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重于开源-廖刚的经济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廖刚不能脱离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限制,提出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维护君权、维护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但他所主张的“节流”经济思想很符合现今提倡的厉行节约、精兵简政精神,对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节流重于开源;廖刚的经济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23-01
  
  廖刚(1070-1143年),字用中,号高峰居士,福建南剑州顺昌人,著有《高峰文集》、《御览世彩堂诗集》等著作。从徽宗崇宁五年(1106)廖刚36岁时中进士,到绍兴十三年74岁(1143)去世前,他做过地方上的知兴化军、知漳州、福建路提点刑狱等官;在中央,他任过侍御史、御史中丞、工部尚书等职。在从政的这三十多年中,廖刚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而且对当时的经济问题有清楚的认识,还进一步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虽然有的建议并没有被当政者所采纳,但研究廖刚及其所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的经济思想,对我们更深程度地了解南宋当时的社会现状不无帮助。
  廖刚“少从陈淳、杨时学”,陈淳是理学高徒,而杨时亦是有名的“程门四先生”之一。廖刚作为杨时的入室弟子,继承了从二程到杨时的哲学思想。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法则、规律,是先天而且永恒存在的。心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要认识道,就应当本于心,因此主张“诚”、“敬”,讲究“性命道德”。这种思想反映到政治上,在对金问题上,他认为南宋国事艰难,主张以和为战,赞成议和,但后来金人背盟,廖刚建议“起用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之近藩”。在看待王安石变法的问题上,以高宗为首的南宋君臣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王安石变法误国,廖刚也未能摆脱这种思想的影响,也坚决反对王安石及其变法,认为“安石之学术,大抵专功尚利,轻改作而废典常,乐软熟而贱名节,使天下靡靡,日入於偷薄而莫之悟,其为害亦深矣。”
  南宋建立初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金之间战争不断,军费开支剧增。和北宋相比,南宋的统治区域比北宋缩小了三分之一,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由北宋的15042406(贯、匹、两)下降到1867949(贯、两)。对金战争、冗官冗兵、迎两宫奉还、修建徽宗陵寝等事务使政府开支剧增,“岁人不及承平三之一,而费出倍于昔日”。对于这个财政危机问题,朝廷中许多人认为,加倍征收通、泰等州的盐税,“榷货务入纳不阙”,“以为如此自可以度日卒岁”,即所谓开辟新财源。对此,廖刚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他认为天下之财有限,缓解财政危机关键是节流,首先要做到“用财之道,必量入以为出”,“为今之计,如节用一事”一举措不可忘也”。要想节省财政开支,就需要让“宰相兼制国席”。因为户部理财,总领所供兵,“供財者与用财者之间的距离更加疏远”,“这使得具体用财者对于节财的必要性认识大为淡薄,平衡财计变成少数人关心的事情”。所以廖刚建议宰相了解国库盈虚,从宏观上统筹安排、调控政府财政,“诚为今日之急务也”。
  要节约开支,还要“少缓不急之役”,减少对将帅们的赏赐。比如给大将刘光世赐造宅钱,槽司收买建房木材一事,廖剐认为刘光世虽独当一面。但没有直接对敌交战,初无尺寸之功,赐第不仅助长军将们的骄奢之心。还增加财政开支,且颇为民害,应当立刻停止这种滥赏行为。再比如对“杨沂中预借三年酒息钱三十万贯,及别借二十万贯相兼回易”之事,廖刚也是上奏章极力反对,认为国家频年不尝出师。军费没有大的开支变化,且现在国家财政困难,“辄借四五十万缗,诚为无谓,”朝廷对此类请求应该必不可从。廖刚虽再三上章反对,但高宗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要节约国家的财政开支,还要选汰冗兵,减少州县妄费。廖刚认为军队虽然是保卫国家、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抵御外族入侵必不可少的工具,然兵贵在精,不在多。可事实上是“今日诸将之兵,冗滥甚矣。”要想体念国民,节省军队经费开支,就要对军队士兵进行选择,淘汰其不能披挂战斗的冗员,“以十二三为率”。对无家可归愿意留下来的,作为屯田士兵,使他们“自食其力,且资以供亿吾军,庶东南凋瘵之民稍获苏息,而屯戍可以久远不废,是一举而两得”。杨时和廖刚等人认为实行“营田、屯田事”。可以解决军粮的采买、供应、运输等问题,缓解东南民困财乏的状况,“此实足财用之本源”,“一日不可忘也”。虽然高宗朝君臣对屯田、营田都很重视,一再努力。但由于人不偿费,加之军不习耕,扰民等原因,导致“成效总是不够显著,甚至可说是很微小的”。
