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草迁徙的哈萨克族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代的阿尔泰草原、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到伊犁河流域,都留下了哈萨克先民游牧的身影。
  在新疆,每年牧民都要赶着牲畜由夏牧场转移至冬牧场,或由冬牧场转移至夏牧场,这个过程叫“转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属山地牧区。牧民总是逐水草而居,在新疆各地的草原牧道上,有最多的机会看到带着全部家当转场的哈萨克族牧民。但转场的牧民带着他们的羊群,融入夕阳金色的光线中,扬起的漫天尘沙,让他们看上去更像是一幅重彩的油画。从3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大雪封山,都是游牧在天山草原的牧民离开冬季草场往夏季草场迁移的时候,而六七月更是转场的高潮。
  哈萨克人继承先民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迁徙”,像候鸟一样在高原与平地间穿梭。他们有春牧场、夏牧场、秋牧场和冬牧场。所以哈萨克人的一生总是在迁徙中度过。每年有4次大的转场,小型的移动更多。而转场哈萨克族有自己的牧道。历史上人们也曾为争夺水草丰美的牧地而征战。生活狩猎、放牧、征战,应该说哈萨克人是真正的马背民族,马背成就了哈萨克人文化生活的摇篮。
  转场途中担任运输这些“家当”任务的是骆驼,它们的负重能力远胜于马或牛。一个典型的哈萨克族牧民家庭在转场中需要至少4峰骆驼,而骆驼的先后排列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第一峰骆驼负责运被褥,家里妇女和小孩也坐第一峰骆驼。后面的骆驼则运衣服、日用品、食物、毡房的羊毛毡和毡房骨架。家里的男人们则骑着马,赶着大群的牛羊紧跟在后面。
  夏牧场的生活是牧人一年最快乐的时光。夏牧场水草肥美,空气清洁,羊肥马壮,生活安逸,是牧人最理想的天堂。而一年最苦、最难的是寒冷的冬季,时有雪灾。冬天的太阳又是那么的遥远。在牧人从冬季牧场转春牧的路总是充满了希望、艰辛和苦难。寒季里一家老小赶着牲畜,驮着家当,带着摇床,迎着寒风暴雪,迁徙转场。苦难是难以想象的。好在今天牧人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有了定居点,建起了新房,又有了通往高原的路。原来漫长的转场路,今天可以以车代步。转场时,汽车、拖拉机已大大缩短了牧道的长度,老人、孩子、妇女可乘车先行,有的牛羊也坐上了大汽车,才使原来的迁徙轻松了许多,才使得千百年来马背上的迁徙史普写出新的篇章。马背和帐篷的生活并不代表简陋和艰苦,像布由什一家这样的传统牧民,与现代社会并不隔离。虽然草场远离城镇,虽然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匹,却依然有两辆自行车。而通常情况,这两辆自行车的最大作用就是充当两个孩子的玩具,他们骑着自行车在草原上飞驰,就像在马背上一样熟练。
  牧民在马背上和帐篷里度过了一辈子,生活条件并不奢华,但是身体与心灵的自由却是许多人所羡慕的,他们在辽阔的蓝天和草原上放牧着牛羊,同时也放牧着自由的心灵。
其他文献
晨光照亮阿尔泰山的时候,土拨鼠们开始走出洞穴晒太阳——侦察兵探出了头,一直张望到确认没有危险后才爬出半个身子,然后发出叫声,洞中的伙伴们这个时候次第走出洞口。在一天的活动中,它们通常保持沉默,只在发现危险时才叫。它们是沉默的杀手,捕咬老鼠、兔子、雪鸡、小鸟,然后拖进洞里处理。一次猎杀大致能供三四天之用。风雨天它们不出洞;但是如果糟糕的日子太长,饥饿会使得它们忍无可忍出洞觅食——可可托海雨天不多,对
期刊
博大精深的蚕桑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种桑、织丝最早的国家。  丝绸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科学技术史的又一大贡献。古时候,世界许多国家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丝绸之国”。  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蚕桑文化体系。  据传说,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和丝织的技术,实际上并非如此,比这要早得多。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古老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有了蚕业,有了丝织品。  从汉朝张骞
期刊
