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络视角下的企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000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知识属性、知识网络分析产业集群中通过知识分工协调形成知识网络,分析企业知识网络形成和运行,并以宁波为例,提出通过构建知识网络以促进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
  关键词:知识网络;产业集群;机制
  一、导言
  企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体(Porter,1998),具有地理聚集和产业关联特性,Quchi(1980)认为这种企业集群是介于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准市场或准科层组织形式。考察浙江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区域企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形成一地一特色的区块经济。从国外实践来看,美国硅谷和128公路、欧洲产业区等企业集聚都反映了企业发展范式的演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知识论为研究企业集群等行为和解释企业存在本质、企业的动态机制提供了新的逻辑框架和研究新范式。文献表明,基于核心企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并形成以核心企业为焦点的分工知识网络(曾德明,覃荔荔,2009;王岚,2009;邢晓柳,2010;成伟、王安,2006;吴士健,田为厚,2010),知识网络与产业发展具有网络模式的的动力过程(姜照华, 隆连堂,2004;傅荣, 裘丽,2006;任慧,贾玉平,2013);此外,以软件、电器。模具为例的实证或案例研究表明了知识网络与产业成长的关系(王晓娟,2008;曹蕾,2012;郑亚莉, 潘松挺,2012)。本文将运用基于知识观的来揭示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借鉴的意义。
  二、基于企业知识网络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1.企业是分工协调一体化的知识集合体
  企业为什么会形成聚集形成产业集群?理论上,大多从交易费用理论(Anderson,1986)、产业分工协作(李贝斯肯,1996;波特,1986)逻辑框架出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企业不但是物资资本的集合,也是知识的集合,是知识集合、协调、分工的产物。迈克尔·波兰尼从知识的性质的角度对知识作出区分,将人类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一种可以用语言、图表等工具明确表达的知识,通常表现为文件、数据库、说明书、程序等形式。而隐性知识一般难以模仿与吸收,通常以个人经验、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
  企业的知识观认为,企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渗透在组织、个人的知识,知识是分布于不同的投入主体的,并且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这决定了企业生产活动要求不同类型知识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企业价值首先在于将不同的知识主体的专业化知识一体化,在各知识主体投入过程中和企业对知识的整合成为企业知识资本的过程中,各知识主体实际上建立了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契约,企业成为了知识相关人的契约网络。特别是企业知识投入者能够将经隐性知识贡献出来,并促使这些隐性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企业的知识主体成为企业的知识相关者。
  企业是一种知识分工协调一体化的制度,企业以“团队生产”的组织形式,使得组织成员间的知识交流、转移与共享更加有效和经济,尤其是促进了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通过企业交易、合作、联盟、参股、一体化等组织形式及其的功能,把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互补性与企业环境进行获取、扩散、转移、共享、转化高,并要求企业组织边界、组织形式、聚集形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2.企业知识网络与企业集群形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知识资源的更加显得特殊和重要,对知识资源的获得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对于企业边界外的资源,可以通过一次性契约方式或建立组织间的合作关系,甚至通过购并来获得和利用。知识在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知识的传递转化形成知识网络,共同完成产业价值链的结构,创造产业价值。
  因此,企业集群可以通过分工协同,形成以知识分工为基础的企业网络及其企业集群。一般地,一个集群的核心企业与周边企业的关系,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同类企业、科研技术服务类之间的各种市场主体之间的知识分工与合作,而且形成企业聚集的企业连接关系,也形成了知识分工网络,其中的知识网络协调关系包括:一是知识交流关系,是指企业之间通过较为松散的合作网络,如供应商和分销商网络、技术转让、许可经营等,进行知识分工、分享和知识交易、转让。二是形成“知识联盟”,是集群企业有一定的知识互补性、进行较为紧密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如企业战略联盟。三是知识一体化化,即集群企业主体之间通过产权联系的一种更为紧密的知识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如合资企业、母子公司等,最后成为为一体化的企业。
  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创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形成企业集群后,内部成员企业的隐性知识,通过集群内部企业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以及共同利益,不仅使集群内企业间的隐性知识溢出、分享、转移和转化变得容易,而且还提高了群内企业对其他企业的隐性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一方面,集群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其实就是基于知识的分工网络关系,知识分工方面提高市场和企业效率。劳动分工产生了报酬递增效应,报酬递增的源泉归于技术变迁,而技术变迁在本质上表现为专业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在分工促进专业知识的积累的同时,专业化的知识积累也反过来推动企业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形成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聚集形式,促进分工的动态演进。
