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知道的网络生存法则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拿大作家Ann Voskamp有一封写给孩子的信:
  “我认识一个人,他总去邮局寄送书籍,每当工作人员常规性地向他询问包裹里是否有危险的、易燃易爆的物品时,他总是诚实地回答,当然有——言语。
  


  “谁说击碎你骨头的只有棍棒和石头,而言语不会?
  “去问问路易斯安那那个满脸胡子的家伙,或去看看那条在去往非洲的路上发出的推特吧!”
  Ann所指的满脸胡子的家伙是美国真人秀《鸭子王朝》中的菲尔·罗伯森。罗伯森在公开场合发表“同性恋犹如恐怖分子”的言论像一颗炸弹,在社会上引发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此,有线电台不得不采取行动,暂停了他在系列剧中的演出。
  而经历非洲“致命之旅”的是一位叫贾斯汀·萨科的美国女人。她并不像罗伯森一样是名人,当时她的推特上只有170个“粉丝”,通常她发出的言论都如石沉大海,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回复。但那次她在从伦敦飞往非洲的航班起飞前,发了这样一句话:“要去非洲了,希望我不会染上艾滋病。开玩笑啦,我可是个白人呢!”她按下了发送键后便关机睡了,等她落地再次打开手机时,震惊地发现她的整个世界都被摧毁了。
  这条存在“种族歧视”意味的段子,被她170名“粉丝”中的一人推送给了一个拥有1.5万名“粉丝”的传媒记者。就这样,在她关机飞行的11个小时里,这条消息闪电般地扩散,点击量成了推特之首。在她完全没有能力为自己辩解的时候,人们开始疯狂地“人肉”贾斯汀的私生活,骂她、诅咒她,希望她的公司开除她。她的公司为了自保,也在推特上发表声明,在没有和当事人进行任何交谈的情况下,就解雇了她。是的,就在她睡觉的时候,亿万的陌生人正在为摧毁她的生活而狂欢,她为这句自以为是的“美式幽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如果说在20世纪70年代,你需要知道地震时如何从屋里跑到院子里空旷的地方;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就要知道被困在50层高楼的逃生方案;到了2000年之后,若还不懂得如何在网络统治的时代生存,不知道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又能保护隐私和不被网络暴力侵犯,那则是不合时宜的。所以那位加拿大母亲在给孩子的信中语重心长地说:“永远不要忘记,你可以随便说什么,但没有人会真正想去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也是网络信息时代的特色。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窥视着别人的生活,常常只通过一句话、一件事来判断这个人的全部,他们并不关心这句话的语境或这个人之所以这么说、这么做的原因,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判断,而这个判断并不公平,也不会包含任何宽容和慈悲的胸怀。于是如何措辞,如何发声,如何权衡内心的叛逆和价值观,认识和估量网络的能量,就成了现代人必修的课程。以下这6点,是将来我会告诉孩子的“安全教程”。
  1.网络上的信息永远不会消失。
  面对社交网络,我们往往是松弛的,图一时之快,不计后果,以为编辑、隐藏、删除都只是按一下键的事,但在智能手机可以轻松复制、截屏、保存的年代,一切都无法轻易消除。Ann在给孩子的信中也警示道:“社交媒体正如它的名字,只要你还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它就会一直影响你的社交。”
  2.你所说的,会代表你。
  社交媒体上的话不是外交部的官方发言,我们往往会轻视它,但其他人会通过你在网络上的言行来判断你的为人。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去面试前,上网搜索一下面试官的背景,如果能看到他的社交媒体资料,就能更容易了解其性格、脾气,可以想想如何投其所好。同样,你的社交媒体资料也会被想了解你的人随时搜索,你在上面留下的言论也会是人们评判你为人的线索。
  3.言论自由,但要承担后果。
  当菲尔·罗伯森被舆论抨击的时候,他也在强调,自己作为美国公民,有言论自由,谁也不能阻止他讲出心中的感受。但事实是,当他被记者追问时,也会承认自己言辞不当。而贾斯汀·萨科为她的自由言论承担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她因为一句话彻底毁掉了自己的职业前途、生活状态和公众形象。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60年学会闭嘴。”海明威的这句话提醒我们要谨言慎行。这并不是要求人们不要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在表达之前,衡量一下说这些话要付出的代价。
  4.学会表达自己。
  我们不是语言大师,但教育、教养和智商、情商都会教给我们如何使用更妥当、更善意的语言去表达自己,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5.尊重大众认同的价值观。
  不管时代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新锐思想和流行文化,什么样的幽默方式,人们的价值观还是不会改变的。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性别差异,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
  6.不与恶同谋,不以丑为美。
