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在食品营养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yuyu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技术产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受到了巨大争议,尤以是否会产生抗药菌株、引起食品过敏症以及影响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环境等方面受到的质疑为甚。本文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物质,并围绕蛋白质评价、矿物质评价、脂类评价、抗营养素评价、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等,就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学评价展开探讨,希望能为转基因技术在食品营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物质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主要是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等。通过转基因手段使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产生变化,是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转基因技术在食品营养学中应用的主要体现。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以高营养价值为卖点的转基因食品,如“超甜玉米”“营养玉米”、转基因大豆等。
  不过,食品中除了营养成分,还包含抗营养因子。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抗营养因子含量大幅增加,甚至产生毒素,对食品的营养性与安全性造成不小的影响和威胁。
  另外,食品在经过加工烹调后,其营养成分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转基因手段增强食品加工烹调的稳定性,也是保障其营养成分被人体有效摄取和吸收的关键。
  二、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学评价
  营养素是指从外界摄取并用于维持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人类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素,即通过食物获取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水等。转基因技术在食品营养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就是对食品营养素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水等营养素的影响并不大,故而在相应的食品营养学评价中可以忽略这四大营养素,只需要重点对蛋白质、脂类和矿物质这三大营养素展开评价即可。
  从人体摄入的角度看,人类通过食品能够摄取多少营养素才是关键,相应的营养素生物利用率自然也成了研究的重点。食品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高低,通常被作为评价食品实际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在食品营养学中应用转基因技术,自然要以提高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为重点,这样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能够满足群众需要,为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提供支持。
  通过转基因技术能够对食品中特定营养素的含量加以改变,但其被人体吸收后能否产生和原作物中天然营养素一样的功效?事实上,在转基因技术被应用于食品领域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大量安全性方面的案例。比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微生物基因工程生产出了纯度不低于99.6%的色氨酸,并将其作为营养素补充剂应用到食品生产之中,但这种和天然食品在化学成分上高度相似的转基因食品在大量售卖后,造成了数千人得病、1500多人永久性伤残、37人死亡的惨剧。在这些转基因食品安全案例的影响下,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性产生怀疑也在所难免。
  科学家通过动物试验对转基因食品中营养素的生物功效进行了测定,发现转基因食品与天然食品在特定营养素含量不一致的情况下,营养素含量较高的转基因食品有助于动物发育,并且不存在异常或病理改变,故而判定转基因食品营养素的生物功效并不会受到影响。这意味着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食品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便能提高相应的生物功效,即食品营养价值会有所增加。不过营养素含量的增加与生物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生物功效的提升是否呈正相关,目前还难以确定。
  另外,抗营养物质作为限制人体从食品中摄取营养素的物质,其含量过高也会影响食品中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故而通过转基因技术减少其含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植酸便是典型的抗营养物质,当食物中植酸含量过高时,人体对食物中微量元素的摄取、吸收与利用会受到不少影响。合理利用转基因手段,对植物中植酸的表达进行适当抑制,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对植物食品特定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1.蛋白质评价。蛋白质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自然是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中极为基础的部分。一般来说,转基因食品的蛋白质评价是以机体使用食品后的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生长发育情况等作为评价方式,从而对食品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分析与判断。目前以提高蛋白质含量为主要卖点的转基因食品包括甜马铃薯、大豆等,通过动物实验进行蛋白质评价,能够对蛋白质的利用率进行较为客观、準确的评价。以白老鼠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给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白老鼠喂食转基因马铃薯和普通马铃薯,结果发现前者的蛋白质利用率明显高于后者,说明转基因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2.矿物质评价。矿物质类营养素即无机盐类营养素,包括钙、磷、钾等常量元素,也包含铁、铜、锌等微量元素。人体需要持续从食物中摄取和吸收矿物质类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以及正常的生命活动,比如钙、磷、镁等既是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也会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对转基因食品的矿物质类营养素含量以及相应的生物利用率进行评价,能够较为直观地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例如将转基因马铃薯、普通马铃薯、转基因马铃薯粉混合大豆粉、普通马铃薯粉作为实验变量,分别喂食白老鼠,并通过检测白老鼠腿骨钙离子浓度与血浆中钙离子浓度的方式,对转基因食品的钙类营养素利用率进行评价。实验发现,白老鼠血浆中钙离子浓度基本不存在差异,不过腿骨中钙离子浓度则有着明显差异,其中喂食转基因马铃薯的白老鼠浓度最高。由此可见,转基因技术能够有效增加食品中的矿物质类营养素含量。
  3.脂类评价。脂类营养素是人体能量来源之一,也是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不过人体内脂肪含量过高也会影响健康。因此在食品营养学中应用转基因技术,应当以适当提高食品脂类营养素含量为目标,在提高脂类利用率的同时以免人体摄取过多脂类营养素而影响健康。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以增加脂类营养素含量为主的转基因食品为蛋白棉籽,其脂类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蛋白棉籽。
