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排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排球教学的实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冀图能为当前高校排球教学改革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校排球教学 实效性 措施 方法
一、更新课程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实践和理论教学中,以育人为宗旨,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参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体育需求,构建与完善具有健身和竞技两重性的教学目标体系,切实注重对大学生综合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排球类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满足大学生健体强身、愉悦健心、提高团结协作意识与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等多维运动需求,而且能够善于挖掘排球项目的实用性,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喜欢排球运动奠定坚实的终身体育基础,同时也使排球课程成为融竞技、健康、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二、筛选与整合教学内容
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排球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参照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基础筛选教材的精髓,整合部分传统教学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增加新的知识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排球时代的发展同步。以往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基本都是传统竞技排球运动中的理论知识与竞技运动技能,难度较大、竞技味浓,技术动作部分大学生不容易掌握,易产生上课应付的情势,同时也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因此,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必须注重学情,向基础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方向转移,选择那些在比赛中使用频率较高,实用性较强,动作技术结构和方法相对简单,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与运用的基本技术与战术作为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的甄选可从传统的6人制竞技排球中解放出来,开设排球、沙滩排球等娱乐排球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证明,休闲娱乐、趣味性强,又带有竞争、比赛性质的教学内容能够迎合大学生学习排球的动机与需求,大学生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增强,教学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三、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
为营造和谐教学气氛,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结合排球不断变换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形式,运用游戏、竞赛式的练习方法以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体育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小群体”教学、快乐教学、分层教学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组织编排、裁判工作来提高大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此外,要适当放宽排球技术标准的规定性,增大其自由度,降低技术规格,淡化竞技要求、增强健身娱乐性,对排球教学内容做适合班级教学的调整与改造,加强对有关排球运动新知识、新规则的学习,使大学生对知识不断更新。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还要给予大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空间,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破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封闭,选择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终身排球习惯的养成。
四、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经验显示,增强趣味性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充分体会到排球所带来的快乐,提高大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回顾性总结,归纳出如下的具体实施方法。一是玩球法。由于大多数学生排球基础较差,球性不熟,手感不佳,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教学顺序进行同步教学,很容易使部分学生失去对排球的兴趣和学习排球的自信心,结果会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在日常排球教学中,应从玩球入手,通过玩球使大学生逐渐熟悉球性、培养球感,并由简单到复杂、使大学生感觉每次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能体会到排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二是比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比赛来促进大学生对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掌握,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排球运动的真正的娱乐性。大学生对教学比赛有极大的热情,因而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为“比赛获胜,战胜对手”,全身心投入学练之中,然后在比赛中,一次成功的发球、一传、扣球和防守的得分都能给大学生带来成功的愉快情感体验,在活跃的气氛中促使大学生主动掌握了基本技术。同时,比赛法还有助于大学生加强对战术配合的理解和掌握。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完整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教学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它涉及到大学生的评价及其体育教师的评价等。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来说,笔者认为,重点还是如何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能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幅度,重视大学生学的过程,重视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意识,重视动手实践及其参与的程度。有专家建议,最好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体系,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采用评价体系成为大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知识,应以激励性为主,鼓励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勤于练习,既能展现自我、成就自我,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和谐的发展,又能有利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顾宗芳.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与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2] 秋玲.增强高校排球教学趣味性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3] 康栋.浅析兴趣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8.
关键词 高校排球教学 实效性 措施 方法
一、更新课程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实践和理论教学中,以育人为宗旨,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参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体育需求,构建与完善具有健身和竞技两重性的教学目标体系,切实注重对大学生综合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排球类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满足大学生健体强身、愉悦健心、提高团结协作意识与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等多维运动需求,而且能够善于挖掘排球项目的实用性,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喜欢排球运动奠定坚实的终身体育基础,同时也使排球课程成为融竞技、健康、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二、筛选与整合教学内容
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排球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参照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基础筛选教材的精髓,整合部分传统教学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增加新的知识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排球时代的发展同步。以往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基本都是传统竞技排球运动中的理论知识与竞技运动技能,难度较大、竞技味浓,技术动作部分大学生不容易掌握,易产生上课应付的情势,同时也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因此,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必须注重学情,向基础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方向转移,选择那些在比赛中使用频率较高,实用性较强,动作技术结构和方法相对简单,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与运用的基本技术与战术作为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的甄选可从传统的6人制竞技排球中解放出来,开设排球、沙滩排球等娱乐排球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证明,休闲娱乐、趣味性强,又带有竞争、比赛性质的教学内容能够迎合大学生学习排球的动机与需求,大学生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增强,教学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三、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
为营造和谐教学气氛,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结合排球不断变换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形式,运用游戏、竞赛式的练习方法以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体育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小群体”教学、快乐教学、分层教学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组织编排、裁判工作来提高大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此外,要适当放宽排球技术标准的规定性,增大其自由度,降低技术规格,淡化竞技要求、增强健身娱乐性,对排球教学内容做适合班级教学的调整与改造,加强对有关排球运动新知识、新规则的学习,使大学生对知识不断更新。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还要给予大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空间,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破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封闭,选择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终身排球习惯的养成。
四、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经验显示,增强趣味性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充分体会到排球所带来的快乐,提高大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回顾性总结,归纳出如下的具体实施方法。一是玩球法。由于大多数学生排球基础较差,球性不熟,手感不佳,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教学顺序进行同步教学,很容易使部分学生失去对排球的兴趣和学习排球的自信心,结果会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在日常排球教学中,应从玩球入手,通过玩球使大学生逐渐熟悉球性、培养球感,并由简单到复杂、使大学生感觉每次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能体会到排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二是比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比赛来促进大学生对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掌握,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排球运动的真正的娱乐性。大学生对教学比赛有极大的热情,因而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为“比赛获胜,战胜对手”,全身心投入学练之中,然后在比赛中,一次成功的发球、一传、扣球和防守的得分都能给大学生带来成功的愉快情感体验,在活跃的气氛中促使大学生主动掌握了基本技术。同时,比赛法还有助于大学生加强对战术配合的理解和掌握。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完整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教学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它涉及到大学生的评价及其体育教师的评价等。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来说,笔者认为,重点还是如何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能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幅度,重视大学生学的过程,重视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意识,重视动手实践及其参与的程度。有专家建议,最好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体系,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采用评价体系成为大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知识,应以激励性为主,鼓励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勤于练习,既能展现自我、成就自我,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和谐的发展,又能有利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顾宗芳.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与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2] 秋玲.增强高校排球教学趣味性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3] 康栋.浅析兴趣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