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义波的显性识解:以科学语篇为例

来源 :外国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义波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对话合作的焦点。当前学界对语义波的客观显性实证研究较少,对语义波的具体调解功能也尚未明晰,此主要受制于语义波缺失客观识别与具体判定的显性识解框架。鉴于此,文章以科学语篇为例,提出以语篇的修辞单位为基点,构建客观显性识别语义波的判定框架,进而阐释语义波的语义调解功能,即其亲近化、技术化、合法化功能,力图为语义波的起伏性、适用性及合法性给予客观化的阐释,为科学语篇的知识建构提供一个切入路径。
其他文献
自译现象发端于一千多年前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而自译研究直到约40年前才逐渐兴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自译,认为自译值得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综述过去40年里国内外自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本文概要回顾了自译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自译的定义与分类、自译的动因、自译与创作以及自译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内容划分出自译基本问题之外的5种研究类型,分别是自译与文学史研究、专门针对某特定作家的自译研究、自译与权力关系研究、作家自译与自我身份认同研究、基于自译者亲身体验
众包翻译模式给传统翻译界带来冲击和挑战,重新定义了翻译环境、方式、过程,以及译者的行为和角色。本文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指出众包翻译因其任务分割的性质,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语篇"。众包中的语篇,不再是一致的连贯的表意整体,而是可以被不断切分,甚至到达比语素还要小的单位。因此,众包翻译的研究也不应只仅限于对结果的评述,而应该重视翻译过程中产出的各种"语篇"和"非语篇"。这些语篇碎片,可以通过不同的众包任务模式,转化为供语言服务、本地化、语言研究、主题研究等使用的语料库语言资源,促进翻译技术的多样化发
"新世纪英语语言文学界面研究丛书"汇聚了国外近年出版的界面研究的一批典范之作,方法多元,探讨深入,向国内读者呈现了"原汁原味"的国际界面研究的精华成果。丛书由我国外语界面研究专家熊沐清、董洪川撰写总序,每种分册皆由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中文导读,内容翔实,分析精辟,为读者提供提纲挈领的评述,从而帮助读者尽快了解各分册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及其与相关学科、著述之间的纵横关系。
汉语中第一/二人称代词对长距离约束的反身代词"自己"的阻断效应一直是学界的一个难题。尽管文献中对此已提出了多种解释方案,但是作者认为这些方案均存在问题。该文在长距离"自己"的移情论解释框架下(Wang&Pan 2015a,b)对阻断效应给出一个新的解释。主要观点为:阻断效应是由移情的长距离"自己"的本质--客体自我的投射(Hirose 2002,2014)所引起的。文章将展示这一新的解释方案能够克服以往解释方案中的困难,进而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1.引言语言的部分能产性是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Ambridge 2013)。部分能产性表现为,语言使用者既存在对语言的创新性使用,同时又遵从语言社团的相应规则(Goldberg 1995:120)。Adele Goldberg的新作《解释给我听:创新、竞争与构式的部分能产性》是探讨语言的部分能产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的主要特色为:1)在理论层面,采用基于使用的研究视角,强调语言认知机制与一般认知机制的共通性;2)在研究方法层面,以心理实验方法为主,同时借助语料频次开展交叉检验;3)在研究对象上,
2019年7月6-10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11届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双年会暨第15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年会在虹口校区顺利召开。这是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会议,是该学会同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首次联合组织的一场国际学术盛宴,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的重要活动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主持了开幕仪式,党委书记姜锋发表致辞,指出现阶段国际合作、全球理解和跨文化对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会总共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名跨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跨文化研究的前沿
文章通过分析英汉比较构式的异同,论证一种语言的整体语法系统会对其具体构式选择起制约作用。在比较形容词的程度或动词的状态时,英语的比较句的谓语结构保持不变,而汉语的谓语结构则必须转换成动补结构才行。此外,汉语还具有表达比较范畴的动宾结构,英语则没有对应的构式。英汉之间的这种差异是由两种语言语法的整体特征决定的,汉语的动补构式高度能产,导致汉语句子组织信息原则的产生,要求那些结果成分必须置于谓语中心之后作补语,而英语虽然也有动补构式,可是其能产性极低,不存在汉语这种句子组织信息原则。该文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认识
在汉语日常电话谈话中,出现在不同序列位置的"(你)意思(是)X"可能执行不同的社会行为。本研究应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提问-回答序列中回答行为之后、以"(你)意思(是)"开始的第三话轮。语料分析发现:出现在这一序列位置的"(你)意思(是)+X"展现了问者在理解答者所提供回答方面存在疑问或困惑,或者说问者认为答者的回答影响了互解的实现,因而问者通过"(你)意思(是)+X"提供某种可能的理解、并同时发起修正,以期答者对此给予确认或否认,甚至进一步解释说明。总的来讲,提问-回答序列第三话轮的
文章探讨语言研究为什么以及如何协同相关学科。语言不纯粹是语言现象的语言,同时还是具有神经生理载体的语言,能够运作的语言。从语言如此基本特性出发,笔者重点论证构建理论模式的超学科意识,及其假设模式-汇集验证的科学方法。在超学科意识的关照下,笔者就理论模式的构建和验证,讨论了四大问题:宏观架构、符号和关系、理论过程和认知过程以及概括性和使用分布。在和语言系统基本特性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笔者论证了处理四大问题的有效方略。
语言在表征过程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语法系统,即及物系统和作格系统。及物系统强调的是过程的延伸,即过程是否延及目标,而作格系统强调的是过程的致使意义,即过程是自发的还是由施事者引发的。在作格系统中,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充当不及物动词的主语,这种作格交替特征使语言使用者在表征过程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句式:作格小句和非作格小句。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作格系统中的选择应服务于语篇的信息组织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作格系统中的选择也体现了不同的语篇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