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鲜明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氛围。教师的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开拓语文教学的视野,提高语文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从中产生艺术享受,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一、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教师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教学以新的形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专家权威的约束,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艺术特色,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组织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说真话实话,说表现自己个性的话,让课堂张扬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展各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从容地施展自我个性,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教学环境。
  二、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画。人物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结合,将学生引入教材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大家“其乐融融”。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根据内容把握情感,除了示范朗读外,还以唱歌为例进行指导。悲歌喜唱或喜歌悲唱,都让学生忍俊不禁。在轻松幽默中,学生懂得了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三、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教《论握手》时,就是让学生质疑,学生解答,一人提出问题,大家帮助解决,学生的兴趣及创新能力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四、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教学起点高,品位高,手法新颖,是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个性化的教师成功之路,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的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及密切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的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行为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据美国纽约市教育局网站消息,纽约市教育局局长卡门·法里娜宣布2017-2018学年增设12所小学参加初级软件工程项目(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 Junior,SEPjr)。SEPjr是学前至五年级阶段的学生的高质量计算机科学课程,通过计算机和“不插电”活动,如课堂上学生借助块码、机器人、“机器人朋友”完成任务等,学习计算机科學的基本概念。  SEPjr是“公平与卓越
比较教育历来重视对影响教育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就指出:“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告诫比较教育学者,注意的焦点不应集中在建筑物上或教师与学生身上,而是要努力去发现教育制度背后“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要理解一国的教育制度,必须了解该国的文化传统。要做到这一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该学习方式的运用是以问题作为载体的,本文以《秋声赋》一文的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利用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的方法措施,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 深度探究 《秋声赋》    探究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科中运用的目标是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
据澳大利亚《教育观点与研究——对话》(Education Views
【摘 要】阿来的《尘埃落定》不仅刻画了藏民族的文化人格,并且以文化比较的视角展示了两种文化碰撞以及土司文化的嬗变史。本文着重从汉文化的进入、汉藏文化的碰撞给土司制度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以期对小说有个较为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尘埃落定》 傻子 文化碰撞 土司制度    一、傻子——两种文化碰撞的产物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土司家族的衰落史”,也即是一种区域文化,特定藏文化在外来汉文化的漫性冲击下
一、立足大学职能,谈国际处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作用  西方的高等学校一般只承认大学具有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分别于中世纪、19世纪初、20世纪中期被提出,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  1088年,博洛尼亚大学在建立之初开设了法学、医学、神学等专业,以知识传授为主,旨在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19世纪初,知识的综合教学与科学研究同时在大学中盛行,且提倡学术自由,大学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外语教学自然离不开词汇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语言知识部分也对词汇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并进行了详细描述。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读、寫、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越大,学习英语的效果就会越好。但很多学生因为记不住单词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早在北宋年间苏轼就将“诗中画”作为论诗的一种标准。而时至今日,我们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重视诗歌内容的本位教学而对“诗中画”却常常忽略。那么,“诗中画”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诗中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在诗歌中举足轻重,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环境描写对诗歌的重要作用及赏析的方法。  一、主体作用  诗歌中的“诗中画”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
醫护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白衣战士”。小朋友们注意到了吗,医护人员都穿着白大褂。你知道白大褂是谁发明的,又有哪些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