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中的题材搭配之我见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野外,放眼望去,各色的景物都显现在眼前。对此,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感受。而在当今的时代,恐怕都会有一份“把它拍下来”的心情。风光摄影的拍摄,就可以是如此简单、如此随意,却也如此尽情。
  
  画面里题材的取舍与搭配
  尽管这样的拍摄可能只来自片刻的感悟,但也可以当作思维的流露。特别是当它成为一份“有迹可寻”的记录以后,所拍摄的照片不仅能够引起自己的反思,也能够激发别人的评论,甚至是批评。在这样的氛围中,风光摄影的拍摄,以至对于题材上的选择,都能成为个人的一项学习及表露,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评论。而在摄影普及的今天,不论是摄影的意义还是它的应用价值都会因人而异,难有一个定论。就拿“风光摄影”这个似乎是最一般的名词来说,它到底是什么,在目前也各有不同说法。至于题材的选择,那似乎更是个人的自由。
  在当今所谓的social network(社会网络)的时代里,大家对于风光摄影的兴趣也激发了不少人相当激动的反应和批评,其中最容易引起的问题就是这样以大自然景物为主体的照片意义何在?能否做到“国际接轨”?虽说在风光摄影题材选择的探讨上,这些都是难以避开的问题,但它们并不是这里我想针对的主题。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画面里题材的取舍与搭配,而并不在于拍摄什么。这就像人们在穿着搭配时找寻什么样的首饰或领带作为整体性的搭配一样。同时更有必要强调这是“我见”的表露。为此,在这份探讨之前,我觉得也有必要先把我所用的标题明确化。
  对一般人来说,拍摄以大自然景物为主体的摄影就是传统的“风光摄影”。而在过去,一些港澳和台湾的摄影者,往往把它定名为“风景摄影”。不过习惯用语上的差异,并不能解释为摄影者对于风光拍摄及兴趣上的差异。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从“以景寄情”到“松、竹、梅 —— 岁寒三友”的推想,对大自然景物的理解和认识,从来都能超越景物本身的含义。当今,虽说摄影本身有纪实性,但从这个角度出发的风光摄影也可以成为个人思维的表露,而不仅仅是被美誉为“风景明信片”的地方景物记录,或是具有所谓“美感”的视觉效果而已。
  
  按下快门前考虑把什么突出在画面上
  谈到照片的意义以及价值,往往涉及到所谓的“艺术”。其实“艺术”是难以具体化或是可以具有明确解释的名词。对于摄影的艺术性,我在2009年7月的《摄影世界》里,曾有一篇比较详尽的探讨,在这里不再重复。不过我还是想提到《世界摄影史》作者奈欧米·罗森布鲁姆(Naomi Rosenblum)所引用美国麻省学者和艺术策展人威廉·当斯(William Howe Downes)的一段话来解释我对摄影拍摄的理解:“艺术难以说成是一种方法和步骤,它应该当作是气质、品味和感情。在一个艺术家的手里,摄影就成为艺术。换句话说,摄影到底是艺术还是行业,就要看摄影者怎么去处理它了。”也就是说,即使在视觉媒介中,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形象,更是通过个人观察和理解所感悟到的内在精神和思想。从这个观点出发,如果风光摄影者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自然环境的理解和认识,设法在照片里表露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作品就可以被看作是艺术追求。为此,我又要提到我的老师曾对我们所说过的一句话:“在你按下快门以前,先问问你自己是什么激发了你拍摄的动机,然后尽可能地把它突出在画面里!”对于这句话,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个人的拍摄,不论是如何地随意,都必然是来自眼前景色所带来的一份感受。如果在按下快门前能够先自问是什么激发了拍摄的兴趣,这样的努力能够把片刻而过的感受和思维明确化,帮助摄影者认识到这份感受是从景色的哪一方面所引发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份拍摄的激情其实是景色和思维的结合,不是随意地按下快门就可以表现在照片上的。因为照相机只能把镜头前面的景色“一视同仁”地记录下来,如何把摄影者脑海里这份瞬间反应表现在照片里就要依靠摄影者的选择、努力和经验了。
