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诗:比约林诗选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贡纳尔·比约林(Gunnar Bjorling, 1887-1960),芬兰瑞典语诗人,生于赫尔辛基,1901-1902在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不久进入赫尔辛基大学攻读哲学,试图通过成为哲学家来改变自己的人生。1915年从大学毕业后,他做过教师,但不久便全职投身于诗歌事业。20年代,在达达主义及其他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他开始探索新诗艺,最终创造出一种达达主义与表现主义融合的独特风格。192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休息日》,这部诗集比较独特,多由散文诗和警句构成。此后,他又陆续推出了20部诗集,主要有《十字架与誓约》(1925)、《然而紫罗兰在海洋上吹拂》(1936)、《那种罪孽即蓝色指甲》(1936)、《我知道你》(1938)、《话语,而非别的东西》(1945)、《我们的猫生活时辰》(1949)、《你们去吧,词语》(1955)等。
  比约林是20世纪上半叶芬兰瑞典语抒情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自己早年的诗风称为“普遍的达达个人主义”,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他精心创造了一种诗风,被称为“遗漏句子的部分”或“打破句法”。他的诗歌以日常语言为中心,常常使用最常见的词语,却创造出最罕见的诗意。他的诗洋溢着亲切、可感知的生活的神秘性,这使他成为“真实生活的诗人”。他那种短小、明快的、富于暗示性的抒情诗是从“手稿堆成的群山”里提炼出来的,其独特、清晰、抒情的句法使他的诗风非常个性化,在20世纪北欧诗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梅子树的西侧是芙蓉花,像一顶巨大的花伞,即使是冬天它也不改“撑”的动作,高高举着,似乎呵护是它毕生的追求。梅子树的东边是栀子花,每年开出满树的花,花一圈,树往外长一圈。不过,我注意到它每年长不了多少,物业总喜欢把它修剪成一个球。  梅子树在芙蓉与栀子花间抽叶、开花、结果,像是躲在它们的怒放底下默默履行它的日常。作为植物的它,自然不会在乎我的目光,更不会在乎我的目光里是否藏着敬仰,它习惯了自顾自地生
期刊
金雕草场的名字是爷爷取的。  爷爷发誓:他亲眼见过金雕,那种翼展超过两米半、飞起来可以向狼王叫嚣的金雕。  我怀疑地拿出手机,从网上挑了七八张图片让他指认。  他告诉我照片里都是死物。他认不出来。  (一)  呼伦贝尔草原上招待客人最隆重的菜肴是全羊宴。一般人家很少做全羊宴,我家这几年一共做过两次。一次是因为从蒙古包搬进了蓝顶白墙的砖房,要庆祝乔迁之喜。还有一次是在今年夏天,一个旅游开发公司的项目
期刊
苏珊·穆丝格拉芙(Susan Musgrave, 1951-),加拿大著名女诗人、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先后在爱尔兰、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等国居住过,现定居加拿大温哥华岛。她在16岁时即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后来成为20世纪7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的那一代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先后出版了诗集《海巫之歌》(1970)、《司仪神父的进入》(1972)、《坟墓的泥土与挑选的草莓》(1973)、《
期刊
在禅寺  我找寻大海  大海找寻三百年前,住我隔壁的女子  多少香客,多少钟声  在回荡  三只唐代陶罐  左边一只  单耳小陶罐  右边一只  三耳大陶罐  中间那只  不大不小,双耳  这千年啊大唐,三只陶罐  竖起  六个耳朵  浙北记  桐乡,海宁,嘉善,这是三个男子  还是三个女子  风一吹  但见整齐的西装里面  不时露出  一角蓝花衣衫  又是谁啊,正在回到浙北  回到故乡  桐乡,
期刊
一  明万历三十年(1602),遂昌的初夏已经开始炎热,虽然过了草长莺飞的季节,但依旧是芳菲照眼,满目葱绿。这一天,一个兴冲冲的外地客来到了一座叫长濂的小山村,一袭青衣长衫,背着竹篓,手拄竹杖,顶着刺眼的阳光,手搭凉棚向四周张望,兴奋的神情溢于言表。  村北,两座对向的山峦逶迤而来,东边一座叫龟山的山峰恰似一只俯卧神龟探颈凝望,西边一座叫蛇山的山峰状如一条巨蟒向东游荡。略通堪舆的他知道,在风水学上
期刊
“故乡”是中外文学的永恒主题。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他乡游子书写自己的“故乡”:离乡之悲、他乡之苦、思乡之情、归乡之念,形形色色的“乡愁”覆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各种文体。“故乡”不仅是游子情感世界的始发港,也成为精神生活的寄宿地和回归母港,异乡生活的种种见闻,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与故乡生活进行比较;“投异乡、走异路”的羁旅之苦,总想对着故乡诉说;如果取得了成功,有了点出息,第一个想到的是“衣锦还
期刊
1、震  2008年地震采访。最后一夜,当地把我们安排到偏僻处的平房区,两人一屋。我是夜行动物,夜里精神抖擞,过一阵就出去看看。我们一伙中,胆小的裹大衣躺椅子在外面。我上前摸摸,那大衣潮得跟浸水一般。我同屋的一人,大开着门躺床上,一会儿又一会儿惊得跑出来。但太困,再返回屋去。  一夜余震八次。震感最强烈的时候,我冲进我屋喊人。他已经睡着了。我拽他胳膊,大吼地震了快起——  他陡然醒了,猛地坐起就跑
期刊
那措湖  一条鱼眼睛里的圣湖和雪山  神圣来自內心的静穆  这是天堂里的另一重世界  天空也是 蓝得澄澈  不带微尘  天空和湖泊在地平线上牵手惜别  只把蓝色的透明略分浓浅而已  这样,无论天空还是湖泊  可以任鱼或云朵,隨意翶翔  它们好像没有往事可以追忆  相逢也不必问哪里是故乡  此时,湖泊、山脉和云朵  同时安静  在这里,夕光照亮了我的全身  我的内心透明和辽阔  没有杂草和尘埃  一
期刊
临岐鱼头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初衷  去临岐,我只是奔着鱼头来的  对于鱼头之外的青山绿水  却全都置若罔闻  鱼头是野生的。如今野生的弥足珍贵  如同我们这里的海域,黄鱼、海蜇等野生海洋生物已难觅踪迹  我知道鱼头的几种做法:譬如红烧、清蒸、葱油  而临岐的剁椒鱼头  让你看到了千岛湖清澈的水面  仿佛鱼就在千島湖中妩媚地游來游去  煞是惹得你心花怒放  在白佛桥,路遇一只蜘蛛  一只弱小的蜘蛛 
期刊
大 蓝  用海岸这把卷尺来丈量这一卷大蓝——  我是裁缝之子,穿母亲缝制的蓝衫,  盖蓝棉被,棉被上的图案是  帆影、鱼群、朝霞,  努力遮蔽一生的深渊、暗礁和沉沦。  在海边,在这伟大的深蓝面前,  小欢喜小悲伤,均可忽略不计。  晚年了,我必须像暮色一样谦恭、俯身,  一弯新月才会从对面小岛礁上升起——  焕发出清真寺的屋顶和真理?  涛声、诵经声,不休不息……  苍老的心渐渐由尖锐而返回明媚
期刊