  三、以知识网络构建推动宁波产业集群升级发展
  1.宁波产业集群现状与挑战
  目前,企业集群是宁波转换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从总体上看, 目前宁波已经形成三大产业集群:第一,依托大港口,以北仑、镇海为主的石化、能源、钢铁、造纸、汽车等临港大工业产业群;至2012年底, 以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为代表的临港工业企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第二,依托杭州湾新区,以余姚、慈溪为主的塑料、模具、家电、微型轴承等传统优势产业群。第三,以东部新城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顺应现代产城融合发展,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和聚集发展。但是,宁波企业集群的提升发展,面临一些“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   (1)知识和技术资源要素供给对提升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提升产业所需关键要素是知识和技术,依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企业组织形式对于知识、要素、人才等在获取、吸纳和整合、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制约企业吸纳、承载企业进行知识技术聚集和整合。
  (2)集群企业技术研发特别是原创技术能力较弱,多数产业集群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位于产业“微笑曲线”中低端,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品牌附加值较低,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相对偏低。
  (3)集群内国际和国内知名的行业龙头型企业较少。从整体上看,宁波企业集群中小企业较多,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国际、国内知名的、引领行业发展的行业龙头型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难以形成产业链的产业拉动、辐射的长鞭效应和链式发展格局。
  2.构建知识网络分工的宁波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模式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构建和形成以知识网络为基础的构建宁波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新模式,从企业的知识观看主要的路径就是,以打造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构建各种形态的知识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产业知识网络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模式创新,从产业价值链方式看,可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聚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纵向聚集模式、同类企业的横向聚集模式和混合聚集的模式三种模式;同时也可以形成一园多点的虚拟型的产业园区模式,如以宁波软件园为核心,以镇海、江北、鄞州等区域的软件聚集区块为点,打造网络状的、虚拟的产业聚集模式。从产业空间形式看,有依托核心城区的商务区发展楼宇都市产业聚集,形成产业综合体模式,比如万达城市综合体;也可以依托宁波国际港口形成临港产业聚集、以杭州湾大桥为枢纽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等产业聚集模式。
  以宁波北仑的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吉利汽车是国内著名中低端汽车企业,具备15万辆整车及30万台配套发动机、变速箱生产能力;以吉利企业为核心,用吉利汽车及汽配研发、品牌、关键部件、销售的综合优势,构建形成“终端归集、多点分布、网状衔接”整车和汽配零部件产业体系,通过市场交易、许可转让、契约联盟、参股控股、一体化等关系,以吉利整车制造为产业核心企业,以动力、制动、承载、传动、转向、电子及新能源汽配等产业为配套,通过分包商和交换关系,把众多的关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等知识整合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形成在以知识网络分工协同的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间的知识交换和整合,提升汽车产业转型发展。
  四、启示
  第一,集群内相关主体的非正式交流网络的形成,也会提升了集群内成员企业间知识的共享水平。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集群内企业同区域内的产学研机构组成联合体,参加行业协会和地方经济组织,推动知识交流和转移;产业集群内这种基于知识溢出的知识积累机制的存在,使产业集群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知识,通过知识溢出机制转化为产业集群水平的共享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知识积累水平。
  第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激活企业隐性知识,提升企业集群整体竞争力。通过知识网络形成的产业集群,集群内部成员企业间的同一产业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以及共同利益使得它们具有理解这些隐性知识的基础。这种基于交互作用和非贸易相互依赖性的集群水平的系统知识的形成,提高了群内企业对其他企业的隐性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激活企业和集群的隐性知识,有助于企业和集群获得特殊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晓娟.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浙江黄岩模具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4).
  [2]曹蕾.知识网络演进与产业集群成长——基于南京软件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4).
  [3]魏剑锋.知识溢出、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北方经济,2008(16).
  [4]林竞君.嵌入性、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经济经纬,2004(5).
  [5]郑亚莉,潘松挺.多层次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升级——以海宁皮革产业集群为例.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年(7) .