说到“地皮”,不要说城里人陌生,即使有些农村孩子,也不一定知道是个什么稀罕物。  实际上,“地皮”就是野草莓。或许因为贴着地皮生长,随口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虽说土得掉渣,却给人一种亲切感。碰上几个上了岁数的人凑在一起,谈及当年的上山经历,仿佛眼前重又闪现出“地皮”的影子,一个个顽童般垂涎欲滴,几近沉醉。  “地皮”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深绿,呈多瓣半圆状,层层叠叠,一簇一簇的,混杂在没膝的草丛里,视力
期刊
哈日图热格,蒙古语意即金雕翱翔的地方。  哈日图热格森林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北部的阿拉套山南麓,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哈日图热格森林公园成立于1994年,2000年被自治区林业厅批准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268.48平方公里,森林覆被率为45.1%。这里有充满传奇色彩的佛憩洞,令人费解的石人及排列有序的乌逊古墓,神秘的古岩画,残留
期刊
佳片有约  摄影师王汉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由于学林业的缘故,对树木情有独钟,十余年来,他立足家乡,以胡杨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为保护环境事业尽了一个摄影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005年和2007曾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胡杨》摄影作品,2011年3月应香港摄影学会邀请,
期刊
到特克斯县城后,天空多云,看来一场雨在所难免了,于是短暂停留后,我们决定尽快上山。从特克斯县城出发向南走是去喀拉峻草原的方向。路途大约有40公里。出县城约10公里后,我们进入喀拉峻山和阔克苏峡谷。阔克苏河贯流其中,河水碧绿,潺潺有声。河流滋养着山上的植被,两旁有牧羊的哈萨克人和羊群驼队擦肩而过。空气开始清凉起来。想着马上就要进草原了,我们兴奋起来,车上德德玛的《美丽的大草原》歌声表达了我们此刻的心
期刊
在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雕塑艺术作品中,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俑、彩仕女俑、天王踏鬼俑、顶竿倒立俑、镇墓兽、生肖俑等彩绘泥塑和木雕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反映了新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殊不知自治区博物馆还收藏着一批明清时期的佛教造像,也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这些佛像除了偶尔展出几尊之外,绝大部分深藏于库房中,鲜为人知。这批佛教铜像,题材多样,有如来佛、燃灯佛、观音菩萨
期刊
春天,许多地方的冰雪还没有融化,各色野花会随着纬度、海拔,由低向高地竞相开放。新疆之春就是在绽放中逐步展开的。除了追花,到沙漠中体验柔软中的坚韧、饥渴中的温暖也是一种风景:而骑行在美丽的赛里木湖边,听春天的声音在耳边唱响,更是新疆的魅力所在。  最美:杏花盛开/褚超  每到春天,新疆大地就像一位涂了胭脂的少女,漫山遍野开满了或白或粉的杏花。3月中旬到5月初,正是伊犁、吐鲁番、哈密、和田等地拍摄杏花
期刊
纪念王洛宾一百周年诞辰  “歌韵永恒”主题演讲会在联合国举行  2013年8月22日下午,在联合国总部会议室,世界各地来宾全体起立,在聆听1947年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录音声中,拉开了《歌韵永恒———纪念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一百周诞辰年活动》主题演讲会、纪念王洛宾邮品展、王洛宾人生历程图片展、王洛宾肖像绘画展的序幕。  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在《矗
期刊
在亚洲的交通史上,亚洲北部和中亚的交通发展在历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一说到中亚,人们一直认为其中心地区就是中国新疆。毋庸置疑,新疆在亚洲开拓道路的地区和起推动作用的地区中是一个重要的承接点和中心点。  丝绸之路连接起亚洲东西  路,是新疆的命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就开始了,丝绸之路萌芽;张骞凿空西域,巩固了与当时西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而西域都护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守护商道,保证丝绸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