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全新的魅力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十多年,随着教育的改革,我一直在传统和教改之间徘徊:从传统教学中出走又走向传统。曾经,我在课堂上演绎着最为传统的教学:精讲多练,教学严谨、严肃,极少面露微笑,课堂纪律特好,学生听课非常认真。课后分发资料、试卷,每日重复着批改、讲解的套路,这段时期里的确也出了不少精英(高分学生),我陶醉于自己对应试教育利器的熟稔,然而,我静心下来,却发现课堂成了我个人的独角戏的主阵地,我的课堂不再充满活力,更多的是充满了疲惫。因此,我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自我,我迷茫了。
  2011年9月下旬,市教育局组织我市六十多位教师到岳阳许市中学取经,虽然只在许市呆了一天时间,听了短短两节课数学课,但我却眼睛一亮,两节课似乎向我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万分欣喜地说"这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才是让学生无限的活力的课堂,这才是课堂教学改革!"回校后,我依照葫芦画瓢尝试着上了第一堂"讨论课",本来心中无底,但看到学生从羞答答地发言到畅所欲言地讨论……连平时对数学毫不感兴趣的几位学生亦如此,我的心被深深地震动了: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变化,学生的面貌竟然迥然不同。从此,我就大胆地投身于讨论式课堂的探究。
  经过两年的探究,我渐渐发现"讨论式课堂学习法"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让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也老师的工作量减负了。当然,为了让"讨论式课堂学习法"效果更好,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讨论时机要恰当
  在上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来安排讨论,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何时讨论,也就是说要把讨论的支配权给学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想让学生自觉主动的进入讨论,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就应随时抓住学生的思维动态,以此选择讨论的最佳时机。如果教案上安排讨论的问题,经过提问后学生回答出了,就不应再讨论了。而相反的,如果提问后发现很多学生都回答不出,或是发现学生有争论、迷惑、理解不清的时候,哪怕教案上没有安排讨论,也应该及时的组织讨论,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
  二、讨论的时间没有限制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是不想让学生讨论,而是怕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有时讨论要占去不少时间,考虑到教学进度,就草草收场,或是让学生课外去讨论。酣畅淋漓的讨论嘎然而止,不仅抹杀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影响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以后要想开展积极互动的讨论就难了。所以一旦组织讨论就要充分保证讨论的时间,发挥小组讨论的交流与合作功能,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三、讨论要全体学生参与
  有效的讨论应是全生参与的讨论,如果只是小面积的讨论,哪怕讨论再积极也不是成功的讨论。
  首先,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成为学生的伙伴、合作者,要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其次,要多一份容忍。对于讨论中一些不理想的表现,要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思考,学会理解、宽容和科学引导,切忌"讽刺挖苦","大发雷霆",从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要尊重学生。让他们畅谈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不要因为学生的观点不对、不好或不符合老师的思路就中途打断其发言,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最后,要多鼓励。对学生的讨论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不仅要鼓励学力高的学生的奇思妙想,更要鼓励学力低的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勇气。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讨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参与率就更高了。
  四、指导讨论进程
  第一,要安排好小组讨论的成员。让学力各不相同的学生合理的组合,这样既能提高学力高的学生的能力,又能使学力低的学生得到帮助,从而提高讨论的实效。第二,教师在参与学生讨论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讨论方向上的偏差和讨论过程中思维"卡壳"的地方,给予必要的疏导,使讨论顺利进行下去。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文明、规范的讨论。要让学生明白讨论是一种"研讨",要求发言的同学组织好语言,归纳总结小组的讨论结果。要求学生及时反思,认真分析自己在讨论问题上的偏差,纠正自己的认识等等。让讨论在规范中进行,不断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讨论的效率
  五、讨论的注意事项
  1.讨论问题要有始有终;2.用理由说服对方;3.用问答式引导其他同学得出结论;4.要学会倾听;5.难点先要成绩好的学生讨论;6.交流与思考相结合;7.可争执,不可争吵;8.散而不乱;9.关注"学困生"的讨论。
  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发现了学生的眼神亮了,精力更充沛了,下课了,思想流连于活力无限、激情无限的课堂中。这时,老师要学会了放手,学会了聆听,分享着他们对同伴的真知灼见的赞美;分享着他们对不同意见的质疑,分享着他们在讨论中的面红耳赤、认真与执着;分享着他们在讨论中思维火花的碰撞。教育是永恒的话题,课改也是教育者执着的追求,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愿用我有限的青春去谱写无限的课改之曲。
其他文献