  在上一期里我以“画框背后的思维”为题,谈到如何利用画框里景物的取舍来突出摄影者拍摄的意图。在这里我想从一些照片拍摄时题材的取舍,来探讨它所能为照片带来的不同意义,以至它为观赏者所能带来的不同感受。不过这不是“对号入座”地谈论具体题材的选择,而是通过它们在画面上如何的取舍来更有效地表达摄影者拍摄的意图。也就是说,我们有必要从画面的整体来着眼,探讨它可能引发的观赏者的遐想。我认为,照片的意义与价值并不限于纯粹的记录,更重要的在于表达摄影者自己的感受与思维,这是对摄影认真追求的开始。
  
  避免过分单调的画面
  在前面谈到,风光摄影的拍摄往往来自眼前景物所带来的一份激情,这份激情虽然始于景物,但也必然包含有由眼前景物而在脑海里引发的联想。我认为,不论是天地、山水还是沙、石、花、草,如果把镜头对准在单一题材上,这样的照片不仅显得过分单调,也难以表露它为摄影者所带来的联想或感受。
  以拍摄花朵为例,几乎每个人都会觉得鲜花很“好看”。但如果只把它记录下来,就好像是把它献给读者,并没有说出自己对它有什么其它的感觉。也正因为追求这份意愿的表达,在拍摄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时,很多影友会去考虑拍摄残荷,希望藉此表露出一份感受。我在拍摄郁金香的时候,也希望通过近摄镜头,为它带来一份探索和神秘的感觉。
  相对来说,走在春天的荒野里,草丛里的野花虽然不是那么的“好看”,但一样为大地带来了生命的痕迹。如果只是纯粹地记录它们,就很难吸引他人的注意。这也就是说,像这样的题材,要追求画面中有自己的感受,就有必要在画面里找寻陪衬。在这里(图2),荒郊的环境不仅说出了野花的出处,也在画面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特别在云层把远山压暗的情况下,把草丛里的野花变成了画面里的“特写”。
  
  题材的取舍与画面的整体性
  对很多风光摄影爱好者来说,他们的兴趣往往在开阔的野外。尽管这样的景物放眼望去,可以带来一份天高地阔的快感,但在一个有限的画框里,在每一个观赏潜意识的心理上,必然会有“你要我来看什么”的疑问。而它的解答,与其说在于命题,不如说在于画面的视觉效果。我总觉得,一张照片所能带来的视觉反应可以因人而异。而文字的命题,往往局限了观赏者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大自然的环境里拍摄,一般的题材少不了天、地、山、水。不过一旦把它纳入一个有限的画框里,照片给予观赏者的(即使是潜意识的)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找寻一个着眼点。这个所谓的“着眼点”可以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题材,也可能是画面整体的形象和色彩。以图3为例,在荒野里,虽然比较理想的光线和沙丘的结构可以把画面分割成形状不同的色块,但是一棵孤立的树木除了为画面带来视觉上的着眼点,在位置上也突出在沙丘明亮的一角。它不仅为这片荒漠带来了生命的活力,还几乎有一份“独立荒野傲周边”的气势。
  谈到树木,它确实是大自然环境里的一部分,但我总觉得它在画面上也可以作为生命的象征。确实,在一般的环境里,它很难像图3那样,孤立而有效地突出在画面上,特别是在有一片树林的郊外,摄影者如果想要用它作为视觉上的着眼点,那就必须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图4就可以看作是一个例子。
  山丘上的树木,穿过山谷一直伸向远处的山头。在黄昏的落日和彩霞下,显得非常动人。为了表现出这片环境,同时又想把彩霞纳入在画面里,近处的一棵树,虽然并没有突出的形象,却成为画面上非常有必要的一部分。没有它的存在,画面几乎是天地各一半,而且也难让观赏者意识到摄影者的落脚点。它的位置和照片拍摄角度的选择,把画面一分为三,从阳光照亮的山头和扶手可及的树木以至天上的晚霞,画面里的每一部分,都有了存在的必要和注目的所在。
  虽说拍照的吸引力一般都来自引人注目的景色,但是对我来说,漫步山野之间,不论什么样的大自然环境,都能激发起我一份探索的好奇。在图5中,首先激发我灵感的是林边的轻雾。它几乎成为近处草地的边缘。它是大自然设置在草木之间的栏杆?还是雾气走出来的痕迹?可是如果没有左侧的树木把两者连接在一起,以草木作为拍摄的题材似乎显得单调,也在画面上缺乏整体的结构。从林丛里突然显现的一线阳光似乎为我解决了构图和拍摄与否的犹豫。它似乎是一条走道,吸引我肉眼的追随。
  
