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硕博生都在问什么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学术研究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充满挑战,每位硕博生都要面临学术、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抉择,但正是PITD这样的网络分享互动平台,给数百万的硕博生搭建了一个分享生活、释放压力、困难求助甚至生活交友的桥梁,让大家能找到一个精神的栖息之处。与此同时,网友的回复和建议就像点点星光,温暖了求助者的心,也照亮了他们继续前行的道路。

  王莹是一所普通高校的金融专业大四毕业生,她参加了今年的考研,希望在研究生阶段继续从事金融专业的学习。但无奈天不随人意,笔试成绩出来以后,王莹就深知自己今年考研无望,靠后的排名已经决定她无法拿到复试的入场券。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王莹充满纠结,是继续二战考研,还是直接就业。如果继续考研,按照自己的意愿,王莹不打算再继续考金融专业,因为她觉得金融专业考研难度过大,自己没有把握在第二次考研中一定能顺利上岸。
  如果二战,报考什么专业?如果就业,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岗位?此时此刻,一连串的问题摆在王莹的面前,面对人生的抉择,她充满了困惑。“其实我并不是讨厌金融,而是我觉得我自己配不上金融。具体点来说,是我对金融真的发自内心的感到自卑,因为数学、量化、计算机这些我都不是很擅长,我也很清楚如果想要从事金融行业必然离不开这些技能,但经过这么久的学习,我觉得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训练这些技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王莹决定给PITD投稿,希望能从网友的建议中找到一些答案。王莹关注PITD已经很久了,最初她经朋友介绍了解到这个平台,之后浏览平台上的信息时发现上面“大神”很多,往往能针对提问人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所以她在闲暇时总会浏览这个平台,可谓是PITD的一个忠实粉丝。
  PITD是微博上一个著名的、“公益性质”的硕士生、博士生投稿互动平台,内容大多围绕考研考博、导师吐槽、学术资源分享、找工作经验分享等。其全称是帮助受虐博士组织(PITD,People for the ill-Treatment of Doctors),博主也被網友们亲切地称为“虐虐”。无数像王莹这样的人一起聚集在这个平台真诚地寻求建议,也有无数热心的网友会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出中肯理性的建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过来人的经验让我对未来有更多认识”


  在PITD平台上,留学项目选择可谓是一大热门话题。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有意愿出国留学的同学们面对此种状况更增添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焦虑。
  海海于2017年毕业,拿到了会计专硕的学位,担任少儿英语老师工作两年后,他决定重新回归大学校园,继续充实自己。目前他收到了爱丁堡大学的英语语言学硕士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应用语言学硕士两个offer,但是面对这两个选择,他却充满了犹豫。
  爱丁堡大学的语言学专业排名很高,而且学校的整体排名也比港中文要好,在英国学习、生活无疑比起在香港生活更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英伦风情。但是,选择爱丁堡大学也要面临一些压力。首先是经济方面,海海预测自己去爱丁堡大学就读要开销35万,但是目前只能拿出15万,所以在经济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另外,国外疫情极其严重并且目前尚无缓和的迹象,海海担心自己会延迟入学或者只能通过网课来学习。最后,海海了解到这个项目毕业是第二年的9月,这个时间段只能参加秋招,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就业。
  相比爱丁堡大学,港中文的学费要少一些,大概在20万左右,经济压力较小。而且港中文的语言学专业也很强势,并且应用语言学的学习会涉及到实践部分,海海认为这对他未来的就业会有直接的帮助。此外,香港离大陆很近,以后找工作也较为方便。但是,港中文的学校排名和语言学的专业排名不如爱丁堡大学,语言环境也要差一些。
  两所学校的硕士项目各有利弊,究竟要如何选择?海海选择了给PITD投稿,希望能从前辈那里听到一些建议。
  求助帖经博主发布后,热心的网友各抒己见:
  “如果未来想申请香港的博士,建议来香港读。如果未来只是想硕士就业,两个都可以,国内的认可度差不多,但是香港可能性价比高一些。看到你还需要贷款读二硕,建议三思,一方面语言学的就业回报不高,另外语言学相关博士也很难申请,就港中文来说,应用语言学硕士转博士也很难”。
  “我个人觉得,你的情况读研成本和工作回报差距很大,建议慎重考虑”。
  “如果毕业想要进大学或者高中教语言的话现在基本要求本硕专业一致的哦!”
  300多条评论,海海都一一仔细看过,从中他又获得了一些新的信息,尽管最后的去向他还在考虑当中,但是这个平台无疑给了他巨大的帮助,就像他说的那样,“过来人的经验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认识”。

按照导师想法来?


