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湾的阴影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net2002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二战”结束时一个千疮百孔的战败国,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战后复兴并成为经济强国。其间,它同样为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这一世界许多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最严峻和问题所困扰过,公害事件此起彼伏,但是今天,发达的经济并不影响日本人依然享受着湛蓝的天空、清闲的空气和满目的绿色。
  这一成熟循环型社会模式之所以能迅速地建立与完善,还要从50年前一个濒海小镇发生的一起震惊世界的灾难事件说起——
  
  如今位于日本熊本县境内的濒海小城水俣市(图1),50年前只是一个仅有4万人口的小镇。镇上有一家名叫TISSO株式会社的先进氮生产企业,是带动水俣经济得以腾飞的龙头企业,当地人因它而就业不愁。
  水俣镇西面有一个被九州岛和天草诸岛环绕的小海湾——不知火海,水产特别丰富。
  托二者的福:小镇格外兴旺,人们的生活美满富足。
  但是——
  
  不测突至
  
  1950年是梦魇的一年,那一年,水俣湾附近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病人。这种病症最早出现在猫的身上,患怪病的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以后不久,这种病症也出现在人的身上,症状为口齿不清、感觉障碍、手足变形、神经失常直至死亡。而患上这种病症的人们无一例外的都是食用了从水俣湾捕捞的水产(图2)。
  


  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眼前这块为他们世世代代提供着丰足美味水产的港湾已被TISSO公司所排放的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甲基汞是有机水银的一种,生物体易吸收并会在体内积少成多。被污染的水产直接将甲基汞转嫁给了人体,给人体带来严重的损害,致使人发病直至死亡:
  ——山本荣子是水俣地区当时一个渔船主的独生女,她们家世世代代在水俣以打鱼为生,海洋就是她们赖以生存的寄托。但不幸的是,她的母亲是水俣地区第一个被发现的患上此种怪病的病人,突发的灾难使荣子一家陷入了极度的困境。
  ——如今年过古稀的金子老人当时是一位有着3个孩子的年轻母亲,但怪病无情地夺走了丈夫和两个孩子的生命(当时仅在同一家医院中发病丧生的就有18人),幸存的一个孩子如今生活在水俣市的一家福利院里,50多岁了生活却一直不能自理。
  ——荣子和她的丈夫均是这种怪病的患者,虽幸免一死,但几十年来,夫妇一直在这种痛苦疾病的不断折磨中艰难度日。
  ……
  不长的一段时间内,陆续有10000多人被发现患了这种怪病。
  
  维权之路
  
  但是,怪病并没有得到当局和相关企业的足够重视,直到1955年这种可怕的疾病才被正式确认,并依发病地区的地名而得名——水俣病,从而使这个千百年来一直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下子名扬世界。可悲的是,就是在发病原因被确认后,TISSO公司仍没有停止对含汞废水的排放。
  于是,人们为这宗公害事件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诉讼历程,无数正义人士为受害者奔走呼吁。直到1973年,诉讼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TISSO公司向12000名受害者支付了数千亿日元的赔偿金,政府被迫正式宣布禁渔(禁渔期一直持续到1997年),并开始斥巨资恢复被污染的海洋(图3)。
  


  


  
  亡羊补牢
  
  为了根除甲基汞的隐患,水俣市政府在整个水俣湾展开了彻底的清淤行动,清出的“毒泥”被深埋,最终形成了如今水俣湾畔的58公顷填埋地,而所付出的代价是485亿日元的巨额资金和整整14年的时间。今天,这里已是一片鸟语花香碧绿的草地,美丽而宁静,但每年仍需投入几千万日元的运行管理费用。
  在水俣市,从1956年至今的每个重要的纪念年,人们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悼念那些无辜的亡灵;
  在TISSO公司,一块记录着自己的过失、甚至可以说是罪孽的警示牌已经醒目地矗立了几十年(图4)。沉痛的教训使其认识到:企业若只关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须的产品而为社会作贡献是不够的,如果忽视了环境或者说漠视生命,那对社会、对自己都是极其可悲的。
  在水俣湾畔,一座水俣资料馆拔地而起。这里保存了大量怵目惊心的图片、影像、文字资料,记录下了这场悲剧的很多瞬间,使每一个参观者的内心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它警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达到把水俣病的教训传播给全人类的目的。而水俣病的元凶——有机水银,便成了这座特殊纪念馆的特殊标志(图5);
  ……
  