  风光摄影与人物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照片里没有人物。最近,我也听到有所谓“有人的风光拍摄”。虽说题材的选择是个人的意愿,没有什么争议的必要,不过在风光摄影里,以人物搭配往往会改变作品本身的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由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的认同,观赏者对于任何有人物出现的场面都会感到一份直接的关联。这使得有人物出现的自然景色照片里,大自然往往成为人物的陪衬,降低了我们对于这片景色本身的认识和它能为我们所带来的启发。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类的照片,与其说是“风光”,往往成为人们生活照片中的一类。它的意义,与其说是从大自然环境去得到启发,更是对当地人们生活环境的说明和批评。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因为观赏者对于画面人物的出现有特别的关注,人物的出现必然在照片和观赏者之间带来连接和沟通,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也就有必要考虑到人物在画面里的意义,不是仅仅只把他用作装饰而已。换句话说,人物的出现不能看作是一个意外。就像图6,当我把一个行走在沙漠荒野里的人物纳入画面,尽管他个人的形象并不突出,但他的出现与一般以骆驼群作为题材的相似构图的照片相比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后者为观赏者带来一份“沙漠历程”的欢欣和通俗感。而这里,人物更突出沙漠的开阔与行者的孤寂。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拉近了图片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为独步野外的观赏者带来视觉伴侣,也带来独步野外的遐思。
  我在陕西定边把沙漠与长城残垣结合在一起(如图7),这里的残垣也是人文景物的一部分,它带来一份怀古的遐思,真可以用“国破山河在,流沙催岁逝”来形容。同时,它也成为所谓“有人的风光拍摄”,说明人们为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改变。
  如果说过去的人文景物可以带来怀古的遐思,现代的建设就更明确地说明了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就像图8这张山头的风车发电机,很自然地就成为现代人们的关注点以及它们对地貌改变的作用。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下,我认为,风车的位置以及拍摄的时间还是一样让照片超出了纯粹的记录,带来一份想象的空间。在拍摄时,我有意选择了使风车不是“一字排开”的角度。尽管风是难以表现的题材,但作为一项应用风力的器械,它的动力来源还有必要暗示出来。除了受风吹动的车盘以外,这些风车在画面上的位置,也给吹过来的风在画面里设了一条没有阻挡的通道。不过在一个没有其他人为建筑和杂乱题材的画面上,也令人感受到一片“绿色”的环境。
  当然,我这里只不过利用少数的几个例子来提示风光摄影中题材与搭配的重要性。而实际的功效和发挥是每一张照片拍摄时都需要进行的思维和实践。
其他文献
2009年10月13日,在肯尼亚东北部瓦基尔地区,一头长颈鹿因干旱而死亡。   位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某村庄的一座仓库。   在肯尼亚图尔卡纳地区的一座村庄,人们从一个20米深的坑里取水。   肯尼亚东北部,人们走在通往取水点的路上。   这是8月16日拍摄的拼版照片,在科特迪瓦阿比让阿提埃克比贫民区生活的孩子,渴望拥有像样一点的玩具。  11岁男孩库利巴利·沃里希奥手中拿着他最喜爱的玩具;左下图:这
期刊
应该说,我的摄影历程是跟国际摄影节密切相关的。1996年3月我参加了美国著名的休斯敦摄影节,那是我第一次在国际上参展。说到那次参展,还要从马克·吕布说起。  1993年,我正在深圳出差,杨延康说带我去见马克·吕布,而我正巧也随身带了一盒自己的小样片。记得当时马克·吕布的房间里站满了等他点评作品的中国摄影师。看着他们做工考究的照片,我又羞愧又后悔:没舍得买80多块一张的进口相纸,用的是30多块的国货
期刊
