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经济”将成投资引擎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2014年经济低迷之后,2015年的投资热点依旧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和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为什么是这三大领域?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依赖于消费。中国经济的增长历来具有投资偏好,短期内不可能改变。铁路投资、水利工程建设、环保力度加大、重大民生工程等等这些都需要巨额投资,而政府在这一类型的投资是可控的。
  所以,目前中国经济运行进程中,投资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市场有很大的投资潜力。但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分化。
  控制需求造成市场的非理性
  2014年中国实体经济基本是下行趋势,处于比较困难的发展阶段。在新兴经济面临多重机会和传统经济面临多重困难的背景下,2014年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分化的发展态势。
  展望2015年,预计中国经济将“有底无高度”,总体将会出现如下走势:第一是增长有底高度无;第二是政策的基调不会有大的改变;第三是地产的调整周期可能发生变化;第四是通胀温和压力小;第五是结构差异分化,大明年延续;第六是改革迈步红利增;第七是汇率波动走势平;第八是民生改善消费升。
  首先,从生长周期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困难还没有结束。原有的经济体系在新阶段需要改变,这种改变需要十分谨慎。我们在低收入阶段形成的增长体系,到了中等收入阶段,越来越不不适应市场的需要,需要改变。这种改变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是经济走不出困境的第一个原因,这是中国经济“有底无高度”的根本所在。
  第二、传统治理方式的变革需要过程。我们已经从市场相对短缺转到了市场相对宽裕,这种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求政府的治理体系、能力、治理方式都需要改变。但是我们的政府长期以来习惯解决短缺,而且在这方面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
  比如说刺激、限购、限贷这些办法应用的很熟练,在解决短缺方面有成效。但是在今天相对的宽裕时期,我们的政府变得很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政策的多变,造成的结果就是市场预期的混乱,是投资者、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因此,导致经济运行的困难程度不断放大,以及下行压力增大。
  以房地产为例,政府在这方面习惯解决短缺,所以控制需求。这就造成了市场出现了非理性、非常态的发展。直接的结果,就是让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陷入了困境。现阶段,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房地产还是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中国经济短期没有快速下滑的危险期
  政府有一个托底的思维,托底是有希望的。新一届的政府采取的是理性思维,合理增长区间调控。GDP在7%左右是底限,当经济在底限、下限之间,都有可能出现跌破的时候,一拨接一拨的刺激就随之而来。
  2015年,中国经济一定会有底线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是有空间的。从利率角度来看,中国有更加灵活的空间。
  从财政的角度来说也有余地,尽管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已达到一定的高度,从国家层面整体来看,中国的债务率还存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还在100%以下,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在3%以下。从这个角度来说,财政政策还有继续积极的余地。
  从中国特有的行政体系来说,从中央到地方这一套强有力的行政体系看也有力度,一声令下,还是能够快速见到成效。所以当底线有可能被跌的时候,必定有更灵活的政策出现。
  从经济运行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就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的发展态势,依然是支撑中国经济最基本的力量。
  中国经济短期内不存在快速下滑的危险期。具体来看,底限、下限,在2015年有可能重合。一方面守住底线,从中央到国务院都有共识,从中央到地方,也有共识,经济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2015年GDP有可能向7%左右靠拢。当然,从实际的执行结果角度来说,2015年估计会略高于7%,如果2014年是7.4%,明年可能在7.3%和7.4%之间。底限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理想的状态肯定是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这当然是最理想的一个发展态势。以改革的红利驱动中国经济,这是最理想,最好的一种发展态势。
  七色经济是未来增长的推手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会引来大量的外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资本市场确实意味着进一步恢复发展的条件。2014年从2000点迈进2400个高点,明年在此基础上会继续前行,因为市场改革、发展、民生都在呼唤这个市场。
  从人为角度看,房地产过了高潮期,实体经济进入了痛苦的转型期,也该轮到中国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是资产的证券化,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是地方政府债务平台的化解,最终都要借助资本市场,这就是我说“中国资本市场春天到来”的最基本的判断。
  中国资本市场还需要迈三道关:第一、上市公司的质量比较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还需要进一步的破解;第二、这几年积累的IPO堰塞湖的矛盾需要舒缓,这始终是悬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把剑;第三、部分改革有可能带来一些不确定性需要防范;三道关过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可能真正进入到了新时代。
  未来哪些方面会有机会?第一、白色经济;第二,红色经济,以理性、儿童为代表产业,即教育产业;第三,以海洋经济的开发为代表的蓝色经济;第四,以绿色食品、环保为代表的绿色经济;第五,以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为代表的金色经济;第六,以高科技为代表的银色经济;第七,以高雅休闲为代表的橙色经济;七色经济,将是未来中国很有成长的经济领域。
  特别要强调,中国经济未来一定要在这三个方面结合好:第一与移动互联网,第二与现代金融,第三与现代产业。只有现代产业加现代金融加移动互联网,才代表未来,这就是在跨界的整合中赢得先机的方法,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管理
其他文献
在李涛的微信ID上,非常直白地写着这样的个人简介:我是李涛,APUS船长。  1999年入行,如今浸淫互联网行业17年,李涛在行业内的称谓颇多,“360手机卫士”之父、“明星创业家”等,但他说,自己最喜欢的却是“APUS船长”这个称谓。  喜欢喝功夫茶,爱听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偶尔会发几段颇有文青质感的句子,也喜欢拍旅行的风景,或者晒晒亲朋小聚的美食。与很多80、90后互联网、科技类创业人士相比
我和很多中国企业家一样,可能在成思危先生生前并没有机会有太多的接触。但是,这却丝毫不让我感觉到我们之间存在着距离,反而一直感觉成先生离我,离海尔,离很多依然在执着前行中的企业很近。  因为,我们的理念思路和内在精神是相通的,是一致的,而且他是我们前行中的引领者。  是管理在决定技术  成先生早在30多年前,也就是在海尔等众多企业开始创业之前,就看到关于“技术与管理哪一个更重要”这个困扰中国和中国企
在巴西,30年前就有这么一家企业,员工自主管理,自定工作时间,自定薪酬,并自主创业。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该企业从生产植物油离心分离机的单一业务发展成为多元化业务并存的跨国集团。而且近10多年来,这家企业均能保持平均27.5%的盈利能力。  没错,它正是被通用、IBM等国际知名企业推崇备至的塞氏(Semco)企业,而掌舵者是二代接班人里卡多·塞姆勒。  结束无效的专制和铁腕  1980年,里卡多
劳动力年轻化,已势不可挡。  对于企业而言,曾经强势的劳动关系,正在被90后强大的自我意识觉醒而打破。无论是“我不是来订盒饭的”强势实习生,还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走就走的情怀老师,都在给管理者以警视:必须重视年轻人对工作需求的变化。  对于90后来说,不再为生存温饱奔波,只为“自我”而存在。他们不太会“看在金钱的份儿上”,而委屈于求全一份工作,他们要的是工作体验和感觉。感觉对了,一切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