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扳手锁住的童年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前,一位父亲因妻子得忧郁症自杀后,接连又受到失去工作的沉重打击。没多久,这位父亲的言行变得异常怪异起来,在开始封闭自己的同时,还把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强行从正在学习的课堂上拽回了家,从此儿子也被他关在家中一起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心中有恨与世隔绝
  
  据了解,今年42岁的童权在以前单位还是一个比较上进的医务骨干,曾被原单位送到上海去进修,拥有大专学历,在单位负责医务工作。
  童童一岁八个月的时候,童童的母亲因为和单位的同事闹了点矛盾,慢慢得了忧郁症,一天,趁家里没人,自杀了。这件事给童权的打击很大。
  三年前,童权所在的单位被合并到另一个单位,原来所有的职工都被要求买断工龄。内向的童权因此变得反常,他坚持要工作,不要买断工龄的钱,并从此开始封闭自己,开始对社会抱有怨恨,还把刚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童童强行从学校接了出来,从此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把童童接回家后,不允许童童跟任何人说话,不允许任何人到他们家,包括他自己的母亲和继父。因为岳父岳母曾经帮助他照料过童童,所以他“破格”允许他们每个月来看一次孩子,但是不能说话,也不能给孩子买任何东西。
  跟他住在一个院子的老同事蒲怀荣说,失业后大家都忙着找工作,但从来看不到童权,除了偶而晚上带着童童出来买一次菜。
  
  只有趁夜黑出去买菜叶吃
  
  童童的姥姥说,童权和童童这三年来的生活过得很清苦:“我不知道他们这三年怎么过的。女婿身上没有多少钱,当时童童妈妈的钱他没要,单位给他的买断工龄的钱他也没要,就连我过年给孙子压岁钱也被女婿退回来了。每次去,我只能呆十几分钟,而且除了客厅和厨房,我也没能进其他房间看看。”
  可是,从厨房的状况来看,他们吃的并不好,“厨房里又脏又乱,除了有一次我看见剩的菜是一些发黄的白菜叶子和一点黄豆芽外,别的什么都没有。”有一天,姥姥去看孙子,他们刚好正在吃饭,姥姥看见只有一点不知道剩了多久的菜,馒头看上去显然也是剩下的,童童还向爸爸抱怨:“菜还没吃就没了。”当然也是小声地嘟囔了一句,没敢再说别的。
  听他们同院邻居说,他们几乎从来没有看见这对父子出门,只是不记得是在哪一年的夏天,同院的几个人吃过晚饭在院子里纳凉,天已经黑了,他们隐约看见童权牵着童童的手从楼上下来,往夜市的方向走,没多久就回来了,提着一包显然是夜市上处理的菜叶。而在冬天,人们根本就见不到他们。
  
  父子的生活已经山穷水尽
  
  看到童童吃的那么简陋,姥姥还会买一些好吃的带给他,可是每次都被女婿拒绝了。今年元旦童童过生日,姥姥买了蛋糕去看他,结果,童童眼巴巴地看着父亲严厉拒绝了姥姥,还厉声质问姥姥:“你什么意思,想毒死我们吗?”更甚的一次是,一年冬天,姥姥买了很贵的西瓜去,结果当场被童权扔到了楼道里。
  因为没钱换煤气,也不愿意和外人接触,所以三年来,童权父子一直是用电饭煲煮饭吃。
  
  一米长的大扳手守门
  
  凡是到过童权家门口的人,虽然没能进去,但是对童权家放在门口的一把一米多长的铁扳手都印象深刻。
  据了解,童权封闭自己和儿子的三年里,没有交过一分钱的水电暖费用,不是不收他们的,而是没有人敢上门收。曾经有一个收水电费的去敲童权家的门,结果,童权笑着让他进去收,童权的笑让他感到毛骨悚然,但他还是准备进去,可是,刚准备进门却看到童权手里拿着的大扳子,他吓得不但没敢进去,而且以后再也没敢敲过童权的门。
  “因为童权的行为让我们感觉他有点暴力倾向,所以即使三年没有收他的水电暖费用,我们也不敢停他的水电暖,害怕万一把他惹恼了,他干出什么事来。”三山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健说,“就因为童权动不动就骂人甚至几次要打人,更多的是为童童考虑,所以他们宁愿不收费也不敢断他家的水电暖,但是最近安装天然气我们就没敢给他安,他对社会和他人抱有怨恨,万一哪天被激怒了,他在天然气上动起了手脚就麻烦了。
  童权给人的感觉很正常,但是你跟他说话,就能感到他有些不对劲,说话冷嘲热讽,而且口才特别好,我们好几个人都说不过他。要是再和他说,马上就会惹来了一连串谩骂,要是谁敢指责他不该骂人,他随手就会抄起旁边的一个一米多长的大扳子冲出来。好多次了,每次都是先被他骂,然后被他追打,一行人夺路而逃。”
  
