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织锦艺术语言解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6399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多元艺术共存与交融的现代社会,现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艺术溯源的挖掘与解读。湘西土家织锦从纹样、色彩、象征意义等蕴含了丰富的美学资源,其艺术审美从人和自然到宗教信仰,无不体现着传统艺术中极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是一种“有意义的语言符号”。
  【关键词】:土家织锦;传统艺术;语言符号;文化传承
  湘西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通俗来讲,是指土家人自己织造的土花铺盖的意思。土家织锦历史悠久,从土家织锦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首先是从商周时期的原始编织到唐朝时期的兰干细布,到宋元时期的溪峒布,再到明清时期的土锦,最后到现在的土家织锦。一直是我国民间织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誉为“无字的物质历史史诗”。在湘西,土家织锦主要集中于古丈县、龙山县、永顺縣和保靖县四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手工民间艺术因无法快速实现经济回报,处于逐渐消亡的状态,国家和大量专家学者意识到其社会历史、艺术审美、文化传承等研究价值,以及给于保护和传承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把湘西土家织锦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设置相关研究机构和传承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家织锦被更多人所悉知和接受。
  在多元艺术共存与交融的现代社会,现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艺术溯源的挖掘与解读。湘西土家织锦从纹样、色彩、象征寓意等蕴含了丰富的美学资源,其艺术审美从人和自然到宗教信仰,无不体现着传统艺术中极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是一种“有意义的语言符号”。
  1.土家织锦的纹样艺术语言特征
  土家织锦的纹样题材整体可以归类为四大类。一类是动植物纹样,主要与土家族人们长期山中狩猎生活相关。第二类是生活物件及场景,土家族人善于取材于生活细节,把身边随处可见的农作工具、家具、劳作场景、嫁娶场景等各方各面均能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来源,并对之进行加工提炼呈现于土家织锦纹样中。第三类为几何纹样,也是织锦纹样中运用最多的形式。第四类为文字纹样。土家织锦纹样样式繁多,丰富多彩,体现着土家族人们有着高度的观察力和装饰审美。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几何化、对称性和连续性。
  土家织锦的织造工艺手法为通经断纬法,即经线固定不变,而是通过纬线的穿插形成图案,边缘呈阶梯状从而使各种图形最终以简化的多边形形状来描绘,使得土家织锦图案整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几何化的艺术效果。在构图上,通常习惯把以团花为主的主体图案置于中心位置,突出创造者的主题意境造型上喜好采取夸张的表达形式,经过变形使得纹样图案更具装饰趣味性。
  图案的对称性和连续性在土家织锦纹样中亦是很常见的结构布局形式,如西兰卡普作品“烂苦梅”,梅花图案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左右展开,置于作品中间,外部图形则用“之”字形几何纹样对称分布在两侧。另外,土家织锦优秀作品《四十八勾纹》、《岩墙花》等,均采用了对称和重复连续的艺术形式,使作品有着气势磅礴的大气之势。另外,从作品细节来看,大的结构用连续方式排列,而小的图形则在大图形的四周向外扩散,显得沉着稳定。土家织锦图案的对称性和连续性特征早已在土家族人民心中达成共识,并且一代代流传下来。土家织锦纹样表现形式、构图方法、构成规律等通过口授和模仿,逐渐形成土家族的民族特色。
  2.土家织锦的色彩艺术语言特征
  土家织锦在色彩上给人色彩丰富、用色夸张的整体印象。通过整理分析大量作品后发现,土家织锦的色彩运用通过代代相传,在配色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程式和规律,有着自己的独特色彩表达方法。土家织锦色彩的特征之一是忌白尚黑,这跟土家族人的生活习俗有关,白色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土家族从服饰到织锦均以黑色或深色为主,崇尚黑色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即用来染色织物的染料来源于天然植物或矿物中提取,深色不容易脱色,因此长久流传下来。原色的对比和复色的互补是土家织锦色彩运用的另一个特征,最常见的即用红、黄、蓝三原色,加上黑色、蓝色为底色,进行色彩面积合理分配及搭配,形成鲜明强烈的色彩对比艺术效果。
  土家织锦的大部分作品在色彩上给人以色彩斑斓的印象,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但是仔细观摩,可以发现张扬的色彩背后,却透露平衡的和谐本质。比如作品《岩墙花》,所用色彩除了对比强烈外,明度和纯度还很高,但是以黑色为底色,并用黑色和浅色进行勾边处理,使得激进的色彩得以平缓。另外,土家织锦在色彩上对所表达描绘的对象不是直接的拿来,而是在原有色彩上进行简化、提炼,最终为表现审美和情感服务。
  3.土家织锦的象征寓意特征
  土家族人民自古便崇拜神与大自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间信仰,并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土家织锦艺术中,主要体现为纹样的吉祥、自然崇拜、原始图腾、生殖崇拜等象征性寓意。比如,织锦中的花鸟鱼虫、自然气象、农耕生活等形象的呈现,便是土家族人民对大自然最直白的解读和崇拜。而把代表祝愿的吉祥的汉子、寓意吉祥的事物的图案织入织锦中,是土家族人对用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土家织锦除了纹样具有象征寓意性的特征外,织锦本身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比如土家族姑娘们出嫁的时候,有织锦为嫁妆,代表女方勤劳持家和对该姻缘的重视;“台台花”纹样的织锦,用来包裹刚出生的婴儿或作为小孩摇篮的盖被,具有保护小孩不受伤害的理想象征意愿。
  土家织锦纹样和色彩运用关联着象征性寓意的图腾信仰,土家族人民对象征性寓意的重视,造就了土家织锦的独有特色。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土家织锦的艺术语言无声胜有声,其纹样、色彩、象征寓意赋予了纺织品传神的意蕴,需要研究者或传承人深入了解其中滋味、解读其艺术语言,方能感受其中之意趣所在。土家织锦的艺术性与土家族的民族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更是社会的多元化文化里土家文化与智慧生产之间的传承与交融。当今社会对土家织锦艺术语言的解读,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艺术形式美感,更要关注其工艺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深入品味土家族人民高尚的生活哲学和最原始的艺术创作激情,把土家族人们创作织锦艺术过程中的淳朴、善良、包容的艺术态度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来,构建传统艺术语言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和谐生命之美。
