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内部环境质量的因素及其危害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q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下指挥所作为战争中首脑所在位置,对其不仅在防护上要有较高标准,同样在内部环境标准也要求很高,能够使首脑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文章对环境质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内部环境;污染因子;危害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0)20-0047-Ol
  
  1、主要污染因子分类和构成
  
  1.1 化学污染因子
  在地下指挥防护工程内部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繁多,其对于人员健康、设备运行的影响也是当前各方面应关注的课题。其化学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系物、氨气、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可吸入颗粒物等。
  ①各种建筑装修装饰材料、办公生活机具等所含有的污染物:如甲醛、苯系物、氨、氯乙烯、重金属等500多种化学物质。②发电机组和其它设备燃烧所产生的CO、CO2、SO2、SO3,甲醛及漂浮颗粒物等多种化学物质。③战备训练和值班生活时,进驻人员生活产生的烹调油烟,它是一组混合性污染物,主要包括环芳烃、丙烯醛等200余种成份;生活使用的化学品,包括洗涤剂、洗洁剂、药品和人体自然排出物;吸烟产生的烟雾,目前已鉴定出含有3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另外,还包括战时敌方化学武器袭击带来的影响。
  1.2 物理污染因子
  ①放射性污染:平时主要来自周围岩层土壤渗透的放射性物质、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由石材制成的成品,如大理石台面、洁具等释放出的射线,主要包括:铀、氡及其子体核素;战时还要包括敌方带有放射性武器打击的影响。②电磁污染:各种侦察通信设备和电器机具,如雷达显示器、计算机、电话设备等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地下指挥防护工程内部的电磁环境。
  1.3 生物污染因子
  由于地下指挥防护工程较高的密闭性、通风换气条件差、渗漏水、冷凝水、电器机具大量使用等,导致内部温湿度较高,诱发了部分微生物的产生。主要包括:霉菌——它是造成过敏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人体和土壤携带的细菌和病毒,以及战时敌方生物武器的袭击。
  
  2、污染因子对人体的危害
  
  据研究表明:内部环境污染因子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体沾染或吸收污染物引起的。在地下指挥防护工程内部环境中,其污染物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2.1 气态污染物
  ①氨气。通过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对人的口、鼻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②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可以经呼吸道吸收,对粘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头痛、恶心、失眠等。它能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抑制一切细胞机能,对视网膜有较强的伤害。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③氡气易扩散,极易进入人体内产生内照射。氡及其子体可导致人体乏力、脱发、白血球降低,使患癌症特别是肺癌的风险增大,是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入使人致癌的19种物质之一。④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可导致人体头痛、恶心、疲劳、眩晕、皮肤红肿等症状。⑤二氧化硫。对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和呼吸麻痹,会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⑥氮氧化物。对人的呼吸道具有很强的刺激性,长期吸入氮氧化物,会导致肺部构造改变,严重时会引发急性哮喘。浓度达到100mg/L150 mg/L时,接触30-60 min可致死。⑦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它的结合力很强,是氧的200多倍。人体若吸入一氧化碳,就会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四肢乏力,严重时使人昏迷、虚脱甚至死亡。⑧其它。香烟烟雾中的醛类、氮氧化物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多环芳烃、苯丙芘、烟焦油等都可以诱发或促进癌症的发生。
  2.2 气溶胶污染物
  在气溶胶污染物中,粒径小于10 um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它通过人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呼吸道中,并在呼吸系统内沉淀,导致细菌和病毒繁殖,刺激和腐蚀呼吸道粘膜,使肺泡中的巨噬细胞丧失吞噬功能,导致肺炎、肺气肿、支气管炎、肺癌等。
  2.3 生物性污染物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有尘螨、动物皮毛皮屑、真菌、细菌等,其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致病源。它们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哮喘;另外,水痘、麻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它们传播的。
  
  参考文献:
  [1]王昭俊,赵加宁,室内空气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nn6
其他文献
从分析典型的能隙基准电路的一般原理入手,重点讨论了一种输出可调节的CMOS能隙基准电路的设计.通过增加一些辅助电路,提高了电路的电源抑制比.简单介绍了电路中双极晶体管在
黑龙江科技馆馆址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上坞休闲区内哈黑公路与警备路交汇处。基地东南方向距松花江公路大桥约600m,东北方向与原省科学会堂相隔一个街区。新馆建筑为地上3
文章介绍了单电子晶体管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最新的制备工艺、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在谈到澳门多层次遗产的聚集时,经常会提到"文化交流的四个半世纪"。在几乎连续的葡萄牙人活动期间,这片土地上的传统,众所周知,真实地体现在城市的地形、空间模式以及留存下来
文章对突变反型异质结的能带图、接触电势差和势垒区宽度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同时,介绍了基于分子束外延(MBE)法生长的SiGe/Si结构的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制造工艺,并给出了测
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现有电力调度通信系统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提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电力
文章提出了一种适合PDP选址驱动芯片的HV-NDMOS(High Voltage N-channel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FET)工艺结构,并通过二维MEDICI[1]软件对该结构进行模拟,论证了其独特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生产者缺乏提供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动力,消费者则受制于搜寻成本和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可能由市场自行得到解决.由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