移动通信天线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思路,本文从历代移动通信天线技术的演进和发展趋势出发,阐述了5G移动通信天线技术要求,提出了面向5G的天线系统架构选择与设计,希望对5G的不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随着现代社会与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各个电力行业已经逐步进入了新的产业发展升级阶段,特别是电力行业,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经济发展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升级与发展.电力系统配电线路作为我国电网建设以及电力运输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电力运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各供电企业应该明确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应用要点与功能,并且要重视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构建工作以及线路运行安全监管工作,强化PON技术的应用,完善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本文将从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概述、PON技术应用要点与应
随着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的飞速发展,卫星观测通道数量不断增加、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原始数据码速率已经由每秒几十兆比特上升为几百兆比特,不久将达到千兆以上.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遥感数据,从某种角度而言,卫星的价值等价于遥感数据的质量和大小.原始数据通过无线电载波传输至地面站,从载波中准确无误地解调出原始数据,是风云卫星观测系统最关键的环节,星地接口的核心,也是数据处理和服务的基础.为了提升解调性能,本文开展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设计数字解调的整体结构,分析载波恢复、交叉极化抵消、时钟恢复、均衡等关键模
针对长时间序列、多站点和多气象要素的大数据量查询需求,现有的CIMISS(China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存在支撑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本研究使用广西气象站点建站至今的历史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数据资料和现有Hadoop集群物理资源,重新设计数据ETL流程,构建Parquet格式数据集并完成HDFS转换存储;嵌入Spark的Broadcast广播变量,优化Spark集群执行参数,提高了集群的处理并行度和SparkSql的关联
利用陕西省气象监测站观测资料、NCEP/NCAR和ERA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12月10日凌晨西安东部一次夜间温度异常跃增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夜间增温过程发展迅速、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②500 hPa内蒙东部冷槽底后部干燥的西北气流和850 hPa干暖气团有利于产生大气下沉绝热增温.西安地区近地面存在逆温,阻碍大气热量的垂直交换.升温前西安东部2 m气温较周边地区显著偏暖,且维持时间长,为该地区夜间升温创造了有利条件.③西安东部低空长时间维持较强的暖平流,地面不断有弱冷空气侵入,加
短信因其传播方式的主动性、用户群体的广覆盖等特点,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气象部门所建短信平台在发布时效、覆盖面、定位发布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预警信息快速、精准发布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国移动大数据平台,提出了基于蜂窝通信原理的突发事件预警短信靶向发布技术方案,并以该方案在宁夏地区的实现为例,重点阐述了系统布局、数据对接、目标用户筛选、靶向发布策略等关键技术.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利用2010-2019年浙江省暖季(5-9月)1426个国家站和区域站小时雨量数据和NCEP 1° X 1°逐日4次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浙江省暖季短时强降水、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性短时强降水事件,结果表明:①近10年暖季短时强降水频次呈增多趋势,降水强度变化平稳;8月(上旬)降水频次最多,9月(中旬)强度最强;16:00-19:00降水频次最多,16:00、20:00强度最强;降水频次、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易产生在沿海地区的山脉分布处.②近10年暖季极端短时强降水频次年际变化大,但
“立德树人”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导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是丰富和完善思政教育体系的内在需要.当前在国家政策和技术扶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飞速发展,部分领域已实现弯道超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内涵.本文从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施要求、教学评价与反馈3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提供教学实施案例,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利用近10年新疆暖季(5-9月)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对468个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主要流型、关键环境参数特征及预报阈值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新疆短时强降水的流型有中亚低槽(涡)、西西伯利亚低槽(涡)、西北气流等3种,中亚低槽(涡)是影响新疆短时强降水的主要流型;探空温湿廓线可分为Ⅰ型(整层干)、Ⅱ型(上干下湿)、Ⅲ型(上湿下干)和Ⅳ型(整层湿),Ⅰ型和Ⅲ型是新疆短时强降水的主要类型;中亚低槽(涡)主要是探空温湿廓线Ⅲ、Ⅳ型,西伯利亚低槽(涡)多为Ⅰ、Ⅱ型,西北气流Ⅰ、Ⅲ型居多.3种流型对应的主要环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大数据技术因具有传播速度快、存储能力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将其与5G通信网络有效结合,二者所构成的网络通信架构,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通信网络环境,提高数据传送效率,还最大限度保证了通信网络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技术在5G通信网络中应用的优势进行分析,对其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应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