  目前正值高校毕业季,毕业论文的审核和答辩成为毕业生的头等大事,PITD上关于毕业论文的讨论也有很多,从这些投稿中,我们也能看出毕业生们不得不面临的一道道难题。
  小文是一名文科研三的学生,他的毕业论文是完全按照导师的想法来构建框架和具体写作的,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面临着导师的一次次“刁难”。第一次送审的论文是按照导师的想法写的,但是导师看后却认为文章没有表达出他想要的观点,所以最后没有送审。小文后来推翻了原来的思路,但也是在导师的研究方向上重新选题写了另外一篇论文,在二月底的时候上交初稿给导师,改了一个多月,每次都按照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终于在三月底的时候,导师认为文章差不多可以定稿了,小文的心里也放下一口气。
  然而,四月的时候小文找导师盲审签字,导师又说文章有一部分需要修改,又和小文说了另外一个思路,但是这个思路会得出与现有观点相反的结论。面对导师的“刁难”,小文不知道如何进行下去,因为按照导师的想法他改出的论文最终只能“不伦不类”。   “没几天时间了,我真的不明白他之前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他的意见,偏偏到送审的时候又有新的想法冒出来。我觉得他的想法真是一天一个样,这次的建议我真的没办法完全理解。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应该硬着头皮按着老师的意见改,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为自己据理力争,寻求学院的帮助。这三年我卑微到尘埃里,一直顺着老师的心,只是想顺利毕业而已。”
  面对小文的经历,一些网友在替他打抱不平,另一些网友则表示小文的遭遇十分普遍,很多学生都曾经面临过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难题。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网友小涵的回答最为实在:“虽然很现实,但是我觉得毕业论文还是稳求过最好。如果你不听老师的,最后出问题了你真的没办法解决,更可能无法毕业,我身边的很多人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按照导师想法来是唯一的选择”。这条评论获得了200多个赞,排在评论第一位。