【摘要】智障学生的数学思维由于自身的智力原因存在很多不足,因此也给他们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创造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智障学生来说是他们十分缺乏的部分。怎样提高智障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数学思维的多元性和逻辑性,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是我们培智学校老师急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智障学生 数学思维 创造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有效课堂是从课堂的起始阶段开始的。我们可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做相应的知识及情境铺垫,诱导并激发学生观察事实、反思经验,以提升课堂效益。  【关键词】导入 知识铺垫 情境铺垫  【中图分类号】G 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61-02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一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是一种音乐文化的教学,通过音乐学习,旨在让了解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理解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赏古琴 寻文化》一课以“琴之源”、“琴之形”、“琴之韵”、“琴之雅”为主线构建课堂,从感知到聆听,由浅入深,让学在感受古琴音乐的同时,理解古琴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浓浓的音乐味与厚厚的文化味的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升
期刊
【摘要】面对新课改,教师要有足够的是非观,不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要定心静气,不盲目"跟风",追求"流行"。语文教学呼唤"本色"。本色语文简简单单,没有太多的"电化",没有矫情的表演;本色语文平平淡淡,只有读文,只有语言;本色语文扎扎实实,关注着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本色语文轻轻松松,学生无拘无束地各抒己见,毫无顾忌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也是我梦想中的语文。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为了辅导学生参加市中职旅游英语竞赛,笔者在结合旅游英语专业的要求和教学特点的同时,优化了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功能。实践证明情景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中职旅游英语 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47-02  一、中
期刊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在立足吃透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前提下,更应该用层层递进的课堂师生对话,启迪学生思维高度,为学生架设知识阶梯,让他们去摘"顶峰杨梅",品尝数学的甜蜜。我的做法是,在充分的课堂欲设下,教师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而繁,层层递进,循循善诱,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  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通过老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舞蹈教育也在发展中不断的探索,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实现舞蹈教学和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在"剧目引导,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和尝试,充分挖掘利用传统艺术资源,从2005年舞剧《一把酸枣》到2011年舞剧《粉墨春秋》的创作与演出成功,在建立高职舞蹈教育模式
期刊
我深切地感受到:少先队只有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才能使其魅力四射,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也能从中收到有效的教育。我校少先队认真、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德育教育——春风化雨  1.师德教育——引领、沟通、自律  尚德的教师更能塑造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优先抓好教师的德育教育,多次组织各种活动,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洗脑充电。对于社会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则分类进行交流沟通
期刊
鲁迅是一个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家,他的小说《祝福》在写人方面除了读者所熟悉的常见手法外,还运用一个"独特"的手法,那就是在"重复"与"追问"中描写人物形象,体现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人艺术,教学本文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一、在"重复"中写人  重复本是文学创作的大忌,然而,鲁迅先生在《祝福》中非常娴熟自如地运用了这个"手法"来勾出人物的"魂灵",入木三分却又不露痕迹。《祝福》"重复"的写人手法主要有:
期刊
【摘要】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的方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难写作,写作难"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写什么,如何写"是多数学生普遍的困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针对作文教学的特殊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提高小作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呢?本文紧抓"写",从科学命题、课堂教学、阅读训练、生活积累、实用写作和作文评价六个方面入手,浅谈笔者在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