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共患眼-脑-肾综合征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A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中的意义。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5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同期抽取50例未发生细菌感染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2.61±0.54)μg/L,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4.47±2.11)109/L,h
目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亚科包括TLR1、2、6和10,与结核病的免疫机制相关。评估编码TLR1、TLR2和TLR6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生后不久即接种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的婴儿骨炎相关。方法采集儿童早期患BCG骨炎的132例21~49岁成人的血液标本,对照研究分析TLR1 T1805G(rs5743618)、TL
期刊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于生存极限或危重症早产儿是否救治等伦理学问题值得临床医生关注。在该过程中,家长及医护人员的救治态度对于患儿的存活情况影响较大,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成立对提高小早产儿存活率、减少医患矛盾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蜱传脑炎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儿童病情较轻,极少数可能出现永久性损伤,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该文介绍蜱传脑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并总结生物学和病毒学方面,以更好地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和传播。在我国蜱传脑炎病毒是通过全沟硬蜱传播的一种黄病毒,可引起急性脑膜脑炎。血清学诊断通常是简单直接的。该病无特效治疗存在,免疫是主要预防措施。
由于新生儿处于从宫内环境向宫外环境的过渡期,内环境变化大,且肾脏的结构、功能发育不成熟,与成人相比,肾脏储备能力低下。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肾脏的成熟能与生长发育相适应,维持内环境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但在各病理因素影响下,却极易出现急性肾损伤,不仅会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增加短期的不良预后,还会影响生后肾脏结构功能的进一步成熟,甚而增加远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目的小于胎龄儿(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可能是长期神经缺陷的相关风险因素。对比研究出生体重为SGA和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siz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的年龄吻合的两组极早产儿之间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EEG)的信号差异差异。方法共
期刊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代谢通路和哮喘发病相关,其机制包括维生素D通路中多个环节异常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及免疫系统的紊乱等。该文主要通过综述维生素D、维生素D结合蛋白、维生素D受体及相关基因多态性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进展。
目的探讨唾液乳杆菌对哮喘Balb/c小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IgE、IL-4及IFN-γ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4 w、体重16~18 g、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哮喘组(A)、哮喘+唾液乳杆菌组(AH)。应用卵蛋白激发方法建立急性哮喘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病理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改变、电镜观察气管纤毛数量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IgE、IL-
急性肾损伤是重症监护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缺少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重症患儿的病死率高达60%。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是目前认为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指标,正常生理状态下低水平表达,病理状态下表达急速上升,患者尿液和血清出现大量蓄积。该文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作为早期生物标志物在不同临床背景下的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研究作一综述。
目的通过分别检测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Krabbe病)滤纸片干血斑和外周血白细胞中半乳糖脑苷脂-β-半乳糖苷酶(galactocerebrosidase,GALC)的活性,判断利用滤纸片干血斑检测GALC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利用GALC特异性水解荧光底物6-十六酰胺-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检测3例Krabbe病患儿滤纸片干血斑中该酶活性,再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该酶活性,以验证两种检测方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