互相取暖,“劝退”也暖


  打开PITD平台,你会发现上面的信息内容极其丰富,除了升学项目选择、导师吐槽,还有学术资源分享、找工作经验分享、如何處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保研经验分享甚至交友等,这些都与当代硕博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博主“虐虐”最近发起的 “在求学过程中,你有没有产生严重厌学情绪的时候,后来是怎么调节的?”这个话题下,热情的网友留下了近千条评论。“不能让交的学费打水漂,熬也要熬到毕业”、“和老师谈心,倾听老师的建议”、“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去运动或者散心,之后再慢慢恢复学习状态”,甚至有俏皮的回答:“照照镜子,看看钱包,面对现实,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然后就会平心静气,自觉地继续学习。”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这么热烈的讨论,就是因为很多学生都经历过这种情况,所以会引发共鸣,让网友们产生诉说的欲望。网友们的真情分享也让处于压力之中的彼此多了一份温馨和感动。
  PITD平台上的朋友们在互相鼓励的同时也忘不了自嘲和自黑,生化环材专业被大家称为天坑类专业,如果有同学想要攻读这些专业,热心的网友会“劝退”这些热血青年:“如果不是特别热爱,真的不建议选择这些专业,不仅要忙于极其辛苦的实验,毕业后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一条条建议都是“过来人”血和泪的教训。
  平台上,也会有一些网友放出自己的照片、自我介绍和交友要求,希望在这个平台上结识自己的“有缘人”。的确,就像博主说的那样,这不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平台,而是硕博生的聚集地,有人寻求建议、有人热心帮助,大家互相取暖,在并不平坦的学术道路上一起携手,共面未来。
  学习、科研的道路永远充满荆棘,每一个平凡的学子都在这条孤独甚至枯燥的路上踽踽独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PITD平台在网络上为百万硕博生搭建了一个平台,迷茫者在此寻求建议、难过者在此寻求安慰、热心者在此提供帮助、阅历丰富者在此分享经验,甚至在此寻找情投意合的另一半……
  (文中主人公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钟心
其他文献
沙漠植物室地中海岩蔷薇——破案了,我就是纵火犯!  岩蔷薇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因此也也被为地中海岩蔷薇,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引入栽培。  岩蔷薇花朵多为白色,花型美丽。它们的叶子为纸质(即叶片质地柔韧而较薄),其貌不扬,但叶片却能分泌出很多挥发油,因此岩蔷薇叶片中提取的挥发油可应用于化妆品以及香水等。  这些挥发油在温度达到三十多度的时候,就会突然燃烧。岩蔷薇生长的地方,当气温过高而野外突然失火的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一直鼓励学生创作原创、本土、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其中有不少获奖作品在这些方面展现了很大的创新。回顾这些优秀作品,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资深动画专家孙立军老师对荣获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学院奖”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制作奖提名奖的作品《塘》印象深刻。  孙老师这样评价《塘》:“《塘》是水墨动画的一次大胆尝试和突破,当时我看了这个片子后眼前一亮。一是因为中国风,当时大家比较推
编者按:对于就业,2020届毕业生的经历是大起大落。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过三年来最火爆的秋招后,未曾想却迎来了受新冠疫情沉重打击的春招。又一年秋招开始,2021届毕业生在后疫情时期的就业“低气压”下,会面临怎样的形势和变化呢?  看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晓杰如何分析北科大今年的秋招情况。  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需求不减  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重点大学,进校招聘的企业大部分集中
戒瘾  奥地利设计师KlemensSchillingqer设计了一款戒除手机成瘾的手机。想触摸手机屏,打开网页……不妨握一握“手机”,摸一摸滚珠。  睡觉不难  据研究,呼吸频率与睡眠质量相关性强:舒缓的呼吸,有助于降低心率,促进入睡。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四名学生,利用这一睡眠理论,设计了睡眠抱枕。这款抱枕能测量呼吸频率,创建平稳呼吸节奏,帮助放松。  “四君子”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名大
疫情中,我的父母都参与到了社区防疫工作中,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来到社区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  每天,我的工作时间是上午9:00到11:30,一般我都会8:45左右到岗,做好一系列防护准备,并完成工作交接。我的工作地点是在小区门口,工作装备很简单:门口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种登记用表、两台电脑和一次性手套等,工作人员们还为我们搭起了一个大棚子,便于我们在交接班时可以休息一下。我的工作主要包括查找或登记
大多初到北京上学的同学都想好好游览一下首都的名胜,当然我也不例外。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感触同父母分享,可是父母此时都在不同的地方为了我努力打拼。尤其是我的母亲,她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来首都北京看看,可是面对这样一次送我来北京上学的机会,她却婉言拒绝了。  还记得我和父亲启程来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说:“我就不跟你们去了,在这边还有很多活儿要干呢。我就算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搬运“神器”——帆布传送滑道打包的行李毕业季变毕业“寄”  6月16日晚,北京宣布高校毕业生停止返校。第二天,学校告知我们,行李收拾打包事宜另行通知。与此同时,在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各种诉求后,学校发布了各种通知广发征求同学们对行李收拾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宿舍里的行李如何处理,大家当然非常在意。那间不过十几平米的宿舍,承载了大学四年的回忆和值得被保留珍藏的物件。  一周后的6月25日,学校通知我
記得我读研的第一天,博士师兄带领我们一众新生参观实验室并交代实验室安全规范,  师兄让我们要做好规划、珍惜研究生生活。  我问:“师兄,你为什么要读博呢?”  师兄一时错愕,尴尬地回答:“我……我也不知道,就一路念下来了。”  当你决定加入考研百万大军时,不妨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考研?好吧,你可能会回答,我要上名校。那考上名校呢?当然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考上名校就一定意味着体面的工作吗?  这
2019年6月8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国际极限运动交流节上,刚建成不久的北京体育大学极限运动场地正式投入使用。  穿过北体大冰上运动中心北面的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这个场地就像极限爱好者的“世外桃源”豁然出現在面前。  整个场地占地面积237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极限运动场地之一,也是在高校中最专业的极限运动场地。  继BMX(小轮车)进入奥运会后,攀岩、滑板也首次成为奥运竞赛项目进入2020年东
量化收获  很多大学生在家里学不进,原因就在于在校期间打卡似的学习模式完全消失了。我认为,要使自己能安心学习,需要的是驱动力,不但要认识到做这件事对你有用,而且要有可以量化的、可以看到的阶段性收获。举个例子:我的书橱里摆着几百本书,我几乎每天都读书、看报。每看完一本,我就会把它放在书本“队列”的最右方,这样,看到这条“长龙”的增长,我心中就会充满成就感。  在非常时期,大学生做事目的要明确。这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