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心理安全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c_yz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安全的所有范畴中,幼儿心理安全比幼儿户外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更为隐性,也更容易被成人所忽视。幼儿自我心理調节能力较弱,心理创伤一旦形成,伤害便会直抵幼儿内心深处,严重阻碍幼儿成长阶段的身心健康。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安全,意识到和谐的心理环境对满足幼儿心理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积极构建融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为幼儿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
  “抗拒”的山山
  刚入园三周的小班幼儿山山,早上来园快要走近班级门口时却迟疑了,转身背靠墙坐在走廊地板上不肯进。山山的爸妈见状轮番劝说,孩子手里抱着玩具汽车一句话不说,仍是不肯进,爸妈无奈只好向老师求助。我微笑着走近山山,蹲下去拉起孩子的手说:“地上有些凉,站起来跟老师聊聊怎么样?”山山慢慢站了起来。“哦!今天带来小汽车了,咱们班里没有这种汽车,小朋友们看到一定会特别惊喜。”他抬头看看我,没有说话。于是我建议:“咱们拿到班里给小朋友看看怎么样?你可以给他们讲讲这种车的性能,教他们怎么玩。”他点头了,我拉着他的手走进班里,并提醒山山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如我所说,山山先给小朋友们演示了汽车的玩法,又与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玩具,我引导孩子们对山山的分享表示感谢。接下来的时间山山的抵触情绪逐渐趋于平稳,变得愉悦起来。
  午休过后,山山不肯喝水,端着水杯只顾着玩,班里的老师催促多次后山山更加抵触不配合。我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咱俩比赛好不好?你喝水,我给小朋友准备材料,看看咱们俩谁先做完自己的事情?”他没应我,但是开始喝了,我故意放慢速度,他喝完水后,笑着将水杯反举着给我看,我给他伸大拇指以示鼓励,并用惊讶的语气说:“原来你可以赢了老师!”
  经验分享:
  山山是班里一个比较内向的幼儿,不爱说话,表达抵触情绪也只是无声的抗拒。我与山山之间的信任关系,就是通过类似几件小事的交涉逐步建立起来的。小班幼儿刚入园的几周内,对于陌生的环境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恐惧。我经常以幼儿可以倾诉心声的玩伴角色出现,去理解幼儿的处境,接纳幼儿的情绪,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尽量平和的语气与幼儿平等地对话,而非以成人的角度对他们颐指气使。
  在与幼儿的交互中,教师要让幼儿在平等信任的师幼关系中获得心理的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关心、被理解、被尊重、被期望,在诚信的情境中赢得幼儿的信任,同时引导幼儿在点滴中能获得成就感。平等、信任的师幼关系一旦建立,幼儿就能从教师那里获得心理的情感支持,心理逐步变得放松、自由,从而克服对于幼儿园和教师的陌生感和排斥感,进而消除焦虑。当然,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师幼关系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示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一些小策略的使用至关重要。
  “哭泣”的妮妮
  妮妮的爸爸出国了,早上妈妈送妮妮来园,特意交代班里教师关注孩子的情绪。上午加餐环节妮妮突然哭了,老师知悉缘由,安抚无效后决定让孩子适当发泄一下。这时候浩浩走近妮妮问道:“你想妈妈了吗?”妮妮只哭不理。浩浩不厌其烦地凑到妮妮身边追问:“你是不是想妈妈了?妈妈六点就来接。”妮妮抬头边哭边冲着浩浩大声说:“你不要说话,你的牙真黑,我不喜欢你。”浩浩劝慰未果,只好作罢气鼓鼓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我猜想浩浩的心里是难过的,于是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浩浩有爱心、懂得关心小朋友。同时在安抚好妮妮的情绪后,告诉她那样说浩浩是不对的,浩浩会伤心,她需要跟浩浩说对不起。妮妮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浩浩道歉,浩浩原谅了妮妮。
  经验分享:
  幼儿的认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所以,幼儿的言语行为只考虑自己当下的感受,不会客观地转换角度去考虑他人的感受。加之幼儿缺乏交往技巧,于是来自于同伴无意间的攻击和伤害,往往会让幼儿体会到心理受挫、社交失败,这时如果不注意疏导,甚至会使幼儿对集体生活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与同伴在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在幼儿出现难以解决的交往困境时予以正面的引导教育,及时肯定、表扬幼儿的正向行为。教师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国学故事、绘本故事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教育幼儿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同时,利用多种活动,鼓励幼儿主动交往、合作,相互交流学习,体验交往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在互助友爱的同伴交往中,才会生发融入同伴群体的归属感,幼儿才会真正树立起被接纳、被认可、被肯定、被欣赏的自信心。
  “不安”的川川
  上午主题活动前,孩子们去上厕所,川川心不在焉地揪着衣角挪着脚步,走近我身边的时候停下来跟我说:“老师,妈妈生气了,爸爸把手机摔了,把妈妈从车上推了下去开车走了,妈妈哭了,爷爷奶奶回老家了。”我蹲下去抱了孩子,安慰他说:“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一样。等爸爸妈妈的气消了,就不会这样了,但是不管生气还是高兴,爸爸都是爱妈妈和川川的,川川只需要等爸爸妈妈消气就好,而且他们很快就会和好了。”