  来自威尔士的纪录片导演、作家Jon Ronson曾站在TED演讲台上谈论网络暴力,他同样讲到了贾斯汀的故事。他说,当那些人肆意攻击贾斯汀的时候,他们不用为自己的言论负任何责任,也不会有人谴责他们,说他们正在为摧毁贾斯汀而兴奋不已。他们想表现出对死于艾滋病的非洲人民的关怀,希望别人觉得是因富有同情心而导致他们做出了如此残忍的行为。这并不是在倡导社会公正,这只是一种泄愤的方式。
  Ann在信的最后说:“是的,言语是炸药,可以用它去伤人,但也可以用它来摧毁人与人之间的壁垒,打破疆界,消除通往新世界的一切不可能。”
  也许我们不能指望网络世界中没有冲突、误解和伤害,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做到不与恶同谋,不以丑为美。
  (王传生摘,勾 犇图)
其他文献
五位小姐排成一列,五人姓氏不同,所穿衣服颜色、所喝饮料、所养宠物以及爱吃的水果都不同。  钱小姐穿红色衣服,王小姐养了一只狗。  陈小姐喝茶,穿绿衣服的小姐站在穿白衣服的小姐左边,穿绿衣服的小姐喝咖啡。  吃西瓜的小姐养鸟,穿黄衣服的小姐吃梨,站在中间的小姐喝牛奶。  赵小姐站在最左边,养鱼的小姐旁边的那位吃梨,吃橘子的小姐站在养猫的小姐旁边。  吃苹果的小姐喝香槟,江小姐吃香蕉,赵小姐站在穿蓝衣
期刊
左腿截肢的跑者萨拉·瑞纳森如此描述自己奔跑渐入佳境时的状态:“我有种世间万物都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感觉,就连假肢也似乎和我的身体融为一体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跑步者愉悦”。  “一般出现在跑步半小时后,突然感觉不到疲惫,全身都是满满的快乐和激情。”“腿带动身体,呼吸欢快,停不下来。”“我整个心都明亮了起来,感觉世界巨大。”“特高兴,不自觉地就是想笑,就是要加速……”“觉得自己可以永远跑下去。”“如果状
期刊
《读者》属于综合类文摘,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与时俱进,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认可,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读者》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这套合集共4箱81卷,全景呈现《读者》30年来(1981年~2010年)所有精美文章,可谓广大读者超级丰盛的精神大餐。特贴心附赠收藏证书,有专用编号,具备一定的升值空间。  定价:1800元(全4箱8
期刊
化 境  王阳明的《传习录》中讲:“读书须入化境。”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人与书渐入“化境”,二者融为一体,也是我们对精神境界成熟、自由和洒脱的期盼。  读书真的会发生奇迹:能体验“另一种生活”,可获得“别样的经验”,因此有了“第二生命”。推而广之,人生的“化境”无处不在。解决各种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化解;受高人指点而顿悟,称之为点化;为好人好事感动,这就是感化。  化干戈为玉帛,是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期刊
窥探我家的“后窗”,是用不着望远镜的。过路的人只要稍微把头一歪,后窗里的一切,便可以一览无遗。而最先看到的,便是临窗这张让人触目惊心的书桌!    提起这张书桌,使我很不舒服,因为在我行使主妇职权的范围内,它竟属例外!许久以来,他每天早上挟起黑皮包要上班前,都不会忘记对我下这么一道令:“我的书桌可不许动!”  对正在擦桌抹椅的阿彩,我说:“先生的书桌可不许动!”  对正在寻笔找墨的孩子们,我说:“
期刊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当年有“南沈北于”之称。一次,沈尹默为某报撰文,稿既刊出,报社未及时开付稿酬,尹默致函询问。  该报社长手持沈函对大家说:“先别给他开,等他多来几封信再说,此公字很值钱。”  (王 燕摘自《解放日报》2016年9月10日)
期刊
“寄不够”住在刘家胡同的东头,倘若要是按辈分来划分,我还应该规规矩矩地喊他“爷”。  “寄不够”真名叫方福生,街坊四邻之所以喊他为“寄不够”,是因为他总往邮局跑,寄信。    每个周五的黄昏,“寄不够”就会踏着一地金色的夕阳,弯着腰,背着手,拿着一封信,一路哼着小曲儿,穿小巷过胡同,去邮局寄信。街坊四邻见了他就问:“寄不够,又去寄信啊!”他收住小曲儿,咧开掉了两颗门牙的嘴笑笑说:“是哩,是哩。” 
期刊
十年前,日本一个名叫前岛启二的人走进中国山东省东部的莱阳市,租下1500亩(等于1平方千米)地,开始了他的耕种生涯。  前岛启二精通中文,可在莱阳人看来,他只是个“语言通”,不是个“中国通”。怎么说呢?因为前岛启二的种地方式简直“逆天”。1500亩地,他仅仅带几个日本农民去耕种,且这几个人就干了几天活——他们把地铲平之后,就开始四处转悠,再没动一下锄头。地里的野草在一天天疯长,莱阳农民看着心疼,却
期刊
人都有想不开的时候。想不开时怎么办?    我的经验,第一步是“看一看”,看一看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要换个角度放开视野看一看,走出来看一看,站在高处看一看。这一看,没准儿就看出门道来了。干着急,干生气是没有用的。“看一看”不行,第二步就“谈一谈”,同相关的人谈一谈,沟通一下;同无关的朋友谈一谈,出出主意。过去常讲要求同存异,其实也可求大同存大异,甚至暂时求小同存大异,等待机会,也不是不可以。“谈
期刊
1615年,28岁的宋应星前往南昌参加乡试,名列全省第三。他受此鼓舞,当年秋天就从江西奉新出发,赶往京城参加会试。宋应星先沿长江东下至江苏,再由大运河北上,水陆并进,最终历时4个多月,于次年年初赶到京城。但在会试中,他不幸落榜。此后,宋应星又参加过3次考试,但均告失败。那时,他已41岁。  人生还有什么目标可以追求呢?宋应星想起自己4次上京赴考,脚步遍布江西、湖北、安徽等10多个省,行程加起来足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