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黄粄流芳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财富,而对其最好的传承莫过于将其进行保护,为其提供生存土壤,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被列入第二批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平远黄粄是客家人民喜爱的一种美食,其香、嫩、爽总令食客赞叹。每逢春节,勤劳的客家人民都会用特有的禾米制作黄粄,以庆祝一年的丰收。春节过后,记者便来到平远新明食品有限公司,探访了平远黄粄传承人刘新明,见证平远黄粄如何在传承人手下成形。
  祖孙三代结缘“黄粄”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新明的一身本领全部来自祖辈和父辈。“我从小看着、跟着爷爷和爸爸走村串户打黄粄,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从十七八岁初中毕业回到家乡泗水镇梅畲村开始“单打”至今,59岁的刘新明可以说和黄粄打了半辈子交道。说起打黄粄的故事,刘新明滔滔不绝。
  他告诉记者,在泗水镇梅畲村,每到农历12月中旬后,村里每家每户便开始打黄粄。而平时搞粮食加工,春节主打黄粄的他便准备好木杵和石臼挨家挨户轮流打。虽然一天下来,累得全身软痛,但因为生计和祖辈的手艺,刘新明苦中作乐,从没想过放弃。
  改革开放后,刘新明根据多年的经验,用镇粮所的搅面机改良成电动搅粄机。有了搅粄机,刘新明也从挨家挨户打变成在村中心设点,每年春节来临前为村民日夜加工,既帮助了村民,也让自己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严守工序品质加工
  “随着禾米的减少,加上工序复杂,农村打黄粄的热闹场景渐渐少了。”刘新明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虽然吃黄粄的人多,但挨家挨户打黄粄的景象却越来越少,更多的群众和城里人直接找他定购。
  说到黄粄的演变,刘新明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由于黄粄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禾米和黄粄树枝。而禾米是米中特有的品种,因产量很少,一年一稻,所以要吃上正宗的黄粄并不容易。为此,每每接到订单,刘新明总要亲自选米,然后用上好的黄粄树枝烧成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泡,制成浸米用的灰水。同时加入黄枝子调色用,用禾米放在树枝灰水中浸泡数小时淘净。然后把它放在锅里煮成米饭(俗称饭甑饭)后取出,随后加入灰水并不断进行搅拌均匀,再放回锅里把米饭煮透。最后将蒸好的饭团放在臼中舂上十几二十分钟,最终将打好的黄粄搓成长条型,制作出黄灿灿、香嫩嫩的黄粄。
  注册公司全心传承推广
  由于刘新明制作的黄粄品质保质,10多年下来,找他定做黄粄的市民都不在少数,他在“黄粄界”也越来越有名气。去年,他和同村的另外2人被一起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远黄粄项目传承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荣誉,刘新明有些坐不住了。他和女儿们商量,决定由5个女儿投资入股,春节前在县城新建路选址注册成立新明食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做黄粄、煮黄粄、卖黄粄。他重新购置全电气化机器,并融入客家元素对黄粄进行设计包装,把平远黄粄从春节食品转为四季食品。
  如今,刘新明的食品公司运作良好,开业两个月,所加工的黄粄便超过他以前三年的总量。而更让他惊喜的是,女儿运用互联网,用淘宝和微信,把平远黄粄远销到北京、上海等地。眼看自己多年从事的并喜爱的平远黄粄登上大雅之堂,刘新明的信心越来越足,他表示:接下来,要把自己从事多年的传统技艺传给女儿们,让平远黄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薪火相传,文化流芳。
其他文献
3月6日,佛山市爱助会大沥服务队到怀集中学开展助学活动,为该校6位高一贫困学生每人每学期捐助2000元直至高中毕业,并为该6位学生送上牛奶和方便面等慰问品。  上学期,佛山市爱助会大沥服务队曾联系怀集中学,表示愿意资助一批尚未得到其他爱心团体或爱心人士资助的优秀贫困学生。学校提供学生资料后,服务队的爱心人士亲自去到其家庭详细了解情况,然后确定资助符合条件的6位贫困学生。当天一大早,大沥服务队9位爱
期刊
3月2日,韶关市韶州医院义诊团“面对面,手拉手,伴您建康行”主题义诊活动走进大塘镇红新村,为红新村村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在义诊现场,义诊团医务人员在村委为村民检查身体状况,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讲解卫生保健知识、注意事项、饮食安全、合理用药等卫生常识,认真解答村民们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及愈后疑难问题。在义诊现场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咨询台前里三层外三层地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医务人员
期刊
