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片状γ—TiAl合金室温循环变形中的孪生行为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层片状γ-TiAl合金室温压-压循环变形中的孪生行为。结果表明:在变形后的层片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111}〈11 2]型形变孪晶,这些形变孪晶对层片位向有明显的依赖性,在一些位向的片层内可大量产生,而在另一些位向的片层内却难以发现,且产生的孪晶和片层边界呈一定的夹角关系;同时,在同一片层内观察到了两组切变方向相反的形变孪生类型,根据孪生切变的单向性和位向三角形〈100〉-〈110>-〈001〉内孪生切变的Schmid因子分析,发现这两组孪生类型分别为(111)〈112]型孪生
其他文献
发现在稀土氧化物添加量较少时,稀土氧化物主要在晶界偏析,并不形成尖晶石,通过增加晶界陷阱和表面态密度,阻碍氧化锌晶粒的生长,并且对氧化锌晶粒形状具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当
以水溶液为介质,在室温下制备得到了CdSe的纳米颗粒.最终得到的CdSe的纯度决定于反应的pH值和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溶液的pH到11以上并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较纯的CdSe,其颗粒
本文以纯碳质糊料连接PCRBSC基体,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焊接PCRBSC陶瓷.探讨了焊缝的碳含量、烧结温度对焊接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孔和游离碳(fC)是影响焊缝强度的最主要原因.焊缝不含气孔和fC时,连接强度随焊缝中游离硅(fSi)的减少而增大.调节糊料的碳含量以控制fSi的含量;采用合适的涂覆工艺和1800℃高温烧结,当焊缝的厚度为35μm~50μm时,焊接强度达到460MPa,且断裂发生在
利用电化学分析仪对TiO2悬浮液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光电流进行了收集测试.具体研究了悬浮液浓度、辅助添加剂加入与否等测试条件对TiO2悬浮液光电流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TiO
研究了VO溶胶含量对LiNbTiO陶瓷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VO溶胶与基质形成低熔点LiVO界面相,促使LiNbTiO烧结温度从1100℃降至900℃;XDR表明,LiVO相在烧结后
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高硬度Ni-B合金涂层,经XRD分析确认镀态镀层组织为过饱和固容体与非晶态的混合组织。详细探讨了涂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的组织转变及性能变化规律,并发现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