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瞿广慈艺术无边界

来源 :时尚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w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瞿广慈,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便获邀于中国、德国、法国、美国、东南亚等重要美术馆展出作品,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美展最高奖项获得者,瞿广慈的雕塑技法很早便为艺术圈所推崇,其中尤以“小胖人”系列最为著名。
  瞿广慈2010年与艺术家向京共同创立艺术礼物品牌“稀奇”“X+Q”,以商业的方式推广当代艺术,倍受瞩目。稀奇品牌正成为中国艺术家突破艺术圈壁垒的一件最为重要的样板式公众行为艺术作品。2013年稀奇和V&A博物馆合作的丝巾被BBC评为最佳“艺术风格礼物”。2015年11月21日“稀奇”获得“CIDA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颁发的“2015CIDA中国室内设计大奖产品设计奖”。2016年1月瞿广慈受邀参加“美国中国总商会2016年年会”获得“年度艺术品牌奖”。更多的人渐渐开始先知道“稀奇”,再知道瞿广慈原来是一位雕塑家。
  当我们谈论艺术家,常常会看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作品的价格,瞿广慈是中国最好的雕塑家之一,他的艺术品价格上涨到百万,可是,当他从艺术到产品设计,他骄傲的事情是,怎么让自己的产品极具艺术品质,又能卖得很便宜。
  瞿广慈指着图片中一个10公分的稀奇艺术商品,描述其创意过程,特别指出其可以卖到498元,某零售渠道短时间内卖了1200个,而产品成本只有10元零5毛,价格比成本翻了40倍,哪怕是零售商200多元的拿货价,也翻了差不多20多倍。
  当雕塑艺术家瞿广慈将兴趣投向做品牌时,有了很多不同于普通品牌的独特思考方式。“稀奇是条狗”,或者“稀奇是礼物”,都是他的名句。去年稀奇艺术参加了巴黎时尚家居博览会,也是中国品牌第一次进入该博览会。
  瞿广慈用翻倍的数据证明稀奇品牌价值之后,话锋突然转到,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忙碌的事情:稀奇“不伞”。
  每把伞的制作成本为118元,在制作过程中,瞿广慈用奢侈品的品质要求去把握它,而他只卖338元。“我也可以卖到5000多块钱,只是说你最后想卖给谁。价格决定了你的价值甚至道德取向。”
  “富人”瞿广慈
  瞿广慈认为自己幸运得不得了。“80年代第一届美院附中学生,之后考上中央美院,在大学期间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美展最高奖项获得者,成为中央美院雕塑系第一个直接上研究生的学生。我参加工作后第二年成为副教授,之后当了5年院长助理。”他说。
  然后,迎接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蓬勃发展。他的雕塑作品瞬间上涨,从1万涨到百万,他太太向京的作品甚至从8000元涨到了600万。
  “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瞿广慈说。“富人”瞿广慈拥有几乎最好的车,全北京几乎最好的房,一度是奢侈品名牌消费者。“有时常常一次去香港就消费几十万。因为在香港做展览,随便一个作品就卖几十万,我就拿一件作品的钱买衣服。”他说。
  但是慢慢平和下来,瞿广慈发现内心要求最重要。“我就不会觉得一个商品贵到很高的程度有多么了不起。”他说。
  “很多价值体验都是内心的。当兜里只有5块钱的时候,去沙县小吃吃一碗馄饨,你可能会觉得为什么那么惨,馄饨也不一定好吃。但是你老去米其林星级餐厅,穿着很体面的衣服用餐,你也会觉得烦,这还不如去沙县小吃吃碗馄饨,出一身汗。”他说。
  “小时候,全国都一样,大家都不富裕。这是一个多大的跨越。”瞿广慈用此解释自己为什么能够在低消费到高消费之间穿行。
  骄傲的事儿
  一个艺术家去选择自己要做的商品,摆在瞿广慈面前的至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特别高级的艺术品,只有贵族才能收藏;另一种是做一个从最穷老百姓到最高贵的贵族都能使用的艺术商品。“当你要树立这些目标的时候,其实是对于你的人生价值的考量。”瞿广慈说。他觉得后者也很伟大也很难,甚至更难。
  瞿广慈感慨,一个好产品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平等。“就像星巴克咖啡,马云会喝,他身边的店小二也会喝。”他说。
  “我们最贵的东西3万多块钱,但是我可以创造稀奇‘不伞’这样一个从明星到普通人都能消费又有品质的产品,这是我一个很骄傲的地方。”稀奇“不伞”先有订单后做产品,用网络传播、微信营销的方式热卖。
  美丽的花园与外面的世界
  当记者被带进瞿广慈的艺术品展厅,未进大门就狂叫进门后就一直跟着的那条大大的狗就没法跟进来了。瞿广慈走进展厅的第一件事是拉开窗帘。落地窗户让阳光透进来,在展厅角落的沙发对面是窗外一片明媚天地,绿树,土地,花朵,还有人喂鱼。有好几层工作展厅,有美丽的花园,还有一帮帮他的人,耳畔伴有狗狗充满灵性的叫声,大概是艺术家最好的追求了吧。
  “每个艺术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理想。年轻的时候,希望有稳定工作,在城市里有一个归宿。忙碌的时候,肉麻一点说就想去流浪,因为太固定了就想自由。当有了梦寐以求的个人艺术空间,你又可能会觉得在宋庄呆着太舒服了,慢慢跟城市里的生活不一样了,你可能就不是一个当代性的人了。我还是想多感受时代脉搏的节奏。”他说。瞿广慈以此来解释身为艺术家为什么创立了“稀奇”品牌,为什么“稀奇”品牌在制作高端艺术产品的同时,与时代并进享受网络的乐趣。
  他说:“一个艺术家与中国发展的关系,就像水与舟一样,有的时候,水已经往前走了,舟还留在那儿,有时候舟往前进了,水没动。这之间的心里落差和变动是非常大的。”
  时尚北京:您认为一个学生把雕塑做好需要多长时间?