3月11日下午,蕉岭中学举行了“盛顺奖教金”颁奖暨多媒体教学平台捐赠仪式。热心教育的台商吴发彬先生一行以及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学校师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仪式上,吴发彬先生表示每年捐资10万元在该校设立“盛顺奖教金”并捐赠总价值120多万元的52套多媒体电教平台;林敏校长代表学校对吴发彬先生的义举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校师生将以实际行动回报心系教育、造福桑梓的热心人士。(李思超)
期刊
3月12日,普宁市关工委、市敬老爱幼心理辅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联合普宁勤建学校师生共100多人,前往普宁市流沙敬老院举行学雷锋做好事公益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弘扬中华孝道,深受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活动中,志愿者和学校师生们为流沙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们赠送蛋糕、苹果、饮料等慰问品和慰问金;为流沙敬老院老人们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们为敬老院老人弹奏音乐,增添老人幸福感;普宁市
期刊
日前,怀集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怀集县坚持发展为民,2016年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大力推进十件惠民实事。  2016年,怀集县在落实市十件惠民实事有关任务的同时,继续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惠民实事:一是全面改善城乡卫生环境。完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分类减量终端处理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各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实现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7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
期刊
2月22日上午,惠州市老促会举行《老区巨变》、《红色记忆》、《同心谱新曲》三本书首发式,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开洲等出席首发仪式。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和王开洲分别为《老区巨变》、《红色记忆》作序。  会上,市老促会会长、三本书的主编陈恩强介绍了成书过程,以及有关情况。王开洲指出,“三本书”的出版发行对宣传惠州革命老区、传承革命老区精神、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发式上,市老
期刊
3月8日上午,汕头市老促会举行六届三次理事会议。会议传达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精神,并作市老促会第六届第三次会议工作总结。市老促会会长黄俊潮主持会议,常务副会长徐斯池,顾问吴波、王芸、蔡名池、陈友烈、张应茂等出席会议。  过去一年,汕头市老促会认真推进该市“十二五”期间扶持老区建设项目的实施,针对老区发展新常态,加快老区建设发展步伐。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汕头市扶持老区的32个项目已完成18个,累计投入
期刊
为使革命老区智力扶贫工作多元化,茂名市老促会决定在今年老区基金收益使用项目中设立“向老区学校赠书”项目。根据受书学校的条件:一是学校处于革命老区区域;二是学校现有图书馆(室)及其设备。现决定向全市老区10所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赠送15万元的书籍。  该会要求各区(市)老促会按照受书条件及早做好调研工作,并及时将受书学校上报市老促会审定。该会领导也邀茂名市新华书店的领导一起研究购书事宜,要求市新华书店
期刊
在广东省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下简称“广州打捞局”)帮扶定点村河源市紫金县柏埔镇良洞村。该局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长效机制,对贫困村、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使良洞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贫困户的收入明显提高,扶贫成效显著。  建设民生工程 美化村容村貌  2013年广州打捞局驻村干部进驻良洞村后,发现良洞村供水一直以早期开挖的井水为主。局里
期刊
全面实施“八个一批”精准脱贫计划、打造扶贫开发综合示范区……在上个月刚结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两会”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百色市将按下脱贫攻坚“快进键”进行精准扶贫,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百色市“十三五”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按照这一任务要求,全市前三年每年脱贫17万人,第四年脱贫17.2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