  [6]姜照华,隆连堂.产业集群条件下知识供应链与知识网络的动力学模型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7).
  [7]傅荣,裘丽.产业集群参与者交互偏好与知识网络演化:模型与仿真.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6).
  [8]王瑛.基于知识网络特征的产业集群升级动力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6).
  [9]任慧,贾玉平.知识网络延伸: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升级潜力提升路径探究——以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为例.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6).
  [10]赵晶,周江华.基于集群知识网络的技术学习路径研究——以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3).
其他文献
“2014年1月2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据了解,《办法》是为配合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的3个配套行政规章之一,将于今年3月15日起与新《消法》同步施行。其中,“七天无理由退货”这条规定与修订后即将于3月15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保持一致,使其既有法律依据,又有行政规章依据,成为电商行业、网店买家、网购用户多元和谐互利
期刊
据人民网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2月10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今年还会非常困难,目前最重要的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他认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争论本身就是计划经济思维,如果央行大量印发钞票,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吴敬琏指出:推进改革非常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系统性风险爆发。《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涉及300多项改革,这需要各个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宁波中小型家电企业为切入点,从翻译目的论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忠实性法则出发,分析企业网站汉译英过程中出现的用词不当、句法错误、语篇连贯性问题、文化性误译等问题。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企业英文网站;误译  一、引言  宁波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拥有中国大陆自然条件最好的宁波港,在此地理优势上涌现了一大批外贸企业,仅在家电领域就有4000多家。其中有奥克斯、方太等大型知名企业,也有狮
期刊
摘 要:品牌依恋作为营销学中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因其对消费者越来越受到学者专家的关注。本文将系统梳理品牌依恋的定义、维度及形成机理,从而为服装行业培养消费者品牌依恋提出对策。  关键词:依恋;品牌依恋;品牌忠诚  在现今市场环境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单靠产品本身已经远远不够。品牌作为营销学中的研究重点,在产品营销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品牌依恋,将产品和消费者心理的联系作为研究重点,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
期刊
摘 要:经济的的持续的增长,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企业想要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的竞争的环境中能够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在如今的工作越来越成为工作的重点,在会计工作中就体现的非常的明显,我们对于像以及控制的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控制对象;控制方法  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完善,我们如今的商业也在不断的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外贸行业蓬勃发展,却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如何培养员工忠诚度,留住人才值得企业关注与深思。本文针对性地分析了外贸企业人员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外贸行业;人才流失;薪酬制度  一、现状解读  宁波这个“贸易大市”,外贸行业的人才流失现象日渐严重,优质员工跳槽现象屡见不鲜。据调查可知,外贸企业人才流失率高达60%以上,给外贸公司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阻碍
期刊
摘 要:在复杂多变、竞争异常激烈的外部环境下,企业为满足其交易、预防和投机需求,必须持有一定水平的现金,随着多元化经营越来越被企业采用,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是否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产生影响,国外研究表明多元化战略会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然而我国与外国现状与国情有所不用。本文简单阐述了现金持有以及多元化经营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07年-2010年A股上市企业
期刊
摘 要:2008年~ 2011年间,我国与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地区面临相同的通货膨胀问题和背景。台湾著名经济学家蒋硕杰教授与王作荣教授的公开论战给台湾地区治理通货膨胀指明了道路,造就了台湾日后的经济成就。从台湾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弊无益;只有正利率才能遏制通货膨胀。台湾地区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质在于摒弃了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当年的治
期刊
摘 要:在当前高科技产品市场中,我国在全球化生产和利益分配链条中均处于劣势地位。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对一些新兴产业实施政府补贴的扶持政策。然而,政府补贴政策在实施过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以LED照明产业为例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说明其对企业和市场产生的影响,最后,权衡利弊,对所分析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可行性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LED产业补贴
期刊
摘 要:企业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生产或经营的单位成本的下降的经济。我国汽车行业市场容量巨大,汽车企业如何获得规模经济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以上汽集团为例子,分析上汽集团的规模经济性,然后研究其获得规模经济的战略措施。最后,进一步分析现代工业中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途径方式。  关键词:规模经济;上汽集团;单位成本  一、规模经济的相关理论  规模经济是企业因扩大某种产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