  两名联防队员不敢去
  
  4月24日,记者在张健、和平路街道办司法所所长王玉和助手的陪同下来到了童权住的35号院。去的路上,张健特意安排了两名联防队员“保护记者的安全”,可是,两名联防队员始终慢吞吞地跟在记者后面数米远的地方,迟迟不愿跟上来,记者问他们:“童权就这么可怕吗?”
  联防队员回答:“他根本就不讲道理,上来就骂,说不上几句话就拿扳子要打人,我们去了多少回了,没有一次不是这样,怕了。”
  童权的家在六楼,很老式的防盗门,黑糊糊的纱窗上还挂了块满是油渍的布帘。敲了没几下,门就开了,但仅仅是里面的门,透过纱窗和布帘,记者看到了童权和他身后不远处探出的一个小小的身影。
  童权穿着西装,中等身材,有些发胖,很白净,和普通的中年男子没什么两样。从门缝望进去,可以看见他家的地板拖的很干净。
  “我们是教育局的,来看看你儿子童童,他已经3年没上学了,您能让他上学吗?”记者按照张健的安排,没有敢透露身份,而是以教育局干部的身份尝试与他沟通。
  “你是教育局的,哦,你是教育局干什么的?”童权说话的语气让人有些发冷。
  记者壮着胆子说:“你这样把童童关在家里是不对的,他才11岁,现在不上学,将来怎么办呢?”
  “童童是你的儿子还是我的儿子?”
  “当然是你的。”
  “那关你什么事,你的手伸得怪长的,都伸到六楼了。”
  “你这样会害了童童的,他的日子还很长。”记者说着,冲房门里面那个小小的身影喊:“童童,愿不愿意跟阿姨去上学?”
  童权愣了一下,突然伸手把一直藏在他身后的童童抓到前面来,打开防盗门,将童童推出了门,推到记者面前。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这也是所有人第一次见到童童,他看上去很木讷,白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孩子应有的健康和朝气,始终没有说话。
  离开的路上,大家显得很沉重:“今天真没有想到他会让童童出来,我们来了多少次,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童童,没想到童童是这个样子的,一点也不像十一岁的孩子,脸惨白得吓人,眼睛一点神采都没有,都像个傻子了。”说到这里,大家一下沉默了,童童的命运沉重地压在心底,让我们呼吸都困难了。
  
  再去童家记者险些也被关
  
  第一次见到童童,大家都感到很意外,“也许童权今天情绪好吧。说不定他愿意让童童出来上学呢。”
  我们决定再次去童权家,希望收获更多。
  这次去,我们买了一些玩具车,还有一些文具,都是现在的小男孩喜欢的,我们觉得童童一定会很喜欢。
  第二次,记者敲着童权家的门,门很快就开了,童权出现在防盗门的里面。
  “不好意思,我们又来打搅了。”
  “不打搅。”童权说话的语气和内容的不一致让人感到有点毛骨悚然。
  “我们上次来忘了把给童童买的玩具给他了,所以这次特意带来给他。”记者说。
  “好,玩具是吧,我替童童收下了。”童权接过记者手上的袋子,看也不看就直接扔下了楼,袋子里的东西从五楼的楼道里滚落下去。透过防盗门的缝隙,记者看到童童露出的半个身影有些颤抖。
  “童童,童童,你想上学吗?”看到童权要关门,记者赶紧问童童。门啪地关上了,紧接着又打开了,童权打开防盗门,一把抓住记者就往门里拉,一边拉,一边开始了一连串的谩骂。
  “你不能当着孩子的面骂这样下流的话,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童童想吧,他还这么小。”记者极力挣脱他的手,眼看记者就要被拉进去,而且门也要被童权关上了,跟在后面的和平路街道办司法所所长王玉和助手也急忙拉住记者,挡住童权不让他关门。
  挣扎中,记者再次看见了躲在墙后露出一双惊恐的眼睛的童童。他始终没有任何表情的惨白的脸和夹杂了很多内容的眼神,让记者得心揪的紧紧地。
  门再次关上了,我们在门口仔细倾听,仿佛听到童权训斥的声音。“按照以往的经验,童童这次不是被打就是被骂了,太可怜了,和这样的父亲隔绝在屋子里,再不想办法把孩子拿出来,孩子一定毁了。”王所长叹息道。
  
  谁能来救救孩子?
  
