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法还原镁的研究及液相Si-X体系还原镁的热力学分析

来源 :轻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金属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皮江法热还原炼镁在我国金属镁生产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其能耗高、污染大且效率低,成为影响镁行业持续绿色发展的限制因素.鉴于此,国内外针对皮江法进行了不断改进,并开发出新型炼镁工艺.液-液还原和固-液还原炼镁因其效率较高、周期短、能耗小等优点,成为热还原炼镁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固-液还原反应提出一种炼镁工艺,并从热力学角度对多种Si-X合金还原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保证反应持续进行,低熔点组成的熔渣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Deeply subducted lithospheric slabs may reach to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410-660 km depth)or even to the core–mantle boundary(CMB)at depths of~2900km.Ou
本文通过论述氧化铝下料点位置均匀分布对生产稳定性和电流效率的重要影响,结合生产实践,提出铝电解槽氧化铝下料点均匀分布技术改造、控制思路和实验方案,为稳定低耗高效生
以铝酸钠溶液和工业石灰为原料在80℃条件下合成了铝酸三钙(TCA),并研究了碳碱浓度、分子比、溶出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TCA中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对TCA以及溶出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CA的氧化铝溶出率随碳碱浓度、溶出温度的提高而增加,而溶出产物的平均粒径随之减小;溶液分子比对TCA的溶出率和平均粒径影响不大;增加溶出时间有利于提高TCA的氧化铝溶出率,当时间为60 min时反应基本达到平衡。TCA的最佳溶出条件为:碳碱浓度为145 g/L,
要写好毛笔字,光练好点画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掌握好间架结构。汉字是方块形,怎样笔画多寡悬殊且笔势走向又各不相同的汉字安稳妥帖、舒适和谐地容纳在同样大小的方块内,就是本
无水氟化氢是氟化工的重要原材料,工业上主要采用萤石粉和浓硫酸反应制备,萤石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矿产目录,缺口不断增大。电解铝每生产1吨铝约产生15 kg富余氟化物,富余氟化物是很好的氟资源。通过氟化钙、电解质、氟铝酸钠、氟化钠、氟化铝与浓硫酸反应性对比研究表明:电解铝富余氟化物可作为氟化工的原料,五种物质与浓硫酸反应率由高到低排序为:氟化钠、氟化钙、电解质、氟铝酸钠、氟化铝;氟化物与浓硫酸反应率高低与其晶格能大小呈负相关,可用氟化物晶格能初步推测其与浓硫酸反应率高低,提高氟化工原料替代物的筛选效率。
本文研究了铝电解槽炉帮优化控制技术,提出了炉帮厚度数学模型和优化控制规则,在500kA铝电解槽上进行工业化试验,使炉帮厚度和伸腿长度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相应改善.
在焙烧炉的各组成部分中,火道墙是维护最频繁、大修周期最短的构件.本文针对火道墙极易出现的“八”字形裂纹,垂直或斜向裂纹,燃烧区四周不规则U形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认真
本文选取与海洋二号(HY-2)卫星高度计同步的Jason-1和Jason-2有效波高数据以及同步的浮标数据对HY-2卫星高度计观测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HY-2观测的有效波高存在0.3—0.4
为了提高阳极钢爪的导电性,新设计制造了结构型阳极钢爪,对结构型阳极钢爪和铸造钢爪进行压降对比实验,运行30天后对两种钢爪的压降测试,结构型阳极钢爪的平均压降比铸造钢爪
本文分析了铝电解质成分及分子比在铝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基于传统荧光光谱分析检测电解质分析曲线测量电解质分子比存在的不足.为此,探讨了测氧法分析电解质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