  瞿广慈: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在中国,雕塑专业比一般的专业要长,5年本科,研究生3年。是否能把雕塑做好真的需要天赋。有些人可能2,3年就会做得非常好,有些人一辈子也做不好。
  时尚北京:请您谈谈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从艺术到设计的不同?
  瞿广慈: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个比较日常化的事情,比较随机,比较自由,不像工作有一个度量衡,你做出来就大概知道做到什么程度。艺术本身没有可评判的,可能有时候刚刚开始做,你就觉得已经做完了,并且很好。这可能跟灵感或者幻想有关系吧。
  艺术算是属于相对更加精神领域的部分,是非实用性的,但是好像人人都需要它。从中国哲学来讲,无用的,比有用的似乎更高。设计是比较实用的。
  时尚北京:您怎么理解用一个领域的知识去颠覆另一个领域?
  瞿广慈:其实每个行业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被颠覆的不一定是从这个行业出来的人。其实有很多设计师的本专业可能是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各种学科,不同专业会为设计带来全新的视角。
  如果说稀奇艺术给家居行业带来许多不同的话,可能因为艺术家带来了纯粹设计师所缺乏的东西。比如,现在很多家居设计师,往往是从建筑师的角度去考虑设计,不是把一个杯子当成杯子,而是把一个杯子当作建筑。我常常说,如果稀奇是条狗的话,作为家居配饰,无论是明代家居,还是现代家居,或是美式家居,我都能放得进去,而且使得它是这个环境的一部分,我认为这就是家居配饰的内在核心,也就是它的命。
  其实艺术领域也是如此,将来给艺术界带来颠覆的很可能是科学家、物理学家。未来雕塑很可能会因为3D打印面临更大的挑战。3D打印也有可能让雕塑传播得更加广泛,就像多年前印刷术让西方油画传播更快更广一样。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讲,人的情感、精神、才华等方面的内质是很难被取代的。
  时尚北京:有时候这也是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瞿广慈:技术和艺术不是简单分开的。我们就说做一个雕塑,你做到非常细节的部分,比如说把眼神做出来,这并不是说把瞳孔全部做出来,放到眼珠里,再搁进去,而是眼神是创作者随手把控的一个感觉,可能有的人随便弄一下,眼神就特别对,但有的人一辈子也做不出那样的眼神。这个你说是技术吧,是技术,但是一定是有艺术。
  我们的产品包括了艺术和技术两个层面,我觉得好的设计师也是如此吧。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在双孢菇栽培方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把过去以棚栽改为露地栽培,并以菇稻的栽培模式进行推广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自动识别和访问相关目标数据来发信号,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识别工作。由于生产管理中的物流与信息不匹配,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和未来的需求。物联网克服了传统条形码的缺陷,受到国际物流领域和国际社会企业极大的关注和研究。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花生又名“落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种植和食用历史至少有4000年以上,不仅给了人们作为果实意义上的滋养,还有一些别样的用途。落花生名字的由来  “麻房子, 红帐子, 里面坐着个白胖子”,这个谜语形象地展示了花生的果实结构。花生的果实为荚果,谜面中的麻屋子是果皮,花生米是种子,红帐子是包裹种子的种皮,白胖子指的是胚。之所以添加一个“落”字,是因为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开花
期刊
期刊
近年来,随着各地日光温室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日光温室根结线虫的发生率日趋严重,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根结线虫的为害,已成为制约日光温室蔬菜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在小型饲料厂和预混料厂中广泛使用.转子是其中的重要工作部件之一,由主轴、支撑杆和桨叶等零件构成.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对单轴桨叶式混合机转子中的各零
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内开始栽培,福州地区最近经过不断研究试验栽培,已获得高产.其生物学效率达92%左右,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显著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