  对军队裁减冗员,对地方上的冗费也要裁减。如州县对地方官员任罢的迎来送往,花费甚多。比如一帅臣的到罢,迎送接请,小郡要花费数千缗,大郡则要花费数万缗之多!官员们虽然都知道“国家岁入之不支”,但他们出于私心,“鲜有能为国家爱惜财用者”。既然任罢的官员们不体谅朝廷入不敷出、民病供亿的难处,廖刚尖锐地指出,应该制定规章制度约束官员们的行为,也要对迎来送往的规格进行限制。若有违反者,“或因缘为奸者,并痛治之”。但事实上讲排场、图享受是封建社会流行的风气,大多数官吏是不会有廖刚这样的想法,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为自己、为本官司多捞取些好处。
  廖刚在中央任职多年,对财政困难问题有清楚的认识;任地方官亦为时不短,对具体的财政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榷盐,从汉武帝时起,封建国家就对盐实行禁榷,增加国家税收。南宋也沿袭了这一做法,对盐实行征榷。廖刚认为:榷盐,官府虽获厚利,“而盗贩者终不可止,徒使狱讼不得衰息,而畏法之民长食贵盐耳”。认为禁榷十贩运私盐活动更加猖獗,虽说国家禁盐,其实是“禁榷徒有其名耳。故不若弛之为愈,弛之则人得而贩,其价自平,奸民不得擅其力矣。”廖刚认为盐禁就应该放开,允许百姓私相煎卖,同时要注意不能收重税,才能使“公私皆便”。
  廖刚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这个民族危亡、困难重重的时期,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使他对现存的社会经济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巩固南宋小朝廷的统治,他提出的节流、开放盐禁、减免百姓赋税及对和买银的建议,都能切中时弊,是缓解南宋财政问题很有效的措施。司马光讲天地生财是个定数,借用司马光的话,地球上储存的资源也是个定数,不能再生。虽然廖刚不能脱离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限制,提出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维护君权、维护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但他所主张的“节流”经济思想很符合现今提倡的厉行节约、精兵简政精神,对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甘肃省网目前存在电磁环网问题,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通过对白银电网环网解环的研究,提出了电磁环网解环的条件及电磁环网解环方案。运行结果表明,电磁环网解环运行后,简化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工作已全面展开,面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高原生理健康保障困难、高海拔过电压与绝缘配合、设备研制及运输难度大等技术难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新观点,这是党中央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摘要:科学精神的实质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教育中科学与人文并重,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信息文化由于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体现了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特点,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变化中随时发掘其人文内涵,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關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
介绍了500 kV紧凑型六分裂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张力放线和附件安装等施工工艺以及在架线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日常的钢琴教学中,我们会时常遇到手型松垮、双手动作不协调、手指落键松软、速度不均衡、对乐曲处理缺乏情感等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技能。教师在学生学习钢琴的启
750kv兰州东—银川东输变电工程是我国继示范工程之后的第2个750kV工程,输电线路长,国产高压设备多。介绍了该工程系统调试的主要内容和结论。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
近日,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装机容量突破500万kW大关,在9月20日前,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可达516万kW,中国酋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建设工程可全面完成。
综合生产与资源计划是输配电企业生产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计划,输配电企业由于计划编制多头管理,缺乏统一沟通协调,计划之间不能有效集成,往往造成计划执行经常变动、资源
积极引导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