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梨树志》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组长,《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果农之友》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在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现代高效栽培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研究,为我国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梨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二级),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梨产业协作组组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园艺学报》《果树学报》等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梨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牵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以梨为研究对象发表论文数国际排名第一(Web of Science),以第一完成人杂交育成通过审(鉴)定梨新品种6个,主编著作18部,其中《梨学》是唯一系统阐述现代梨学研究成就和生产技术经验的专著。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改良中心原主任、原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李秀根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梨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多家梨科研和生产单位的60余名专家参与编写,历时6年精心打造的《中国梨树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该书共计265万字,1408页,入编1172个梨品种,彩色图片3500多幅,精装彩印。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该书以2008—2015年我国梨属植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基础,全面、动态地记录了我国梨属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现存种质资源概况、梨文化传承、生产栽培技术演变、植保和贮藏技术变革以及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如实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梨属植物科研、生产和种质资源的真实全貌。该书得到了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教授两位院士的高度评价,认为其继承了《中国果树志(第三卷)·梨》(1963年出版)的理论观点,更融入了现代学者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是集我国梨属植物研究成果之大成的一部系统性的科学专著,代表了国内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具有权威性、时代性、科学性、学术价值和行业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概论,概述了梨的价值及中国梨文化等;第二章为梨的栽培历史与发展现状,阐述了梨的栽培历史、梨产业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梨产业政策变化等;第三章为梨的起源、演化及分类,介绍了梨属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梨属植物的分类与命名;第四章为梨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描述了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栽培种类的特征和习性;第五章为梨的生产技术,主要介绍梨繁殖技术的演变、栽培技术的变革、土肥水管理技术的变革、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变革、贮藏与加工技术的变革等;第六章为梨研究进展与科研展望;第七章为梨品种资源。全书共收录了梨属植物品种资源1172份。其中,砂梨(包括白梨品种群和砂梨品种群(651份))、秋子梨(84份)、新疆梨(42份)、川梨(4份)等栽培品种资源共781份;西方(洋)梨及日、韩梨品种共有133個;杂交培育、芽变及实生选育的新品种214个;砧木品种15个,野生种类和半野生种类29个。该书还列有3个附录表,附录一为品种名索引,附录二为已鉴定自交不亲和基因型梨品种列表,附录三为《中国果树志(第三卷)· 梨》中有记载而该书未收录的品种资源。
  该书不仅能够为我国梨属植物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为广大读者提供可靠学习依据,而且更有利于加强地方梨树品种资源抢救保护,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推进“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果品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购书咨询电话:010-59194899 13436481937(同微信)
其他文献
促进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是花果管理中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当年和来年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的重要保障。苹果花芽分化时间多在谢花后2~5周和以后,即新梢停长和出现顶芽期,一年内有
大樱桃不仅颜色艳丽,味道鲜美,且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成熟期早,在北方落叶果树中,是最早上市且具有最高效益的水果之一,被人们称为“春早第一枝”。近年来,北方地区的大樱桃发展非常快,但在生产过程中却出现诸多问题,包括坐果率低、色泽差、产量不高,因此对广大果农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掌握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使大樱桃能够优质高产。  1建园  大樱桃花期很容易受到霜害,所以在有霜冻的地区,建园应选在春季温度缓慢
核桃树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寿命也很长,种植成活之后能夠在未来几十年里持续收获核桃果实,使种植户有效提高经济收入。在核桃种植过程中积极采用关键技术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经济附加价值,因此有必要加强分析和实践。  1种苗处理及种植技术  高标准种苗是核桃高产与优质的基础,高度大约为80厘米,一般选择大约2年生嫁接苗,抗逆性较强,可确保在土壤里能够快速成活[1]。在种植之前要对核桃种苗进行预处理
着重介绍了危害砀山酥梨的三种主要害虫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和二斑叶螨在砀山地区的发生规律,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旨在指导果农正确开展病虫害防治,以
近年来,山西省桃产业迅速发展,种植规模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桃极易犮生裂核,管理不当裂核现象更加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桃的商品价值,成为当前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笔者
针对老桃区、老桃园更新再植和桃园机械化对无性系抗性砧木的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经过近40年的评价、创新和多区多点试验等研究,成功育成
桃粉蚜,又名桃粉大尾蚜、桃大尾蚜、桃粉绿蚜等,主要危害桃(图1)、碧桃、杏、李、梨、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在湖南,桃树的生长过程中几乎必有桃粉蚜发生,也就是说,凡有桃树
最近,笔者借参加中央电视台《非凡匠人》走进现代果业开机仪式暨2020中国好苹果大赛烟富8组预赛之机,采访了烟台现代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隋秀奇先生、参观了试验示范园地.
介绍云南省南涧县泡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加工销售、市场行情等现状,分析泡核桃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产业发展重视不够、科技措施落实不到位、精深加工有差距、营销体系不健全
华中农业大学猕猴桃采后团队经多年的研究和比较试验,并集成了我国四川、陕西主产区及新西兰猕猴桃的操作实践,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多数产区猕猴桃贮藏保鲜的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