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调解心情

来源 :健康人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心情不好时,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看什么都不顺眼。有的人喜欢静静地喝茶,或听听音乐;有的人喜欢找朋友倾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排解情绪的方法。古人也是一样,因为无论古今,不变的是人性。
  1.读书开阔心境。“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庆元二年,为避权臣之祸,朱熹与好友来到新城福山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朱熹閱读了大量书籍和书法作品。读书让人思路变得明晰,人要心灵澄明,就要读书。
  2.漫游散心。“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宦海失意,李涉被流放期间,心情很是不佳,终日混混沌沌。有一天他发现春天快要过去了,于是强提起精神,登上镇江的南山,在游览古寺时,偶与高僧闲聊,那郁积在心中的苦闷,似乎找到了出口。
  3.淡然面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诗中有一种旷达超逸的胸襟。元丰五年春,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至黄州。其间,他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但苏轼却泰然处之。他认为,自然界或雨或晴属于正常,那么社会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必在意呢?
  4.找朋友倾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时,应旧友邀请到农家做客时,写下这首诗。田园环境悠美,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与故人把酒叙旧。这时的孟浩然不仅把政治中的冷遇波折全忘了,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因为朋友的相谈,也化为虚无。
  5.喝酒聚会。“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将进酒》。当人心情抑郁烦恼时,酒就成了一种寄托,一种心灵的出口。
  6.过好当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禅师《无门关》。春花秋月就像我们生老病死的过程,假如我们能将生老病死的无常、荣辱得失的好坏,都不挂在心上,那就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了。活好当下,就是生活的奥秘,不要把快乐寄托在明天。

其他文献
(上接封三)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开放大学和省级示范高职学院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还听取了财务处处长王宏所作的《2012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工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外交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外交政策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后,实施了"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外交政
随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变革,不同的教学工作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由传统的教学工作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就使得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了
我学报传播遍及全球本刊讯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今年9月完成的"中国知网"《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2010年度的《陕西电大学报(综合版)》季刊已
自媒体时代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广泛地使用网络,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肩负培育行业专门人才重任的交通高职院校,要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是一门重要的教学学科,借助于对数学教材的讲解,教师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教师需要正确运用教材上的知识、塑造合适的教学环境、采取高效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术后早期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完成的308例单纯
目的探究多沙唑嗪(Doxazosin)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1)HL-1心肌细胞用浓度分别为0μmol/L,0.1μmol/L,1μmol/L和10μmol/L的Doxazosin刺激12 h,检测半乳糖
目的探讨转染miR-885-5p 48 h后对人心肌成纤维细胞(HEH2)增殖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和特异性蛋白1(SP1)基因的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研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被提出了不同的模式,陶冶式、模仿式、传递式、辅导式、接受式、发现式五类,尽管有这么多形式不同的教育模式,但是到底说哪一种方式适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