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哲自述——想到哪说到哪

来源 :时代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ling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作家群是一个庞大的实力很强的创作群体。曾哲在这个群体中是一个“异类”。因为他虽然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算是北京的“土著”,但是十七年来,他大部分时间却行走在祖国的边疆地区,他的作品,也大都反映他在行走漂泊中看到、体验到的边地生活。唯是如此,人们称其为“漂泊作家”,甚至称其为“中国漂泊文学第一人”或“行走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十七年中,曾哲走过西北和西南边陲的大部分地方,并曾用自己的稿费和筹集的款项在云南的独龙江和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建成两座小学,还准备到西藏的山南地区再建一座小学。照笔者看来,所建的两座小学同他写出的反映他漂泊生活的文学作品——从长篇短体小说《呼吸明天》到虚构与非虚构相映衬的《转场·帕米尔全高原的消息》同样重要。作为当下文坛的一个“异类”,曾哲的传奇色彩颇浓的人生经历以及他那些艺术特色鲜明具有异质的文学作品,已经引起文坛内外的关注。尽管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一直抱着低调的态度,但是他的作品的特色与异质,以及多次获奖,还是挡不住人们的注意。本栏在这一期里邀集曾哲的几位文友还有一位读者一起来聊聊曾哲的为人与创作,或许对了解曾哲,了解正在悄然兴起的漂泊文学有些益处。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制备了一种对pH具有敏感响应、机械性能优异、高含水量和荧光性质的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SA)水凝胶。海藻酸钠水凝胶的制备主要是通过海藻酸钠中羧酸根离子和稀
<正> 我的书房,其实称不上"书"房,因为有许多不是"书",可我把它当成了书。一是我的书房里有许多卷"图",那是一张张画满各种记号的地图,这些图记录了我二十多年来到乡间山野踏
通过对“嵊泗二井”地层层序和孢粉层序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及数据进行对比,同时参考长江三角洲、东海内陆架的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总体框架,对嵊泗二井进行了第四纪地层的
药物在环境中的暴露及其生态风险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养殖业中大量使用的兽药已成为环境中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动物体使用的兽药绝大部分首先以原药或代谢物的形式在动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群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出现。因此如何为都市人缓解压力,释放焦虑的情绪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大挑战。近些年乡村旅游
张炳厚主任治疗头痛的经验北京市公安医院(100006)赵树杰关键词头痛,辨证论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张炳厚主任,以善于治疗头痛闻名。笔者侍医半年余感到张主任治头痛时有独到之处。在第五版
琵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弹拨乐器,有其丰富的表现力。《草原小姐妹》这首乐曲具有浓郁蒙古族歌舞的特点,它的主题明快、风格清新又有创新技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浅析这
变电运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对变电站设备的管理和实时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让电网得到正常化运行。如果变电运行存在问题,就会使整个电网系统遭受到重创,使电力企业
通过温室盆栽实验,单独或联合接种多环芳烃专性降解菌(DB)和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长期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
<正>近年来,"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名词不断进入我们的视线,尤其是以微课程教学来实现"翻转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微课程教学也正在从认识阶段逐步走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