2011年9月19日至25日,第11届平遥国际大展在山西平遥古城举办。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摄影师参展,展出图片3万余幅。本届摄影大展以“瞬间·永恒”为主题,回归了摄影艺术的本源,也开启了大展新的航程。   再次踏上平遥的土地,摄影节的气氛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展览场地有所减少,前来观展和看热闹的人似乎没有以前多了,然而展览和作品的整体质量却有一定提升。十年磨一剑,本届平遥大
期刊
当许多人将蒂姆·弗兰克的这组名为《马属》(中文画册译名也称《天马》)的作品集翻译为“马”的时候,其实是忽略了其中的许多内容和作者的特别用意。就像在第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蒂姆都要与每一个交谈者强调的一样,这组有几十幅的展出作品不仅仅是关于“马”这一种动物,还包括马属中其他如驴、骡等奇蹄目动物。  当然不仅仅是种类丰富这么简单,其实蒂姆·弗兰克的这组《马属》作品在看似商业拍摄光线唯美表现、充分展现
期刊
大理,作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滇西通衢、博南古道的必经之地,是我国同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9月24日,以“生活在别处”为主题的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在古城南门拉开了帷幕。一踏进大理古城的主干道,大理国际影会的宣传语和作品随处可见,让人感到了浓浓的艺术氛围。本届大理国际影会分成摄影展览和新媒体展两大类别,在国际化、专业化、展演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比前
期刊
老师:宋刚明  学生:彭向东、元子、邓劲松、乔志、周睿、罗宏、吴绍国、黄鹤、龚婉婷、张茂军、杨军、郭瑛、鱼儿。    老师:你这(用的)是50毫米的镜头吧。  罗:不会,是35毫米的。  老师:你再看看。  罗:果然是50毫米的。  老师:我说你怎么老是站得那么远呢,看你的站位就觉得不对。  罗:老师怎么没看镜头就知道我用的什么焦距的镜头呢?  老师:你们的老师是老江湖了(笑)。相机用久了,特别是
期刊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名士之乡。这里自古人才辈出,其中著名的有贺知章、陆游、王阳明、徐渭、王羲之等诗文大家,他们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为越地增辉生色。而在摄影领域,浙江摄影界也可谓人才济济,从新闻、纪实,到商业、风光等领域,均不乏杰出人才,是中国摄影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新闻摄影方面,前有俞创硕(曾任《良友》画报、国民政府中央通讯社记者)这样与罗伯特·卡
期刊
《青年时报》副总编辑王芯克堪称浙江新闻摄影界的翘楚,不仅在“中国新闻奖”等重量级赛事中多次摘金夺银,不少他原创拍摄主题也不断被其他摄影人模仿。在接受采访时,40岁的王芯克穿着式样简单的T恤和工装裤,一副随时准备赶往拍摄现场的样子。他是勤奋的,为了拍摄一个专题,起早贪黑不断跟进;他也是一个有心人,总能在其他人漠不关心的事件中发现新闻价值,拍摄出优秀的作品。以下是他对于摄影报道的一些经历和思考,相信值
期刊
下午的《都市快报》摄影部,傅拥军匆忙来到办公室,带着歉意说手头还有未完的事,过一会儿再细聊。办公室里只有三四个编辑在工作,多数人外出采访尚未返回,墙上贴着记者和编辑们的打分表格,以及他们的摄影作品,旁边贴着傅拥军手写的评语,与摄影部的每个人共勉。看得出来,这里的业务交流非常活跃。   许多人知道傅拥军,或许是通过2009年荷赛二等奖照片《西湖边的一棵树》。这组作品的获奖在当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期刊
风光摄影是广受影友喜爱的题材,从发现美景到开始拍摄,然后以影像的方式进行美的表现,整个过程都会给人以感官和心灵的愉悦。本期英国《实用摄影》杂志为广大风光摄影爱好者讲述了几点实用而有创意的风光摄影拍摄技巧,包括“用长焦镜头拍出绝色美景”、“风光摄影如何巧妙构图”、“如何创作全景式风光照片”等。    一、 用长焦镜头拍出绝色美景  遇到很多影友,在面对无限美好的风景时,常常抱怨自己的镜头不够广。诚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