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旅游人才培养特色化教育模式研究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提出将培养模式中的各个基本要素即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调整,使不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特色化
  旅游教育目前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上都与旅游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多数旅游院校由于起步晚,没有经验,在办学上没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本科旅游教育。本科旅游教育是高等旅游教育中一个独立的基本的层次,也是一个最重要、最特殊的层次,它在一定意义上是高等旅游教育质量的标志,不仅为学位研究生教育做准备,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高级旅游专门人才的素质。本研究对高等旅游人才的界定为在旅游高等院校接受过或正在接受正规本科教育,能够并且愿意从事与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①培养目标和规格;②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培养过程;③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④与之相匹配的科學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这几大要素的综合作用。本论文提出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化是指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的过程中,将培养模式中的各个基本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调整,使不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行业内就业率,降低其流失率,使湖南高等旅游教育更紧密地与旅游行业相结合,提高高等旅游教育对旅游行业的贡献率。
  一、旅游人才培养同质化原因分析
  高等旅游人才培养出现同质化,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①专业设置缺乏规范。一些高校由于社会对传统学科,如历史、中文、地理等人才需求量的下降而向外扩展进行自救,在这些学科下开设旅游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由于课程设置、师资的依赖性、附属性,从而使其不具有独立的专业性。②教育规模效益差,培养目标同质化。很多地方旅游高等教育走的是“外延扩张型”的发展道路,因教育经费的限制和新成立的旅游科系刚刚经过“蜕变”后的稚嫩性,几乎所有的旅游院校都集中在同一层面上培养相同类型的人才,教育层次定位不明确,办学的市场定位模糊。③课程体系不科学,整体优化水平较低。很多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转向而来,课程设置比较混乱,无统一规范,缺乏地位突出的主体课程和明确的学位课程。④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多数旅游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未能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⑤教学模式落后,缺乏现代化意识。部分旅游高等院校仍在沿用“以课堂讲解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⑥师资力量薄弱。兼具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1]。
  二、旅游人才特色化培养模式研究
  1.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化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的确定现在仍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针对这种模糊状态可以采用目标规划方法,即按旅游业的发展指标,在预测旅游业从业人员规模和层次的前提下,确定旅游教育的层次、方向和规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则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都应该有所区别。
  2.旅游人才培养体制的特色化
  在招生制度方面,应充分尊重从业经验、学生意愿及职业素养三大要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生源的专业意愿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走向。国外一般都要求高等旅游教育受教育者在入学前拥有至少一年的从业经验,中国现行的招生制度把适合接受高等旅游教育的大批有从业经验或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的人才拒之门外。应扩大对口招生的比例,适当降低旅游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及旅游从业人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门槛。录取时应尊重学生意愿,虽然高等院校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生源下降的现象,但从长远来看,这样更有利于各高等院校致力于内涵式旅游教育发展道路的建设。
  在办学体制方面,应实行校企合作,加强校与校之间交流的办学体制。许多高等旅游院校在与企业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同质化倾向,结合的形式仅局限于企业参观和座谈会等,不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应从改变办学体制的角度改善各高等院校与旅游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数量充足、类型多样、布局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主张校企结合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旅游院校。若将国内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合作模式引入旅游教育领域,可以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双主体的合作意愿平衡化的问题,可使合作的本质由平面合作转向全方位的立体合作。②改变政府作为教育投资主体的现状,各旅游高等院校应改变单纯依附于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以各种途径吸引企业资金参与办学体制改革。
  3.旅游人才培养过程特色化控制
  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专业实践四个环节实现对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特色化控制。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只保留了旅游管理一个专业,并对该专业的专业设置口径进行了规定。专业设置就是各院校在统一的专业设置口径下,对专业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于高等院校来说,一般入校就已经确定好了就读专业,专业一旦确定,更改和移动的可能性不大。因而,现阶段旅游高等院校对于专业设置的考虑,就是专业方向设置的问题,不同的培养方向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过程[2]。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和灵魂,旅游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的科学与合理、课程结构的调整得当。在考虑课程内容与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对现行课程体系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按照“深化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挖掘学生专业潜质”的思想,由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实习环节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等3大课程模块组成模块群课程结构。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强调重应用、职业养成,体现市场需要和就业导向。在教学方法上应由传授知识向提升学习能力转变,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专家座谈、专题讲座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协作、创新、沟通、交往等能力。注重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录像机、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将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应占总学时的1/3以上。其次,要建立、健全一套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对实习进行全面、全员和全程的控制与管理,包括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内容的选择和实习基地的安排,等等。
  4.旅游人才培养过程输出特色化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专业自豪感。第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间宜早不宜晚,在学生入学时就应该进行相关就业指导。第三,毕业实习期间,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渡过职业不适应期。第四,鼓励学生报考导游员证、计算机等级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金伟.旅游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30—36.
  [2]王 辉.基于现状调查的高等旅游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创新[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3):114—116.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目前建筑电气节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系统中的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灯具等4个能耗环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用电系统的安全节能措施并对配电设备
镜子,古而有之,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明事理。找一面镜子不难,找一面能准确对照自己的镜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一定要为师,我看先要为“镜”。  做学生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应该公正地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应该清楚地照见他们的瑕疵,应该清晰地反映他们的优势。  教师想要做学生的一面“镜子”,那么首先要学会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调皮或捣蛋就在评
摘 要:流行语是人们在一定时间段内普遍使用的语言,它能反映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人们对某种事物、某件事、某个现象的认识和感受。本文试图重点从80后、90后两代人的不同角度出发,谈谈流行语言背后的大众心理。  关键词:流行语;大众心理;80后;90后  1.流行语的解析  流行语是一种时尚语言,是人们在一定时间段内普遍使用的、反映新近世风民情的语言。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变幻求新是流行语的显著特点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笔者在德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如社会、学校对德育不重视;德育方式简单;班主任职业倦怠等,给德育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德才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分在第12年、第20年进行人工间伐,并进行补植套种7个阔叶树种: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樟树(Cinnamomum cam
对于"社会"这个概念,社会学文献中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用法:与"国家"相对应的"社会"概念(相对独立于"国家"行政系统之外的那部分人类交往领域),与"共同体"相对应的"社会"概念(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在标准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发展中,逐渐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天壤之别,因此要想实现全面的标准化建设仍有较长的路
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及老百姓的用药安全。由于中药饮片的自身特性,国家对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的采购方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多数医院实行自行采购和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