  4.抗营养素评价。抗营养素是对抗人体吸收营养元素的成分,其作用方式主要包括减少有效成分吸收、降低营养成分质量、排泄过度营养元素、转化营养成分为有害物质、抑制营养成分发挥作用等。毫无疑问,食品中抗营养素含量过高时,必然会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而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的食品可能出现抗营养素含量增加而影响人体营养摄取与吸收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食品具有毒素。
  综上可知,现代食品营养学对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能够有效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而转基因技术正是其中广受关注的重要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的成熟程度依旧不高,还有着巨大的研究和发展前景,其对于食品安全性与营养性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验证。可以预见的是,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必将是营养学界必须面临的重要挑战。
  作者简介:许懿(200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遗传学。
其他文献
糕点类、面包、饼干等食品在现代人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其中包含的添加剂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运用霉菌检验法来评估食品安全质量,确认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本文探究运用盐水法、国标法、纸片法来检验糕点、面包、饼干类食品,希望通过检测成分来去除有害菌类物质,从而让人们吃得更安心。  一、霉菌检验方法归纳  霉菌检验对于验证食品质量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食品都会对霉菌检验的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食品质量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工作人员借助微生物学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生物学检测法等多种方式,检测食品的安全情况、卫生状况,从而分析食品是否安全、可食用。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食品检验质量,甚至会直接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分析了如何加强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以期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随着教育3.0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旅游类高职的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在校际协同背景下引入智慧课堂教学体系,对地区间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长三角旅游职教联盟烹饪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与创新点,为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引发教育者对智慧课堂的进一步理性思考。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各种牲畜的主要饲料来源。基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玉米进口量高速飙升。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增长414%,前两个月的进口量已超过2019年一年进口量,水稻和大米进口量同比增长206%,高粱进口同比增长366%。随着我国进口粮食暴涨,国际粮食价格也开始大幅上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谷物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5%,玉米上涨46%、小麦上涨20%,大幅
非热杀菌技术还有一个名字叫冷杀菌,这主要是因为在利用非热杀菌技术的过程中,食物的温度普遍偏低,通常都是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这与传统的高温杀菌技术相比,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食品的色香味俱全,还能在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保留食品中的安全营养成分。目前我国主要运用的非热杀菌技术有高压杀菌技术、脉冲强光杀菌技术等物理杀菌,以及杀菌剂、防腐剂等化学杀菌技术。  一、非热杀菌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了更高度的重视。食品检验检测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来判断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规范食品质量、约束食品监督管理以及促进产品贸易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了保障食品安全,政府部门按照内部职能设置了各个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一系列食品检验工作。但是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各个检测机构职责相似、软硬件配置相同,在项目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项目重复的情况
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发展,食品机械行业也不例外。之前由于食品机械的质量低下,不合理的食品机械导致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绿色设计理念也开始在食品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加入绿色设计理念后,有助于治理食品机械设计带来的环境污染,有效降低机械应用能耗,有效提高食品机械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机械中融入
山药(Rhizoma Dioscoreae)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有“毛山药”和“光山药”两种不同规格,具有补益脾胃、生津益肺之功效,是最具代表性的“药食同源”物质。山药在我国分布广泛,河南焦作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山药道地产区。  山药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老百姓常作为滋补佳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甾醇、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胆碱等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目前的临床研究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的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中式烹饪方法逐渐发展并固定下来,目前包含了九种方法。而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国的中式烹饪方法也在不断与其他国家的烹饪方法进行融合、创新。  一、中式烹饪中的九大方法  中式烹饪方法是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传承下来的,方法种类样式繁多,各有不同,但是最为常见的是以下9种。  煮。煮是众多烹饪方法中一种较为常用
豆渣是大豆经过加工之后的产物,豆渣中含有的营养比较丰富,多是作为饲料被广泛应用,也有部分豆渣因没有利用价值而被倒掉。目前,市场上对豆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生产豆腐后产生的豆渣也大量增多,对于如何有效利用豆渣需要加强研究。  一、豆渣中的功能性成分  1.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膳食纤维虽然不能直接对人体产生作用,但是却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健康、预防便秘、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