  其实不仅是社区,童权的家人也希望他能够去接受心理治疗,每隔一段时间,他的父母和妹妹都会给他做思想工作,有时候在门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可是,童权根本不让自己的母亲进门,作为童童的奶奶,三年来她都没能见过孙子。
  当记者联系到童权的母亲和他的继父时,他们说:“我们儿子他只是太想要一份工作了,他的精神没有问题。这也没办法,我们宁愿让孙子陪着他这样过下去,要是非把孙子拿出来,他会自杀的,因此不能让孩子离开他。”
  童童的姥姥却认为:“他们不能为了儿子就把孙子搭上吧,我还是希望童童能出来上学,即使不给我监护权也好,我愿意负担孩子的正常生活。”
  张健对记者说:“我们社区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我们不能坐视童权这样剥夺童童受教育的权利和孩子健康成长的权利,但是我们又不能破门而入,强行拉走童童。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也都能出出主意,让被囚禁了三年的童童尽快融入社会,走入学堂。”
其他文献
只要是上级领导来边防派出所检查工作,派出所的官兵都会自觉地把国旗升起来。每次下基层,我都要录找派出所的那一杆国旗,那种感觉真好,很骄傲,也很自豪!  记得第一次下基层时,我感觉到车在漫无边际的戈壁滩上行驶,不知何时才是尽头。我不停地问同车的领导,派出所究竟什么时候能到。  “快了,快了,那座山,看到了吗?那叫昆都尔山,派出所就在山脚下!”领导说。  眼看是近在咫尺的昆都尔山,我们的车居然跑了1个多
期刊
今后,新疆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凭《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就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日前,建设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享受与残疾军人同样待遇的通知》。残疾人民警察凭《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这一规定是继铁道部、民航总局、交通部分别印发关于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乘坐火车、飞机、客船和客运班车享受半价票优待
期刊
一天上午,李铜山帮开包子店的老刘做家庭除蟑。当药剂“呲啦”一声从喷雾器里喷出时,屋主老刘看到了他这辈子只在电影里见过的一幕:瞬间,上千只大小蟑螂“刷拉”一下爬上了墙,爬过了房顶,歪歪斜斜地向整个屋子逃散。  几分钟后,那些蟑螂都翻倒在地上,不动了。老刘家顿时成了“虫尸遍地”的战场。  做了两年多灭蟑工作的李铜山,望着密密麻麻堆积在一起的蟑螂尸体感到头皮发麻:“我从没见过蟑螂密度这么大的家庭。”  
期刊
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2002年,国家出台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这样做的原意是减轻下岗人员创业初期的负担。  然而,有人钻起了法律空子,将再就业优惠证当成了“摇钱树”,通过出租、转借等方式,让一些个体老板借证开起了“免税店”。乌鲁木齐市地税局税征一处处长范秉杰说,截至2005年,乌鲁木齐市再就业优惠证带来的减免税就达3211万元。这中间究竟有多少不是下岗职工,却通
期刊
神秘的罗布泊,鲜为人知的罗布人,像谜一样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不畏艰难到此探险考察,甚至葬身于此。  呵,罗布人,你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一    罗布人,是迄今为止仍生活在新疆尉犁县塔里木河下游和孔雀河下游的罗布泊地区讲罗布方言的土著居民。   罗布人,又叫罗布淖尔人。  据北魏(即六世纪中叶)的《魏书·吐谷浑》:“吐谷浑北有乙弗勿敌国,俗风与吐谷浑同。不识五谷,唯食
期刊
如果你是时尚一族,应该已经感受到正蔓延于我们身边的、代表当今最IN的生活潮流——Mix(Match混搭)生活。这种混搭不仅是东西方的混,也是现代与古典的混。混搭在时尚界,像极了火锅在中国美食中的地位,通俗无国界,再生猛的材料,混进锅中全是——个酣畅鲜辣。  年轻时我们都喜欢追求“纯粹”两个字,但后来发现自己的生活往往是在“混搭”中度过的,无论是职业、爱情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主动或被迫放弃了一
期刊
新学期,有许多学生惊讶的发现自己有的同学变了,变漂亮了,或变得有些奇怪了……  “目前,我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充满着无以复加的信心。”艾敬刚刚利用今年寒期做了隆鼻和加宽额头的手术,她对手术结果颇为满意,认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便是艾敬自信心的来源。  做整容手术的大、中学生有自己来就诊的,有父母家人陪同前来的,他们都提出一个共同目的:让外表更漂亮,可以提高自信心、竞争力。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竞争
期刊
就像突然刮起的一场沙尘暴,势掠新疆广袤的农村大地。短短两三年间,新疆大批农民,先后被卷入内地传销“沙尘暴”中。记者了解到,被骗到内地做传销的新疆人,以北疆昌吉州、伊犁州、博州以及兵团的各个团场农民居多,他们大多被骗到广西、云南、山东这3个地方。  从4月15到4月23日,记者沿北疆一线,以广西、云南、山东这3大网络为主线展开追寻,深入到五家渠、呼图壁、军户农场、二六工镇、石河子、乌苏、精河等地调查
期刊
入伍三年来,魏宏文先后参加灭火救援600余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并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共青团员。    5月8日,在新疆建筑机械厂仓库火灾的灭火战斗中,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22岁的一级士官魏宏文为搜救群众、保护战友,英勇牺牲。  入伍三年来,魏宏文先后参加灭火救援600余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并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共青团员。    危急关头,他将战友推出危险区    5月8日
期刊
胖女孩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爱,所谓“心宽体胖”,在她们的字典里没有“小心眼”这类的形容词,心宽了,同样也意味着烦恼少了,挂在脸上的微笑多了,因此胖女孩儿们几乎都拥有广大人气,朋友们看重的就是胖女孩那一份可爱和豁达。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校园,去认识几位性格迥异的快乐胖女孩……    减肥制定中,失败中    张培+敖昕彤,60公斤+70公斤,1.58米+1.67米,均13岁,乌鲁木齐市42中7年级(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