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术后病理明确诊断PTMC的患者48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中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是否多发、肿瘤被膜是否受累、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合并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等信息,将以上7个影响因素作为聚类分析的变量,通过SPSS软件根据一定的统计标准进行自动聚类得到最佳聚类结果.并进一步验证聚类分析结果,从而判断影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甲状腺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北京10005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术后病理明确诊断PTMC的患者48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中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是否多发、肿瘤被膜是否受累、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合并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等信息,将以上7个影响因素作为聚类分析的变量,通过SPSS软件根据一定的统计标准进行自动聚类得到最佳聚类结果.并进一步验证聚类分析结果,从而判断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 本研究481例PTMC患者中男性125例、女性356例,比例为1:2.85,平均年龄(44.87±12.14)岁.207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转移率约为43.0%.聚类分析将PTMC患者分为3个临床类别:类别1组:所有患者均无肿瘤累及甲状腺被膜,以单发肿瘤为主,肿瘤直径均小于其他两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最低,为32.54%;类别2组:患者肿瘤直径较大,均有被膜受累,且均为单发肿瘤,其淋巴结转移率为38.61%;类别3组:患者均有甲状腺被膜受累和多发肿瘤(均达到100%),其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7.14%.进一步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验证聚类分析的结果,提示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和甲状腺被膜受累为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其中甲状腺被膜受累和多发肿瘤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和甲状腺被膜受累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其中,甲状腺被膜受累和多发肿瘤对中央区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评估作用更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生酮饮食对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月经及生育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科门诊的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给予生酮饮食干预12周,随访1年,比较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月经周期、妊娠情况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52例患者,中位年龄29(23~39)岁,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位时间5(1~8)年.生酮饮食干预后,体质量明显下降[(75.40±9.74)kg vs(65.48±8.30)kg,P<0.001],月经周期明显缩短[(74.71±
目的 明确过滤对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数量及纯度的影响,为当前外泌体的提取方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健康人血浆和肺癌PC-9/IR细胞培养上清,分为未过滤组(unfiltration group,NC)和过滤组(filtration group,GL),过滤组采用0.22μm过滤器过滤.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检测过滤前后纳米颗粒(外泌体)数量及粒径大小变化,Aminis成像流式检测过滤前后CD9+外泌体(CD9+exo
目的 旨在评估精神科急诊患者自杀的临床、心理、社会学和生物学危险因素.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5至2017年精神科急诊就诊患者进行横断面分析,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自杀想法和行为(suicidal thoughts and behaviors,STB)检测,得分≤10分和>10分分别表示STB的存在和不存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TB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2345例患者,其中女性6885例(56%).患者年龄36(27~50)岁,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