其他文献
【摘要】:设计雕塑形式有雷同,但从古至今每个雕塑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和情感表达核心是一切为了“人”,既极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心理与生理两方面要求。设计创作思维的物质再现,体现一定的时段性、区域性,当然也映照艺术家自身的个性特征。雕塑主要通过空间造型(点、线、面、质、材、光、色等各种因素的构成)来表达内涵,通常可说从选题、选材、塑造等环节中都存在设计。全面的设计则不仅从雕塑本体的视觉表达来看,更应从欣赏者、
期刊
【摘要】:施林·奈沙是伊朗重要的艺术家,有很高的知民度,她跨域各种边界,从视觉的深入探索,来讨论伊朗妇女的生命奇遇。  【关键词】:当代艺术;施林·奈沙;面纱  作为研究身体的对象,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的姿态和我们的身体紧紧相连。  伊朗,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着装规范,女性出门必须穿黑色及脚长袍、外出戴黑色头巾、头发不得露出头巾等,而且到伊朗的外国女性也必须遵守此项规定。透过对施林·奈沙的分析,以女性身体
期刊
【摘要】:广告设计属于创作性的一项活动,而广告作品则是文化、艺术二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结晶。每一个民族所创作的广告作品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为能够进一步强化现阶段平面广告具有的有效性及文化品位,广告主要的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能够在其中融进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既能增添广告的韵味,又能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传统文化艺术  前言  如今随着社会经
期刊
【摘要】:艺术创作贯穿作者的思考,需要观察和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感动,从而饱含深刻的感受、记忆去思考,这是所谓的生活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跟随时代步伐,我们不是独处的单个个体,而是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大环境里。下面以《电梯》系列作品为例探讨生活对我们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电梯;创作;研究;生活  一、《电梯》系列创作的概述  1.1生活来源  在学校生活的六年,电梯是每天去画室的必经之路,上下课都免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餐饮行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餐饮空间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再只是像以前那样单纯的只是一个就餐环境。如今人们对于餐饮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就餐的同时,不光需要满足食物的需求,还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也就导致了对餐饮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在餐饮空间中照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空间的氛围大部分都是透过灯光照明来
期刊
【摘要】:美术考古属于考古学的分支或者是交叉学科,美术考古资料也是美术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复原历史的原始材料。它与我所学的国画人物的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中国画的研究也是极其重要的,由于有了考古资料的支撑,我们可以详尽的看到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脉络,它的起源,它的兴盛。其中中国原始人物画乃是整个中国人物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人物画史的一个开端。美术考古学对中国原始人物画的研究不但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从传统的消费领域逐渐向生产领域进行拓展,并且在短时间内便已经进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领域当中。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为了创业和创新的新工具。而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该如何实现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是目前艺术设计教育行业协同产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将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行业协同产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给我国
期刊
【摘要】:人类在历史的成长和发展中诞生了对美的需求,从中国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外国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到中国徐冰外国的杰夫昆斯。人们有了美的诉求,提升生活质量。木这一常见的材料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中,从之前的烧火做饭盖房子做家具做佛像,到现在的装饰品雕塑作品装置装饰品都偏爱木,木颜色,木纹,有着独特的语言,一木顶千金,有着意想不到的坚韧。  【关键词】:结点;环境坚持  引言:  人们对树都有着一
期刊
【摘要】:德国艺术家乔纳森·米斯通过绘画、雕塑、行为表演与装置去进行他的艺术实践,作为一名艺术家不断对身份这一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进行思考与探索,同时也将艺术作为他表达自己在艺术这一领域行使自主权的主要平台。对他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了解艺术作品中权利意识的表达对当代艺术的重要性,以及事件性作品背后如何产生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  【关键词】:艺术权利;艺术争议;批判;事件性  一.艺术家介绍
期刊
【摘要】:回顾日本的文化发展历史上,存在不断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和影响,大量吸收国外文化,从模仿照搬,到结合自身文明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深化和贯通的模式,日本的设计也是基于这种模式发展起来。在今天日本设计中我们所见的“阴翳之美”完成了“现代性”的转变,即迥然于日本传统审美文化表达的美感,形成与我们现状生活形态相呼应的形式。  【关键词】:传统审美文化;名族性;现代性;阴翳之美  一、前言  日本设计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