  
  转败为功
  
  水俣病的代价是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是,作为“日本公害的原点”,它也成为促进日本环保发展的巨大的动力。在法律层面上,《公害对策法》等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环保”能切实也必须要落到实处;环境厅成立,从行政层面上设置了专门处理公害问题、进行环境保护的机构;具体应对手段上,用赔偿金兴建的水俣病研究所,对水俣病进行了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和论证;在舆论宣传上,在水俣病被确认的纪念日,政府都要举办各种活动……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保护环境。可以说,对水俣病悲剧的处理手段不仅为解决日后许多类似问题树立了成功范例,而且也拉开了日本与环境公害抗争的序幕。
  如今的水俣湾天蓝海碧,曾经公害遍布的日本列岛,已成为当今世界环保产业最发达,法律环境最健全的国家之一(图6)。虽然50多年过去了,但在昔日水俣小镇发生的持续长达半个世纪的人间悲剧,至今仍耐人寻味。
  

其他文献
举赛目的:采用多元化手段利用太阳能,使之能服务于人们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日常生活,并要把节能的理念融汇其中。
期刊
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下,距今约5000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早期,无情的殉葬制度便出现了。此后,人殉之风愈演愈烈,并在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极盛时期的商代发展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成为一种“时尚”。因为我们的先人在很早很早以前在生死观上曾有过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一个人死后依然要过着生的一模一样的生活,所以生前的一切都应随葬墓中,以供自己到另一个世界中使用。其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命及劳动力推动社会发
期刊
丛林深处,阳光被树木所分割。幽静、纷乱、复杂。  这里是童话的王国,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大灰狼、小红帽、蓝精灵,是人类想像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引发孩子们各种幻想的神秘空间。   然而,丛林也是恐怖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绵延数千英里,覆盖将近一半南美洲大陆。许多地方至今仍是人类从未涉足的领域。蟒蛇、鳄鱼、毒蜘蛛,还有嗜血成性的蝙蝠、蚂蟥,潜伏在无边无际的雨林中,随时等待猎物的出现。(图1)     丛
期刊
如果人问:“你知道什么能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什么能用明确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被触摸后的感受?什么能熟练地捕捉猎物?”  你会毫不迟疑地回答:“人和许多种动物都能做到。”  可是有人说“小草也能完成上述任务。”  你信吗?  不信,就到北京植物园去看一看(图1):      在北京植物园温室展区一个僻静的角落,种着几棵不起眼的小草。虽然其貌不扬,但却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原因是它有一门独到的本事——能随
期刊
和人类、动物界一样,植物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机会生长。植物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叶是它们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的工厂。为了生存,植物们会竭尽所能争夺领地,进行一场无声的战争,外来物种的入侵更增加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    美丽小岛遍布绿色坟墓      广东省内伶仃岛是珍稀动物猕猴的自然保护区。猕猴和海岛上的上千种动、植物和谐共存,平衡发展。突然出现的疯长植物打破了海岛的和谐与宁静
期刊
当受精卵经不断分裂而形成的桑葚胚最终在子宫着床,母亲就进入了妊娠期,也就开始了所说的十月怀胎。但是,在这一过程最初的3个月中,那个只由百十个细胞组成的小细胞团是如何变成一个小全乎人的呢?如今新兴的3D以至4D扫描技术,加上对真实拍摄影像的电脑合成技术,为人们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生命——    从事绘画或喜欢绘画的人在进行有人物参与的作品创作时,大多习惯先打一个“十”字作为人物的框架,继而勾勒出人物的轮
期刊
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在我们的周围,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万种。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跟人类有什么关系?又有多少可以被人类利用?要想让菌类更好地丰富我们的生活,就请大家跟我们一起走进菌类大家庭,更多地去了解——    森林的“孩子”    菌类大都生长在森林里。西伯利亚古代的传说称,“菌类是森林的孩子。”  菌类在地球上生长,已经有4亿年的历史。通常它们生长在阴暗的落叶下,腐烂的树木里
期刊
在我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有一个叫诸城的小城市。这里地方虽小,却拥有7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交通便利、经济富庶,而且文化繁荣,因此享有“东国名地”的美称。    小城历史丰厚    说起诸城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还有着一段渊源。史籍《孟子·离娄下》这样记载:“舜生于诸冯”。在今天诸城北郊的潍河西岸,就有一个叫作“诸冯”的村庄。村北有一土岭,人称“历山”,相传这里曾经是舜帝亲
期刊
十几年前播出的科幻动画作品《变形金刚》以及随后铺天盖地出现在市场上的各种各样“变形金刚”玩具,至今仍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手中的最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当今的科技发展水平,人类真能制造出像“变形金刚”一样“百变无敌”的机器人吗?  其实,几乎在《变形金刚》还在热播的时候,科学家们已经开始了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研制出了可以自动分析又可自去路重构的——    提
期刊
在2008年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馆建设工地上,一座设计灵感基于中国折扇造型的巨大建筑已初具规模(图1)。但是,与以往概念中的综合体育场馆不同的是,在它的“肚子里”被设计、施工者生生装进了一座太阳能电站。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体育和能源、环境结合的新目标,中国积极响应号召,并向世界各国作出庄严承诺:北京奥运会时,中国将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此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