  经验分享:
  听到川川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难以想象孩子在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心里有多害怕,也难以形容孩子对我讲起时眼里的不安与无助,更难以估量这一次争吵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亲子关系中幼儿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大多是由家庭中成人间不和睦的关系所引发。但“清官难断家务事”,教师也难以对幼儿监护人间的关系有所干预,能做的更多是对幼儿心理的一种安慰。即便这样,接园时间我还是对川川妈妈说:“感觉孩子这两天有些不安,心不在焉的,家里没发生什么事情吧?”客观反映了幼儿的情况,含蓄表达了我的提醒。幼儿需要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中获得心理的安全依恋,除了夫妻关系紧张给幼儿带来的心理伤害,二胎政策下二宝的降生,也会减少父母对长子女和幼子女陪伴的时间与精力,这又可能使幼儿的心理变得更为敏感。所以,恩爱扶持的夫妻关系,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才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安全的心理依恋,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建立健全的人格。
  心理安全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基础。教师要谨防幼儿在与教师、同伴、家人的交互中出现心理伤害,营造积极和谐的交往环境,为幼儿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其他文献
提到安全,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幼儿园的门卫安全、食品安全、幼儿的磕碰事故等,而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的心理安全往往是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殊不知幼儿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快乐的氛围,才能共同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平安、快乐地成长。  一、关注幼儿心理,营造宽松自主环境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
期刊
各类寻亲节目里,一幕幕亲人别离又重逢的画面常令我悲伤不已,那些从小被诱拐而离开父母的孩子不仅一生在接受畸形的情感,整个家庭也在饱受骨肉分离的折磨。因此我深感培养、加强幼儿防拐骗意识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在内心建构一座坚实的安全之墙,将危险拒之于门外呢?基于此,我园开展了一次防拐骗模拟游戏,旨在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为家长提供教育的素材。  时间:10月15日上午  地
期刊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幼儿由于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弱,安全问题可能时时存在,危险可能处处发生。幼儿教师尽职尽责、细心照料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然而却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保护幼儿的安全固然重要,教给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更是重中之重。广大幼教工作者及幼儿家长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
期刊
面对自我防御能力较低的幼儿,教师的职责便是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帮助幼儿掌握在突发灾害前安全避险的方法,达到安全脱离危险环境的目的。故我园每年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演习,以下是我们在地震安全演练前的准备活动。  演练前,教师分年龄段通过多种方法对幼儿渗透防震知识,学习逃生与保护自己的方法。如,在大班年龄段进行的准备活动为组织幼儿观看影像,通过影像使幼儿了解画面中的场景是什么,同时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感受。  
期刊
期刊
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在第三章中增加了“幼儿园安全问题”,提出“园所要建立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应急预案的要求”,特别是在第十五条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职工必须具有安全意识、掌握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避险、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应当优先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幼儿园应当把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并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事故预防
期刊
●心理准备  不要以为只有你最紧张,只要参加考试谁都会紧张!考试期间不要盲目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练兵千日磨一剑,用兵一时见功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自信与否是用来检验能否将缺点转化为特点的标准。另外,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内涵的孩子肯定有气度不凡的地方,因此千万不要把长相作为考试的唯一资本!气质才是考试面试环节的重要参数。  ●材料备份准备  1.高考报名登记表准备5—10份。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